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拥护党中央,中金公司中投公司和中央汇金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中投公司、中央汇金公司、中金公司,三家公司都是国内重量级金融国企,三者既有紧密的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2007年9月29日,中投公司成立大会)
(中投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同一个地方办公,都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图为公司前台。)
(中金公司,在国贸二期办公。)
中投公司、中央汇金公司、中金公司三家公司的关系中投公司,全称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央汇金公司,全称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金公司,全称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投公司,持有中央汇金100%股份。中央汇金公司,是中投公司七家子公司之一。(中投公司章程中提到,公司主要通过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参股境内金融机构。)
中金公司(03908.HK),是香港上市公司。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央汇金,持有中金公司58.65%股份。
简而言之,中投公司管着中央汇金,中央汇金管着中金公司。
中投公司、中央汇金、中金公司三家公司的区别三家公司的区别,就是定位和职能。
说白点,中投公司是为国家外汇储备增值保值的。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的出资人、大股东。中金公司是央企投行。
中投公司,是国务院直管的央企,定位,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也是国内两家正部级央企(另一家是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
(中投公司的唯一股东,是国务院。)
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成立,总部设在北京,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中央汇金公司的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中央汇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命,对国务院负责。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3908.HK)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凭借率先采纳国际最佳实践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与客户共同成长。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金融机构。
中投公司介绍(中投公司官网截图)
据中投公司官网介绍: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
中投公司下设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国际”)、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海外”)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中投公司的境外投资和管理业务分别由中投国际和中投海外承担。中投国际和中投海外均坚持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中投国际于2011年9月设立,承接了中投公司当时所有的境外投资和管理业务。中投国际开展公开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对冲基金、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泛行业私募(含私募信用)基金委托投资、跟投和少数股权财务投资。中投海外于2015年1月成立,是中投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平台,开展直接投资和多双边基金管理。中央汇金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中央汇金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参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投国际和中投海外开展的境外业务之间,以及与中央汇金开展的境内业务之间实行严格的“防火墙”措施。
中投公司一共有6家子公司,除了上述3家以外,还有赛里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有全资子公司——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福布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汇沣置业有限公司(中投公司占99%股份,中信集团占1%股份)。还曾经有一家公司:中投工石置业有限公司(已经注销)。中投工石曾经参与了中信集团的CBD Z8地块的部分事宜。
中投全资子公司福布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几年投资比较活跃。如2009年,购买中央汇金公司控股的中再集团。2010年以私募方式以每股17.21加元购买了泰克资源公司1.01亿股次级投票权B类股票,占该公司发行股票的17.2。以30年期高级有抵押可转债方式向加拿大南戈壁能源有限公司投资5亿美元。
中投公司2017年境外投资收益率预估超过16%,美国投资占40%中投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中投公司拥有员工约600人,其中董事会成员共10人,包括2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1名职工董事以及2名独立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分别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5个部委。
2011年初,中投公司董事会将投资考核周期从5年延长至10年,以10年滚动收益率作为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以更好地平衡短期行为和长期收益的关系。
中投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表示,2017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资收益率预估在16%以上。他说:
我们中投在境外的投资,应该说美国是我们最主要的投资地。我们现在境外投资总的分布,在美国的投资已经占到在中国以外国家投资的大概40%。美国对中投的投资非常重要。我们预估中投去年的投资业绩还是不错的,通过我们预估,中投去年境外投资的收益率大概能够到16%以上,公开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这样的表现,它有它的贡献。美国市场当然还是中投非常重要的市场。
中央汇金公司介绍(中央汇金官网截图)
据中央汇金公司网站介绍: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成立,总部设在北京,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2007年9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中央汇金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央汇金公司的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中央汇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命,对国务院负责。中央汇金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中央汇金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中央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央汇金公司控股参股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投公司根据国务院要求持有中央汇金公司股权。中投公司开展投资业务和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行使股东职能的行为之间有严格的隔离。
(图表来源:中央汇金公司官网)
中金公司介绍(中金公司官网截图)
据中金公司官网介绍: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3908.HK)1995年成立,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凭借率先采纳国际最佳实践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与客户共同成长。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金融机构。
中金在海内外媒体评选中屡获“中国最佳投资银行”“最佳销售服务团队”“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等殊荣。
中金总部设在北京,在境内设有多家子公司,在上海和深圳等地设有分公司,在中国大陆28个省、直辖市拥有200多个营业网点。公司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香港、纽约、新加坡、伦敦、旧金山设有分支机构。
2015年,中金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2017年,中金与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投证券)的战略重组完成,中投证券成为中金的全资子公司。
2016年,中金公司合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89.4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8.4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达到人民币1,019.5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8.3%;净资产达到人民币185.0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2.5%。
(中金公司官网20周年宣传图)
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
1、《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规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规定,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
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规定,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4、《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规定,制定党内法规,主要就以下事项作出规定: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组成、职权职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标准要求、方式方法;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监督、考核、奖惩、保障;党的干部的选拔、教育、管理、监督。
5、《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规定,凡是涉及创设党组织职权职责、党员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只能由党内法规作出规定。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英雄和女将军?
中国历史上不仅男性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巾帼英雄,她们虽然是女儿身,但有男儿志,或许这就是现在流行说的“女汉子”。她们英姿飒爽,绝对是百里挑一的英雄豪杰。比如下面这六位。
第一位是花木兰。

