韩老师的课后辅导,大量经典著作中对两性方面的描述?
可以看,但是还得看看要怎么看,在什么样的前提下看。
首先,我认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缺失了性教育这一块,所以频频发生儿童被性侵猥亵等恶劣事件。性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社会对于性教育的普及应当更为积极一些。但凡孩子们受过较为正确的性教育,也不会让性启蒙从淫秽读物甚至视频开始。经典著作中作为中国古代的古典文学,对于两性的描写并非纯粹的关于性的描写,而是情节的推动,美学的延伸。所以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在这块描写上的阅读,不要避如蛇蝎,也不要就此放任。
其次,十五六岁的孩子身体已经开始发育,对于身体的变化既好奇又害羞。如果家长能够主动给孩子科普关于身体的变化,甚至在更小的时候就开始性教育,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正常的,在这样的心理前提下,孩子对于名著中的相关情节也能释怀。
再有,孩子本来对于性是没有任何不适的,是因为中国父母谈性色变,避之不及,从而导致孩子开始对于性有了羞耻的感觉。而父母对于性教育的逃避也导致很多孩子的性知识来源于黄色书籍,黄色网站,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因为性知识的缺失,很多孩子遭受了猥亵却不自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
最后谈谈父母在这个环节中还能做什么。
如果孩子还未进入青春期,那么这样的父母也应该开始对于性教育,起码不要让孩子觉得性是羞耻的,教会孩子身体哪些部位是隐私的,不可以让别人触碰。孩子或许还不明白世界的险恶,但是保护自己的意识不能少。不要回避孩子关于性的问题,不要让性启蒙于不恰当的方式和读物。
如果是问题中十五六岁的孩子,最好的方式是陪孩子一起看名著,进度相似,一起讨论,对于性的描述不要特意避开,而要掌握主动权。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聊一聊性,就此机会及时纠正孩子对于性的错误认知,从而开展正确的性教育。如果不知道怎么样和孩子开始这个话题,可以先看看性教育的相关书籍,从中得到启发。社会上也有相关教育资质的人员,资金充足的,也可以考虑。
所以,问题根本不是过早接触名著中性的相关描述,而是对于孩子们性教育过晚的问题。当下对于性的躲避,守护的不是孩子的天真和单纯,而是扼杀了孩子正确认识性的机会,对于性的无知不是单纯,无知就是无知。
韩国EBS台纪录片学习的背叛?
不知道现在的老师都是用什么方式给学生们描述高考。
反正在我上学的年代,全国老师对高考的表述都出奇的一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比喻,形象贴切,只要你的关注点不在独木桥有多宽上,稍微带点耳朵一听就会觉得难得一塌糊涂。
当然,难度高门槛自然就高,在那个毕业后还包分配的年代,能考上大学,就基本等于“预定”了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
虽然高校连年扩招,如今考个大学已经不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了。
但是作为从学生时代到职业生涯之间最重要的中间站,它依然是一个不得不过的坎。
只要有竞争,就必然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现在的学生似乎也并不比过去轻松多少。
也正因为如此,给学生减负、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在近20年来此起彼伏。
有关英美快乐教育做的文章我已经写了太多了,那些观点不值一驳。
今天我们目光拉回来,放到我们的邻国身上。
直播,一场非盈利的备考竞赛
在韩国的直播平台上,流行着一种中学生直播写作业的风潮。
当然了,这种直播压根就没什么观众。
不过他们直播自己写作业也不是为了吸粉,更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暴露在他人的监督下,逼自己不要走神,不敢偷懒。
这些孩子也不是光给被人播,有时候学习学得太累了,也切出去看看别人。
用他们的话来说:只有亲眼看到别人的努力,才能真正刺激到自己。
其实国内也有这种直播,只不过没像韩国那么流行。
刚开始,绝大多数学生直播学习的初衷,也是为了督促自己,并且觉得这样学习效率非常高。
看到他们如此努力,家长和老师自然非常欣慰。
但是总有帮倒忙的。
由于这种直播太过于另类,吸引了不少猎奇心爆棚的观众。以至于有的“主播”比“百星李白”人气都高,同时观看人数一度超过了10万人,弹幕刷得满天飞。
只不过这些弹幕里,鲜有鼓励他们好好读书的。
放眼望去,有求同款眼药水的,有求书桌网购链接的…
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还怎么学,直播带货算了。
此外,也有个别小“主播”动起了盈利的心思,甚至还吸引了一波涨粉欲旺盛的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学习”期间跟粉丝互动的那叫一个欢。
直播学习是好事,但是从这些动歪心思的孩子来看,你们还是压力不够大。
磨破手指的“四当五落”
在韩国,有一种叫做“四当五落”的说法。
意思就是每天睡4个小时的孩子,就能考进理想的大学。而那些睡觉超过5个小时的,就会落选。
除了上课之外,10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是常态。
