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奇观,为什么总能听到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或天文奇观?
从个体事件这个词来解析:由事件、地点、时间组合构成。
例如下雪 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撒哈拉沙漠下雪,这是特殊事件,北方地区下雪是常事,取决于地点不同。冬天下雪是常事,夏天下雪就更加特殊,取决于时间。撒哈拉沙漠六月下雪就更为少见了,但却有发生过。
你能想到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什么事情吗?这是自然法则,很正常,只不过你是用人生在世的时间去判断某些事情是否发生,觉得稀奇。很多事件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经历,也不算奇怪。如果人能够活100万年,就不会去在意那些每隔几十年或者几百年才发生的事,到那时就会讲到几十万年一遇的事件了。
总结:世间万物,千奇百怪,姿态万千,无奇不有,地域不同,自然规律循环不息。积极乐观的心态好好活着就行。
自然奇观的含义类型?
自然景观含义:自然景观指以纯自然美为基本特征的景观。 根据构景要素及景观特征,可将自然景观分为四种类型:
1.地质地貌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包括一些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地质景观。其中对游客吸引力较大的是山岳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是其他类型景观形成的本地,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深受游客的欢迎。
2.水体景观
水体景观主要包括了地球表面的各种液态及固态水体景观。液态水的景观组合包括江河、湖泊、流泉、飞瀑和海洋;固态水体景观主要指各类冰川。
3.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包括了动物和植物景观。
4.气候和气象景观
气候往往作为区域景观的背景景观而存在,而天象景观则直接作为游客观赏的对象。同时短暂的天气对游人的出行有较大影响。
2021年中秋节天文奇观?
9月17日10:33土星合月,白天无法观看。可在17日傍晚到18日凌晨观看,月球的右侧是亮度为0.4等、呈现淡黄色的土星;左侧则是亮度为-2.8等、呈现白色的木星。21时左右朝南方观看,土星与月球的距离为6.7度,木星与月球的距离为12.5度,木星与土星的距离为16.5度。三者在摩羯座中相依相偎,为公众奉献一幕精彩的“双星伴月”景象。
9月18日14:50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3.96度的地方。21时左右朝南方观看,木星位于月球的右上方,距离已经拉开到了5度。下一次木星合月是10月15日。
2021年9月20日19时46分火星距离地球最远(地心距离2.638115天文单位、394656371公里)。这一天,地球和火星在太阳的两侧,火星在椭圆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远。
今年的中秋节是在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日),适逢望(满月),最圆的时候-望月的时间为9月21日7时55分,距离地球389988.036公里。在圆月当空之日,也是人们团圆的美好佳节。
怎么样地奇观?
2021年4月30日上午,广东、贵州、江西多地出现日晕天象奇观。
是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呢?
12月26有日环食天文奇观,是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呢?
2019年的最后一次大型天象奇观,即将在12月26日上演,尽管是日环食,但环食带并不不在中国境内,不过大家无需惋惜,因为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日偏食!对于大家来说,偏食仍然是一次难得的观测机会!
何谓日食,环食与偏食?日食成因很简单,就是月亮运行到了地球和太阳中间,根据月球和地球位置的一样,会形成:
日全食日环食为什么会形成日食?那是因为月球的大小和距离实在太凑巧了,刚好和太阳的视直径一致,因此月球在环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不小心挡住太阳就形成了日食!既然如此,那么每次都应该是全食,为什么会有两种日食?
那是因为月球环绕地球是一个是一个椭圆轨道,最远的时候大约40万千米,最近的时候大约36万千米,因此当月球在最近距离上挡住太阳时就形成了日全食!因为月球的视直径大了太阳那么一丢丢,所以把太阳全部挡住了,因此就成了全食!
而月球刚好在远地点挡住太阳时,比太阳的视直径小了那么一丢丢,因此当月球完全挡住太阳时,还有那么一圈金色的“魔戒”,那就成了绚丽无比的日全食!
既然都是环食和全食,那么为什么又有偏食呢?其实因为月亮尽管和太阳的视直径相差无几,但地球很大,因此月球的本影挡住的地球面积还是有限的,因此在本影以外看到的统统都是偏食,而距离越远,偏食的角度越小,一致到看不见为止!不过不必担心,偏食带范围极宽,只要明天天气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偏食,唯一的区别是大家看到的偏食角度是有差异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种花家所在的区域明天阴雨天气,所以打算看直播!但天气好的区域各位可别错过了,毕竟偏食也是很难得的!
日食周期每年都会发生2-5次日食,在1582年开始,发生5次日食的年份有1693、1758、1805、1823、1870、和1935年,下一次将出现在2206年。不过5次日食几乎都是偏食,日全食每隔18个月地球上的某处就会发生全食,但同一地点如果想要看到第二次日全食的话需要370年才能看到!
上次是2009年7月22日在浙江观测日全食,这边就是作者老家,所以下次就不要想了,因为要相隔370年之后,但偏食并没问题,这次看不到纯粹是天气不好,如果有兴趣,开个车到天气好点的地方,可以尽情欣赏。
全食的时间非常短暂,因为月球本影的速度超过1700千米/小时,因此整个全食过程一般仅仅只有分钟,最多也不超过7分31秒,每一千年中超过7分钟的日全食通常都少于10次,上一次是在1973年6月30日(7分3秒),下一次是将发生在2186年7月16日,持续的时间为7分29秒!
当然你如果是土豪,坐着超音速飞机跟踪日食,那么你日食的观测时间将可以超过74分钟,但并不能无限延长,因为最终月球的本影会越过地球,进入太空,此时只有能进入太空的飞船才可能观看!不过如果空间站上要观看日食的话可以通过日冕仪来实现,这是一个在望远镜中人工挡住太阳光的装置,观测在太阳附近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时常用的一个小把戏!
沙罗周期关于日食和月食,大家肯定经常听到一个沙罗周期,这沙罗周期是迦勒底人(巴比伦天文学家)在公元前数个世纪发现的,后来在1691年被爱德蒙·哈雷用来描述食的周期。
一个沙罗周期为18年11天又8小时(大约6585日)的食的周期,每隔一个沙罗周期,太阳、月球和地球将会在几乎相同的位置上,因此会发生同样的日食或者月食,细心的各位肯定发现一个问题了,刚不是说370年才看到相同的日食么,为什么现在18年就看到了?
月球被地球潮汐说定
其实假如地球被潮汐锁定,比如永远一面朝着太阳的话,这个愿望就实现了,但很可惜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所以18年后你所在的位置不一定在那个位置,所以很可惜啊,当机会来临的时你不在那里,但这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用钱能搞定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好吧,说得种花家很有钱一样,装一次B还被雷劈了!
偏食看点与注意事项其实偏食没啥好看的哈,就一个月饼被咬了一口一样,不过呢,家里有小朋友的大朋友,这可是科普的好机会,不过26日当天要上学,学校应该会组织学生们观看偏食!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太阳不能直接目视观测,否则眼球的晶状体会将太阳光聚焦在眼底烧伤视网膜,假如是望远镜的话那就更危险,必须要加上巴德太阳膜,甚至电焊用的那个玻璃镜片也可以,千万不要涂了墨汁的镜片或者墨镜观看,因为那个根本不顶用,当然如果是日珥镜更好!
用望远镜观测的朋友也要特别注意,因为口径比较大的望远镜,太阳膜容易被风吹起,所以绝对要当心,因为望远镜聚焦的能量更大!
各地日食出没时间表:
差不多就是11点到13点之间哈,中午时间比较好,各位有空不妨围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