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大会,谷歌2017开发者大会有哪些亮点?
赶在科技圈新品扎堆问世的金秋月份,谷歌于北京时间2017年10月5日凌晨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了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包括手机、智能终端、笔记本在内的三大家族品类都迎来了新成员,为大家奉上了一年一度的硬件全家桶。
整个发布会下来,人工智能、学习能力依旧是谷歌赢家的主要标签,其中智能音箱Google Home、无线耳机PixelBuds以及智能手机Pixel2等产品,都或多或少的介绍了与此相关的功能。
Pixel 2:谷歌第一款全面屏,拍照评分超iPhone8
谷歌的硬件发布会上,Pixel 手机绝对算得上是关注度最高的产品,也许你至今还没未见身边有谁使用过谷歌 Pixel 手机,但事实上谷歌亲自操刀的这款智能手机在全球可是有着不少的拥趸,这次又到了充值信仰的时候。
Pixel 手机问世之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工智能,它是首款搭载“谷歌助理Google Assistant”的手机,今年的发布会上,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同样表示,目前大家的关注点正从移动终端转向人工智能,换句话说“AI依旧是主旋律”。
谷歌今天发布了Pixel 2和Pixel 2 XL这两部手机,硬件上并没有太多想象空间,此前媒体也曾爆料了几乎所有硬件细节,所以大部分升级和更新也都在意料之中。
全新的Pixel 2系列手机依然与上代产品一样采用背部部分玻璃模块设计,外观造型与之前的爆料也差别不大,亮点在于其中Pixel 2 XL首次采用全面屏设计,屏幕为P-OLED 18:9屏幕,分辨率为2880x1440。
配置方面,Pixel 2和Pixel采用骁龙835 SoC,4GB RAM+64GB/128GB ROM。电池容量为2700mAh、Pixel 2 XL为3520mAh,两者都支持蓝牙5.0、IP67防尘防水,配备了USB Type-C接口,支持3.1 Gen 1。
摄像头算是新一代Pixel手机的亮点,两款新品同样都是1200万像素(全双像素对焦,F/1.8,1.4μm),拥有动态范围(HDRRange),配备了光学防抖。
尽管依然是后置单摄,不过谷歌在发布会现场直接亮出了DxoMark的最新评分,它的评分高达98分,比iPhone 8 Plus和Note 8的94分还要高,暂居DxoMark手机摄像头评分榜首。
另外,谷歌还将一个虚拟的SIM卡内置在了这款手机当中,同时提供了一个标准的nano-SIM卡槽,也就意味着在某些地区用这款手机完全不需要另配SIM卡了。
Pixel 2 XL有黑、白两种配色,Pixel 2则是黑、白、蓝三种配色。价格方面,Pixel 2为649美元起步、Pixel 2 XL则是849美元起步。
智能音箱形成产品矩阵
作为智能音箱届的明星产品,Amazon Echo 经过几几年迭代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家族,期间不断推出了 Echo、Echo Dot、Echo Show等产品,谷歌这一次也打算不再让之前的Google Home 单独作战,今天一口气推了两款新的音箱——Google Home Mini 和 Google Home Max。
Google Home Mini 顾名思义,可以理解成 Google Home的缩小版本,顶部采用织物材质设计,拥有红色、灰色、黑色三种配色,并将在今天起正式发布,售价为49美元,但是首发国家没有中国,原因大家应该都懂。
另外一款 Google Home Max 则称得上算是智能音箱届的巨无霸了,它拥有4.5英寸的低音炮单元,重量是Google Home的20倍,支持“Smart Sound”功能,也扬声器会自动使用房间尺寸,以达到最好的声效。Google Home Max还支持多种音乐平台,并将在今年12月正式上市,价格为399美元。
Chrome OS 系统笔记本:Pixelbook
你或许会发现在,谷歌现在的硬件策略似乎有点像苹果了,除了手机之外,谷歌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新品Pixelbook也让它赚足了眼球。
谷歌发布的笔记本产品 Pixelbook 搭载自家的 Chrome OS 系统,采用了四合一设计,厚度只有10mm,重量仅1公斤相当轻薄,外观气势有点类似于微软的 Surface ,支持常规笔记本以及平板的使用方式。
