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军事,美俄之间近期大规模军事模拟演习玩起擦边球?
不用担心,美国和俄罗斯这种斗而不破的格局暂时不会被打破,美国和俄罗斯谁也不敢先动手,就只能亮亮家伙,看谁的东西牛,看谁的家底厚!
美国和俄罗斯的大规模军演,都是为了给对方看的,同时也是给世界各国看的,看看他们之间的军事打击能力,和他们不对的军事应变能力,正所谓熟能生巧,他们就是要通过把对方作为假想敌,然后经过多次模拟对抗,来训练自己国家的军队!
同时,在美俄军演的时候,他们都会刻意展示自己一些具有高精准、大杀伤性武器,就是为了恫吓对手,让让对手知道他们的厉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其次美国经常干这种事,美国凭借自己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就制造出一些微型杀伤性武器,专门用来对敌军首脑进行斩首行动。美国在自己外交的时候,通常都会像对方展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让对方认怂!
库尔德军事领导人怒斥美国?
出卖盟友是美国人的传统,美国人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库尔德人在失去了打击ISIS的利用价值以后,又被美国人出卖给了土耳其,也算是被榨干了最后一点利用价值。在整个打击ISIS过程中,美军伤亡是个位数,而叙利亚库尔德人与伊拉克库尔德人合计战死在11000人以上。付出如此巨大代价,库尔德人换来的却是美国人的背叛,怎么可能不愤怒呢?驻叙利亚美军
美国对于土耳其的“和平喷泉”军事行动,采取了“不支持、不参与”的态度,实际上助长了土耳其的嚣张气焰。叙利亚库尔德人不论在武装人员数量,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与土耳其相差太远。这一次的“和平喷泉”军事行动,土耳其出兵10万,整个叙利亚库尔德人武装也不过8万。再加上武器装备的差距,库尔德人如何对抗土耳其大军。这也难怪库尔德人怒斥美国人的背叛,这等于将其陷入了绝地!
土耳其境内收留了300万叙利亚难民,这一次准备安置200万到所谓的安全区,彻底隔断叙利亚库尔德人与土耳其库尔德人之间的联系。如果土耳其达成了目标,叙利亚库尔德人简直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试想一下30公里纵深,又怎么可能安置下200万人?这200万叙利亚难民实际上会成为土耳其挤压库尔德人战略空间的急先锋!所以,这一战关乎到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生死存亡。土耳其军
试想一下,美国人还没有完全撤出幼发拉底河东岸,土耳其就已经开动10万大军开打。如果美国人完全撤出幼发拉底河东岸,不仅仅是土耳其,阿萨德的政府军、伊朗人与俄罗斯人,谁会允许库尔德人继续占据那么一大块富饶的土地。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库尔德人就是获得了与实力不相符的利益,招致祸患!
叙利亚库尔德人对美国人的愤怒可以理解,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要逃过这一劫,叙利亚库尔德人也只能选择向阿萨德政权求助。叙利亚库尔德人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维持叙北联邦“独立王国”的幻想,还能够保留一部分既得利益。否则,既要面对土耳其的军事打击,还要面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压力,如何破局?叙利亚政府军
欢迎留言,你认为美国人算不算出卖了库尔德人?
是否标志着新的一轮军事竞赛开始了?
这只是巧合而已。
不仅是俄美两国,全球范围内,军备竞赛都是不会重新开始的。
冷战已经彻底结束,这两年来似乎“新冷战”有抬头之势,其实只是“余烬之火”而已,终究还是要熄灭的。
▲当今大国博弈,貌似有“新冷战”抬头,其实只是当初“冷战”的“余烬之火”而已。不久之后,会彻底化为灰烬的。▼
当初美苏冷战,军备竞赛能轮番升级,那是因为苏联鼎盛时,确实有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此外,美苏之间敌意强烈,各有阵营,对峙之势远盛今日。而且当初两大对峙阵营,经贸联系不紧密,各有体系。于是双方在地缘博弈的态势中,总体上属于“零和博弈”的结构,意味着赢家通吃、你死我活。正因如此,苏联解体失败后,美国大胜,俄罗斯差一点一蹶不振。
而如今,俄罗斯一年的GDP只到美国的1/15,根本没有实力与美国搞全方位的军备竞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与美国的大国博弈,就会选择“不对称博弈”,取战略防御之态,不追求打败美国,只追求不被击败即可。
《孙子兵法》中有一道理到如今依然大体无差。即所谓: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一段讲了这么一个意思:
需有十倍实力才可作为攻方围歼守方,五倍才可寻求攻克,两倍才可决战。差不多则应分化攻击(运动战),若少于对方则应打了跑、跑了打(游击战),差距大的话则守方得撤离、躲避。以俄罗斯的综合实力,虽然GDP远逊于美国,但是继承了苏联核实力底子,又有广袤的国土,只要保持战略核力量正常升级即可,美国就拿俄罗斯没办法了。进攻虽不足,但防守则有余。正因如此,根本没必要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
另外,目前全球化、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依然是不可阻挡的主流,整个世界格局与国际形势,总体呈现的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态,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不会重新陷入“零和博弈”的结构。
印度最近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挑逗怎么放缓了?
