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发力拉动经济回升向好,旅游目的地建设如何全域共赢?
旅游目的地建设实现全域共赢,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一、首先是政府要牵头做这事。
因为全域旅游不是一个开发公司、一个景区能完成的事,这个事情需要从政府到百姓,从景区到社会都要能够目的统一的行动起来,各司其职才能完成。
二、规划要先行。
全域共赢是一场大战役,不是一个公司打造一片特色小镇,或是平台公司建设一片河边绿道,景区公司开发几个旅游项目就能完成的。规划一定要先行,这里的规划其中关系到城市的划片房地产的开发、景区的扩容、城市的绿地、城市的风貌、景观走廊等多方多面。
三、景区要先行。
做全域旅游,最好的IP号召力就是在当地大景区。当地大景区如果不以全域旅游为旗帜思想,打开山门做生意,拿出诚意搞共赢,那就失去了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意义。开放了景区,是把景区门票账,转化为经济带动账,把景区的小账,转化为全域旅游的民生大算盘,这才是全域旅游建设的宗旨所在。仍是“占山为王,圈地卖票”,如何能够全域?
四、要有时间概念。
全域旅游走在前面,可以为地方经济获得全域旅游的红利期,这个红利期来得越早就全越猛,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就会越大。等到全国扎堆做的时候,旅游人群的选择多了,红利期自然也就过去了。
五、全域旅游经济中,旅游地产是大头。
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最直接的体现的就是土地增值、地产增值、人口增加、就业增长、名气远扬。这些条件中带给地方经济最大的红利板块是旅游地产。对于景区来说,“关门即是深山,开门即是繁荣”,去掉山门后的景区,处处是景区概念,自然人居相宜、概念满地、价值倍增。
全域旅游概念,首先是观念,其次是规划,最后是协调落实。其间会触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全域旅游概念是个大概念,账也个是大账,但真要落实起来,不破除条条款款的界限,方方面面的利益,全域旅游也永远只是个概念。
明天1月15日?
谢邀
预判猜想怎么走和你的实质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应对策略做好没有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17206640610345229/首先这是上个交易日的复盘内容分析是一个连续的事情,连贯起来看比较能理清逻辑下面是今天的复盘K线角度,今天两个指数的K线都无明确多空意义,略过
成交金额角度,上证创业板都小于五日均量扣抵量,十日均量,大于十日扣抵量,二十日均量扣抵量、
所以创业板也如同昨日复盘结论
从昨天的大幅拉升来说,结合接下来几个交易日十日线逐渐扣大量,量价角度判断,十日线支撑力变弱,周五也不一定就会继续拉高结算,毕竟经历昨天的行情,多方想随时平仓获利入袋都行。那么现在如果回调下来,越接近长时间扣低量低位的月线越安全
跌破目前还上扬着的十日线
但不是今天还大于十日扣抵量么?怎么支撑这么快就不存在了?
今天十日均量扣抵低量,但是两个交易日后呢?未来的情况是会提前反应在盘面的
而且这一轮指数的上涨从结构上说,最主要的功臣是谁?
权重股,大盘股没错吧
比如这一轮创业板的上涨,我们不止一次的提到电气设备的三只股票涨幅贡献的点数就占创业板上涨点数的将近一半吧
但是看看今天的创业板分时图是什么样子?
蓝线涨,黑线跌
蓝线是小票,黑线是权重
这段时间跌的最多的是谁?
跌深反弹一下没问题吧,修复负乖离
也就是说,今天上涨的这些股票更多只是反弹,反弹的属性是说之后还会下跌
那对于指数而言,上涨主要贡献指数的权重真跌了,小票反弹,指数整体会有什么支撑存在?
再具体看看
创业板今天跌41点
权重股们贡献了多少?
所以就指数而言,尽管今天十日均线均量还扣低位,但是支撑力会很薄弱
结构的话,强的是跌深反弹的,弱的都是前期强势品种
以结构而言,接下来盘整和回调几率高于上涨
那么如果上证回测月线,沪深300ETF开仓,创业板回测月线,创50ETF开仓(新账户操作了,毕竟场内基金佣金万0.6(*╹▽╹*)之前被方正万3的场内基金交易佣金坑了多年)
以上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勿跟
另外有朋友问到今天跌不少的煤炭板块
虽然煤炭板块没有破季线,但是煤炭ETF跌破那天进场点
应该怎么处理?
