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价格,近期一斤小麦价格只有108元?
我的观点:一瓶水1.5,一斤小麦1.08,一丢丢黄金呢?很显然,有些东西如果只是去看它的价格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就像是水和小麦,其实也不可相提并论的。纯净水就是纯净水,这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小麦就是小麦,这是农业化的产物。自从有了工业,似乎“工人”的福利待遇都要比农民好一些,而工人们生产出的“东西”也自然要贵一些,呵呵,当然这句话只是一句玩笑说。(下面才是正解)水和粮虽没有可比性 但粮价确实有些不尽人意
中国也算是农业大国,但是这个农业大国也要从国外进口农作物,为什么?因为国外的更便宜,国外的"产品更好”。最集中体现的就是大豆,大豆作为榨油的原材料,一直都是进口的主要对象,从而导致了国内大豆的竞争力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就小麦而言,近几年的价格都稳定在一元多,多也多不了多少!企业收购小麦的价格大约在1.2-1.5元之间,而农民卖出去的粮食多数都在1.08-1.15元之间,中间的差价自然是粮食收购商赚去了。1.08-1.15元的价格区间内,1.08元左右的收购量是最大的,这个价格相对于一瓶水的价格的确有些不尽人意。
瓶水的生产加工时自动化,机械化,人工化相结合的产物。而且瓶装水的生产加工是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是量产。而小麦从种植到收割是有是季节性的,一年也就一次收获,一次收获也就大约一亩地毛收入4200元左右(按每亩4000斤小麦收成)。所以小麦价格和瓶装水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瓶装水的盈利要比小麦甩出好几个国家,不是几条街的问题了。
一瓶水的成本大约是2毛钱(我自己估摸着),而生产一斤小麦的成本大约在1毛5分5(这也是自己估摸着,按4000斤收成,包括麦种、耕地、播种、化肥、农药、浇水、收割)。看似成本上没有多少差距,但是其实两者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也是没有可比性的。
这个差距就是生产周期,一斤小麦的生产周期是多少呢?将近半年之久吧。而一瓶水的生产周期呢?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所以单从生产周期上来说瓶装水又要甩粮食好几个国家。
瓶装水是明星喝的 明星没有吃麦子的瓶装水“农夫山泉”“娃哈哈”等等品牌哪一个不是明星代言的?但是农民种的麦子明星不会去吃的,除非农民也会给明星百万广告代言费去吃麦子,否则明星永远不会去吃麦子。“瓶装水是明星喝的,明星没有吃麦子的”这就是品牌效应。
按照道理水的生产容易,周期短,而且到处都有,但是它的身价就是比生产周期长的粮食高,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农民种粮即使是打着绿色无污染,纯有机肥料栽培,但这些都是无用的。农民种的粮食不会做成品牌,即便是做成品牌,它的路在何方呢?
国家政策扶持和国家宏观调控让谁强谁就强在富与不富,强与不强之间,国家想要让那个地方富起来,哪个地方就会成为热点,就会富起来。比如远到雄安新区,房价顿时就暴涨,而且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往近的来讲,在我们身边不乏拆二代的富家子弟,他们可谓也是暴富。政府的一句话,原本落后贫穷的村落,一夜之间成为“空村”,而村民们也享受了高级待遇,从地上直接上了天,住上了“空中阁楼”。
在我的观念里,一直认为那些“拆二代”其实就是走了狗屎运(拆二代勿喷,其实是羡慕你们),一夜之间由小鸡变凤凰。娶媳妇,生孩子,孩子上学,买车都不成了问题,这就是国家政策扶持。同样对于瓶装水的企业来说,国家政策给予扶持,企业翻过来赚了钱会给政府交税,所以他们是互利共存的。
农民种的粮食呢?要被“宏观调控”的,国家规定最高收购价格和最低收购价格,由此便限制了粮食的价格成了“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状态。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民朋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不断提高医疗保障范围,提高养老保险金额,前几日我还看到,村民们也领导了“社会医疗卡”,引起了不小的满足,只是还不知道农民手中的社会医疗卡应该如何使用。
一瓶水1.5元,小麦价格1.08元,一丢丢黄金又会换多少斤粮食啊,所以没有可比性,也只能够谈谈自己内心的想法,为广大农民朋友们传达一下内心的疾苦与喜乐。农民种地不易,工人上班不易,老板创业更不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随遇而安也许是不错的人生。希望以后对农民的政策会好一点,毕竟农民人口正在逐渐减少,都走向了城市,成为了城市里的“伪农民”。大豆和稻米价格也出现下滑?