笔记本电脑的配置其实很难产生太多差异化,Pixelbook CPU有i5/i7两种配置,最高配有16GB RAM、512GB SSD,屏幕为12.3英寸 的2K IPS屏,谷歌自信的表示它能达到10小时的续航,不过前提是你只能用 Chrome OS 系统。
接口方面,Pixelbook配备了两个USB Type-C接口、一个3.5mm耳机接口、1个SD卡槽,价格方面,Pixelbook的售价是999美元起步,与Macbook Air的价格一致。
为了让你更好的享受到高效移动办公的体验,谷歌还为Pixelbook笔记本配备了另外一款新品——PixelbookPen手写笔。
PixelbookPen手写笔支持10ms延迟、60度识别斜角、2000级压感精度,可以进行一些普通操作或者记笔记、作画,最让人兴奋的是你可以直接在安卓应用中使用这支笔,不过它能支持多少应用还不得而知。
Pixel Buds & Google Clips
除了智能手机、笔记本之外,谷歌也在尝试一些新的硬件形态,比如在这场发布会期间,谷歌发布了其产品史上首款无线耳机产品——Pixel Buds和另外一款智能摄像头——为GoogleClips。
Pixel Buds 支持手势控制,包括滑动切换歌曲、触摸调整音量等功能,同时用户还能通过特定的手势激活谷歌语音助手功能,用于获取线路,设定提醒或者控制音乐等功能。耳机有黑色,白色和蓝色可选,售价为159美元。
Google Clips 是谷歌官方的一款小型相机设备,可以代替手机在一定特定场景下完成拍摄,并快速将拍摄内容在Pixel手机上进行智能的编辑,售价为249美元。
无论是主打人工智能亮点的智能手机Pixel,还是从单一产品扩大到产品矩阵的Google Home系列产品,谷歌这次带来的产品可谓是异常丰富,对于其自身的硬件产品策略也是一次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苹果公司宣布2018WWDC大会时间?
按照以往的WWDC惯例来说,新的iOS系统肯定是会有,但是硬件方面可能不会有太多惊喜,除了当年的iPhone 4是在WWDC上发布的,后面的iPhone都是在秋季发布的。(iPhone SE除外)
除了iPhone的系列,其他还有一些产品线可能会有更新。
比如New MacBook系列,很有可能会在今年的WWDC推出更新版本,但只能是硬件上面的更新升级,外观上肯定还是会延续之前的版本。
除了Mac产品线,iPhone产品线,可能就只有iPad了,但是iPad很有可能就在本月的27号的苹果发布会上进行更新了,如果在本月不更新,那肯定就会延迟到6月份,不过基本确认在本月就会有新版iPad的出来,毕竟本月的发布会在学校举行,比较符合iPad的教育定位。
所以,WWDC作为开发者大会,主要还是系统上面的升级亮点,硬件只能是陪衬了。
欢迎关注App小胖子,游戏原创评测,手游新鲜资讯,数码小知识。关于手游相关问题可以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还不错,记得转发,点赞,评论哟!iphone15promax缝隙大会影响防水吗?
根据目前的信息,iPhone 15 Pro Max的缝隙大可能会影响其防水性能。首先,iPhone 15 Pro Max作为一款防水手机,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防水措施,包括封闭接口和缝隙,以防止水分渗入内部。如果缝隙较大,就可能导致水分更容易进入手机内部,从而影响其防水性能。其次,缝隙大可能会导致水分直接进入到手机内部的关键部件,如电池、主板等,从而造成损坏或故障。这可能会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无法修复的损坏。因此,如果iPhone 15 Pro Max的缝隙较大,建议谨慎使用防水功能,避免将手机暴露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以减少防水性能受到影响的风险。除了缝隙大小,正确使用和保养也是保持手机防水性能的关键。使用时应避免将手机浸入水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同时,定期清洁手机的接口和缝隙,确保其没有灰尘或杂物堆积,以保持防水性能的有效性。如果发现手机进水或受潮,应立即关闭手机并将其送至专业维修中心进行检修,以避免进一步损坏。
你对苹果今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怎么看?