而备考期间,一天干掉五六罐咖啡是家常便饭。
据统计,有8%的韩国小学生超前学习高年级知识;超过83%的学生会参加补习班;不少家庭在课外补习班以及学区房上的投入,超过了家庭总收入的50%。
有人戏称:在韩国学习成绩好的,基本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EBS曾拍过一个记录片,记录了一位韩国女学霸的学习生活。
虽然她是全年级第一名,但是依然觉得高考难以如愿。
于是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娱乐,没有休闲,甚至没有什么休息,只剩下了学习。
为了记住书本内容,她就开始抄写书本。实在是抄累了,就用头绳把笔和手指捆在一起,“哪怕是用手腕的力量也要写出来”。
这可能就是韩国版的“头悬梁,锥刺股”。
鲜有娱乐,只有玩命的学。
是的,就是字面意思上的那个“玩命”。
我当然不赞成这样只顾着读书,但是类似的情况,每天都发生在韩国的一个又一个家庭中。
被高考“裹挟”的,还有韩国学生的家长。
高考前去寺庙里跪拜烧香,祈祷孩子考出好成绩是一种流行。他们带着孩子的照片,放在经书、佛珠上,为孩子祈福。
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从形式上来说,我怎么看都觉得不是太吉利…
到了高考那天,韩国的“应援文化”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家长们拉起横幅、敲锣打鼓。有的还跪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地祈祷着什么。
在我们感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的时候,是否会觉得我们的家长和孩子,还是轻松了不少的?
写在最后
韩国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努力?
因为就业太难,而且越来越难。
在过去的优势市场被压制和蚕食后,前两年韩国创下了4.5%的失业率高点。
韩国学生除了努力读书之外,还得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拿到好名次才有可能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工作。
相比于韩国学生由就业引起的学业之苦,我们相对要好一些。
因为虽然高考依然艰难,但是这本质上是取决于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供需关系。
在我们把全球市场做大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孩子留出了更多的机会。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它的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我们与其面红耳赤地去争论高考是否摧残了学生应试以外的能力,还不如主动迎接这个充满了希望的挑战。
毕竟,复兴中华的艰巨使命,只有那些能担当、敢抗压的年轻人,才会有足够坚强的臂膀去承继。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如何让宝宝的身高长得更快?
想要孩子长高个,和脾胃吸收这个要素比起来,吃什么营养仅仅排在第二位。宝妈学会这一招,孩子只吃普通的饭菜,照样长高个。
一提到长身体,一提到长高个,大家往往就会想到要吃点什么营养,往往寄希望于一种营养品,孩子的个子就蹭蹭蹭的猛蹿……殊不知,这种思维,还仅仅停留在上个世纪。做为网络5g、6g时代宝爸宝妈,要具有全新的育儿理念啊。想要孩子长的高,光想着吃点什么营养食品,还真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身体发育,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位的是孩子的脾胃吸收机能,另一个才是母乳、辅食等营养物质的供给。上个世纪,我们经历过饥荒的年代,那种饿死人的年代,这种梦魇挥之不去,才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模式,所以,一遇到身体发育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吃的好不好,营养够不够。其实,现代社会,除了极为偏远的贫困地区,只要能上网的家庭,哪里还有什么物质匮乏呢。甚至可以说,有的孩子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绝对是过剩的。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孩子身高体重不达标哪?来吧,大河今天的重点来了——除去疾病的因素,关键就在于孩子的脾胃受损,无法吸收食物的营养。孩子的脾胃功能是否正常,才是排在首位的重要因素。宝宝的身体发育是有规律的。总结一下,中医认为,小儿发育的特点就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换句话说,小儿的脏腑娇嫩,脾胃系统发育并不完善,脾胃的吸收能力很弱。如果宝妈给予过多的食物,即使是我们眼里的高营养物质,如果超过了孩子脾胃的吸收量,反而会导致积食。