进入3月中旬后,市场上的粮食集中出现下跌的行情,玉米已连续下跌5天,小麦稳中缓跌,大豆一天下跌5分,不仅让贸易商措手不及,部分家中还有存粮的农户也有点懵,不是说好的行情会一直上涨吗?
玉米连续下跌5天此次玉米价格的下跌潮,主要是受东北市场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随着东北温度逐渐回暖,农户们的地趴粮容易出现发霉现象,出现了集中售粮的高峰期,不仅对于东北本地的玉米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华北、华中等区域的玉米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贸易商售粮的积极性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出现下滑。从3月14日开始,到3月18日,持续5天的时间,市场玉米报价走势都是下跌。3月18日不同区域玉米深加工企业报价,整体下跌为主,尤其是东三省为主,黑龙江地区报价在1.34-1.405元/斤,吉林地区报价在1.37-1.405元/斤,辽宁地区报价在1.26-1.435元/斤,不过辽宁鲁州报价较低,每斤只有0.95元。东三省降价最高的深加工企业是辽宁益海嘉里,降价幅度1.5分,报价1.4元/斤。受东北地区的影响,其他地区的报价也有下跌,内蒙古地区报价1.4-1.49元/斤,山东地区除了诸城金鸡饲料价格上涨1分以外,其他企业不是持平就是下跌,其中报价最高的是山东联合饲料1.58元/斤。河北地区报价为1.41-1.495元/斤,河南地区报价为1.435-1.49元/斤。玉米价格会下跌多久?还会上涨吗?此次玉米价格“下跌潮”的到来,除了东北地趴粮的集中上市外,还有进口因素的影响、玉米临储拍卖的影响,以及猪瘟的影响等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不过,从整体来分析,下跌幅度并没有那么大,最大降幅1分5,大部分降幅为0.5分,还有多个企业持平,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原因还是市场上对于玉米的需求不小,短时间内玉米供应充足,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地趴粮集中上市消失,玉米的需求不减,价格还会反弹上涨。根据往年的情况分析,每年的4月份到7-8月份,玉米价格相对较高,只有等到当年的新玉米上市后,价格才会有一定的下跌。所以,玉米3月份的玉米价格下滑持续不久,进入4月份以后,玉米价格会反弹上涨,多地突破1.5元/斤的情况会再次出现。小麦稳中缓跌
进入3月中旬,小麦价格小幅度下滑,国内一些大型的面粉企业,对报价都进行了下调,虽然下跌幅度不大,每斤只有3厘左右的降价,但是,对于贸易商和家中还有存粮的农户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3月19日不同地区面粉企业的小麦收购价,继续保持稳中缓跌的走势,其中,山东禹城五得利降价10元/吨,报价2566元/吨,河北邢台大名五得利下跌14元/吨,报价2544元/吨,河北深州五得利下跌10元/吨,报价2560元/吨。河南地区面粉企业报价在2420-2560元/吨,整体走势较稳。安徽亳州五得利报价2540元/吨,和昨日持平。小麦稳中缓跌的原因受市场的供需影响,其一,市场上面粉的需求减少,导致经销商采购小麦的意愿不强烈,即使有采购,大部分也是以补货为主,春节前的大订单相对较少;其二,近期临储小麦的拍卖在持续,成交量很高,临储小麦对于市场的供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拍卖的小麦价格比市场上的小麦价格要低,对于市场的小麦价格有一定的抑制,导致小麦价格回落;其三,从养殖业来说,玉米价格有所降低,小麦作为替代品,采购量也会有所降低,另外,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也压低了麸皮价格,小麦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对于后市小麦价格走势的预测,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临储小麦库存的降低,养殖业动物存栏的增加,小麦价格上涨的机会还存在,会有一定的反弹,但是,进入5月中下旬后,南方的一些地区新小麦上市,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在,进入6月份后,新小麦大量上市,小麦价格会有“大”幅度的下滑。大豆一天下跌5分