在一片点亮全球“星星之火”的映照下,苹果史上首次通过线上形式召开的WWDC开发者大会,已于今天凌晨拉开帷幕。或许是因为已经投身到电影与电视剧产业中的缘故,此次WWDC尽管因为录播的原因导致发布会节奏飞快,但娴熟的镜头语言运用和出色的转场,还是让其观看体验并没有马不停蹄的仓促感。
就像往年的WWDC一样,苹果这次已然感谢了开发者用软件改变世界的壮举,并同样带来了iOS、iPadOS、watchOS、macOS,以及tvOS的大版本更新。但之所以如今外界不约而同的用改变、转折,以及革命来形容这场活动,或许正是因为此次确实开启了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化无处不在的iOS 14
首先不妨来看看此前有传言将改名为“iPhone OS”,但最终苹果“改名部”并没有出手的iOS 14。此次iOS 14应该是在从拟物化设计转向扁平化的iOS 7之后,苹果在iOS UI设计上最大的一次变革,并带来了应用库、画中画,以及桌面小组件三大新功能。并且关于iOS 14的适配,不得不说此次苹果确实“良心”,宣布所有可支持iOS 13的设备均可升级到iOS 14,这也就意味着还在iPhone 6S的“钉子户”,又有了再战一年的理由。
虽然外界有声音称,此次iOS 14上这些新功Android早就有了。诚然,近年来iOS与Android之间的同质化情况愈发严重,双方也在不断的互相“借鉴”与“学习”,然而在实际体验中凭借着软硬件协调方面的优势,iOS的交互体验在细节上往往会更让用户感到更为舒适,显然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iOS 14的桌面小组件(Widgets)与Android以及Windows的动态磁贴类似,可以在主屏增加的各类小组件,使得用户能够在主屏幕上看到常用功能,而不需要进入APP。不仅如此,iOS 14还更进一步增加了智能叠放功能,可以在屏幕的同一区域内根据时间变化和使用场景的改变,匹配不同组件,例如在早上显示天气与日程,而在晚间则显示预订餐厅。
应用库(App Library)则是iOS 14为了解决用户下载应用数量太多,导致频繁翻页给出的解决方案。对于不常用的应用,用户可根据应用类型、使用频率,以及Siri建议的方式进行整理,将不同的应用分门别类整合在一个个的文件夹之中。
至于Android用户已经很熟悉的画中画,iOS 14的这一功能可以在主屏幕以及其它应用上悬浮,并且可以自由调整大小、拖动位置,乃至隐藏到屏幕侧面。但需要注意的是,iOS 14依旧没有提供分屏功能,但我们也能很清楚的看到,iOS 14在延续卷轴式设计的基础上,弹出式的Siri和通话界面、画中画,以及应用库,已经开始打破iOS每行只有一种元素的传统,因此在iOS 14上屏幕元素将会一改此前秩序森严的刻板,迎来更加活泼且多元的风格。
除了UI设计方面的颠覆之外,iOS 14还迎来了原生的翻译功能,并且对于部分品牌的车主来说,iPhone还将实现“无钥匙解锁”的功能,并且甚至还能通过iMessage分享车钥匙给他人。
此次在iOS 14上最为亮眼的更新,莫过于苹果版的“小程序”了。此前我们曾经提到,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的小程序,某种意义上都是软件厂商掏空平台的举动,苹果显然是不会视而不见的。此番苹果推出的全新App Clip,将应用的部分功能裁切到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专用的二维码或者NFC,即可快速实现解锁类似共享滑板车、点餐,以及付款等操作。可以说凭借着封闭的NFC交互设计,App Clip实现了微信小程序未曾尝试过的道路——作为服务的延伸,实现了用完即走的效果。
iPadOS与watchOS:各司其职
在iPadOS方面,为了与iOS保持一致,此次的系统名称并没有叫作iPadOS 2,而沿用了iPadOS 14。去年苹果将iPadOS从iOS中独立出来,并赋予了更多生产力方面特质,从而也使得iPad不再仅限于是一个大号的iPhone。
今年苹果则继续强化了这一设计思路,iPad与Apple Pencil这一对“纸和笔”的组合也终于能够让用户随意书写,系统也可以更好的支持了手写文本的识别,能自动识别用户手写或者涂画的内容,并将之转化为文字、图形、数字和符号,并且Apple Pencil也不再需要依赖键盘的帮助。
而至于watchOS,自从去年拥有了独立的App Store之后,有着超过2万款不同APP的watchOS,已经摆脱了原先iPhone附属品的状态,如今Apple Watch甚至已经成为了苹果在医疗健康战略的核心支点。没错,Apple Watch不再是科技先锋秀出标榜自我的工具,而是在心电图绘制、摔倒检测、房颤检测,以及噪音测量等功能的加持下,变成了健康生活的助手。
此次新版的watchOS 7也继续强化了Apple Watch在医疗健康上的作用,可通过使用Apple Watch的加速度计,来检测人体的动作,并且还加入了睡眠追踪功能,并会针对用户的睡眠情况提出改善建议。同时在此次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watchOS 7甚至加入了洗手检测功能,可记录用户的洗手时间,并督促洗够20秒。而新增的“舞蹈”等运动模式,则为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通过传感器监测手部与腿部的运动信息,Apple Watch已经可以计算出舞蹈过程中所消耗的卡路里。
苹果做到了微软不曾实现的事情
