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退出上合组织,巴基斯坦和伊朗为何停止军事对抗进而转向全面经济合作了?
谢谢秦皇见汉武邀请!
既然题主用了“对抗”与“合作”两个字眼,那就从“对抗”与“合作”说起。其实,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对抗”并非是两国的根本矛盾,也不是所谓的两国教派之争,巴伊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待阿富汗问题上的分歧。众所周知,阿富汗有帝国坟场之称,被阿富汗埋葬的帝国有大英帝国和苏联,美国也让阿富汗弄得也只剩下半条命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了应对苏联的侵略,巴基斯坦和伊朗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那时伊朗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两国合作却非常深入。
为了抵抗苏联的侵略,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伊朗与阿富汗什叶派团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甚至派驻了人员。苏联撤出阿富汗后,喀布尔政权由逊尼派普什图人控制,而沙特通过巴基斯坦努力巩固现政权。这时伊朗才担心巴基斯坦、沙特、阿富汗三角关系对伊朗东部边境构成威胁。伊朗支持阿富汗的拉巴尼及其伊斯兰政党组阁,巴基斯坦则支持希克马蒂亚尔及其伊斯兰政党。希克马蒂亚尔竞选失败后,巴转而支持塔利班,塔利班取得胜利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批评塔利班禁止妇女工作是非伊斯兰行为,当时的伊朗外长也明确表示,伊朗只承认拉巴尼政权,塔利班属于反政府叛乱组织。
后来,塔利班杀害了伊朗外交官,激化了塔利班与伊朗的矛盾,巴基斯坦则适时作出妥协,向伊朗表示不支持塔利班武装的非法行为。总之,这个时候,巴伊关系也只是分歧,并没形成对抗。让伊朗对巴基斯坦产生不满的是,由于本世纪初的反恐战争深入,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在美军的打击下,许多成员都藏匿到了巴基斯坦西北部边境地区的山区,经常有恐怖分子和俾路支分离组织人员越境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尤其伊朗与巴基斯坦接壤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长期以来治安形势非常严峻。伊朗方面指责巴基斯坦对边境管控不严,要求巴方,要么自行清除恐怖组织,要么允许伊朗武装部队进入巴基斯坦消灭这些恐怖分子。
这大约就是题主所说的军事“对抗”。但是,我认为,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外交上的摩擦,远远没有构成两军之间的不睦,更谈不上对抗。说到巴伊关系,从印巴分治以来,巴基斯坦独立建国,两国应该是合作多于分歧,友好多于摩擦。两国虽然算不上是最铁的铁哥们,但也是非常友好的两个国家。有人可能会说我这是在说梦话,一个什叶派政权,一个逊尼派政权,怎么可能友好呢?那你是对什叶派和逊尼派误解太深,好像伊朗的什叶派穆斯林与所有逊尼派穆斯林都势不两立。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要说什叶派与逊尼派对立,也只限于伊朗什叶派与沙特逊尼派的对立。
因为沙特逊尼派属于逊尼派中的瓦哈比派。瓦哈比派把所有什叶派穆斯林都看成是异端。沙特是唯一一个不承认什叶派穆斯林身份的国家。沙特国内有学者甚至宣称,杀死什叶派不算违背教法。在民间,沙特逊尼派认为与什叶派握手违背教规、会坏净,需要重新行净礼。而其他逊尼派对什叶派并没有什么敌意。比如,卡塔尔和阿曼等国与伊朗不仅有交往,而且关系还不错。
与海湾阿拉伯国家逊尼派相比,巴基斯坦同伊朗的关系,似乎还更近一层(因为是历史上形成的原因就不细述了)。虽然沙特是巴基斯坦的背后金主,但并不妨碍巴基斯坦与伊朗发展关系。比如,巴基斯坦建国之初,与印度是天然敌对关系,与阿富汗有领土之争,自然也不友好。由于是刚刚独立的新政权,需要一个靠山,就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巴基斯坦的邻国中只有与伊朗既同属于穆斯林,又有领土接壤,是友好国家。那时沙特对巴基斯坦给予大量的资金援助,帮助巴基斯坦建立了军队,伊朗也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数亿美元的帮助,帮助巴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签订了《友好条约》。
在印巴战争中,伊朗将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战争称为侵略战争,声明伊朗与巴基斯坦共命运,“在任何时候,伊朗将与巴基斯坦站在一起。”第二次印巴战争,伊朗政府特意绕开美国的武器禁令,向巴基斯坦提供了8架F86战机,第三次印巴战争,伊朗再次站到了巴基斯坦一边。但伊朗也不是大国、强国,与苏联对印度的支持比,伊朗对巴基斯坦的帮助就是杯水车薪,但总是尽力了。
