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和俄罗斯,10年以后常规军力能否抗衡俄罗斯?
答案:不可能
波兰、乌克兰两国联手的可能性确实不小,但是他们联手的所达成的效果依然不足与俄罗斯对抗。这两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大国,他们的国力都非常有限,而且各自都存在一个问题。波兰也就是祖上阔过,但是那是几百年前的旧事,到了近现代波兰,那就是一个被欺负的主,根本就没有做一个大国存在,目前在欧洲国家中也排不到前面,只能算一个欧洲中等强国。
乌克兰的情况更为复杂,原本它由俄罗斯的关系非常复杂,如今自身的条件也相当的差劲,应该说丰厚的家底子已经被它败光了,现在他已经算不上什么大国或强国。
波兰与乌克兰的结合属于弱与弱联手,他们要面对的俄罗斯却不是一个弱者,一个敢于美国叫板的大国,各方面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波兰与乌克兰的总和,他们在常规军力上更不足以与俄罗斯对抗。
十年时间看似很长,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之下而言,在发展军事方面,花十年时间,只能说太短了,根本不足以形成什么质的变化,连解决目前的难题都是个问题。乌克兰军队早已经废掉,仅仅是恢复到昔日的水平,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目前乌克兰海军几乎等于不存在,乌克兰空军没有战斗力,今天解决这两个问题,十年时间根本就不够。
十年之后,波兰与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并不会有质的变化,而罗斯却可能变得更强。
波兰语和俄语可以交流吗?
不能
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波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西斯拉夫语支,俄语和波兰语不能交流。
斯拉夫语族原本是一种语言,叫原始斯拉夫语。到公元9世纪,分化为三种语言,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南斯拉夫语,。大约到14世纪,东斯拉夫语分化为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三种语言。西斯拉夫语分化为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索布语四种语言,南斯拉夫语分化为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四种语言。二战后的铁托时期,马其顿语被划分为独立语言,其实它是保加利亚语方言,波斯尼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是一种语言,但波斯尼亚人是穆斯林族群,克罗地亚人信奉天主教。波兰格但斯克的卡舒布语有的人认为是独立语言,但多数认为是波兰语方言。
波兰和立陶宛为什么敢挑战俄国?
百度幽视界说: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老虎屁股摸不得”。那么在当前世界,哪个国家当得起这句话呢?我觉得,毫无疑问是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一直给外界的印象就是“强硬”,所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这就是俄罗斯,拥有一种“战斗民族”的“血性”。
但最近,有一个国家就干了比摸老虎屁股更过分的事,甚至可以说,等于直接在老虎嘴上拔毛了。这个国家就是立陶宛。
立陶宛干了什么事呢?这个事说起来不小,那就是,对俄罗斯的过境货物实行禁运,等于半封锁了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这个加里宁格勒面积大约相当于北爱尔兰,它夹在波兰与立陶宛之间,西临波罗的海,与俄罗斯本土并不相连,是一块名副其实的飞地。
这块飞地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事还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加里宁格勒最早属于德国,二战后被割让给了苏联,因为当时立陶宛还属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所以那时的加里宁格勒不是飞地。而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被划归给俄罗斯,因为中间的立陶宛和白俄罗斯都成了独立国家,加里宁格勒就成了俄罗斯孤悬海外的一块飞地。
很明显,像加里宁格勒这样的一小块地方,经济是不可能实现自给自足的,它的很大一部分物资供应必须依赖俄罗斯本土。物资运输无非三种方案:陆运、空运、海运。因为空运太过昂贵,而海运绕的路又太远,显然,陆运是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最合理的一种货运方式。
但陆路运输的话,则必须穿越别国的国境,比如白俄、立陶宛、拉脱维亚等。这在承平时期,当然问题不大。但一旦发生战争,或国际纠纷,这条运输线必然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对象。
立陶宛禁止一部分俄罗斯货物通过其国境进入加里宁格勒,正是在响应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当然,也不是啥都禁止,主要针对的是欧盟制裁名单中的物资,比如钢铁、煤炭、建筑材料等。另外据说,途径立陶宛的俄罗斯石油输送管道也会被禁。
这一下可是戳了俄罗斯的肺管子了,这当然不仅仅是禁运本身所带来的伤害,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脸面问题。
如果连立陶宛这样的波尔小国都敢于挑战大俄罗斯帝国的威权?那让俄罗斯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难道昔日的大哥如今沦落到,是个人都能踹两脚的份上了吗?所以,一定要全力扼杀这样的苗头。
于是俄罗斯人马上做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举动:报警!你没听错,是报警,在这件事上,俄罗斯竟然指责立陶宛违反国际法,这是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卫自己吗?总让人感觉哪里有点怪怪的,就像一个混社会的黑道大哥,杀人越货的事都干遍了,碰到点屁大的事居然选择报警。
如果到了警局里,人家说,先把你之前做的事抖落抖落吧,俄罗斯要怎么应对呢?
