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中国释放更多生机活力,如何从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的视角?
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GDP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经济活动的暂停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2020年2月,失业率破6,并一直维持在高位,尚未得到好转。COVID-19尚未得到完全的遏制,经济活动也没有完全恢复,公司亏损,员工失业,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确定GDP具体增速指标,而是强调“六稳”和“六保”,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稳就业、保就业;与此同时,报告指出要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因此,可以看出,“地摊经济”是疫情期间和未来一段时间恢复经济、恢复基本民生、保障就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多地纷纷出台政策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通常被视为城市的边缘经济形式。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就曾经把地摊上升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高度。国家为了“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求,扩大就业”,向个体经营户租赁铺面、柜台,允许摆设摊点、走街串巷、流动收货,既解决了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又发展了民营个私经济。然而,近些年来,城市对地摊经济进行封杀,不允许摆摊。“封杀”主要是考虑了地摊经济的外部成本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影响市容、阻碍交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社会治安,加大城市管理难度;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等。
但同样,地摊经济也有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从效益来看,地摊经济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为在疫情中受到冲击而失业、待业的群体和家庭提供一定的收入来源和经济保障;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以及受到疫情影响的消费降级需求,使人民群众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买入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降低消费压力。从成本和准入门槛来看,地摊经济运营成本低,就业门槛低,而且行业和门类广,包容性强,为文化层次较低、缺少专业技能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本次疫情受到冲击最大的也正是这部分本就处于就业劣势,且积蓄不多的人群。此外,地摊经济的推行成本和政策成本也较低,能够快速推行。综合来看,地摊经济能够快速有效地针对疫情痛点解决问题,保障民生,推动市场信心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
地摊经济还存在其他的一些效应,例如丰富城市的文化结构,展现城市风采,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保障社会安定等等。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关键在于在特定情况下,收益与成本的衡量。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综合来看推行地摊经济的收益要大于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完善和改进举措来控制成本。
当前经济社会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保障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因为疫情受到冲击的生活,相对而言,市容和城市管理等问题就成为了次要矛盾。而地摊经济可以有效解决核心问题,并且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地管控降低成本,尽可能避免地摊经济的负面效应。
此外,专家和政府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具生命力的商业活动,有其必然存在的意义;单纯追求城市洁净、整齐的一刀切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的需求。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思路,也逐渐从禁止到引导转变。以此为出发点,鼓励地摊经济发展,不仅仅是面对疫情冲击的权宜之计,更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必然状态。
因此,在便民利民,维护城市形象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规划,借鉴法国“跳蚤市场”、韩国“道路文化”和“包装马车”,香港九龙旺角和伦敦庙街夜市等地的经验,把地摊经济改造成为本地特色的群众休闲文化产业,使其不仅规范有序,而且能够成为城市的特色。
综上所述,政府适时推动地摊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的发展,保障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减轻疫情的冲击。就长期而言,还可以探索出城市化进程中“地摊经济”合理发展的路径。
中国古代地名为何喜欢带阳字?
说到带“阳”字的城市,对于学文科的同学来讲就是如数家珍吧:咸阳、襄阳、洛阳、绵阳、信阳、辽阳、简阳、合阳……
据统计,中国有117个城市带有“阳”。说明中国古人确实爱用“阳”字,基本上和山南水北为“阳”的命名方法一致。其中的具体原因有五:
其一,地理位置。
中国地处北半球,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山之南水之北更容易照到太阳,即向“阳”。向阳的地方多,叫“阳”的地名也多。如衡阳,在衡山的南面。辽阳,在辽河的北面。
其二,风水。
中国人讲究风水,喜欢把房子建造在依山傍水的位置,认为有山有水的地儿风水好。中国幅员辽阔,山、水很多,而在山之南、水之北建的房子村镇城市皆为“阳”,于是我们很多地方叫“阳”。例如,绵阳,在绵山的南面。汉阳,在汉水的北面。
其三, 趋光性。
趋光性对于植物等自养生物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趋光性可以帮助植物获得更多阳光以进行光合作用,即万物生长靠太阳。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东西,而这些东西要依靠太阳来生长成熟,太“阳”对我们人类很重要,因此“阳”的地名多。例如,安阳,“阳”,淇水之北,“安”,渴盼安宁。沈阳,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
其四,文明起源。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起源于河流两岸,因为这里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灌溉自由,交通便利……城镇村庄往往建在河流的北岸,北岸更易接受阳光照射,庄稼收成会更好。而江河之北为“阳”,如洛阳,洛水之北。资阳,资水之北。
其五,阴阳二气。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朴素唯物论认为天地、人类、万物等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一个人阳气充足,说明他身体健壮;一个人阳气衰微,说明他身体不太健康;一个人阳气没了,说明他已经死亡。
“阳”代表是生命,是生机与活力,爱把地名叫“阳”也是人民对鲜活生命的赞美与期盼。如贵阳,得名原因是:一方面处在贵山之南,另一方面阴雨天气多,渴盼太阳。
听说又开始封村了?