就我个人的话,在煤炭板块没有收盘前五分钟跌破季线3%和季均量开始扣大量之前,会一直持有
技术面条件未出现明显变化或者触及我的止损位之前,我不会想太多
想多了操作上往往就会随情绪
比如半导体ETF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09061677372571917/
买入之后,之后四个交易日半导体板块又创新低
如果我去想有的没的
这只ETF怎么拿的到今天?
尤其是连续破底那两天?
按照设定的合理买点进,没有触发止损条件和技术面改变就说明你还没看错,如果真的出现了让你看错的事情,再处理也不迟
比如12月8日买入年线下的南极电商
不对了触及止损就卖出
问题很大么?
这样的整个操作不会随着你的心情波动来,而是始终按照你的规划机械进行,由此可以最大化的回避人性对操作的影响
比如证券板块大涨6%的时候,单纯随人性影响会不会想买?会不会就忘了那个时间的证券买入风险大于机会?
技术分析无法帮你做到买最低卖最高,但是可以帮你回避掉不应该碰上的风险和抓到你看的懂的机会。
现在的操作策略就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正确,也不是投资建议,勿跟)
旧有仓位
网格交易继续按计划操作
有大幅盈利的仓位用分仓止盈法持股
新仓别追高,等回调到合理买点进底仓
合理买点的判断,扣抵低量低价的均线(要跟现在的成交金额比较,别虽然扣低量,但现在的成交金额更低),量价节点,连阳一半,跳空长阳越过均线的缺口等等,用什么作为买点进,就用什么作为看错的止损。
下午GZH那边有朋友在问,自己持有的弱势股票,这两天逆着大盘反弹了,而且涨幅不小
怎么判断这反弹强度有多少?还是有可能直接反转趋势
判断的话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成交金额
是否能够持续增加 比如这几个交易日特别强的中国中车
还是出一天量反弹就开始缩,比如之前我年线下买入的天润工业,然后缩量破我盈利50%出掉
欢迎技术分析同好关注我交流,如果回答对你有用,记得点赞
如果对回答有相关的疑问,可以评论留言
轻医美指的是什么?
轻医美成大趋势
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偏低
目前我国医疗美容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根据数据显示, 2014年至2019年,我国医美渗透率从2.40%提升至3.60%,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接近4%,日本、美国、韩国的医美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1.1%、16.8%和21%。整体呈平稳上涨趋势。虽然目前我国医美市场的渗透率还较低,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认可度的提高,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参照美国、巴西、韩国等医美市场成熟国家的渗透率,有着5-6倍的增长空间!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医美市场的规模还只有648亿元,而两年之后的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一倍,达到了1124亿元。
2019年,医美市场再次大涨,规模达到了1769亿元,同比增长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达2548.3万人。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我国医美行业长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伴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提升、医美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支持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3年,我国的医美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可以达到3115亿元。
对标美国、韩国等医美大国,我国医美行业起步晚,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需求加速释放、技术成熟化以及行业规范化。
医美行业具有“上瘾性消费”的特点,是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和消费粘性的优质赛道,医美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体现了国内消费升级现象,也就是反应大众对外在形象的越来越重视,变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轻医美是未来大趋势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划分,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医疗美容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两大类。手术类医疗美容又称为重整形,主要是通过手术等直接改变或改善胸、鼻、眼、眼皮等部位的外观,比如眼睑整形、鼻整形、口腔牙齿矫正、植发、丰胸、吸脂等;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则被称为轻医美,主要包括注射填充类、无创年轻化和激光美容等微整形,例如玻尿酸注射、肉毒素注射、光子嫩肤、中胚层疗法(俗称水光针)等。
2019年的医美行业市场结构显示,手术医美市场规模为1096.78亿元,占比为62%;非手术医美市场规模为672.22亿元,占比为38%。手术医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一直以来,非手术医美市场规模都低于手术市场,成长性数据显示,非手术医美市场增速长期保持在手术医美市场增速之上,手术医美市场增速长期低于医美市场行业整体增速。
手术类整形项目一般具有价格较高、创伤较大、恢复周期长、风险较高、效果明显且具永久性等特点,适合需要进行大幅调整的消费者。
