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案例,什么企业需要反垄断?
今天从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被立案这件事谈起。这个事一出来,一大群人特别义愤填膺的站队了。有站在反对阿里巴巴一边的,也有站在支持阿里巴巴这边的。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的,很激动。但是你要问他,为什么要反垄断,反垄断的理由是什么?反垄断的道理是什么?他未必说得清楚,他那水平就剩下义愤了。我今天要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知识。当然了,认真学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必听我这段了,他们都懂,但是大多数人不一定懂。那么在讲反垄断之前,首先讲什么叫垄断。
垄断就指你一个公司在某一行业某一行当,你占着绝对的优势,份额特别大,别人都没法跟你竞争了,这就叫垄断,那么怎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的呢?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叫自然垄断,就这行业,他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出现这种情况还不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网。
你们家用电是不是?那你们家这个电网是不是有好几家电网公司在你们家埋了线了?比如十家,你们家搁十个电表,哪家电便宜就用哪家的,来回切换,那不可能啊。
所以电网他只能是一家,两家的几乎都没有,这个就是自然垄断,还有一种啊,不是自然垄断。这个行业本来是有竞争的,但竞争着,其中有一个脱颖而出,占了绝对的优势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你们家电脑装的多半是windows吧,这就是垄断。windows最牛的时候,把这个苹果是压着喘不过气来。当时苹果份额应该不到10%,我记得最低的时候也就5%。IBM这么牛的公司搞了个操作系统,它就叫OS。直接被windows给灭了,没法竞争。后来冒出了一个能有点竞争意思的,咱们大家都知道是Linux,免费的大家还可能用用。这个就是绝对的垄断。那么达到这个垄断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不正当竞争达成的垄断,这个当然应该惩治,不正当竞争啊。你用违法的手段达到垄断地位,那还不惩治你。法律还不制裁你。
家电巨头年年招标低价压榨供应商呢?
最近大家都在指责马云刘强东王兴类公司搞垄断,放高利贷,社区团购。淘宝拼多多确实主张了低价拼杀模式,让很多的制造,经销企业举步艰难,微利无利过日子。这种歪风也吹到了线下企业,有些头部企业如家电巨头,3C巨头年年月月招标,让供应商残酷拼杀,最低价才能中标,甚至有的美企还开发了相关软件指定供应商在某日在某时15分钟内任意多次报价,每次报价都能看见自己第几名,完全就是把大家与老虎🐯关在一个铁龙里相互决斗,不死也得片体鳞伤的倒下!日资企业的做法却不是这样,供应商稳定,价格也是协商机制,能够给供应商合理利润,所以他们产品品质才有保障。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合理利润都要有才能有品质与服务。常言道:鱼儿出水养三家,打鱼的,卖鱼的,吃鱼的都要其乐融融,才是幸福的正常的日子。
是不是多了很多创业机会?
可能的结果之一,但是垄断市场的行为,作恶成本很低。比如饿了吗,拼多多。员工死了,法律不能就这单一事件惩罚他们,但是他们的凭仗就是强势。
阿里巴巴反垄断被罚?
阿里在中国境内零售平台实行二选一,例如商家选择天猫必须放弃京东,严重损害商家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这个周末最大的新闻便是阿里反垄断盖棺定论了,根据去年全年营收的5097亿为基数,按4%进行处罚,合人民币182亿。虽然182亿看着吓人,但对市值5万亿,年赚1500亿阿里来说,这笔罚金就一个月的利润,并不足以伤筋动骨,更主要是起到震慑作用。反垄断可能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成为政策主流。
而像腾讯、美团、拼多多这些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互联网巨头,后续经营将会慎之又慎。
什么叫行业垄断?
垄断分为寡头垄断和绝对垄断。前者表明市场上几个少数厂商控制着价格和交易,每个厂商的份额可能都在20%-30%左右,但是加起来可能达到了80%以上。如cpu行业的intel和amd;可乐行业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绝对垄断表明某一个厂商在市场上有绝对控制地位,从价格到产品全部由它说了算。多见于政府控制部门,如邮政,电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