到了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和美国对巴制裁,巴基斯坦的经济雪上加霜,但依然没有影响巴伊两国的经贸关系,同时伊朗还向巴方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资助了巴基斯坦的工业项目和技术项目。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虽然加深了教派矛盾和国家之间的隔阂,但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只是以精神领袖的身份攻击巴基斯坦政权“反动”,并没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巴伊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加强了的两国双边关系。90年代,两国就商定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附近的卡西姆港建成了日炼油12万桶的炼油厂,并建议建设一条从伊朗南帕斯到巴基斯坦巴信德省的天然气管道。总之,伊朗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合作大于分歧,友好多于摩擦。在近来的美伊对峙中,美国向伊朗施加了“极限制裁”,扬言不许伊朗出口一滴石油,威胁制裁进口伊朗石油的第三方企业。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巴基斯坦无视美国的威胁,坚决和伊朗站在了一起。通过媒体报道我们知道,美国对伊朗石油进行封锁以来,伊朗就出现了数不清的摩托车大军,每天浩浩荡荡地向外“走私”石油。报道中提到,每天都有几百辆载着石油罐的摩托车穿过伊朗和巴基斯坦边界,向巴基斯坦境内运送石油。估计伊朗每天得有2200万升汽油被运送出境。
今年以来,伊朗与巴基斯坦虽然因为恐怖袭击事件,两国关系一度变得紧张,但4月份,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对伊朗进行访问,两国关系又出现了新的转折点。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接待了伊姆兰-汗,两国商定,不受第三方影响,将伊朗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总量提高10倍……
即便是作为投桃报李,伊朗在重大问题上也会和巴基斯坦站在一起。所以,一点小小摩擦,不能叫对抗。
印度军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交界地区查获50公斤炸药?
日前莫迪迎来了70岁生日,美俄两国总统第一时间送上了祝福,他们都希望美印、俄印关系在莫迪的带领下越来越好!能得到世界两大强国领导人的赞誉,莫迪是非常高兴的,这时候,印度军警又献上了一份大礼!
据俄卫星通讯社援引NDTV电视台消息称,印度军方在查谟和克什米尔交界地区成功防止了重大恐袭案的发生,在印军和警方的联合行动期间,在路边找到52公斤炸药。这些炸药被分装成416袋,每一袋125克。进一步搜索后还发现了一个内装50枚雷管的水箱。要知道,一枚印军炮兵主力大口径火炮——M46式130毫米加农炮的杀伤爆破榴弹的装药量只有4.6公斤,52公斤炸药的爆炸威力,大约相当于11发130毫米炮弹。
(130毫米加农炮杀爆榴弹的示意图)
最令人注意的是,这些爆炸物埋藏的地点距离2019年普尔瓦马县警察遇袭地点只有9公里。要知道,去年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普尔瓦马县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案,造成44名印度军警死亡,35人受伤。这是普尔瓦马县近30年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袭击案件。克什米尔地区的极端组织“穆罕默德军”宣布对这次袭击负责,该组织创始人阿扎尔目前还生活在巴基斯坦。
事发后,引发了印度多个地区的抗议谴责活动,印度政府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将黑锅甩向了巴基斯坦。新德里坚持认为,如果不是巴基斯坦在背后指使“穆罕默德军”,怎么会发生这类惨案!西方媒体更是煽风点火,导致印巴矛盾持续升级。可以试想一下,这次如果不是印度军警及时发现这批爆炸物,那么恐怖袭击案将再次发生,届时印巴或因此爆发更为激烈的军事冲突。对于印度来说,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已成了自己的“领土”,该地区发生任何治安问题,都将对印度政府产生负面影响,外界会质疑印度是否有能力管控这一地区。这对于好大喜功的莫迪来说是接受不了的。
为此,莫迪政府命令当地军警务必提高警惕,不放过任何恐怖袭击活动,尤其要监控巴基斯坦方向的动向。要知道,巴基斯坦一直反对印度吞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并且在最新发布的地图中,明确将克什米尔地区纳入了巴基斯坦的版图当中。这让印度官员非常不满,后者一气之下还退出了由俄罗斯组织的上合组织成员国视频会议。
连俄罗斯的面子都不给,可见印度对克什米尔地区有多么重视。印度官员退出视频会议,就是要告诉全世界,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的,谁也夺不走。另外,新德里还想利用实际控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机会,转移国内疫情和经济危机。由于莫迪政府防疫不当,导致印度疫情感染人数突破了530万,死亡人数达到了8.5万人。更为严重的是,疫情影响下,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大约有1亿人失去了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选择对巴基斯坦示强,试图转移这些国内矛盾,但无论莫迪政府如何转移,疫情是不会自动消失的,疫情控制不住,经济又如何恢复呢?莫迪真是找错了地方。
事实也是如此,时至今日巴基斯坦坚决不承认在支持恐怖组织,这让印度很不满,尽管新德里多次指责,巴基斯坦在培训和支援恐怖组织人员,所有恐怖袭击案都是巴基斯坦军队指使的。但谁会相信新德里的鬼话呢?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要不是印度一再搞领土蚕食政策,南亚次大陆又怎么变得这么乱呢?