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具备单次价格较低、风险相对较小、创伤小、恢复期短及可多次进行医美调整需求的特征,但不具备永久性疗效,例如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等维持时间有限,消费者在间隔一段时间之后需再次消费以维持效果。
轻医美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美容的消费升级,需要持续投入以改善皮肤或延缓衰老,因此消费者粘性较强,复购率高。对于服务机构来说,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操作更简单,消费频次更高,且开设资质门槛更低,推广力度也更大。
在整个行业扩张的过程中,轻医美的受众面广、门槛低、复购率高,更有可能提升市场整体渗透率,成为我国医美行业的主要增量市场。
医美市场产业链
上游:市场集中度和准入壁垒高,盈利能力最强
代表企业: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料、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生产厂商。纵观整个医美产业链,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医美行业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由于上游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时间和资金投入大,需严格审批,最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才可上市,所以相对于中下游市场壁垒较高,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在医美行业产业链中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是药品耗材厂商的毛利率高达70%-90%,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
在整个产业链中,医美产品生产厂商拥有核心技术,且能够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毛利率。以注射用玻尿酸针剂为例,以爱美客为代表的终端产品生产商加价倍率最高,毛利率较其他环节更高。
在上游的医美原料市场中,肉毒素和玻尿酸需求最大,占据了医美药品的大部分市场。玻尿酸、肉毒素在我国轻医美注射类项目的占比分别接近67%和33%,可以说,玻尿酸、肉毒素注射是轻医美里的主力军。我国医美行业目前仍处于上升期,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肉毒素、透明玻尿酸等项目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市场发展空间来看,玻尿酸、肉毒素均有翻倍以上的空间!!!
肉毒素
目前已有4家企业,获得国内销售肉毒的许可,还有三家待上市。肉毒在中国医美注射市场占比达到43%左右,而在美国市场肉毒注射占比62%,渗透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玻尿酸
目前已有13家品牌取得玻尿酸材料的销售许可, 其中进口4家, 国产9家。其中华东医药代理的伊婉的市场份额约20%左右,市场份额第一。从目前全球玻尿酸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目前为全球透明质酸原料的主要生产国家,华熙生物为目前的行业龙头。
中游:医美机构高度分散,行业竞争激烈
代表企业:华韩整形、奥园美谷、朗姿股份
产业链中游是由各类医美机构构成。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民营大型连锁医美机构、民营中小型医美机构以及众多小型诊疗机构。从竞争格局上看,大型连锁医美机构占合法机构总量的6%到12%,中小型医美机构占了总量的70%左右,还有约20%为私人诊所。截止2020年底,全国医美机构已经超过3万家,行业竞争格局零散。
公立医院下设的整形科与民营医美机构虽然在基本项目上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受卫生部监管,手术安全度和信誉保证度更高,集聚的顶尖学者和医生更多,因此更受消费者信任,在广告宣传方面的力度也较小;而民营医美机构市场分散,机构质量层次不齐,导致盈利不及上游且分化明显,品牌连锁机构具有稀缺性,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医疗资源、品牌口碑和规模效应。整体来看,医美行业中游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同时较高的获客成本导致利润率相对较低。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医美行业的安全性、规范性,医美机构资质及医生素质有望得到明显改善,消费者的信任度将提高,医美产品使用频次将提升。中游虽格局分散,但随着行业规范化提升,消费者将逐渐流向合规医美机构。
轻医美时代促进标准化运营,当前,以美容外科驱动的整形美容时代 逐渐向轻医美时代发展。前者主要通过营销推广不断获客,主要是一次性消费,鱼龙混杂、乱象众生;而后者靠的是口碑驱动,优质机构优秀医生 会吸引求美者终身复购。未来医美发展的趋势将会是统一项目、统一价格, 并实现标准化运营、合法合规开展。
下游:终端市场
代表企业:新氧、更美、美呗
长久以来,在医美机构和医美客户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费者难以便捷地获取医美服务信息。这种情况下,即提高了商家的营销难度,也为部分无良商家弄虚作假提供了土壤,促使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医美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医美行业消费者服务、机构管理、临床诊疗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带来了提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医美”成为了趋势。医美平台的崛起将线下医美服务与线上信息服务融为一体,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商家提供了精准有效的获客渠道,能降低医美机构获客成本,形成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垂直类医美平台已经成为中小型医美机构广告投放的重点。新氧、更美等线上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息透明度,给予消费者更大信心和自主选择权,构成了行业发展重要推动力。