花木兰,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女性。他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一个让所有男人都不敢面对的女人。堪称古代第一女豪杰。不敢关于此人的记载,矛盾很多。但一般认为花木兰是南北朝时代的人。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位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也叫平阳昭公主,她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

平阳公主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号称“娘子军”,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当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时候,作为女儿的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据说送葬的是战斗队,伴奏的是军乐团,一路威风凛凛,戟举旗扬,马嘶角鸣。
第三位是樊梨花。
樊梨花,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

樊梨花智勇双全,美貌绝伦,其自嫁薛丁山为妻,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不过关于此人的故事跟薛仁贵一样,带有很强的民间色彩,正史记载不多,大多出自于民间故事,主要是《说唐三传》,而且深入人心。
第四位是梁红玉。

梁红玉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夫人。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出身于武将世家。据说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后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被杀。梁家从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之后梁红玉在一场酒会上结识了韩世忠。

之后梁红玉追随丈夫韩世忠抗金,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在黄天荡之战中,梁红玉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

公元1135年,梁红玉随韩世忠出镇楚州,死于楚州抗金前线。
第五位是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在中国历朝历代修史中,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中,此人恐怕是最为准确的,其他多多少少带有演义故事的色彩,传的颇具传奇。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
秦良玉,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陽抗击后金,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