大豆价格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价后,整体也进入下跌行情,3月中旬后,多地大豆价格出现下跌,多地价格降至3元/斤以下。黑龙江作为大豆主产区之一,降价幅度最大达到了0.05元/斤,普遍在0.02-0.05元/斤之间。3月18日不同地区大豆报价,黑龙江黑河嫩江商品豆2.95元/斤,江苏淮安翠扇豆3.5-3.52元/斤,河南商丘中黄豆3.3-3.35元/斤,下跌了0.05元/斤,安徽亳州中黄豆3.35-3.38元/斤,下跌了0.01元/斤,湖南常德早熟豆3.75元/斤。大豆价格的下滑,一方面和集中售卖有关,东北地区玉米地趴粮集中售卖,对于家中有大豆的农户来说,也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春耕即将到来的影响,大豆出售集中,市场上供应增多,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另外一方面,和大豆的进口有关,进入2021年,大豆进口量有所增多,据悉,1-2月份进口了1351万吨大豆,大豆的需求量大,但是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大豆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而进口数量增多以后,缓解了市场上对于大豆的需求,大豆价格出现下跌也正常。对于后市大豆价格的走势预测,虽然进口量增加,但是,国内的大豆需求也不小,而新大豆需要等到9-10月份才会大量上市,因此,在新大豆未大量上市的时间段内,大豆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上涨,但是大涨大跌的情况不太会出现。玉米、小麦、大豆集体下跌,对于农户来说也不要担心,反过来想一下,目前的价格已经是近些年来的最高值,只是小幅度的下跌,并且后续还有上涨的动力。更何况大部分的农户家中已经没有存粮,大家要关心的是等到今年的玉米、小麦、大豆收获上市后的价格,那时候能保持现在的价格就行,大家觉得呢?麸皮80斤一袋多少钱?
大概都差不多的价格。
80斤装的今日麦麸价格39,小麦麸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麸皮出厂价格钱1080元/吨1120,目前麦麸价格多少钱一吨有什么功效作用小麦是我国种植很广的农作物。用户可以查询全国范围内麦麸的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并以此进行当地麦麸价格,纤维素和维生素,麦麸鸡饲料。
会带动粮食价格上涨吗?
这两年的物价涨速已经让我感到有一定的生活难度了。猪肉价格的居高不下,生姜大蒜辣椒大葱等农产品价格的飞速上涨真实的让我感到有生活压力了。提问者说:进入3月份猪价大涨,稻谷上涨,会带动粮食价格上涨吗?实际上从2020 年的5月份猪价一直高位,中途有那么一点点的波动,而现在就是去年5——6 月份的猪价,还略有波动,仔猪在40元——50 元/斤的价位(因为我们家正好在去年5月份购买了两头仔猪)。而今年3月份以来,肥猪(成品猪)价格比年前还有所下降,现在的肥猪价格全国基本上维持在15元/斤的价位上(地区差异比较明显),而年前的肥猪价格全国一般都在16元——18 元/斤的价位上,所以说现在的肥猪价格比年前还有所下降。而提问者说:稻谷上涨,会带动粮食价格吗?实际上粮食价格已经提前开始上涨了,并且猪价大涨的原因都有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存在。
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开始有一段时间了,并且涨幅还不小。就三大主粮(稻谷,玉米和小麦)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稻谷现在全国的市场价格基本上维持在1.5元/斤——1.6元/斤的价位上(品种不一样,价格有差异),而在2019年的年末到2020年的六七月份,全国稻谷的市场价格还在1.2元——1.4元/斤的价位上,有一定的涨幅;涨幅最厉害的应该是玉米了,现在全国的玉米均价开始向2元/斤的价位上进军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玉米要突破2元/斤的价格),现在正在1.7元——1.8 元/斤的价位上波动,而去年年初全国的玉米价格还在1.3元——1.5元/斤的价位上,可以说涨幅之巨大;小麦现在全国基本上维持在1.6元/斤的价格,与去年依然有一定的涨幅。 实际上世界粮食已经比我们国家提前了粮食的紧缩政策,世界粮农组织已经告诫各成员国要很好的控制好自己国家的粮食,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需要更加好的控制自己国家的粮食生产和流通问题。
我们国家今年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简单):
一,国际上粮食的紧缩政策影响了我们国家的粮食进口问题。因为我们国家的粮食进口数量比较巨大。
二,新冠疫情影响了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国家粮食的生产和进口问题。
三,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了。
四,大量的中国农村人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农民工,使我们国家的许多农村地区的种植粮食的土地被迫拋荒。
