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高官:反攻失利都怪西方,乌克兰由防守变为反攻了?
谢谢邀请!
乌克兰军队开始反攻了,还是泽连斯基的麦克风又开始滔滔不绝自说自话了?求了北约,求欧盟,再求美国,求土耳其,求印度,求以色列,能想到的都求过一遍了。
逃到欧洲刚消停一会儿,又开始玩嘴炮了。但欧盟北约除了支持一些轻武器,拨一些欧元、美元、英镑之类的,并没有一兵一卒派到乌克兰,更不要说与乌克兰人并肩作战了,这些轻武器过不了几天就是俄罗斯的战利品了,拿不走的,废品收购站可要发个财,废铜烂铁不少,废品站老板可以小赚一笔,改善一下伙食。
北约联盟不出兵,乌克兰挨不了几天,已经树老藤枯,灯枯油干,正在苟延残喘!什么纳粹亚速营,什么极端民族主义民团武装,都会很快灰飞烟灭!这些武装欺负平民气势汹汹,张牙舞爪,有模有样,面对俄罗斯正规军,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虽然很脏,但起不到多大作用。
俄罗斯在哈尔科夫的撤退是有意为之?
如果真是有意为之,不可能武器装备全部丢掉甚至被抓几千个战俘,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此次撤退是不得已而为之。乌军坦克
乌军使出“调虎离山”,俄军防御力量被分散,俄士兵战斗意志减弱。
乌克兰之前在赫尔松进行大反攻,虽然失败了,但由于俄罗斯的后勤补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军力量。不仅如此,此次反攻使得俄罗斯驻扎在哈尔科夫的一大部分兵力调动到赫尔松进行支援,虽然赫尔松是守住了,但是哈尔科夫兵力因此严重不足。
哈尔科夫只剩下50公里左右的狭长地带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实力悬殊之大,俄罗斯士兵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加上乌克兰在此次冲突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主动进攻目前为止还没有过很大的收获。“轻敌”的心理让俄军战斗意志薄弱,给了乌军可趁之机,只用了5天时间直线前进一百多公里,干脆利落,夺取4000平方公里区域,收复了近乎完整的哈尔科夫。
海马斯火箭炮西方提供的电子情报侦查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俄乌冲突的发展,通过源源不断的军事支援和技术人员上的指导以及帮助,来实现制裁俄罗斯的目的,连之前态度“模棱两可”的德国现在也坚定地站在支援前线。
北约卫星和侦察机不间断向乌提供情报美国的卫星情报搜集能力一直是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之下,俄罗斯明显处在劣势。俄罗斯在乌克兰方面的所有军事行动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暴露无遗,乌军“声东击西”等这些战术的运用,在俄罗斯看来都是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不可控性的。
及时撤退储存兵力,也是为后面的持久战做准备,毕竟“冬天”快来了。
拿下哈尔科夫不仅激发了乌军的斗志,也坚定了西方国家支援的决心,外界看来俄军此次惨败,损失惨重。但转念一想,退而求其次何尝不是一种战术,俄军知道以自己的兵力不足,信息不对等处在绝对的劣势,此时撤退是最佳的选择。
俄陆军航空兵反击加上地形的原因,乌克兰境内大多平原和河流,这对于俄军过硬的装甲车和陆军战斗装备来说,优势是发挥不出来的。何不如等到冬天,土地河流结冰,反而给了俄罗斯“好好发挥”的条件,那个时候再把失去的夺取回来也不算迟。
俄军火炮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一直是有所保留的,出于人道主义,普京也不想伤及乌克兰群众,但此次哈尔科夫失守确实也给了俄方不小的打击。俄罗斯在失去哈尔科夫后,开始轰炸乌克兰多地热电厂,由此看来,俄方开始通过摧毁民用设备来实现对乌克兰的能源方面的打击,从经济上开始反击。冬天就要来了,乌克兰有没有准备好迎接一场“寒冬”呢?
乌克兰四地公投结果出来了?
俄罗斯压根也没有想要这乌东地区,乌东地区只不过是俄罗斯搞乱乌克兰的桥头堡和棋子罢了,最终将把乌东地区带入无尽的地区冲突和战争之中,所以说大鹅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吃这四块肉,因为这真的不是肥肉,而是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爆米花!
