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30运输机,不选择水路航运却选择空运?
海运的话要绕大半个欧洲,容易夜长梦多
7月12日,一架俄罗斯的安-124-100型战略运输机陆续降落在土耳其安卡拉穆斯特空军基地,机上运送的就是近半年来在美国与土耳其之间引起巨大争议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之后又有两架安-124运输机陆续抵达,将土耳其订购的第一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交付,俄罗斯计划分七个批次陆续交付,全部交付工作要到2020年4月份完成。载着S-400到达土耳其的俄罗斯安-124战略运输机正在土耳其卸货的安-124运输机
实际上根据俄罗斯与土耳其签署的S-400合同,第一批次原计划是在今年9月份交付,但是随着土耳其与美国间围绕S-400购买分歧加剧,美方不断向土耳其试压。俄罗斯在今年4月份就宣布将提前交付给土耳其S-400,其中应该有添油加醋,早点造成既成事实的意味,免得土耳其突然夜长梦多,临场反悔。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今日报道,俄罗斯交付土耳其S-400相当于在北约国家间钉上一个楔子,说的多实诚。
所以选择空运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S-400的生产基地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区的基里希市,紧邻波罗的海。如果进行海运的话,要经过波罗的海、北海、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到地中海,差不多要绕欧洲一圈。虽然俄罗斯不是伊朗,可以随便让人扣船,但是耽搁太久始终不大好。海运和空运线路对比,空运就要绕过乌克兰
同时这次交付量并不大,这架安-124运送的也就8辆车加两个半挂车厢,即使加上七月份其他两架安-124,估计也就相当于24~30辆卡车的货,合在一起也就相当于两个发射连的货,包船运还太浪费了。这不像交付给我们S-400的方式,因为采购量大,是两个团的S-400一起打包装三条船一起运过来。卫星照片显示的安-124和运送给土耳其的S-400系统俄罗斯国防部的推特图,表示这三架安-124今天又拉了一批货送去土耳其
然后美国政府在昨天表示,将在下周宣布就土耳其购买S-400防空系统行为做出具体制裁措施,但彭博社援引军方相关人士消息,美军将对土耳其在美国接受F-35训练的飞行员做出限其7月31日之前离开美国的决定。土耳其第一批订购两架的F-35已经生产完毕,但是“扣留”在美国,美国允许土耳其飞行员过来接受适应性训练。
运20对标的是c130还是c17?
对标c17。
据公开资料显示,现有搭载了4台WS-18发动机的运-20最大航程达到7800千米。而众所周知,WS-18脱胎于D-30KP2涡扇发动机,还要比后者轻了300kg、推力大8~9%,油耗降低了20%。虽然D-30KP2发动机诞生自上世纪60年代,属于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但无论是原装的D-30KP2还是WS-18,到底都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油老虎”。
运-20最大载重量只有55吨,和C-17的77吨相比还是有着点差距。但这一差距还是发动机的锅:C-17“环球霸王”大型战略运输机搭载的是F-117-PW-100涡扇发动机,属于第二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达到18.9吨,四台也就能够同时产生最大达到75.6吨的推力。
而即便是经过改良、提升推力的WS-18其最大推力也不过13.2吨,更别提只有12.5吨推力的D-30KP2。四台WS-18最大推力只有52.8吨,这么算下来运-20四台发动机的推力甚至要较C-17少了足足22.8吨!
得益于F-117-PW-100涡扇发动机的使用,C-17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72吨,最大载重达到77吨。由于该型发动机系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虽然推力要较D-30KP2还要大,但是其耗油量相对低。这使得C-17的最大航程能够达到11600公里。所以说,C-17运输机在执行任务时候,航程和载重量都占有优势。
运20能不能改装成反潜机?
运-20可以改装成反潜机,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或者可以这样说,在运-20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将其改装成反潜机的计划。
运-20是我国最新研制的运输机,其作为一种大型军用运输机,高航程,高载重是其设计特点,相应的,其在引擎油耗等方面也会偏高。而且运-20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运载装备,货物等物资,将货舱宽度尽量扩宽,显得机体十分肥胖,这也为其赢得了“胖妞“的称号。但是反过来说,运-20改装成预警机是有利用价值的,其66吨的有效载荷,以及宽敞的机舱,完全可以容纳和搭载一整套复杂的雷达探测装备。
但是用运-20改造反潜机,岂不是会浪费太多有效载荷?反潜机主要的装备就是磁异常探测器,机载的小型雷达,雷达信号探测器,声纳浮标舱,以及装备反潜鱼雷的武器舱等,如果说机翼下的挂点也全部挂载反舰武器的话,那也不过是反潜深弹,几枚反舰导弹而已,这些装备加在一起也不会到66吨这样高的重量,如果改造成反潜机,那这些不足66吨的空间岂不是要被浪费掉?