重点上市公司
【华熙生物】
全球玻尿酸原料龙头企业,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深度布局医疗板块、护肤品板块、新兴产品板块等多个领域,产品管线以透明质酸为核心,其他生物活性物为辅,齐头并进驱动公司业绩爆发。公司凭借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制造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预计公司21年-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02亿,65.28亿,90.74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7亿元,11.4亿元,1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8%,34%。预计21-23年对应PE分别为104X/70X/53X。
【爱美客】
嗨体表现亮眼,是国内珍稀性针剂龙头。国内最早开展医疗美容生物医用材料自主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2006年末取得嗨体的产品注册证,是目前唯一获批的针对颈部皱纹改善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弥补了市场空白。据爱美客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均高于90%。玻尿酸+童颜针+埋植线产品矩阵丰富,渠道+培训体系优质高效推动持续放量;肉毒素+埋线产品+利拉鲁肽等产品接力成长在即,有望凭借其前瞻性和牌照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此外,Q4季度奖金确认,收购费用及港股上市费用,净利率或有降低,预计公司21-23年的EPS为4.38/6.80/10.13元,对应PE分别为104/67/45X。
【华东医药】
近年来依靠创新药+医美双引擎拉动增长,少女针、埋线等重磅产品在国内上市在即,且拟于韩国Jetema合作肉毒素;公司积极布局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美业务三大板块,已发展成为集医药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公司。随着少女针、F0 等医美产品陆续上线,公司医美新业务有望带来新的增长曲线。预计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3、34.3、41.4 亿元,增速分别 4.0%、17.0%、20.6%。
【昊海生科】
主营业务为眼科产品,公司三大玻尿酸系列形成协同共进效应。2021半年报显示1-6月份医美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1.17%,海薇”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玻尿酸,“姣兰”主要市场定位为中高端玻尿酸,主打动态填充功能的特性,“海魅”具有线性无颗粒特征,市场定位为高端玻尿酸。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外延并购,公司基本完成了眼科、医美、骨科、外科等四大治疗领域“原料+研发+产品+销售”的布局,实现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产品研发、生产及下游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业绩增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2021/2022/2023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 18.85/21.20/23.96 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4.08/4.66/5.30 亿元,EPS 分别为 2.32/2.65/3.01 元,对应 PE 分别为67/59/52 倍。
【贝泰妮】
公司以“打造中国皮肤健康生态”为使命,以皮肤学理论为基础,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不断完善产品矩阵、推进多品牌战略,行业渠道不确定下强品牌+强运营优势加强,在19年起已跻身皮肤学级市场第一、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内生外延锚定化妆品大市场。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21年盈利预测由8.14亿元上调至8.55亿元,预计21-23年净利润8.55/11.7/15.3亿元。
古人说:“芙蓉不及美人妆”,轻医美作为美妆的一个延伸,在我看来和美妆本质上是一样的。我相信除了圣人以外没有谁会真的不在意,而这个世界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都逃不过美丑二字,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所谓的条件要优越一点。如今这个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追求也在进步,轻医美定是未来发展的大势!
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消费升级?
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了,吃喝玩乐的企业也复工了,你开始买买买和剁手之旅了吗?