为什么如此有钱的沙特王国没有成为一个强国?
很多国家的大学生为了挣零花钱,可以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而在中东地区,人们关注的是:钱是怎么挣的!
很显然,一个有钱的美国大学生与和一个有钱的沙特阿拉伯大学生,在对金钱的获取方式的态度,是大相径庭的。
沙特阿拉伯人太有钱了!所以才在乎能不能非常体面的赚钱!
据说,邦德的口号是”财富管理”,从向巴西人提供抵押贷款,到为最有钱的沙特阿拉伯客户的资产,进行投资等一切业务。
汇丰不仅实现了扩张全球的愿望,更在互联网时代,提供了个全球性零售网络从向巴西和印度人提供抵押贷款,到帮助最有钱的沙特富商和美国人进行投资等等业务!
这些国家的银行,都盯上了“沙特阿拉伯人”,所以说沙特王国确实非常有钱,那么为什么沙特阿拉伯王国没有成为一个强国呢?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沙特王国没有发展工业和军工业,它的武器都是进口来的,自己不会使用,更加不会生产武器,除非购买强国的武器装备,还要接受使用武器的军事培训沙特曾经也决心发展和加强自己的军队!
沙特阿拉伯军队拥有“沙伊纳”防空导弹系统,这种导弹系统由法国制造,车上载有6枝防空导弹。
法国“响尾蛇”式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装在轮式装甲车上,共有4枚导弹主要用于对付低空目标。
沙特阿拉伯军队的军官和下级军官,曾经在塔伊夫的特别军营中受过严格的美式训练,主持训练的是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领导人格莱塞中校。
最近,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巳成立的3个军事学校之外,在沙特阿拉伯还成立军事学院。
军事学院的地址,就在利雅德,美国的教官培养当地的飞行员,来建立沙特阿拉伯的空军核心。
这训练是在查赫兰的美国空军基地进行的,那里停有沙特阿拉伯的军用飞机,除了美国的军事教官外,在沙特阿拉伯的领土上还有美国武装部队的许多兵士。
其二、历史上的沙特阿拉伯,不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它经常借助世界强国和地区强国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很多强国曾经驻军沙特阿拉伯二战期间,罗斯福曾经就对负责“租借法案”的行政长官史作了如下指示:为了使你能够进行布置对沙特阿拉伯政府的租借援助事宜。
兹特奉告,我认为沙特阿拉伯的防务对美国的防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这一年起美国就根据“租借法案”对沙特阿拉伯的军队供给武器,弹药,美国的轮船和军舰可以使用沙特阿拉伯在红海和波斯湾的港口。
沙特阿拉伯就这样转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
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家,迅速地垄断了沙特阿拉伯丰富的石油资源,1944年2月,美国政府所设立的特殊机构石油储备公司。
二战期间,美国在英联邦各国的投资额,增长了近1倍。1944年,美国控制了中东已探明石油贮量的42%,而战前,美国所控制的仅为11%。
大战刚开始时,美国军事代表团就在训练和装备沙特阿拉伯的军队,二次大战期间,美国逐步确立了在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伊朗的地位,并左右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最后终于迫使英国撤回了它驻沙特王国的军队。
中东战争之后,沙特阿拉伯的外国驻军越来越多!
比如,埃及曾经在沙特阿拉伯驻有约3.6万军人,其中有伞兵、突击部队、化学战专家和步兵,还有480辆坦克的第四装甲师和第三机械化步兵师。
叙利亚曾经驻扎在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就有1.9万人,他们之中有曾同以色列打过仗的特种部队,有270辆坦克的第九装甲师。
巴基斯坦也曾经派驻沙特阿拉伯的军队有1万人,包括一个装甲旅,阿联酋3000人和1000名军事顾问。此外,还有5000名顾问充实在沙特武装部队中。
说白了,沙特阿拉伯可能是中东地区军事力量最软弱的国家,叙利亚都比沙特阿拉伯强大很多!