不要抱怨,对于疫情,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全局观。我们国家一向遵从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最人性化的国家,没有之一。
反观一些西方国家,嘴里口口声声喊着人权,到头来却利字当头,为一己私利罔顾人民生命安全。
所以说我们要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一些政策和做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果我们是看得到的。对于疫情,国家和政府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所以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不要以讹传讹,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就算有突发状况,真的封村了,也不要恐慌。只要我们按正常流程走,每天上下班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只要你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办好社区通行证,每天配合量体温,正确佩戴好口罩 ,对你的工作生活影响不会很大。
所以,不必恐慌,安安心心的正常工作生活。
为什么很多领导都是空降?
关于提拔领导的问题我只能说个大概,这里面学问很深。乡级领导是县管,他可从全县调配。县级领导是省管,那就是全省调配。提拔领导讲的是知人善任,假如上级不知的,怎么能得到提拔?同时,符合提拔的人多的是,这就有个随意性。同时,提拔领导也不一定都选能干的,如果大家都能干了,这个班子一定不很团结。关于领导空降的问题,也是符合干部提拔要求的。提本地人往往跳不出亲朋的圈子,不好为事。易地为官心底无私天地宽,不容易限入人情圈子。
真的会保留最后的体面吗?
在殡仪馆工作的表哥告诉我,老人死后必须立即用棉花塞住肛门,否则就是对老人的不敬,同时老人在家死亡第一时间不是报警,而是做好这7件事,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无论生前是富贵还是贫穷,走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堆黄土罢了,谁也逃不掉这个宿命的安排。
家中有老人去世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殡仪馆在接受遗体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殓师用沾满酒精的棉花堵住遗体的口鼻和肛门,看起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举动,但据说可以保留死者的体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疑问我咨询了在殡仪馆上班的表哥,表哥告诉我,给死者堵住肛门是殡仪馆的必备程序,看似很尴尬的行为却体面了殡仪馆对死者的人文关怀,这其中大有学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老人死亡后的身体变化过程老人死亡之后,心脏首先会停止跳动,没有心脏提供能量,血液停止流动,从而无法为整个身体输送营养和能量,全身各处的器官随之也停止工作。
接着人的体温会逐渐下降,身体也逐渐僵硬,全身上下的关节就像定住了一样,无法弯曲,看起来就像电影中的JS一样,如果是很多受病魔折磨死亡的老人,死亡姿态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同时人死之后,血管的粘膜细胞也会死亡,血液开始不受限制地渗透到血管外面直到皮下组织中,形成所谓的尸斑。
由于地球重力的作用,血液会逐渐地下沉到人体的底部,特别是背部,由于富含毛细血管,会形成连片的尸斑,如果有参加葬礼的朋友,千万别因为好奇心去看死者,小心晚上做噩梦。
人体内富含各种微生物,在活着的时候,这些微生物只会分解肠道物质,人死之后,微生物质的繁殖就不再受到限制,开始迅速的繁殖生长,并开始腐蚀体内所有的器官。
而且温度越高、脂肪越多,腐蚀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如果老人在夏季死亡,如果在家举办葬礼的话,一定要及时将遗体放入冰棺中降温来缓解腐蚀的速度。
微生物在腐蚀体内器官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气体,类似于臭鸡蛋味,非常的刺鼻难闻不说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为随着气体不断地积聚,体内会产生极大的压力,从而会通过口鼻、肛门等有孔的地方排出,排出的过程中会夹带着血液,所以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尸体口鼻处会有鲜血流出,异常恐怖。
接着我们来了解,给死者堵住肛门,能起到什么作用?真的会保留最后的体面吗堵住死者肛门,怎么看都很尴尬、很不可思议,但这一举动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1、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其实堵住死者的肛门是自古以来的丧葬习俗,古语有言:“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不朽”,意思是说用玉堵住死者的九窍,可以保持肉身不腐。
为什么要保持肉身不腐呢?其实这和古人的人生观有关系。
古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来生,人死之后如果肉身不腐烂的话会重新进入新的世界,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假如肉身腐烂就无法转世重生。
所以堵住死者的九窍,寄希望于可以转世重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如果是富贵人家一般会使用金玉,假如家中贫困买不起金玉则用纱布代替。
2、防止尸臭散发
由于举办葬礼的需要,遗体会停尸三天,哪怕殡仪馆将遗体放在冷藏室,但遗体还是有有所变质腐烂并散发出尸臭味。
而尸臭到底有多臭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毫无疑问,它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臭的味道之一。
表哥是一名法医,他告诉我,99%以上的人闻到尸臭味都会呕吐,那是一种臭到骨子里的味道。
表哥已经担任法医多年,但就连他有时候闻到高度腐烂的尸体也会呕吐,并且最可怕的是,高度腐败的遗体味道,无论用什么防护措施都能闻到,而且一旦接触到往往十天半个月还能在身上闻到那种臭味,所以真的是非常臭。
尸臭不仅臭,而且传播的距离还非常远,往往在尸体几十米开外就能闻到那种臭味,所以殡仪馆堵住遗体的肛门就是为了防止在举办葬礼的时候遗体散发出尸臭味,从而给亲朋好友创造更好的葬礼氛围。
总之,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尴尬举动,却保留了死者生前的体面,也体现了殡仪馆人性化的服务所在,为他们点赞。
最后温馨提示大家老人在家去世,要怎么处理?人死不能复生,如果老人在家去世,痛苦流泪乃至后悔都无济于事,家属还是尽快整理好心情,为老人准备后事,让老人安心地离去。
第一步:拨打120,确认老人是否死亡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上海福利院老人未死被装运事件吗?