想吃的火锅、烧烤、麻辣烫、串串都已经复工了;想聚的聚会也已经开始了……
可是,玩了那么多游戏、看了那么多的直播、听了那么多的网课后,手机突然变得“不香”了。拍出来的照片突然不那么美(帅)了,以前感觉用不完的内存突然不够用了,本就不够用的电量更加不够用了。在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一系列新机的大力宣传下,旧手机显得暗淡无光,换机的需求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当企业复工和消费者购买欲望碰撞到一起的时候,商家的“以旧换新”加上消费折扣,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换新”的热潮。
但是,等等,不要急,在选择以旧换新之前,有些事情是你必须要知道的。
祖传大招,拿出来就好用
以旧换新,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打折,消费者在购买新商品时可以拿同类的旧商品抵扣一定的价款,范围主要涉及到家电、手机等耐用消费品。
看起来是一个“新”词,实际上很“旧”。就如同币圈大佬有个祖传的100万一样,以旧换新也是一个每次拿出来就有效的政策。不管是从消费者,还是企业、政府的角度,以旧换新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每在政府进行产业扶持和企业促销时,都会拿出来用上一番。消费者也当然照单全收,甘之如饴。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业内普遍认为,下一年2009年将会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入世”以后最困难的一年,经济增速“保8”成为业界争论。而后,随着一系列保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如十大产业振兴、4万亿投资、家电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公布,2009年GDP实现了9.4%的增速,超额完成“保8”目标,并在全世界范围实现经济率先回暖。
始于2009年的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扩大消费、促进产业发展作用极其显著。数据显示,自2009年5月实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后,到2010年5月,全国共办理补贴车辆10.6万辆,补贴金额14亿元,拉动新车消费126亿元。
而执行力度更强的五类家电(电视机、电冰箱/冰柜、洗衣机、空调、电脑),更是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10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了2亿台,实现销售额4576亿元,累计发放补贴518亿元。
企业同样如此,当面临增长乏力、销售下滑时,以旧换新就会成为首选。以苹果公司为例:
2019财年苹果公司季度收入经历了第二次负增长,一季度至二季度的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4.5%、-5.1%。同时,来自iPhone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2,对苹果公司营收具有绝对影响。
为此,从2019财年Q1开始,以旧换新项目被频繁提及。在当季推出活动后,便收效显著。
“苹果2019财年一季度电话会议显示:Following the launch of thenew iPhone trade-in campaign, our stores more than doubled the volume of iPhones traded in compared to last year, reaching an all-time high in Q1.(推出新iPhone以旧换新活动后,iPhone以旧换新交易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在第一季度达到了历史新高。)”接下来的二季度到四季度,同比增速分别在300%、400%、400%以上,创造了新的纪录。
另一个手机巨头三星同样如此。在经历过Galaxy S3、Note 7等一系列事件后,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滑。不甘心失去中国市场的三星,除了整顿中国区的组织架构外,在产品服务方面最先祭出的大杀器就是“以旧换新”,并加上换屏、电池检测优化等服务。虽然由于种种因素,最终并没有挽回中国的市场,但足以证明三星集团对此所寄予的厚望。
而如此好用的政策,本身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
一箭N雕,多方共赢
宏观上,以旧换新被政府作为产业政策进行定向产业扶持,刺激经济增长。微观上也被企业用作促销利器。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同时又能满足企业、政府的利益和施政目标。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
第一,能激发出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意愿。一直以来,很多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更新产品,是因为他们觉得旧的还能用,换新之后,旧的丢弃了实在可惜。在以旧换新的场景下,消费者不会觉得旧品是弃置不用了,而是真正抵消了购买新品的一部分费用,发挥了“余热”,这便能有效激发出他们提前更新换旧的想法。此外,以旧换新的变相打折特性,决定了人们能以低于市场价的金额买到全新的商品,这本身就是在给消费者“减负”。而若是以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也就是减负能够带来更大的需求,增加消费,进而增加了参与以旧换新而进行消费的这部分人的效用水平。