这样平白无故的浪费航空燃油,恐怕世界上没几个国家能做的起吧?更何况我国空军目前真的很缺资金,来对二三线的歼-7/歼-8机队进行更新换代,更何况我们空军的大型预警机数量还不够,就拿空警2000来说吧,载机还用的是俄罗斯二手的伊尔-76运输机,运-20改装预警机迫在眉睫,再就是我们空中加油机数量也不够,目前几架伊尔-78加油机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老的轰油-6载油量很少,仅能支持歼-8D和歼-10战机,最新的歼-15,歼-16、歼-20根本支持不到,这块短板也急需运-20运输机来解决的,这就耗费很大时间和数量,反潜机排队是不可能的。
从现代反潜机的任务特性来讲,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大规模的潜艇攻击已经遥不可及,因此各国海军都在缩减其反潜机机队,但是当前环境下新生的诸多问题,已经让反潜机从原本的专注反潜职能,变成了类似于巡逻机的职能,以进行反海盗,反走私,打击非法移民,巡逻专属经济区,进行人道主义搜索和救援等职责。因此现代的反潜机的全名都叫做反潜巡逻机。
再来看看其他国家的反潜机的来历,虽然最初各国依然在用轰炸机来改造反潜机,但是到了近些年,各国都开始以民航客机,中小型运输机来改造反潜机。英国在二战结束后,先使用兰开斯特轰炸机改造的沙克尔顿反潜机,但是到了1960年代,就改用以哈维兰彗星型客机改造的“猎迷”反潜巡逻机。
美国反潜机的发展亦是如此,二战后最初的反潜机是由B-34列克星敦轰炸机改造的PV-2“鱼叉”反潜机,虽然之后又独自研发了几种专用的反潜巡逻及,但也是到了1960年代,就开始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L-188客机改造出了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产量比较大,也装备了很多个国家。目前美国海军最新型的P-8A波塞冬反潜机也是由客机改造的,其基于波音737-800型客机的机体改造。
以前的反潜机是通过机载声纳以及机载雷达来探测敌方潜艇,但是现代的反潜巡逻机虽然也有这些装备,但是又多了一项反潜利器——磁异常探测器。潜艇由于其金属制造的舰体,免不了会对其附近的地磁场造成干扰,而磁异常探测器可以检测出这种干扰,进而发现敌方潜艇。为了减少飞机机体内自带的金属元件对其造成的干扰,磁异常探测器通常是放在机尾延伸出的杆状结构上,或者采取拖拽的方式,但是反潜巡逻机上搭载的磁异常探测器如果要正常运行,还需要飞机在低空进行长时间的飞行,因为探测磁场的大小随着相距距离的的倒数而减小,同时还取决于敌方潜艇自身的大小以及航行方向。
如果用运-20改造的反潜机,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减少磁异常探测器如何安装,通常是安装在机体尾部的突出结构内,但是运-20为了载货,将货舱高度设计的较高,这必然会影响到磁异常探测器的探测性能;第二点,运-20的气动设计,本身就不适合在低空长时间航行,而且驾驶舱的位置也会对低空航行时的视野造成一定的干扰。就这两点,足以让运-20改造成反潜机的愿望破碎。
运-20和民航客机相比,虽然在战地机场起降更具有优势,但是海军的反潜巡逻机,都是从自身拥有的海军航空基地起飞的,极小极小的几率才会面对战地机场这种苛刻的条件,因此改造反潜巡逻机还应该以民航客机为主,再就是用中型运输机改装,目前我们用的是运-9改的高新6号,整体比较,还是客机改装比较占优势。
如果说真的要开发高新六号的继任者,中小型运输机或者是我国自产的窄体民航客机C919等才是更好的选择。不过鉴于目前C919目前的载重能力还不及波音737-800,所以应该等我国的下一代国产民航飞机C929的出现,C929或许将成为改造反潜巡逻机的最佳平台。
运20与a380哪个大?
运20与380相比,无论是长宽高还是载重,都是A380大。以下是两者的数据。
运-20
翼 展:50米 机 长:47米 机 高:15米
航 程:大于7800千米(满载)
实用升限:13000米
动力装置:D-30KP-2涡扇发动机
前缘后掠角:24度
最大载重量:66吨 最大起飞重量:220吨
A380-800
长度(米):68.85 m 翼展(米):79.14 m
高度(米):10.84 m 客舱长(米):50.68 m
伊尔76运输机和运20谁大?
伊尔76的发动机采用了4台D一30KP一2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动力近12吨,最大航程只有5600公里,载重只有50吨,并且该机的航电系统、操作性能都特别落后。而我国的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动机,原来也是采用俄罗斯的D30KP一2发动机,两款飞机动力不差上下。我国准备把最新研制的涡扇一18发动机替代俄罗斯的发动机,重新装上运20,这样运20不久会换上涡扇一18发动机,该发动机单台的推动力为14吨。据说还可以换上我国最新产的大涵道比涡扇一20发动机,这两款国产飞机发动机都比伊尔76发动机先进而且推动力大。运20换上国产发动机后如虎添翼,各项性能指标将有所提高,航程能达到7800公里,载重达到73吨。我国的运20在发动机的推动力和各项性能指标上完全比伊尔76强。运—20作为200吨级的运输机种,它主要为了补充最终代替伊尔—76,满足中国军队40-50吨范围内的远程空运需求。
运—20虽然模仿伊尔—76运输机的机翼,可是,机翼翼型、结构、材料做了大幅改进;机身设计更加参考安—70、C—17的设计理念,与伊尔—76完全脱离!
它的机体长度比伊尔—76低:需要发挥大直径机体空间的搭载作用,它就要保证货舱宽度的同时尽量降低机舱地板的高度——(减少货舱的倾斜角度尤其重要!)运—20采用安—70的双侧纵向起落架舱布局: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两侧的独立舱体内,可以保证机身筒形机体的完整性;而单侧3组6个机轮则加大直径和宽度,保证机身在静止状态距离地面仅有1米——适合快速装载武器和人员!
另外,运—20的前起落架位置靠近机头段,而机头驾驶舱没有伊尔—76机头下端的独立导航舱:机身段的可用舱体比例超过伊尔—76!而它的机身尾段外形呈锥形:这是低阻力气动设计,有效弥补机身外形对飞行性能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少战略运输力量的“窘境”。
运—20的起飞重量不比C—17A差:200吨起飞重量时的空重为85—100吨;载重20吨时有效航程为5500千米!可以满足中国陆军作战部队90%的装备运输要求,我国陆军现役的重型装备,包括轻型(轮/履)突击炮/坦克/装甲车等等都能搬上运—20,运到数千千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