在macOS Big Sur上,Mac系列产品迎来了自OS X以来最大规模的UI升级,在light、 depth、 motion、material、scale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而微软到现在都没有完成的Fluent Design,苹果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而圆角矩形的设计、类似iPadOS的控制中心,也让iOS、iPadOS,以及macOS Big Sur有了视觉方面的连贯性。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macOS Big Sur的版本号是11.0而不是10.16,因此这也标志着从2001年OS X 10.0 Cheetah开始,到2019年Catalina 10.15所代表的10系列作古,macOS正式迎来了新的篇章。
但视觉元素的连贯显然只是表面功夫,内在生态的边界显然才是关键。而接下来也到了此次WWDC的高潮,此前的传言也被证实,Mac系列产品终于有了“苹果芯(Apple Silicon)”,其将甩开Intel拥抱ARM。就像苹果CEO库克所言,“今天将会是Mac产品线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至此,苹果也做到了微软一直未曾实现的梦想,实现了整个生态的大一统。
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演讲中面带笑意的告诉大家,“采用Apple芯片的Mac,能直接运行iPhone和iPad app”。没错,此次WWDC上苹果其实推出了新款硬件,只不过它所针对的是开发者,是一款搭载A12Z处理器的Mac mini开发机。
为了解决从X86/X64指令集到ARM指令集的转化,苹果方面还推出了新版的Xcode开发套件,给出了Universal 2、Rosetta 2和虚拟机这“三板斧”。目前,微软的Office三件套、Adobe的Photoshop与Lightroom均已完成适配,甚至苹果还展示了在虚拟机环境下运行1080P分辨率的《古墓丽影:暗影》。
并且库克承诺将在两年内,实现从Intel平台迁移到自家处理器的诺言。考虑到这其实是Mac历史上继1993年从摩托罗拉680x0到PowerPC、2005年从IBM PowerPC到Intel之后的第三次更改指令集,因此显然在这一方面其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
苹果迎来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即便如此为开发者铺路,其实外界认为苹果的这一决定也无异于赌博,毕竟每次生态的迁移都是通往未知的旅程。但这其实也很符合苹果一贯用破坏性创新来实现降维打击的策略,而其软硬件生态之所以能够实现1+1>2的效果,靠的就是对于旗下生态的高度掌控,这种控制能力则源于软硬结合的高度客制化模式。不过在苹果公司的软硬件生态之中,Mac系列无疑是个异类,长期以来使用x86架构的硬件+macOS与Windows阵营竞争的情况下,受限于Intel挤牙膏等众多原因,也使得苹果在这一市场上备受制肘。
但或许Intel在CPU产品上的“挤牙膏”,并非苹果抛弃X86架构的关键因素。苹果所想要的,可能只是“让软件脱离硬件的束缚”。不妨试想一下,在Mac完成了ARM生态的建设之后,同样一款应用将会无缝运行在iPhone、iPad和Mac上,开发者也能实现一版代码多设备同时运行的效果。
沿着这一思路继续走下去,当硬件本身的形态迎来革命,屏幕的边界被打破之后,破土而出的是将会是打破虚拟与现实边界的AR生态,而这不就是外界一直盛传的Apple Glass吗?Apple Silicon如果开启不了苹果的下一个十年,那么Apple Glass背后的AR生态显然有着更大的可能性。(当然,或许苹果今天的努力,灵感其实来源于“母公司”推出的TNT也说不准)
纵观此次的WWDC,最能体现出苹果如此强大以及特别的,其实是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般的战略规划能力。一年前的Project Catalyst让开发者提前开始尝试跨平台应用;AirPods Pro强大的H1芯片和运动加速感应器,则是空间音频功能Spatial Audio的基石;Apple ID和Apple Pay让苹果版小程序有了无缝的使用体验;U1芯片让iPhone可以直接当车钥匙来用;而至于说A12Z,则是苹果从十多年前陆续收购P.A.Semi、Intrinsity、Anbit,以及一路招兵买马最终诞生的作品。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认为此前微软求而不得的结果,苹果能够如愿以偿吗?
手机音量增大就会自动关机?
这个情况是手机的音量键有问题导致的,可以尝试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解决思路如下:
1、按音量键。打开手机,但是不要解锁,然后尝试性按音量键。
2、调音效。然后看音量调节的效果,若是有效,不乱动,那么说不是硬件问题,可以恢复出厂设置来解决。
3、硬件问题检查。若是按音量键,音量会调节,且不受控制,那么就是硬件问题导致的,看看是否可以恢复弹性,若是不行,那么就售后处理。
4、更换耳机检测。建议插上耳机后,按一下音量加减进行尝试,若仍旧无效,建议更换耳机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