题主的问题是:印度最近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挑逗怎么放缓了?难道印度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压力了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印度最近是挺有压力的,但印度并不是因为受到了外部的压力,他的压力来自于内部!
(莫迪现在压力很大)
首先需要了解,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关于克什米尔控制权的争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世界上最持久的冲突之一就是印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的争夺,这场争夺早在两国立国之初就已经开始了。
不管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声称对于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但实际上双方只控制了克什米尔的一部分。
自从第1次印巴战争以来,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不断。最近,克什米尔地区又发生大规模交火,导致双方都有重大人员伤亡,也给两国带来了大规模战争的风险。
虽然最近双方冲突放缓,但不证明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按照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克什米尔问题会继续下去,两国对克什米尔的争夺是一个长期事件。
其次,印度减轻对巴基斯坦的压力,是因为他的国内压力山大!对于莫迪来说,最近印度国内的问题让他有点儿吃不消。
多年来印度的出口一直停留在2011年的水平,并没有怎么增长,但同时印度对国外产品的依赖也是越来越大,相比于2014年,印度从我国进口的商品额已经增加了一倍有余。
出口增长缓慢,说明印度并不是以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社会,而是以国内的消费为主。
可是,当印度对外国商品依赖越来越大的时候,国内市场却面临着需求萎缩。根据印度联合利华的报道,2019年3月份联合利华的收入增长仅为7%,为18个月来最低。
于是,有印度专家认为印度的国内需求萎缩的原因是,印度这些年的增长全是由收入最高的1亿人来推动的,也就是说不足印度人口10%的高种姓人口对印度经济的贡献远超占印度人口绝大多数的低种姓,这也体现了印度的巨大贫富差距。
(印度的高种姓)
发展到今天,印度高种姓已经拥有了汽车、空调等商品,而他们的消费目标已经转到奢侈品上。
这些产品大多需要从海外进口而不是国内生产,就这样印度的增长进入缓慢期。
根据印度专家认为,除非印度能在未来10年左右让国内的5亿中产阶级将消费目标放到衣服、健康、教育、营养食品等方面,才能让印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否则印度就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这一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发现,1960年到2008年世界共有出现了101个中等收入国家,只有13个成为高收入国家,而这13个国家中只有三个国家人口超过了2500万。
可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我却认为该专家有点多虑了,目前印度的人均GDP只相当于蒙古国的一半,距离中等收入陷阱还很遥远。按照目前印度的发展速度,可能还得需要30年的时间吧。
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影响到了印度人的生活品质除了经济问题严重,印度的低收入人群生活状况也非常恶劣,就其原因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到位。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公共设施建造非常落后的国家。
例如,在传统的卫生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目前,大量印度人难以获得足够安全卫生的饮水,以至于该国超过1/5的疾病和水有关。并且,该国有1亿个家庭的儿童受到缺水的困扰,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人营养不良,以至于对很多家庭来说,能够尊严的抚养孩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对很多印度家庭还说连充足清洁的水都难以获得)
而相对应的是1亿高种姓人群的生活却更为奢侈!
印度的经济发展的瓶颈来自于财富分配不均,根源是种姓问题,除非莫迪深度改革取消高种姓的特权,让更多低种姓能够获得体面的生活,如此才可以刺激国内消费,为印度的发展注入活力!
但是莫迪想要改革又何其难,种姓制度以及延续了数千年,早已成为印度文化最顽固的一部分。
但是,不改革注定印度的经济会在未来面临大幅度下降。
此时,莫迪哪还有心思和巴基斯坦争夺克什米尔,所以只好放缓了和巴基斯坦的冲突,转而想办法解决国内问题。
我估计,莫迪在今年年底可能会出台一些改革政策来刺激经济,拭目以待吧!
以色列第二次猛轰叙军事目标?