据说,首批美军赴沙特作战,在布什总统宣布大举增兵的同时,国务卿贝克来到沙特阿拉伯,要求法赫德国王准许美军发动进攻。
对于贝克的请求,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不假思索地说:虽然我们大家仍然希望和平,但如果非作战不可,沙特阿拉伯的军队,会同你们的军队并肩作战。
贝克接着表示:美国至少还要再派遣14万部队进驻沙特。
法赫德国王眼睛眨都没有眨一下说:我从来没有设定外国驻军兵力的上限,贝克又提出如何与其他阿拉伯国家接洽的问题,法赫德国王保证沙特政府会协助它推行这个构想。
后来,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军队人数增加了一倍。
说白了!历史上的沙特阿拉伯,就不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它经常借助世界强国和地区强国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很多强国曾经驻军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根本不重视自身军事力量的建设!
其三、沙特阿拉伯更加擅长做生意,喜欢赚钱,这个国家不太在意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事实上,伊朗同沙特阿拉伯之间发生过敌对行动的想法。
当时沙特阿拉伯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支持下,主张提价5%,反对伊朗的提价10%的主张。有些人把这看成是沙特阿拉伯人同伊朗国王之间传统的分歧。
伊朗的军队在力量上,远远超过沙特阿拉伯的军队,但是,伊朗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石油收入,却正遭到抄特阿拉伯人的刁难,而沙特阿拉伯本国的发展,即使只提价5%,也可以进展得同样迅速。
最后,双方在1977年达成了妥协,但是,伊朗人对沙特阿拉伯人表现出来的顽固态度显然感到不快!
1992年9月沙特阿拉伯的军队袭击了卡塔尔边界胡夫斯哨所,虽然伤亡不多,却掀起轩然大波,卡塔尔立即做出反应。
事实上,当年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当时只有7.5万人,根本无法抵抗伊拉克强大的军事力量。
综上所述,沙特阿拉伯确实不是中东地区的强国,为了自保,它居然向孟加拉求助!
沙特阿拉伯的外交国务大臣阿·图奈扬作为国王的特使访问孟加拉国,就海湾危机以及双边关系等问题同孟加拉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孟加拉国外交部宣布,孟加拉国政府决定向沙特阿拉伯派遣象征性的军队,以制止伊斯兰世界的分裂,和海湾地区局势的恶化。
后来,孟加拉国派往沙特阿拉伯的军队约3000人,启程前往海湾地区同时,孟加拉国艾尔沙德总统访问沙特阿拉伯,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商讨海湾危机,以及孟加拉国侨民等问题。
总而言之,沙特王国没有发展工业和军工业,它的武器都是进口来的。
历史上的沙特阿拉伯,不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它经常借助世界强国和地区强国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更加擅长做生意,喜欢赚钱,这个国家不太在意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这些原因最终决定了沙特阿拉伯王国不会成为一个地区强国!
我是@龚柳辉 朋友们!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印度到底是亲美还是亲俄?
印度是从殖民囯中好不容易走出,自然品尝过做附庸国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印度信奉宗教,有上百种语言,国情决定他们不会沦为大国附属国的附庸,外交主权受制于人的老路,曰本,韩国就是例子。从历史上看印度亲俄多些,从当前看莫迪脚踏两只船左右逢缘,当好好先生两边都不得罪,周旋于美俄之间,将双边关系做到极致。
一,国情决定印度不会倒向任一大国,做别国附庸,失去外交主权的独立。
1,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国,长期受制于人,受尽屈辱,感觉自己是二等公民,何谈尊严。好不容易从帝国手中逃脱独立自主,伸直腰杆做人,所以国家和人民都不会选择走回历史的老路从新做回大国附庸,莫迪或者任何领导人都不愿做历史的罪人。
2,印度是信奉宗教国家,语言有上百种,印度总人口已过13亿,国土面积328.73万平方公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9.98美元每人。近些年印度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增速很快,2014年超过中国成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加,莫迪成为他们心中的英雄。
二,与美国关系。
1,印度是民主制国家,与美国及西方有着相同价值观。在制度及意识形态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留学首选美英,情感更接近于亲美。
2,印度梦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到与中国,美俄大国走在前列成为真正意义上大国,这是印度几代人的强国梦想。自然在国际重大领域合作需求于美。
另外,莫迪政府寻求军事强国,需要现代化武器装备,渴求美国提供先进武器,因此主观上愿意走近美国。
3,美国忌惮中国倔起,想方设法拉印度遏制中国,围堵中国,印度是最佳人选。陆地与中国相邻,有领土问题争端,海上控制中国进出印度洋,谋合亚太战略。于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拉印度入伙。
美印各自打算盘,没有实质性行动。莫迪也看清特朗普政府虚伪,口头表示愿合作,实际上没付诸行动。除非真正与中国发生大的全面战争,这正是美国想要的结果。
三,与俄罗斯关系。
1,历史上苏印关系比较好,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对美国资本主义阵营,冷战意识。苏联为拉拢印度,提供军事,经济技术,资金物资帮济印度,目的将印度拉入自己阵营,自然印度投桃报李,国际上与苏联站在一边。印度在期间捞到好处是成功吞并锡金。美国等国际社会只有谴责,不敢妄动因为印度身后站着苏联这个大国。
2,俄罗斯近些年经济发展慢,受西方制裁,苏联解体后大伤元气,需要靠出口武,石油提振经济,于是传统关系的印度成了普京的选择。成功拉拢印度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制衡美国霸权。印度也渴望俄罗斯支持自已入常成为超级大国。
莫迪清楚选择美俄任何一国都没有好下场,会激起另一方怨恨,与其那样不如享受现状游离于两边何乐而不为。
在国际关系中讲究平衡,谁也不愿意打破现有状况,印度是美俄中间支点,偏向一方,造成局势动荡,甚至走向毁灭。将退出2020高加索多国军事演习呢?