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记载的巾帼英雄。
明思宗见过女将军后,感慨万千,曾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
后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巾帼英雄,个个英雄豪杰。
从1912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历经15任国家元首?
感谢邀请,老二来答。北洋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他们在政治格局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时间段是在1912年-1928年,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共有15届总统,同时设有总理。从1912年3月袁世凯担任总统开始,一直到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家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止,北洋政府经历的15任国家元首中黎元洪担任两任。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清朝灭亡后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大总统之位之所以如此频繁易手,与其背后的势力争夺密不可分,而作为元首的大总统,大部分时期只是傀儡罢了。我们以时间为序,一起回顾一下那段混乱的岁月。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被清政府重新启用,他一面从军事上对革命党控制区施压,另一方面却派人与南京临时政府展开接触。而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孙中山虽然当选临时大总统,但由于没有根基和兵权,因而并无实权。
在清廷、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的相互妥协之下,三方最终达成和解,溥仪宣布退位,南京临时政府则出台《清室优待条件》保障其基本利益,而袁世凯则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从而成为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国家元首,中华大地开始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第一任:袁世凯任期为1912年3月10日至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上台后,立即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南京临时政府内派系最大的,其实是当时满清时期的立宪派,而这支力量也成为了袁世凯手中除军队之外的最大筹码,因此在1912年至1913年上半年,民国政府内形成了以中国同盟会为主体改组的中国国民党和以前清立宪派旧官僚为支柱的进步党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直到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总统制,才开始大权独揽。 袁世凯 从1915年开始,袁世凯便开始筹备恢复帝制,并于同年12月12日实施,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建立“中华帝国”,废除民国纪元。但此举却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直反对,各地纷纷掀起倒袁运动,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2个多月后,袁世凯病逝。
第二任:黎元洪任期为1916年6月7日至1917年7月1日
袁世凯死后,中华大地开始进入军阀割据时期,而北洋内部也分裂为了直系和皖系两大派系,而东北的奉系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 民国五年(1916年)6月7日,黎元洪在袁世凯死后的第二天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不过他虽然有大总统之职,却没有大总统之权。北洋政府的大权,实际上掌握在皖系军阀段祺瑞手中。 黎元洪就任大总统后,各方便要求其恢复曾经的选举法、宪法等,重新组建国会,但段祺瑞却为了独揽大权,却坚持不肯恢复旧约法和旧国会。此后,黎元洪与段祺瑞达成和解,黎元洪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负责组建内阁,但段祺瑞却根本不将黎元洪放在眼里,继续推行自己的军阀作风。而随着双方在对德参战等问题上的矛盾,最终引发了府院之争。 黎元洪一气之下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则愤然离开北京,开始策划武装倒黎。而一直在策划复辟的张勋,则趁机北上,并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进入北京,重新拥立溥仪恢复帝制,黎元洪被迫逃入日本公使馆躲避。7月3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的名义率军讨伐张勋,张勋复辟逐宣告失败,段祺瑞则趁机返回北京,而黎元洪则被迫下野,并于8月28日到达天津。
第三任:冯国璋任期为1917年7月12日至1918年10月10日
冯国璋在黎元洪任大总统之时,于民国五年(1916年)10月被选为副总统,并于次月在南京宣布就职,此后一直在南方活动。直到民国六年(1917年)2月才前往北京,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但因段祺瑞目中无人,调解失败后又再度返回南京。 在张勋复辟失败之后,黎元洪坚决辞职,此后冯国璋和段祺瑞在进行一系列的交锋和妥协之后,冯国璋于是赴京就任代大总统。然而,冯国璋和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深,不久之后便爆发了新的府院之争,且比黎元洪和段祺瑞之争还要剧烈。 而在对待南方护法军的问题上,段祺瑞主张坚决对抗,冯国璋则主张“和平混一”。这期间,双方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斗争都极为激烈,然而随着段祺瑞武力统一的失败,冯国璋看上去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但是段祺瑞却并不甘心失败,他指使亲信王揖唐为首的“安福俱乐部”收买政客,操纵国会选举,把冯赶下台去。安福系乘冯国璋继黎元洪总统任期已满,按照事前段祺瑞的部署选举徐世昌为新总统,冯国璋只得把总统的“宝座”让了出来。不久,冯国璋离京回到故里河间。
第四任:徐世昌任期为1918年10月10日至1922年6月2日
民国七年(1918年)8月,经过选举,徐世昌得以成为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上台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谋求南北和解,结束内战。 然而,由于南北之争的形势极为复杂,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仅凭一个毫无实力、只有大总统职衔的徐世昌,又如何能够调节的了,只不过拖延了时间而已。 虽然徐世昌上台后冯国璋和段祺瑞先后下野,但直系和皖系之间的矛盾却一点也没有缓和,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1920年7月,在双方的矛盾激化到顶点后,直皖战争爆发,直系与奉系结盟,不到半个月时间,皖系便败下阵来,段祺瑞皖系军阀统治至此结束,直系曹锟、吴佩孚成了北京政府的新主人(冯国璋于1919年12月已经去世)。 直系虽然是打着反对武力统一的旗号上台,但他们上台之后却又坚决的实行武力统一政策,这立即遭到了其他非直系的反对,他们纷纷以各种名义与之对抗。而直系曾经的盟友奉系,因直皖战争后胜利果实分配不均,在组阁等问题上又出现争议,于是此时也站在了直系的对立面。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结果奉系战败,直系开始独占中央政权。战争结束后,徐世昌在曹锟的一再逼宫之下,不得不离开总统府,迁居英租界,结束了自己的总统生涯,也从此结束了他从政40余年的历程。
第五任:周自齐任期1922年6月2日至1922年6月11日
在1922年4月时,周自齐被还是大总统的徐世昌任命为代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而在6月3日徐世昌次子之后,周自齐代理了10天大总统职务,但也仅仅是过渡而已。
第六任:黎元洪任期为1922年6月11日至1923年6月13日
