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世界格局将如何演变?
受疫情影响,加上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经济一度陷于严重衰退状态。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已经过去了。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日前在国家杜马发表演讲时表示,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2019年大流行之前的水平。尽管据俄罗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俄2020年第四季度的GDP,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约3%。不过,随着经济增长的增速,俄罗斯实际上已经开始摆脱经济衰退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将拥有更多的资本,与老对手美国展开更加激烈的对抗。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总统拜登一直寻求与普京在下月举行会面。为此,在日前美国爆发大规模网络袭击事件后,虽有美媒和某些政客一口咬定“就是俄罗斯干的”。不过,拜登却罕见为俄罗斯澄清,称“没有证据表明袭击事件与俄罗斯有关”。对此,有分析认为,拜登此举,就是为下月可能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
拜登的示好,并不意味着普京就会领情。相反,莫斯科对美态度却变得越发强硬。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称,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言人罗斯,已经被列入“不受俄罗斯欢迎”的人员名单,按照俄方的要求,包括罗斯在内的一批被驱逐美国外交官,必须在5月21日之前离开俄罗斯。
另外,俄罗斯同时还将8名美国政府官员列入制裁名单。很显然,俄罗斯此举,就是对美国之前的外交挑衅进行报复。与此同时,也是对拜登日前示好行为的一种蔑视,让美国及其附庸都知道,今天的俄罗斯并不好惹。
俄罗斯手里头的经济资本增加了,底气就更加充足。除了在外交上与美国展开激烈对抗外,普京政府在叙利亚战场上,对美国所支持的叛军武装,更是大打出手进行毁灭性打击,让美国在叙利亚的处境变得更加难堪。
俄军方发言人12日发布消息称,自4月23日以来,俄叙联军在叙利亚境内展开的反恐行动中,共打死338名恐怖分子,抓捕了44人,同时还摧毁了80多个恐怖分子使用的设施和掩体。另外,俄叙联军还发现了26个武器库,缴获超过21.5吨弹药,还有7吨其他恐怖主义资产。
这种战果相对于俄罗斯是辉煌的,但相对于美国来说却是及其苦涩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原本被美国用来实现叙利亚政权更迭的武装组织,现在因为美国无力在叙利亚与俄罗斯展开对抗,正在成为了叙利亚内战的可怜牺牲品。
美国的叙利亚战略,因为前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神操作,导致驻叙美军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到该国东北部的一个角落。美军现在只能借助库尔德武装的支持,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眼睁睁地看着俄叙联军,在肆无忌惮地收拾美国所支持的叛军武装。
美国的综合国力强于俄罗斯,但与普京的对外政策可以自由发挥不同,拜登因受美国诸多政治和经济利益集团的掣肘,其对外政策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在美俄对抗中,美国空有更具优势的综合国力,但却在与俄罗斯长期的对抗中,屡屡陷于被动状态。
即便在过去暴发疫情最困难时期,俄罗斯无论是在欧洲与北约的对抗,还是在叙利亚战场上,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现如今,随着俄罗斯经济状况的好转,普京还不在对美战略上反守为攻?因此,从近期俄罗斯针对美国挑衅的对等、甚至加倍反击来看,俄罗斯在大国对抗中已经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了。
俄美首脑于日本大阪举行了会谈?
谢谢邀请、赏阅、评论、转载和点赞!
俄美首脑普京与特朗普不仅在日本大阪G20峰会期间举行了双边会晤,会谈后双方均表达了积极的信息,甚至邀请对方对本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且,普京与特朗普还在G20峰会期间的活动中互动频繁,例如:在日本安倍晋三安排的招待晚宴上,更是刻意的将这两位安排在东道主安倍晋三的两侧,不过这两位在就餐期间隔着安倍晋三碰杯,而无视安倍晋三的存在着实让安倍极为尴尬,面色凝重起身离席!
不过美国与俄罗斯紧张关系的改变几乎不可能实现,美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久病难医或者积重难反来形容,又或者更为专业一点,那就是美俄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对手,有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为两国首脑一两场愉快的会谈就能够解决!