五,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没有得到大规模改善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丧失非常严重对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有效影响。
六,现在我们国家的养殖行业需要消耗更多或者太多的的粮食。
七,国家粮食种植需要的土地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将种植粮食的土地用于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还有的被征用起来修房造屋,修路造桥等等。
八,种植粮食的相关物质的物价上涨,必然会影响国家的粮食价格。比如,人工费,化肥价格等等。
我以廖廖数语,介绍了当前生猪价格和粮食价格波动的一点点原因,有许多不当之处,望看客们指出,我衷心的感谢!
近期一斤小麦价格只有108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反问一下大家,如果把我国粮食价格提高到和矿泉水一样达到两块钱一斤,农民的收入可以变得更好吗?农民的日子就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吗?其实并不会这样。当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低的背后与粮价不高并没有直接关系,规模小成本高所导致的种植效益太差才是根本所在。 首先,我们得承认,目前我国市场上所销售的矿泉水的价格几乎比所有的粮食品种的价格都要更高一些,我国目前产量和消费量排名前三的粮食作物分别是玉米,稻谷和小麦,他们的价格没有一个超过1.5元一斤的,可是如果去超市或者便利店走一走瞧一瞧的话,估计很难买到一块五一瓶的水,因为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矿泉水价格大多都在两块钱一瓶的,甚至更高了。 但是,单纯的把矿泉水和粮食的价格相比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在当前的全球粮食生产水平现状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粮食的价格都没有矿泉水的价格高,这是一个现实。从根本上而言,粮食是作为生产原料,而矿泉水只是一个生产产品,两者在工业链条的所处的位置。而真正和粮食的价格相对比,和同类的应该是自来水或者是农业灌溉用水的成本,而如果这样来计算的话,一斤此类水的成本,甚至还不到一分钱。 个人以为粮食价格太低,并不是完全导致很多农民对于种植现状不满的根本原因,其背后的根源主要还是由于通过传统的的源种植以及粮食种植活动所带来的整体收益太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朋友对自己高投入,低收益的种植现状深表不满。 而如果能够反观目前世界各大粮食主产国的粮食主产国的粮食价格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粮食价格并不算最的的显高于全球粮食平均价格就拿小麦以及玉米,稻谷这样的主要粮食作文而言,全球其他国家的粮食价格都要整体低于我国目前的水平,但为什么我国农民对此有非常大的埋怨和牢骚呢?主要还是由于向老美,巴西的农业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多,而且,种植成本相对而言更低一些,即便是粮食的平均亩产以及总产量不如中国,而且在粮食的市场价格方面也比中国稍逊色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扩大种植规模以及降低种植成本等多个方面来实现种植收益的更大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相对而言,老美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以及巴西,加拿大等国的农民人均年收入要明显高于中国农民的实际水平。 以2018年为例,老美农民约有200万人左右,人均耕地面积超过了一百亩,平均年收入在3.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万元左右。而与此同时,我国农民数量依旧高达七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亩,平均年收入在14000多元人民币左右,折合美元大概只有2200左右。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真正导致中国农民对目前的农业种植现状不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种植规模太低,生产成本太高而导致的种植收益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