直系军阀在赶走徐世昌之后,在顾忌到西南军阀、奉系和国民党的反对,也不好直接登上总统宝座。而原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镰则向吴佩孚献上了“法统重光”之计,以黎元洪曾是被迫下台为由,拥戴黎元洪复职大总统,并恢复被张勋解散的国会,待其原本的任期满了之后,再重新选举大总统。 于是,在徐世昌辞职党日,曹锟和吴佩孚便联合直系军阀,表示拥戴黎元洪重新出山继任大总统之位。此后,川、湘、汉、东三省等地军阀和章太炎等名流亦电请黎元洪重新出山。 黎元洪重新出山后,意图着手解决内阁、国会和统一三大问题,但由于北京政府内部的政治斗争仍然暗流涌动,因直系内部保、洛两派的斗争导致的国会与内阁之争也是此起彼伏,空有大总统之位的黎元洪再度陷入政治漩涡而不能自拔。 一年来的奔走呼号,令黎元洪身心疲惫,再加上曹锟派人不断对黎元洪进行恐吓,黎元洪被迫逃往天津,而王承斌又奉曹锟指令在天津杨村将黎元洪扣住,直到其交出大总统印并签署辞职书后才放行。黎元洪这次下台后,最终无奈之下东渡日本。
第七任:高凌霨任期为1923年6月14日至1923年10月6日
黎元洪下台之后,高凌霨以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 在此期间,直系内部的津、保、洛三派则在明争暗斗,高凌霨、曹锐、边守靖是津派的中坚人物,曹锟是保派首脑,吴佩孚则是洛派首脑。吴佩孚主张缓进,与津派形成对立,争执甚力,结果由保派居间调处,洛派迁就了津派。 内部问题暂时解决后,直系开始酿造贿选之事,最终成功使得曹锟当选为大总统。
第八任:曹锟任期为 1923年10月6日至1024年11月2日
1923年10月6日,通过贿选,曹锟成功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但却被讥为“猪仔总统、“贿选总统”。而由国会起草通过,并于10月10日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则被称为“曹锟宪法”。曹锟就任大总统后,直系的实权转由吴佩孚操控。 由于吴佩孚对冯玉祥的仇视和排挤,冯玉祥对曹锟和吴佩孚十分不满,再加上曹锟贿选丑剧遭到全国一直反对,冯玉祥便谋划着反曹、吴之事。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这终于给了冯玉祥机会。 1924年10月23日傍晚,冯玉祥宣布倒戈,率军撤出前线,返回北京,随即发动北京政变,将曹锟软禁于中南海延庆楼,北京政府的主导权逐由直系改归奉系。
第九任:黄郛任期为1924年11月2日至1924年11月23日
北京政变发生后,黄郛因参与之功,得以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 不过,黄郛也仅仅是个过渡而已,段祺瑞上台之后,权力便随之解除。
第十任:段祺瑞任期为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先是邀请孙中山北上,但之后又迫于形势,不得不向反直系的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妥协,组成了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则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从而成为国家元首。 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24日,段祺瑞正式下令取消法统令,废除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由临时参政院替代之。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18日,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北京五千余名群众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而段祺瑞的执政府竟然对人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史称“三一八惨案”。次日,各地舆论开始纷纷谴责这次惨案。3月20日,段祺瑞下令对死者进行抚恤,并治疗伤者。迫于外界压力,段祺瑞通过了屠杀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年4月9日,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发动政变,驱逐段祺瑞。4月20日,段祺瑞被迫宣布下野,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第十一任:胡惟德任期为1926年4月20日至1926年5月13日
在冯玉祥发动政变、北京政府混乱之际,外交总长胡惟德、财政总长贺德霖、教育总长胡仁源三人只得担负起暂时维持政府运转的职责,这段时期被欧美人士称之为“三H政府”。 4月20日,段祺瑞宣布下野,任命胡惟德兼署国务总理并摄行临时执政职权,胡惟德由于年事已高,只同意以代理身份维持局面。 5月13日,颜惠庆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再度组阁,胡惟德逐辞去了一切职务。
第十二任:颜惠庆任期为1926年5月13日至1926年6月20日
颜惠庆虽然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开始组阁,但由于奉系军阀张作霖从中作梗,竟然导致了无阁员入阁的窘境,落下了“光杆内阁”的笑话。 6月20日,颜惠庆便被迫下台,前往天津专心投资实业。
第十三任:杜钖圭任期为1926年6月20日至1926年10月1日
颜惠庆内阁倒台之后,杜钖圭以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成立杜钖圭临时内阁,同时摄行大总统职权。不过,好无根基的杜钖圭也只是个傀儡而已,实际掌权的乃是奉系张作霖。 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张作霖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北京政府将海军部、陆军部合并为军事部,担任海军总长的杜锡珪因此去职,成为北京政府最后一任海军总长。 民国十五年(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发动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杜钖圭感到北洋军阀大势已去,因而积极促使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军。 同年10月,杜钖圭辞去国务总理职务。
第十四任:顾维钧任期为1926年10月1日至1927年6月16日
杜钖圭辞职之后,顾维钧代理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成为临时的国家元首。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署理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张作霖组织军政府,顾维钧内阁集体辞职。
第十五任:张作霖任期为1927年6月18日至1928年6月3日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建了北洋军阀时期的最后一节内阁,成为了北洋军政权的最后一个统治者。 其在位期间虽然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诱惑,拒绝签订不平等条约。但却也下令绞杀了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军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对奉系发动进攻,奉系全面崩溃。同年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4日,从北京返回东北的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一个星期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张学良 至此,全国上下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彻底宣告结束。
虽然这段时期内先后诞生了十五任国家元首,但从实际控制北洋政府的角度来讲,其实只有四个时期,分别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皖系统治时期(1916-1920)、直系统治时期(1920~1924)和奉系统治时期(1924~1928),除了军阀担任大总统之外,其余国家元首则大多只是傀儡。
党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一、义务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二、权利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