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收购摩拜,299元押金还能退得回来吗?
先明确一点,摩拜单车押金可以退,这一点毋庸置疑。消费者的押金在法律上说属于债权质。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4月3日,美团以3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其中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以及10亿美元债务。 摩拜在收购以后还将保持独立运营,摩拜单车的管理团队保持不变,王晓峰将继续担任CEO,胡玮炜将继续担任总裁。
央视记者采访摩拜相关负责人表示,被收购后,摩拜单车在使用上,用户不会受到影响,退押金也将遵从原有规则,不会发生变化。
酷骑单车的破产和摩拜单车被收购,完全是两个性质,所以押金问题也没有可比性。在美团的支持下,具有原创性的摩拜单车或许能发扬光大,不过,靠谱的盈利模式才是单车市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只依靠有限的消费者上缴押金作为资本运作,恐怕远远难以支撑庞大的车辆损耗和维修。 美团收购摩拜是否只是相中了,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大数据不得而知。智慧城市发展到今天,得数据者得天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曾经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领域数一数二的摩拜,如今傍上的大款,真的是要带它一起飞吗?我不看好。
龙岩人一下就变的全国最多自行车了?
美团收购,龙岩人自豪不?
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跟龙岩人一点关系也没有,原因如下
1、即使老板王兴龙岩人,但对龙岩人千千万,他只是他自己,其他人没有必须给自己贴金。
2、王兴收购美团,是资本的游戏,也跟龙岩也没多少关系。
3、如果有人说自豪,只能说能给自己贴金面子上。但面子有时候害死自己。
4、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能提高一下龙岩城市知晓率,头条老板一样在做。
所以资本的游戏,百姓看戏!
发现好像互联网格局不是阿里就是腾讯完全是这俩大体系的资本在运作?
BAT是三座大山一样的存在,百度近些年没落了!阿里和腾讯越来越庞大,这个互联网赢家通吃的原因很有关!
另外,现在的创业模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快速铺开,甩开与对手的差距,互联网企业更是如此,一个月就会产生大的变化。所以资金对创业者非常重要!
而阿里和腾讯,由于业务绝对的优势地位,非常有钱,创业公司经过天使轮、ABCD轮融资后,资金要求更多,普通的投资人就玩不下去了,只有两个地主家有余粮。
因此最后结果都是被收入囊中!很创业者也乐意这个结果。拒绝被收的结果就是面对这两个庞大的对手,很可能被消灭。
创业4年为何非卖不可?
共享单车外部市场竟争激烈,无法找到正确的盈利路线,一直以来是靠融资烧钱来维持。摩拜算是共享单车里最有实力的,但是直到美团收购时,摩拜还欠了10亿美元外债,本来30多亿美元的收购也只能拿到20多亿。可以看出其它共享单车没有金主的支持是多么的难熬。
共享单车盈利点单一,除了靠押金和消费者骑行的收入外,没有其它渠道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的。这也是摩拜创始团队明白的,一旦没了金主的支持他们早晚会破产,不如趁着现在价值高买个好价钱,免得到时负债累累。
而美团是个大财主,收购摩拜只是为了打车出行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前期并不怕摩拜亏钱。
美团收购摩拜后为何不自己进驻摩拜单车?
一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美团的王兴为什么坚持全部收购,而不是投资让其独立发展?
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入驻,包括人员调整。共享单车几家名声响亮的公司已经被各大巨头瓜分、划定势力范围,摩拜被美团收入囊中,阿里拿到哈罗单车、ofo两张牌,滴滴收了小蓝单车,自己搞了个青桔单车。
共享单车的模式没有画下完美的商业模式闭环,也就难以催生出更大体量的独立公司来。至于目前美团并没有对摩拜有多大动作,原因很明显:
1、冷却一下,迟早是要动的。
一是主动会调整,大概也会有半年左右的过渡期吧,如何与美团其他业务嫁接,相互赋能,这一定需要美团相关管理人员接受摩拜的运营,或者说部分运营。
二是被动会调整,如今共享单车需要的是服务升级,而不是量上增加,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过多不可用的单车,都需要削减调整的。
2、原创始团队自己陆续散去。
名分上,CEO王晓峰没变,总裁胡玮炜没变,这些亿万身家的人,你去对比一下出售公司的创始人,或者作为被动并购一方的创始人,财务实现自由了,公司并不按照自己之前的设想发展,他们都留在公司了吗?留住了几年?
留下时间只是谈判的结果,要么为了稳定员工,要么为了稳定资本,要么就是做给媒体看的。实际的结果,协议都写好了,这些人只是处于缓冲期,早在谋划自己的下一步了。
本来可以想象王晓峰可以继续在美团体系做大,攻下一个更高的高度,但他在股东大会上勇敢的,心有不甘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赞成意见,另一方面的意思:我不会继续陪着你们玩的。
半年后,再看看新闻吧,膜拜一定会有大动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