5月1日,上海一家福利院打电话通知殡仪馆有老人去世,然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搬运“遗体”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遗体动了一下,随后经过工作人员仔细确认,证明老人确实还活着,最终这家福利院的相关人员收到了应有的惩罚。
大家想一想,福利院这样的专业机构尚且会发生这样的乌龙事件,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呢?
所以,我们确定老人去世之后先不要急着哭泣,赶紧趁着老人的身体余温先为老人穿上寿衣,然后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拨打120有两个目的,一是由医生确认老人是否死亡,如果是假死也许还有抢救的机会;二是医生如果确认死亡的话,医院会开具心电图证明和死亡通(告)知书
第二步:开具死亡证明
一旦我们拿到医院的心电图证明和死亡通(告)通知书,我们就可以到村委会或者当地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大家千万要保存好死亡证明,因为这个证明很重要,而且补办很麻烦。
第三步:联系殡仪馆,商讨葬礼事宜
拿到死亡证明之后,我们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联系殡仪馆,殡仪馆只有在见到死亡证明之后才会接受死者。
前文说过死者的身体几个小时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夏季的时候甚至会腐蚀发臭,所以必须要放在专门的冰棺中延缓遗体的腐蚀。
现在的殡仪馆一般都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当将死者运送至殡仪馆后,家属就可以去业务室,校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确定火化的时间、费用等手续。
第四步:取骨灰
取骨灰一般需要2-3天,如果想提前的话,要办理提前手续,大家要注意的是取骨灰的时候要带着火葬证,如果死者有特殊原因暂时不能火化,还要办理尸体冷藏手续。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老人在外地死亡,家属想将死者骨灰带回老家的话,最好能够自己开车。
如果实在没车,必须要乘坐高铁的话,一定要提前和高铁客户联系好,并且上车前将骨灰盒包装好,不要给车上其他的乘客造成困扰
第五步:选购墓地
办理火化手续之后,如果是城市的话,家属要去陵园选购合适的墓地,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是双人墓还是单人墓地。
这里建议大家直接选择双人墓,这样以后另一位双亲去世的时候可以将他们合葬,相对省事很多,当然双人墓地的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大家可以综合考虑
如果是在老家土葬,墓地一般都是自家的地里,相对简单许多,只需要和村里报备即可,这里不在多说。
第六步:提取银行卡余额
有些老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在银行卡上存下了一大笔钱,家属如果知道银行卡密码的话,可以直接到取款机上取出,注意每天最多不要超过5万元,分批提取。
但如果家属不知道老人的密码的话,不要着急,带着死者的死亡证明到公证处拿到公证证明之后就可以去银行取款。
如果死者有房产的话,就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拿着死亡证明到公证处拿到公证证明之后,就可以去房产局办理房产转移手续,这样就可以将死者的所有遗产转移给家属。
第七步:注销户口
办理完所有的事情后,家属带着死者的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证明。一旦户口被注销就代表这个人彻底地在世界上消失,所以很多人家属都会很伤感。
这里要注意,如果是因为常规原因死亡的话,那么还要到公安部门开具死亡或者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的手续,之后拿着死亡证明去当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写在最后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准备老人的时候,让老人安心地离去,而堵住死者的肛门就是为了维护老人最后的尊严,让他安心地离去。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蕴含的却是对逝者的人文感怀,所以大家生活中经历过这种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