第二,能让消费者始终处在潮流的前沿。对于一些流行性商品,如家具、服装、旅游鞋等等,人们常常是买来后使用不久就过时了。此时,以旧换新就可以助力消费者及时淘汰过时的产品,购买新潮流行的时髦商品。这背后同样蕴含经济学原理,即这部分人群在消费时,消费剩余(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得到了提升。
除此之外,对于企业而言,用源源不断的新品持续占据用户心智,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地位,培养用户的忠诚度,也让企业在选择促销策略时,优先选择此种策略。毕竟相比于一般的打折降价,以旧换新不仅不会折损商品品牌形象,引起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质疑,还能让消费者真正从中收到实惠,收获消费者的好评。
更进一步,从宏观层面看,对于政府而言,以旧换新除了能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外,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一众行业的发展,拉动经济,提高就业。特别是面临外部冲击时,以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加大补贴,不仅满足消费者需求,也通过销量的提升扩大企业的利润。而这对于淘汰旧产能,发展新产能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需要看到,我国的消费市场存在多层的梯度,不同的人群处在不同的消费阶段。以旧换新叠加消费升级的巨大需求,能够极大的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去看,以旧换新和消费升级互相促进,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
没有完美的政策,以旧换新也要避坑
毫无疑问,没有完美无任何问题的政策,有优势必然也存在短板,以旧换新也一样。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困难。
首先是促销成本较高。回收旧商品多数价值较低,难以抵消折扣价款。同时,活动宣传、回收后的处理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进一步拉高了促销的成本。
其次是促销范围比较狭窄。以旧换新主要适用于促销高、中档耐用消费品。对于价格低、使用期短的日常消费品,消费者会对旧商品一丢了之,没有兴趣参加以旧换新。在商品品类上,以旧换新也不适宜促销生产资料类商品,因此促销商品的范围比较狭窄。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商家、厂家、第三方平台等多方的配合,而其中又存在多方的利益博弈,活动好推出,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让消费者真正的得到实惠,愿意参与活动,才是难点。
而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只有真正有换新需求的消费者才会去换新,这相当于透支了未来一段时间内该行业的消费,消费者选择了即期消费,远期消费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存在着一些可能的坑,避免踩坑才能更好的享受好活动、好服务。
第一,回收过程中的估价。相比于过去以旧换新的业务模式,目前已经多了很多第三方的旧物回收平台,特别是家电、3C类的标准产品的线上估价模式,受到热捧。但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价格偏离”,价值一千的二手物品,很可能被估个三五百元。想要换得一个值得的价格,不仅要“货比三家”,找多个平台试估价,更要挑选合适的活动时机。
第二,“满赠”模式下的定向消费。简单讲,就是在回收时,“满XX元赠XX元”的赠券仅限于一种或几种特定商品的消费,对于那些本就想购买定向产品的消费者来说是一种额外的福利,但对于无意购买定向产品的消费者而言,就有可能换到的是一张用不到的券。如此,不仅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更有可能在后续产生一些麻烦。
当然,需要注意的问题千千万,只能尽量避免,却不能消除。而且,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问题。就如此次疫情,控制好了,就不再是问题。
而对于被圈了这么久的我们,不如去购物、去消费,因为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购物和恋爱一样,能产生多巴胺,让人快乐。那么,除了购物消费,还有其他选择能唤回你的快乐吗?
内蒙古通辽和赤峰会融入东北城市经济圈吗?
要看双方合作意愿和远见卓识。自发的融入是极缓慢的。通赤虽属内蒙,但距经济核心区域呼包鄂地理过于遙远。首府辐射和拉动困难很多,因此,首府对于蒙东地区纳入国家东北振兴计划是认同的。
蒙东尤其是通辽和海拉尔近沈阳哈尔滨两市。经贸联系不绝,但限于省际行政封闭而官方项目合作不多。
不客气讲,东三省不论地理还是交通这种线形分布使它们横向发展联合受到限制,产业经济类同。当然包括思想上的束缚。
内蒙是块宝地,不仅传统能源如煤与火电,而且清洁能源极具潜力。蒙东仅储煤就达数百亿吨,稀有金属及地矿能源规模大,肉畜乳粮油糖物产优势非东三省可比。机场高铁高速路非常发达。高铁与长春和齐齐哈尔等城市长期未连通。东北在向东亚扩展遇到问题之时,深感向西开发拓展的意义重大。吉黑辽三省均有与蒙东合作意向(包括长春至通辽高铁和通辽至齐齐哈尔高铁,通辽与锦洲陆上贸易运输通道等项目)。
赤通两市去年正式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为蒙东中心城市带。若争取多方合作支持,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但关键是开局决心要大,步子要大。当然也要争取中央支持。
事在人为,机会常在。通赤两市应主动再主动,抓住机遇,在突出中心城市平台承载能力上做足文章,引凤筑巢,而东三省也审时度势,主动与内蒙发展横向协作,那么蒙东和东北三省人民将会迎来一个共同发展的良好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