积食的后果,想必大家都很明白了,会诱发感冒、发烧、咳嗽、腹泻、便秘……有的宝妈还奇怪,每天给孩子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孩子不但没长高个,脸色却没有光彩,鼻梁上的青筋盘踞,眼皮整天黑黢黢的,反而比幼儿园的小朋友还瘦弱……所以,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里面都是精华啊。来吧,大河今天的第二个重点来了——怎么提升孩子的脾胃功能?当然是大河的极简小儿推拿手法,捏脊揉腹清补脾。小儿推拿,是最为简单、绿色、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现代社会,宝妈要是不懂点小儿推拿,那可真是太low啊。别被那些大师的云里雾里的培训吓着,小儿推拿就是来自民间的,朴实是他的本色。大河把最精华的地方告诉你,一听就会、绝对管用。一、捏脊捏脊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北京捏脊冯,传下来的,大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另一种是四指在前,大拇指在后。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你可以采取冯捏脊的方法,刺激强度大。平时就用第二种。如果没接触过捏脊的,可以翻翻大河前面写过具体捏脊的方法,很细致的。记住,孩子没事的时候,不要经常捏,每周一次就行。二、揉腹这是个好方法,对于孩子脾胃功能改善,最为见效。大河现在把揉腹做为小儿推拿的开门手法之一。脾胃是疾病的根源,可以说,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对腹部气血造成影响。有时候,大河在想,五脏六腑,到底哪个最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大肠最重要。所谓通就是补,补就是通。没有肠道的泻下,就不可能有生机的勃发。这个思路,小儿管用,成人一样管用。如果腹如棉,何愁疾病缠!简单的例子,就像一个家庭,如果下水道不通,那可是出大麻烦了。揉腹有几个要点。第一,如果孩子很小,3岁之内,不易常揉,避免肠套叠的发生。要用太极揉腹的方法,手掌贴肚脐,微微随着孩子的呼吸一起一伏,逐渐调动孩子的生气。第二,孩子3岁以上,可以揉腹的方法。重点在下腹部,从下揉到上,左右要逢源,揉中加轻重,要点软如面。揉腹,不但可以孩子长得高,更可以治疗疾病,你试试就知道,大河所言即是。三、清补脾一个是手上的清补脾,看图,大拇指桡侧,来回推即可。如果孩子体质瘦弱,要倾向于补脾,重点是大拇指的指腹部,要用自己的拇指腹部,揉孩子的拇指腹部,顺时针揉掺加左右揉。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另一个就是腿上的脾经。脾经是可以养血的,她在小腿内侧,胫骨的外侧是胃经,内侧缘就是脾经。宝妈要用手捏揉小腿肌肉,沿着内侧一直揉到孩子的脚掌,刺激地机穴、三阴交、太白和公孙这几个穴位。太白在足大趾后,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向后一寸的地方是公孙穴。这几个穴位对成人一样管用,宝妈可以捏捏自己的三阴交,几乎没有不痛的,尤其是孩子1岁的宝妈,那是阴虚内耗的表现,要么说,一孕傻三年,是有道理的。给各位看到这里的宝妈一个福利,按照大河说的方法经常捏脾经,宝妈可以貌美如花的。最后,再啰嗦一句,要想孩子长高个,还有一个要点,锻炼身体。大自然讲究的是天人相应,你看,养条狗也要经常去草地上溜溜,这小狗才能毛皮油亮,这叫接地气。别整天领着孩子这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的,一整天孩子都看不见太阳。没有天地的呵护,孩子怎么能长得健壮哪。春天了,该春游就春游,该爬山就爬山,你看欧洲、日本这些国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嗯,大河总能给你最实用的育儿方法。老师布置手抄报作业?
谢邀~
先说一则朋友圈的故事
昨晚,陪娃写作业陪到深夜12点!
前几天,看到一位“同行”因为陪娃作业气到心梗住院,
还有的妈妈为了逃避写作业,送房送车给未来“亲家”的……
古代都说谈虎色变,现在也有“谈性色变”,而如今谈“作业”色变也渐渐“流行”起来。
都说最温柔的是亲妈,可一陪孩子写作业,瞬间个个变身黑脸的后妈!
天天顶着黑眼圈上班,同事都以为我“夜生活”丰富,哪里懂得我这样的中年老母亲,只有“夜”,没有“生活”啊!
更可气的是,我的老板也是一枚母亲,
每天却跟没事人一样,
孩子还门门功课都是第一。
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我终于忍不住问她:“你家孩子学习这么好,每天都学到很晚吧?”老板笑着摇摇头:“他一般9点准时睡觉,睡前还要打会游戏,玩会桥牌。”
纳尼?我没听错吧?这不公平!还玩桥牌?
我接着追问:“你不用陪孩子写作业吗?”
她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我不‘陪’娃写作业,而是‘替’娃写作业!”
我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替孩子写作业?我没听错吧?
没想到老板却说:“学校的作业,有的有必要,就孩子自己写;有的没必要写,我就替孩子写;但我也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比如背诵新概念英语,孩子必须自己完成。”
一句话,她只让孩子写“有意义的作业”!
“替孩子作业”,邻国竟上国际新闻?在中国,陪孩子写作业已经上升成为“高危工作”!
从去年到今年,一只手都数不过来陪娃写作业产生了多少梗:心梗,脑梗,骨折,“爷叔”,“相亲”,“远交近攻”……
而在我们的邻国俄罗斯,情况也没有好多少!