诸位不要以为俄罗斯只有这点能耐,人家是两条腿走路,法律途径只是一个幌子,后面马上亮出社会人的本色,对立陶宛进行了恫吓。
意思就是小陶子你不要太猖狂,别把大爷逼急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小子一定没有好下场。
至于立陶宛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俄罗斯没有明说,反正是很可怕,很可怕就是了,给人感觉就是过于血腥,不宜描述,其中的细节,您自行脑补吧。
不管怎么样,这俄罗斯是委屈也讲了,狠话也说了,下一步就看立陶宛的反应了。
如果这立陶宛识相呢?马上认输服软,解除禁运令,声称是一个误会,俄罗斯大人大量,不予追究,这事就算过去了。如果立陶宛不识相,一条道走到黑,那俄罗斯马上就要对立陶宛……
要对立陶宛做什么?关键是这俄罗斯也没说啊。大家想想,前一阵子芬兰和瑞典要加入北约的时候,俄罗斯也没少撂狠话啊,最后发生什么了吗?什么也没发生啊,大帝不也自己找梯子下来了吗。
那这次对立陶宛,俄罗斯是来真的吗?
俄罗斯怕立陶宛吗?当然不怕,问题是立陶宛背后站着整个北约啊,北约第五条款杵在那里,攻击任何一个北约国家,等同于攻击北约全体。
如果俄罗斯敢于对立陶宛动手,等于直接向北约宣战,那俄罗斯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在中国自媒体平台上,有人给俄罗斯出主意,迅速发兵闪击立陶宛,在北约做出反应之前直接拿下,北约要打便打,不打就谈,反正要占据主动,看看北约敢不敢和俄罗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个剧本和乌克兰那个剧本有点像,但最大的不同,是乌克兰真的不是北约国家,而立陶宛真的是北约国家!
在乌克兰那个剧本中,北约是真没敢下场,而俄罗斯也没有闪击成功。
那在立陶宛这个剧本中,别的且不说,先说俄罗斯能闪击成功吗?
大家想想,上次为什么美国能成功预测俄罗斯将进军乌克兰?因为西方对俄罗斯的军事动向无时无刻不在严密的监视中,只要展开大量的军事动作,想瞒过天上的卫星是不可能的,俄罗斯想攻击立陶宛,总不能隐身过去吧,必须得先集结部队吧。
而俄罗斯想从陆路进攻,军队还必须得借道,要不借道拉脱维亚,要不借道白俄罗斯,拉脱维亚是北约国家,不用想。能借道的,也只能是铁杆兄弟白俄了,如果俄罗斯军队在白俄罗斯大规模集结,北约会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做吗?如果北约快速驰援立陶宛,俄罗斯如何能保证抢到前头?
远的不说,就最近的波兰吧,如果波兰部队快速进入立陶宛,把兵力布置在和白俄罗斯的边界,你俄罗斯打还是不打呢?虽然波兰整体军力不如俄罗斯,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厉兵秣马,实力也不容小觑。而俄罗斯军队早已在乌克兰战场消磨了锐气,遇到整装待发,气势正盛的波兰军队,真的能讨到便宜吗?
甚至无需西欧和美国下场,只要波兰军队参战,这个立陶宛,恐怕俄罗斯根本就啃不下来。
而只要战端一开,别的不说,加里宁格勒马上就由一块飞地变成一块死地,无论海陆空,都将被彻底锁死,完全和俄罗斯本土断绝联系,就算北约不去动它,缺乏资源生产能力的加里宁格勒如何生存?能支撑多久,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些其实都是往好了想的,实际上,只要俄罗斯动了立陶宛,它可能马上就会面临北约国家的群殴,对,没有什么三战,就是多国对一国的惩戒战争,这将不仅仅限于立陶宛战线,包括乌克兰那边,形势马上就会天翻地覆。
那俄罗斯唯一剩下的选项就是要不要扔核弹了。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可选项的话。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如果俄罗斯打立陶宛的话,摄于核武的压力,北约国家将保持沉默,甚至像一些人所说的,立即把立陶宛踢出北约。就像某东的大强子一样,说:我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被开除的,都不是我的兄弟。
所以,北约第五条到底硬不硬,人们还真不太清楚,虽然当年本拉登和塔利班试了一回,但他们的体量太小,不是完美的试验品。而当前世界最好的测试对象就是俄罗斯了,块头够大,还有核武,至于俄罗斯愿不愿意当这个试验品,那就要看普京的决心和勇气了。
一战前波兰属于俄国吗?
属于。
一战前波兰是在拿破仑战败后再次被普奥俄三国瓜分,从此将近一百年波兰都没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一直到一战后期俄国崩溃才使得波兰被俄罗斯侵占的领土独立,而普鲁士和奥匈侵占的领土则要一直到一战结束才归还。
1772年至1795年间,普奥俄三国三次瓜分波兰,波兰灭亡。之后在拿破仑击败反法同盟后,将波兰重新解放建立了华沙公国,但是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公国重新被瓜分
这里额外说一句,俄罗斯因为在反法战争中出力甚多,因此占据了波兰大半的沙皇根本不愿意把之前普鲁士的大部分波兰地区还给普鲁士,因此将莱茵河沿岸的部分领土补偿给了普鲁士(了解二战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情太熟悉了)而这些土地因为发现了煤矿一跃成为德国工业最发达的鲁尔区,普鲁士可谓因祸得福。
波兰人和俄罗斯人长相区别?
长相还是有区别的。俄罗斯人的长相是浅色皮肤,剃毛和胡须都很发达,鼻子有些窄,还是高高隆起,唇部有些薄,面部的轮廓很清晰,身材一般是中等或者中等以上。
波兰人的长相就是肤色有些浅,头发颜色有很多种,比如红发或者金发等,眼睛颜色是碧蓝或者棕色等,毛发浓密,额骨平,颧骨不高突,鼻子有些窄很高,唇部较薄或者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