一是把乌东地区当做俄罗斯同西方国家战争的缓冲带,在俄乌之间设立一个天然屏障;二是把乌东地区彻底地搞乱,变成类似于伊拉克利比亚这样的暴力街区后再还给乌克兰,增加乌克兰的不安定因素和治理成本;三是在乌东地区培育亲俄政府和培养反乌势力和、地方武装,袭扰附近的乌克兰地区,让乌克兰永世不得安宁;四是借此增加同乌克兰以及西方国家的谈判筹码;所以说,乌东地区这不是回家了,这是用所谓的“入俄公投”把自己投进了战争的“火药桶”,将来大鹅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培育反对势力、破坏金融秩序、释放罪犯等方式把乌东地区搅乱,搅得要多乱有多乱,因为越乱就越符合大鹅的国家利益,第二件事情就是在乌东地区部署类似于马奇诺防线一样的防御阵地,阻挡乌克兰军队反攻俄罗斯本土!
乌克兰起义军成为俄乌舆论交锋焦点?
苏联时期“乌克兰起义军”一直是苏联的痛,被苏联雪藏半个多世纪,一直未被披露出来。
那么“乌克兰起义军”又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
1932年,斯大林为了加强统治,对乌克兰大清洗,并强行征粮,导致乌克兰爆发严重饥荒,人民流离失所,这导致了乌克兰人民对苏联的不信任。
此时,希特勒敏锐的感觉到乌克兰与苏联的离心离德,于是开始大力支持乌克兰反对派的领袖班杰拉,给他大笔经费建立了地下武装,让乌克兰人投入到了德军怀抱。
1943年下半年,苏联红军开始对南线德军发起大反攻,此时他们的敌人不仅包括两三百万精锐德军,还包括10多万乌克兰起义军。这些起义军经常伪装成苏联平民,到处烧杀抢掠,给苏联红军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乌克兰区域,红军发动了第聂伯河会战和右岸乌克兰战役,两场战役苏军伤亡惨重,这些都少不了乌克兰起义军的功劳。
此后苏联红军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在乌进行剿匪行动,一直到十几年后的1959年,乌克兰起义军精神领袖班杰拉在西柏林被苏联特工暗杀,这场规模浩大的苏联内乱才划上了句号。
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在西方力量支持下,乌克兰疯狂反俄,乌克兰起义军被宣传为正义之师,幸存者可领取高额的养老金,2007年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追授起义军总司令舒赫维奇为“乌克兰英雄”头衔,这件事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当前俄乌战事进入白热化,一方面乌克兰政府和北约国家呼吁民众向当年“乌克兰起义军”那样抵抗俄军进攻。而俄罗斯政府则抓住“乌克兰起义军”与纳粹德国不清不楚的关系,以及反犹反波兰暴行,指责乌克兰政府“沦为极端民族主义和纳粹分子的帮凶”。
一时间“乌克兰起义军”成为俄乌舆论交锋的焦点。
为何法德领导人都认为乌克兰局势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几家欢喜几家愁,乌克兰局势法德奔波的最多,最后还是一场空!
乌克兰局势直接改变了世界格局!
其实,对这次乌克兰战争,美欧态度就有微妙的差别,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更是马不停蹄的和普京进行会谈,欧洲这么多国家,其他国家都没有法德这两个国家上心,法国和德国其实和俄罗斯有着一部分共同利益,那就是不希望战争真的发生,以免欧洲局势动荡之下,让煽风点火的美国“收割”了欧洲财富。
总体而言,欧洲和美国之间尽管存在分歧,但更可能在关键议题上保持同盟姿态。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出兵打乱了法国和德国想挣扎出美国的想法,欧洲自从冷战结束后,一直试图挣脱北约的控制,而北约则被美国直接控制着,自俄乌局势爆发后,美国不断的向欧洲增兵强化了北约的军事存在,这对于希望美国从欧洲撤离的法国和德国无疑是当头棒喝。
法国和德国一直希望军事独立化,俄罗斯这么一搅和,只会让北约各国产生恐惧感,只会更加依赖美国,法国和德国的独立军事化就泡汤了。
而之所以说乌克兰局势是欧洲的转折点,完全是乌克兰局势是旧国际秩序的崩坏的开始,普京出兵乌克兰实质上宣告了北约破产,现在看似是铁板一块,法德必须考虑自身安全,还有经济利益,与美国在战略上必然有冲突,现在看似是铁板一块,但最终肯定会爆发矛盾。
在未来欧洲将因为乌克兰问题分裂,俄罗斯也会因为乌克兰有了成为实际的大国的超级资本,也有了敲开欧洲的门户,再次搞一个“小苏联”来应对美国和北约的咄咄逼人。
可以预见的是,世界将出现三级分化,一个是美国率领的北约,另一个就是俄罗斯率领的华沙,剩下的不用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总之,乌克兰局势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改变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塑造国际秩序,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将旧国际秩序打破,新的国际秩序已经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