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网今天发生地震最新消息,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吗?
关于地震的预测,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一个非常棘手和困难的问题,针对一个区域未来是否发生地震,还不能从空间和时间上完全精准和准确地进行判断。从监测记录来看,近1000年来,安徽地区发生的4级以上地震有30多次,最近的1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17年的霍山。下面,我们从地震发生的机理、安徽所处的地震带以及今后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等方面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地震发生的机理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地预测,但是通过地球板块构造、地质运动以及以往发生的地震空间和时间分布等方面出发,还是总结出了一套推动地震形成的机理,核心就是因地球板块以及内部的子板块,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碰撞所引发。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不同圈层结构所组成的固态行星,在每一个圈层以及特定圈层内部,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运动规律和不同空间区域,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会不断产生、积聚和传递着应力。同时,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不同区域的岩层,因存在形态、运移速率、密度、刚性、厚度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相互之间持续进行着挤压、碰撞和分离。
在不断积聚的应力以及不同岩层间的挤压和碰撞,地球内部所聚积的能量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区域岩石的束缚和承载能力后,就会寻找地壳最薄弱的区域进行释放,在此过程中,会连带引发岩层的断裂、错位,于是地震就形成了。在不同的推动作用机制下,地震被科学家们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由地质构造的剧烈运动形成的构造地震、由火山运动形成的火山地震、由重力沉降作用形成陷落地震、由人为活动(采矿、地下核实验等)引发的诱发地震。
目前全球超过90%的地震,都发生在地球各个板块的交接处,或者在板块内部存在的主要断裂带上,这些都属于构造地震。
安徽的主要地震带安徽省总体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长江、淮河两大河流从西向东穿越,自然将全省划分为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三大区域。其中,淮河以北为淮北平原,地势非常平坦;江淮之间丘陵、山地纵横交错、连绵不绝;长江以南层峦叠嶂,中高山错落分布。以淮河为界,以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为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为湿润季风气候。
从地震带的分布看,安徽省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的交界部,以这两个较大地震带为基础,又划分出扬州-铜陵、麻城-常德、郯城-营口、许昌-淮南4个比较活跃的小地震带。其中:
扬州-铜陵地震带:北界为盱眙-响水口断裂和郯城-庐江断裂的南段,南界是无锡-崇明断裂以及江南断裂,从而该断裂构成一个东北的走向,像一个木楔一样向江北直插黄海,西南直达江西九江。安徽省境内的长江沿岸地区就位于该地震带的西南段。
麻城-常德地震带:北界为鲁山-确山-息县断裂,紧挨着华北地震区的许昌-淮南地震带;南界为洞庭湖南端的湘潭-安化连线;东界为郯庐大断裂的南段;西界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西线。省内的六安、合肥以大别山区,就位于该带的东北区域。
郯城-营口地震带:南界为安徽嘉山,然后一路向北,经江苏宿迁、山东郯城和蓬莱,穿过渤海后,到达辽宁大连、鞍山和沈阳,最后止于开原,全长1200多公里。安徽省内的嘉山及周围区域属于该带的最南端。
许昌-淮南地震带:西界为河南三门峡,向东依次经过洛阳、郑州、开封、商丘,东界为郯庐大断裂,南界为周口断裂南端,向东绵延至肥中断裂。该断裂带主要贯穿安徽的北部地区,阜阳、宿州、淮北、蚌埠等都位于该带的东端。
以上四个地震带的活跃程度地震带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区域地质构造特点和历史上所发生地震的频次、强度而综合进行判定的,一个区域如果处在地震带上,则并不一定代表肯定会发生地震或者大型地震,而只是说明这个区域具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到底会不会发生,则更多地取决于地质活跃程度。通过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安徽境内这四个主要地震带的活跃程度。