印度希望能够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现在正好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尖锐对峙时刻,这个时候俄罗斯举行高加索军事演习明显有针对美国以及北约的意味,印度方面当然想要避开美国以及北约的锋芒。
印度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经济遭受重创当然印度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不至于退出该演习,目前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会让印度的经济倒退几十年。
高加索演习有针对欧洲和美国的意味。
前段时间欧洲国家和印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印度有可能会成为欧洲在亚洲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同时现在印度也希望美国能够在本国投资,可以说现在的印度最关注的是经济问题。因此现在印度可能会有一点亲西方。而俄罗斯的经济毕竟没有欧洲和美国那么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印度很可能倾向于配合美国。
所以这次针对北约的军事演习,印度不会参加,印度这个国家比较看重现实主义,如果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更强大,那么印度会倾向于俄罗斯。
前段时间印度对邻国咄咄逼人的时候,可能感觉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开始和俄罗斯靠近;而今印度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爆发,经济受到了重创,所以现在印度方面急需振兴经济。
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反而要依靠印度,所以说现在的主动权到了印度手里,但印度不想得罪俄罗斯,又想讨好美国,所以只能利用这种方式来规避美俄之间的争霸。
由于这次军事演习巴基斯坦会参加,印度展现一种不合作的姿态俄罗斯的这次军事演习,我国和巴基斯坦也会参加,当然还有印度不承认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不可调和,不排除还会继续和巴基斯坦对抗的可能性,因为印度不可能解决内部问题,最有可能的就是学习美国转移矛盾,在边境地区挑起冲突,所以这一次印度展现了一种不和巴基斯坦合作的态度。
最近还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率非常低,很有可能会下台;而美国前副总统拜登一旦当选,其主要战略目标在于印度,因为拜登的搭档哈里斯是一个有印度裔血统的人,所以现在印度人非常希望拜登能够当选。
印度也希望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能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来说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印度也没有选择要相信特朗普,但是比起俄罗斯来说,拜登可能更可靠一些,拜登曾经表示如果他当选,将会直接为印度提供帮助,甚至不排除派出美军和印度并肩作战。
不得不说,现在印度热切的希望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能够当选,如果拜登当选的话肯定会给予印度很多的援助,因此现在印度退出2020高加索军事演习展现出了一种新的姿态,因为特朗普当选总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印度现在试图重新和美国搞好关系。
不过现在总体战略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是一个只说不做的人,通常他喜欢喊一些口号,真正到执政的时候基本上也不会改变思路;况且哈里斯认为自己是非洲裔而不是印度裔,所以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拜登放出这样的话仅仅是吸引印度裔选民选票的一种手段。
就算是美国前副总统拜登上台,也不可能改变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联盟关系,主要是因为美国的产品价格对印度市场来说太高了,而国家之间的纽带是因为利益,印度不可能去舍弃俄罗斯的能源和武器买美国的,因为印度本来经济就不行,而美国要的是真金白银。印度想要进入超级大国的行列,但是根本不具备实力,主要是印度的消费市场不具备和美国接轨的实力。
鉴于此,美国试图利用印度来替代亚洲一些国家,也是一种不切实际之举,所以这次印度暂时退出高加索军事演习,还是不愿意和巴基斯坦搞到一起,以后不排除和巴基斯坦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因为印度无法解决问题,只会挑拨矛盾。而巴基斯坦的军力和印度相差悬殊,这也是印度政府展现一种不合作态度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