有很多父母为了“保命”,都会替孩子写作业,因此还上了国际新闻……
被誉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父母,竟然半数都逃不过替孩子写作业?哈哈哈哈……
被新闻逗笑之后,我也有些好奇,为什么千里之外的俄罗斯,孩子的父母也会经历“被孩子作业支配”的恐惧?
《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表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不是中国特色。
一些俄罗斯家长也一心希望以孩子作为人生的骄傲,所以面对总是无法完成作业的孩子,他们会感到无比焦虑,于是干脆就替孩子写了。
除此之外,俄罗斯家长还会因为作业状告老师!
2016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就有一名家长因为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太难,直接把孩子老师告上了法庭,还胜诉了!
再把视线转向与中国一海之隔的日本,在这里,“替孩子写作业”甚至发展成为“一条龙产业”!
“作业枪手”可以用公司名义接受孩子父母的委托,自由研究、写作文均可洽谈,甚至还可以“个性化定制”——“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发言和性格撰写,以免老师感觉到异样”。
不过日本家长选择“替孩子写作业”,更多不是出于焦虑;而是“更合理”地规划时间,让孩子专心应对考试!
“替孩子写作业”,中国家长怎么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关于“父母替孩子写作业”的话题讨论,父母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掩饰不了对孩子的心疼。
还是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1、反对派——孩子自己的事,就该自己做
很多父母认为,作业就是学习的一部分,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
教育部为了减轻中小学负担,提出一、二年级孩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被竞争淘汰了怎么办?
虽然作业多,负担重,孩子自己的事,就该自己做!父母替得了一时,也替不了一世,该陪作业还得陪。
2、无奈派——作业压力大,替孩子写作业情有可原
还有的家长,心里不认可替孩子写作业的行为,但有时作业难度大、数量多,还是忍不住会替孩子做一些。
(手工作业,难度四颗星)
(幼儿园就写拼音?孩子哪儿写得了?)
有妈妈在网上爆料,自己孩子才上2年级,每天作业就要写到11-12点,天天睡眠不足,孩子苦,大人更苦!为了让孩子多睡点觉,一些抄写的作业,自己就代劳了。
(老师可长点心,少布置点作业吧!)
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中国学生写作业,平均每天花费2.82小时,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学生每天写作业仅花费0.76小时,韩国学生仅花费0.58小时。
在巨大的作业压力下,家长们只能稍微“牺牲”一下原则,保证孩子的睡眠和身心健康!
3、赞成派——孩子只要学会了知识,重复的作业没必要写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该学的学会了就行,“替孩子写作业”也没什么。
微博上还有位爸爸,直接帮大家总结好了“替孩子写作业”的6条技巧,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
(实践出真知,佩服,佩服!)
还有个尹爸爸更是“技高一筹”,他直接替高三女儿向老师申请免写作业,霸气作风火爆网络!
他认为作业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环,没必要为了完成作业而拼命地写。这种“放养”的自由,反而减轻了女儿压力,促成她考上名校。
(这才是真正的“爸”气啊!!)
“替孩子写作业”,就是“过度放养”?无独有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也在一期采访中爆料,她也经常替孩子写作业!
比如老师让一个字写10遍:孩子会写的字,只要写1个就好!不会写的字,写3个就能记住了嘛,剩下的就都由她代劳了!
(尹老师,您是认真的?)
她认为,“孩子的时间也是时间,孩子的精力也是精力”!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重复机械的作业上,还不如省出时间阅读、玩耍,这样孩子既能获得快乐,又不至于厌恶学习本身。
那么作业带给孩子的学习收益,究竟有多大?
2016年,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作业带来的好处是与孩子的年龄紧密相关的!
高中学生确实能从作业中得益;
初中学生从作业中获益甚少;
至于小学生们?最好是等到大些再写作业;
研究者给出的建议是:孩子应该11岁以后,再写作业……
日本学者斋藤淳子,在研究中美两国的教育时,也对中国存在的“父母替孩子写作业”现象十分感兴趣。
她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家长是否要替孩子写作业的烦恼,需要在中国教育体制里建立起‘良心循环’。”
让作业恰到好处地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过多“压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让分数真实自然地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家长炫耀孩子的资本!
美术行业的前景你看好吗?
美术前景当然好了,很多行业都需要美术功底,比如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服装鞋包设计师,布料印花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还有纯美术专业壁画,雕塑,版画,国画,油画,水彩画。学习这些能力强的可以开画展卖画当职业画家,普通人可以当美术老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美术。
马云不是说过类似这样话,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学美术才有出路。
下面放几张我的画,我也是美术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