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襄阳,三国时期的南阳郡和襄阳郡?
东汉时期,南阳郡隶属于荆州,而襄阳郡还没有设立,其地大部属于荆州南郡,一小部分隶属于南阳郡。公元206年,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夺取荆州,分南郡北部及南阳郡南部设立襄阳郡,隶属于荆州,郡治为襄阳县,同时,南阳郡西部东汉时期襄阳属于荆州还是南阳?
属于荆州。
东汉时期,南阳郡隶属于荆州,而襄阳郡还没有设立,其地大部属于荆州南郡,一小部分隶属于南阳郡。公元206年,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夺取荆州,分南郡北部及南阳郡南部设立襄阳郡,隶属于荆州,郡治为襄阳县,同时,南阳郡西部
南阳的邓州唐县曾经属于湖北管辖吗?
中国各省市地域在元明清以后,大部分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但是在湖北西北部与河南南部的地域,在元代还是有过一些变化。其中一个地方长官——元朝的南阳知府梁曾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地图
近期,笔者到南阳旅游,在南阳府暑看到这样一幅地图(大家可以放大看):大家可以看看河南南阳博物馆加的题目 《元时期河南》 这幅元代地域图下方,现代人这样写到:“南阳府界图,梁曾任南阳知府时,唐(现在唐河县)、邓(现在的邓州市,包括新野县)两地的部分属地被襄阳府强行划走,梁曾按方志、地图核查,上报朝廷,最后恢复了原样”。本图为1982年时的襄阳地区图,中间小红圈内是地区级的襄樊市。
梁曾当时要回邓州、新野县、唐河县的目的就是为了少向皇帝交赋税。也是封建社会官场的勾心斗角。但是,他这一改,改变了现代上百万人的籍贯。他的这一举动,使河南多了上百万河南人,湖北少了上百万湖北人。
就现代社会来说,不管怎么改,两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当前汉江流域的建设与发展中,湖北襄阳人与河南南阳人,应该共同携手建设我们的家乡。因为我们曾经是真的老乡,一点不假。
南阳版图面积?
襄阳市,湖北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辖2行政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
襄阳和南阳地理位置相邻?
南阳和襄阳是南阳盆地中两个重要的城市,也是两地人民最喜欢探讨争论的对象,在现在各地争相建设的时候,争夺高铁枢纽又成了两地绕不开的焦点。那我们就从各个方
面分析两地的优缺点,看各自有那些优势。
南阳市位于南阳盆地中北部,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713112人,2021年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342.22亿元。南阳地形属
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降水充沛 ,雨热同期,境内平原广阔,素有“中州粮仓”之美誉,同时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位居全省首位。矿产资源石墨,独山玉,银铜全省首位。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老界岭,恐龙遗迹园等5A景区,也有卧龙岗,丹江大观苑等在建景点。
地形上南阳位于秦岭伏牛山以南,大巴山武当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
以西,内部盆地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对发展交通特别有利,境内高速高铁飞机一应俱全,南阳四周虽有山脉,但东和南方普遍低矮平缓,对施工影响不大,向北过方城可去平顶山许昌郑州,向东经泌阳可去驻马店阜阳一线,东南方向过桐柏可去信阳合肥,向西则直通商洛西安,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典型的交通枢纽中心。
说完南阳,在来看看襄阳的基本情况。襄阳位于南阳盆地南边边缘,常住人口5260951人,面积1.97万平方千米,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309.42亿元。襄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降水量达835㎜,并且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唐白河在此交汇,水资源充沛,工农业发达,软质黏土量全省第一,硬质耐火黏土磷矿和石灰石全省第二第五,加上襄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中部地区兵家必争之地。
地形襄阳东低西高,西部荆山大巴山,南部岘山大洪山,东部桐柏山
大别山,地势上易守难攻。交通上去北方各地南阳是必经之路,向西过十堰可到西安,向东经枣阳随州可到合肥,向南可到荆州武汉,是重要交通枢纽,并且境内高速高铁航空轮船一应俱全。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在面积人口,资源方面南阳比襄阳更有优势,在经济工业方面襄阳更强,在交通上襄阳背靠汉江,通江达海,更利于工业发展,一般交通东西两方有大山阻挡对发展略有影响,南阳东部虽有山脉但大多低矮,影响较小,唯一不知是水运缺乏,襄阳略胜一筹,在战略地位方面襄阳是战略要地,古往今来在此地的争夺数不胜数,南阳东北山脉平缓低矮,不能形成大的关隘,对防守不利,战略上南阳无疑完败。
随着郑万高铁的开通,南阳襄阳都成了重要的高铁城市,不论高铁枢
纽健在哪个城市,同属南阳盆地的两个城市更应积极发展,合作共赢,一起为了没好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