特朗普棋高一着,许多人都被他带偏了节奏,在叙利亚伊德利卜战事上被带入了迷宫:美国接二连三地反对叙利亚伊德利卜的反恐战争,特朗普更是因此威胁叙利亚,警告俄罗斯、伊朗,多数人都认为美国又要对叙利亚大打出手,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其实,特朗普这是在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套路——借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噱头增兵中东,剑指伊朗!因为伊德利卜战事并不是美国的关注焦点,美国中东的首要军事打击目标是伊朗。而组织俄罗斯叙利亚伊朗发动伊德利卜反恐战争的主力原来是以色列、法国、英国与土耳其,美国只会象征性参与一下,发射几发导弹,就像2011年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一样,主力是法国、英国,美国只是配角。
围绕叙利亚伊德利卜反恐战争这盘大棋,俄罗斯、叙利亚、伊朗,以及土耳其、以色列、法国、英国、美国、乌克兰均卷入其中,这场博弈的大结局,不仅仅决定着哪一方是掌控叙利亚问题的绝对话语权的王者,更是左右着美俄军事冲突的危险性的坐标,以及美俄对抗带来的新型冷战是否成行。这是因为:
1、土耳其不仅占领了叙利亚的阿夫林地区,也实际控制了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盘踞在伊德利卜的七八万恐怖分子武装分子的主要后台老板就是土耳其,而且土耳其早就在伊德利卜建立了12个军事哨卡,驻扎了部分土耳其军队。最近,土耳其征调了大量的土耳其军队到阿夫林地区,随时南下增援伊德利卜的恐怖分子武装分子。
土耳其占领叙利亚曼比季与北部、幼发拉底河东部的库尔德武装的地盘的图谋把美国、法国阻挡后,前进不得,调整了战略目标,在吃下阿夫林之后,将占领伊德利卜省为新的目标,为了吃下伊德利卜省,土耳其极有可能大冒险,不惜得罪普京,以及伊朗。
俄罗斯叙利亚伊朗能不能按计划打响伊德利卜反恐战争,取决于他们能否搬走土耳其这块最硬最丑的绊脚石。
2、拯救已经被12万叙利亚政府军围困的伊德利卜的恐怖分子与武装分子的主角是以色列、法国、英国。9月2日、4日,以色列在两天之内两次空袭叙利亚境内的伊朗系军队、叙利亚政府军的目标,发出组织叙利亚打响伊德利卜反恐战争的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在9月4日空袭了塔尔图斯省的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系军队的重要军事目标——军事基地、军用机场,不仅仅是毁坏叙利亚政府军解放伊德利卜的战略支援能力,也间接威慑俄罗斯军队,因为俄罗斯驻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就在塔尔图斯省,同时说明俄罗斯对叙利亚政府军的保护,在翻脸的以色列那里失效了。
3、美国成功拉拢了土耳其站在美国这一边,共同组织俄叙伊发动伊德利卜反恐战争,9月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会造成大屠杀为由反对俄叙伊打响伊德利卜反恐战争,消灭盘踞那里的恐怖分子与武装分子。他反对的态度很强硬,说:“真*主不容!”
与此同时,美国也成功策动了原本亲伊朗的伊拉克站在美国这一边,9月1日,伊拉克军方宣布禁止俄罗斯的战机经过伊拉克领空,使俄罗斯军队无法继续增援叙利亚,被生生地切成两段,首尾不能相顾,削弱了驻叙利亚俄军的战斗力,增加了俄军的风险。
俄罗斯战机从本土到叙利亚有三条空中通道,一条是飞跃土耳其领空,反对俄罗斯开打伊德利卜反恐战争的土耳其必然不会像俄军开放领空;第二条通道是俄军飞跃保加利亚与希腊的领空到达叙利亚,但希腊是西方阵营的,并且近期跟俄罗斯的关系闹僵了,这条舍近求远的空中通道也行不通;第三天通道是俄军通过伊朗、伊拉克的领空飞到叙利亚,但这条最重要的空中通道被伊拉克关闭后,俄罗斯本土的战机、运输机想增援叙利亚那就行不通了。这是非常歹毒的一招,直击俄罗斯要害!
4、9月2日,俄罗斯扶持的乌克兰东部分离势力“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扎哈尔琴科遇刺身亡,顿巴斯地区的紧张局势骤然升温,乌克兰政府军与顿巴斯的分离武装、俄罗斯军队的冲突随时都可能被点燃,升级为高烈度的战争。据西方媒体披露,美国与加拿大的大批高级士官已经被派到乌克兰东部前线,成立了东方联合指挥部,出任乌克兰军队的各级指挥官,显然是准备在顿巴斯挑起战争的谋划,从而对俄罗斯构成直接的军事威胁与战略打击、消耗,使俄罗斯对乌克兰、叙利亚顾此失彼,造成致命性伤害。
5、美国、以色列等成功挑动聚居在伊朗西部的库尔德人闹事搞分裂,迫使伊朗派遣革命卫队前去镇压的同时,从叙利亚抽调部分主力部队(革命卫队圣城旅)回国,防范西部的库尔德人(伊朗有600万的库尔德人)、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掀起分离运动与战争,从而削弱了伊朗军队在叙利亚的规模与战斗力,不仅减少了伊朗对以色列的威胁,还使伊朗系军队参与、支援叙利亚实施伊德利卜反恐战争的力度,增加叙利亚解放伊德利卜的难度,有利于美国、土耳其等保存盘踞于伊德利卜的恐怖分子武装分子的实力,为日后再度打击叙利亚保存了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