从扬州-铜陵地震带来看,从999年到现在,扬州-铜陵带记载显示一共发生了25次地震,其中6级以上的11次,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区域。其中在安徽境内共发生了两次具有较大破坏作用的强震,分别是1585年巢县的5.5级和1743年的5级。在该带上紧挨着安徽的江苏溧阳地区,于1979年发生过一次6级地震。以上说明该地震带的活跃程度较高。
从麻城-常德地震带来看,公元前1177 年至 1976年该地震带共发生地震30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5次,其中安徽境内的霍山-六安(合肥)地区发生地震的次数较多,历史上5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生了8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17年的霍山地区,震级为6.25级。不过,从总体上看,该地震带的活动频率较低,强度较弱。
从郯城-营口地震带来看,由于郯庐大断裂是我国主要的大型地质断裂带之一,因此也成为我国华北地区强震的重要来源。该地震带历史上记载的4.75级以上地震有17次,其中7-8级之间的有3次、8级以上的1次(1668年临沂8.5级,是华北地区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不过,该地震带在安徽省境内的区域,位于地震带的最南端,地质活动强度要比该带其它区域低得多、频次也少很多,没有强震记载,只有一些零星的4级以下地震发生。
从许昌-淮南地震带来看,历史上该带有记载的破坏性地震共有14次,6级以上的仅有3次,分别是1820年河南许昌6级地震和1831年安徽淮南凤台的6.25级(两次发生)。该地震带的地震活跃程度比较低,主要集中在许昌和淮南地区,近200年来没有强震发生,甚至近几十年都没有明显的震感。
安徽有没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从以上安徽境内4个主要地震带的活跃程度可以看出,除了扬州-铜陵地震带稍显活跃之外,其余3个地震带的活跃程度很低,近几十年来更是非常平静。从安徽所处的地震带来看,它是属于两个地震区块的交界地段,没有庞大的地质断裂结构,因此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由于存在着一些分支地震带,虽然基本不会发生大型地震,但也会在地下岩层应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发生小型、零星的地震,总体上对地表建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有限。
浙江省地震局称「未记录到地震活动」?
演习炮弹声,
开山海湾轰,
地方肯定小,
有时窗户动,
杭州市又大,
据传人为生,
震撼不算远,
雨天有雷总,
巨响新闻上,
原因以后清。
台湾发生64级地震?
台湾在今天(2019/8/8)早上5点28分发生地震,规模是芮氏6.0,最大震度6,北台湾多数地方是4级。我一早就发了朋友圈,很有意思的是,我在厦门的朋友回应是:我也被震醒了!
每次看到台湾地震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上,总是看到很多福建、厦门、或这次远至浙江的朋友说被震醒,实在有点意外。
今天的地震位置在宜兰,算是北台湾,浙江朋友感觉到地震或许还有可能。然而,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个地震在台湾东部,厦门隔著台湾海峡对面的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震度都只有2级(2级地震基本上是没有太多感觉的),厦门的震度能有多少呢?能把你们从梦中震醒?同样的,浙江能有几级呢?
当然,福建、浙江、广东沿海,在地理上与台湾都是同一个版块上的,因此,台湾大地震,尤其是发生在西部如921的南投、更早的高雄、台南等的地震,福建有感是合理的,而发生在台湾东部的地震,浙江、福建的朋友被震醒,我就比较惊讶,你们真的是够敏感呀!
台湾就在太平洋与欧亚版块的交接处,所以地震频繁,每年都有大小地震很多很多次,这种芮氏6的地震,每年得有个几次,释放足够的能量,反而对台湾是好的,否则,那就意味著更大的地震或造成灾难了。
广西的南宁北海玉林和广东的湛江和佛山发生了轻微地震?
坐标广西梧州😊😊地震的时候感觉沙发好像悬空了一样晃了两下,当时不知道是地震,还特意坚持了一下沙发😂😂😂,后来微信群里有人发信息说:中国地震局是两点多还有一场地震……,后来才知道那是谣言😡😡😡希望大家不要传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地震需要注意什么?
地震注意事项:(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首先,在重心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实际上却是危险的。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
搭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使人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因此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
地震云: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
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第三种是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让我们一起为九寨沟的人们祈祷,愿他们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