在国际格局中,美俄是具备战略竞争关系的对手,美国从冷战开始就专注于扼制和压制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目前基本上已经对俄罗斯全面的临近边界全面围堵,但是近些年来俄罗斯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也开始调整战略和方向!
即:在关乎俄罗斯核心利益的边境地区,面对美国及盟友的战略迫近,坚持抗争丝毫不退让,例如: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乌克兰之争,俄罗斯即便无法让整个乌克兰就在自己的怀抱,那么就强行拿下克里米亚,并策动支持乌东地区闹独立,俄罗斯强硬的立场,让美国为首的西方无法彻底拿下乌克兰!
在美国推行打击颠覆全球反美或者不听话国家的行动中,以较小的代价支持这些被美国下手的国家,例如:叙利亚、委内瑞拉和现在的伊朗!美国行动上升一个层级,俄罗斯对应的支持措施也就上升一个层级!
当然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对抗,肯定离不开核武器和核武器的更新换代的能力,不过俄罗斯的国力已经严重的低于美国,全面对抗只是奢望,因此俄罗斯主要做的是是重点发展不对称核打击能力,例如:发展高超音速导弹和地面机动弹道导弹发射车!
俄美若真的想改善关系,唯一的可能是美国让出东欧和中亚地区,俄罗斯不再涉足中东或者拉丁美洲地区,奈何特朗普在国内无法说服美国的鹰派,也国也无法左右欧盟和欧洲各国的主张!俄罗斯也不大可能冒险彻底撤出中东和拉丁美洲,假如美国反悔呢?岂不更加被动!
俄罗斯总统普京之所以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些年互动频繁,主要还是特朗普暂时对俄罗斯没有太多的诉求,两国几乎没有什么贸易,有的只是战略冲突,因此无欲无求!俄罗斯也想缓和与美国的关系,毕竟经济压力太大!
美俄两国军舰海上相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是国内互联网能公开收搜到的少数国外中文通讯社之一,此通讯社报道的内容基本上比较可靠,因此,在撰写有关国际时事新闻时,具备重大的参考价值,是作为军迷个人的看法,当然,仅是一家之言,不代表其他读者的观点。
6月7日,美俄两国海军的大型驱逐舰,在东海方向差点就碰撞到了一起,成了全球军事网站报道的重点内容,关于此方面的国内自媒体推文,其实已经非常多,只需搜狗一下,就能跳出来一大堆文章。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战舰编队与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东海海域沿平行航线行进期间,美军“钱瑟勒斯维尔”号导弹巡洋舰突然改变航向,在俄海军“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前方50米处切入俄方潜舰航线。为了避免发生碰撞,俄军官兵被迫展开紧急机动。
俄方在国际波段向美舰指挥部提出了抗议,并要求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但据美国海军方面发表的声明称,俄方军舰采取的行动"不安全,不专业",当时,俄方军舰距美国巡洋舰的距离已接近约15-30米。
因此可见,俄美海军双方,都将两国海军在东海方向的差点碰撞责任都归咎于对方,自己并未责任。因此,外界其实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只能看俄美双方各自的表述了,才能得出基于自身的基本判断,但外界的判断,不一定都正确,可能距离真相相去甚远。
但从美国记者芭芭拉·斯塔尔在她的页面上张贴了一张从P-8波塞冬海上反潜巡逻机上摄下的照片。照片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海面上留下的俄罗斯战舰的航迹,俄罗斯战舰被迫紧急掉头。
但不管这么说,俄海军572号反潜舰和美海军CG-62导弹巡洋舰并未相撞,属于不幸中的万幸,追究责任的话,基本上说不清楚,大概道不明白了。
有人可能出于正义的化身,将责任全都推在美海军身上,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老美喜欢在全球玩自由航行的把戏,这是事实不容抹杀。
所以,俄海军与美海军,在公海上差点相撞,从另外一个角度考量,也是好事情,至少可以教训一下老美,别到处航行自由,惹是生非了。
随着美俄矛盾加剧,海军对峙较为频繁,屡次上演跟踪、拦截、围堵、碰撞戏码,但双方却始终保持斗而不破的态势,在冲突边缘中,基本摸清了对方可承受的底线。
但是,如6月7日那般,俄海军满载排水量8700吨的大型反潜舰与美海军满载排水量9800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差点擦出火花的高危动作却非常罕见。
至于俄美海军尝试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方式,来逼迫对方谁“先眨眼”谁就是孬种,火药味十足的对抗,究竟谁占谁的便宜,只有俄美海军自个心知肚明,外界其实不便妄加猜测,从而得出谁先惹得祸,这个还真有一定的难度,个人这么认为。
另外,据华盛顿6月8日电,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6月7日向记者表示,美国和俄罗斯军方,将就在东海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
这是什么个意思,说明此事性质有点严重了,俄美双方海军得入座好好谈谈了,否则,真的发生直接碰撞,那就不好玩了,双方都得付出代价。
俄罗斯与美国建交是哪一年?
俄罗斯与美国建交是1809年,俄国与美国正式建交。
俄罗斯与美国在当时,阿拉斯加是俄国的殖民地,俄国的殖民贸易公司俄美公司把阿拉斯加的冰块和东方的茶叶、布匹、瓷器等商品贩卖到美国等地。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几乎是倾囊而出,依然败给了英法联军。这场战争导致俄国财政严重空虚,同时俄国也害怕英国趁机占领阿拉斯加
美国与俄罗斯有多大的仇怨?
俄罗斯在历史上与美国关系不错。
沙俄为削弱宿敌英、法帝国在北美的殖民势力,支持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支持了美国(林肯)联邦政府的反分裂战争。沙俄在欧洲“第九次俄土战争”(又称“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英、法、土耳其后,为防止法国乘沙俄之危夺取阿拉斯加,沙俄还忍痛将其贱卖给了美国。
俄罗斯与美国结“梁子”源于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颠覆了沙俄帝国,创立了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苏维埃红色政权,它的目标是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埋葬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由此俄国退出了一战美英法俄“协约国”集团与德土“同盟国”集团之间的帝国主义战争,与欧洲英法老牌帝国和后起之秀美帝国分道扬镳。
1922年俄罗斯组建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联盟,被欧美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孤立和遏制,苏联成为了美国的敌人。
二战美国援助苏联抗击纳粹德国,只是权宜之计。二战纳粹德国的崛起,是源于希特勒要为德国一战战败割地赔款,向欧美“协约国”集团复仇。
德军像一股黑色祸水横扫欧洲,灭亡波兰、迫使法国投降,英国也岌岌可危,德国还突袭苏联使之濒临崩溃。德国成为了美欧头号威胁。
美国(罗斯福)认为,与德国黑色祸水的现实威胁相比,苏联红色祸水的威胁只是潜在的。为了拯救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美国支持苏联与德国两股祸水厮杀火拼,并对苏联实施了军事和经济援助。
二战后的苏联成为了美欧头号的现实威胁,美(英)国带头对苏联发动冷战。二战后苏联组建了横跨欧亚大陆,触角伸向东南亚(越南)、中北美(古巴)的世界红色社会主义阵容,励志要成为埋葬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美国迅速组建“北约”与苏“华约”集团对抗,全面开启对苏冷战。美国还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并全面封锁古巴,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势力的蔓延扩张。
苏联冷战解体后,美国仍不放过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主要军事、外交遗产,仍然是横跨欧亚的军事强国和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大国,对欧洲的威胁仍然巨大。
美国为了领导北约控制欧洲,也必须让俄罗斯继续作为欧洲的敌人存在,让美国军事占领并驻军欧洲有充足理由。
这就是无论普京想如何缓和与美国关系,美国都不理睬并不依不饶对俄罗斯找茬生事,实施政治打压、军事紧逼和经济制裁。美国期待在北约的高压下,俄罗斯爆发颜色革命和分裂内战而再次解体。
只要俄罗斯联邦主体继续维持,那怕它在不断衰竭,它也是美国不会放过的敌人。世界“既生瑜,何生亮!”这就是俄罗斯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