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多国宣布驱逐俄外交官,美欧几国为什么不直接选择驱逐大使?
美国和西欧各国驱逐普通外交官是为了给俄罗斯施压,而不是彻底撕破脸皮。大使代表着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如果驱逐了大使,就彻底代表着双方断交,双方谁也接受不了断交的代价。
西欧国家与俄罗斯看似紧张,实质是一种试探。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美俄双方也曾经互相驱逐外交官。如果驱逐了大使,双方失去了外交关系,也就失去了沟通渠道,接下来可能就要发生战争了,这个后果特朗普与普京心里都清楚。所以,外交官可以驱逐,大使不能驱逐。
北约也对俄罗斯出手了?
前俄罗斯情报部门间谍 斯克里帕尔在英国伦敦被神经毒剂袭击中毒,而他又替英国军情六处工作,是个双面间谍。这起案件已经演变成了比冷战时期还要严重的外交风波,英国在无实证的情况指认俄罗斯策划这起案件,双方加上盟友共驱逐外交官人数已达百人以上。 近日,北约组织又宣布就伦敦间谍中毒案,对俄罗斯采取行动,驱逐驻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的七名俄罗斯外交官。这样,就有27个国家总共驱逐了俄罗斯150名驻外外交官。 俄罗斯坚决否认与这起事件有关,但此时处于俄罗斯与北约明争暗斗的关键节点。说白了,谁干的还有必要查清吗?谁干的有那么重要吗?关键在于北约说是俄罗斯干的,全世界谁敢说不是呢?
叙利亚战场俄罗斯出手,北约败退,中东版图有俄罗斯的一块。乌克兰、土耳其、格鲁吉亚、芬兰这些国家都有心加入欧盟及北约,但受尽俄罗斯压制与阻拦,北约对俄罗斯的弧形包围圈没有形成。普京又再度当选总统,对欧洲从来都是拳头加钢铁,没有服软过。俄罗斯近些年致力于恢复强国建设,大量军事力量部署在北约国家边境,东扩和西进的矛盾日益增长。 俄罗斯和欧美的地缘战略矛盾如此突出,逮到个机会还不使劲全力锤你。中毒的是个已经退休且暴露的特工,至于发展成如此大的外交风波吗?能解释的就是打压你到没话说,27比1,再看全世界,俄罗斯是孤军奋战。无辜的是中毒的间谍,作为北约出手的借口,最后这点价值也就算用完了。
普京密友切尔西老板俄罗斯寡头阿布为何被英国取消签证遭软驱逐?
英超豪门切尔西老板、俄罗斯著名的寡头、普京总统的密友阿布于今年3月4日爆发的俄英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及英美等20多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后,被英国取消了签证,被英国软驱逐,倒不是因为阿布在英国犯事了,而是英国打击俄罗斯的组成部分,这是杀鸡给猴看,实质上是英国利用俄英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对俄罗斯,对普京的惩罚,而英国对包括阿布在内的常年居住在“伦敦格勒”的俄罗斯寡头、富豪取消签证的软驱逐的做法,跟今年4月6日美国对“普京的核心圈子”实施的制裁具有异曲同工的目的与效果,都是在精准打击俄罗斯的金融与海外融资,对俄罗斯经济实施抽骨扒皮的重击。
1、“15年,15个冠军”的“罗曼帝国”或许将要终结,火爆的英超将再也见不到俄罗斯寡头阿布的身影,俄罗斯人在伦敦呼风唤雨的时代开始落幕。
在全球最火爆的足球联赛英超,在2003年之前,已经拥有98年历史的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从来都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这一年的7月,一艘售价3.4亿欧元的私人游艇“日蚀号”像一个将军似的开进泰晤士河口,一个谜一般的超级富豪登陆伦敦,以1.4亿镑的价格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大肆挥舞支票簿,从此,屌丝切尔西一夜之间蜕变成豪门,灰姑娘的神话闪亮在英超,在日已落帝国登场,亮瞎英国人的双眼,震撼世界足坛。这个人便是当时年仅36岁的俄罗斯大寡头、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区长(相当于省长)阿布,全名叫做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阿布对切尔西俱乐部每个赛季都一掷千金,掀起了足球世界的“军备竞赛”,15年来,切尔西收获了15个冠军,包括1个欧冠冠军、1个欧联杯冠军、5个英超冠军、8个英格兰足总杯冠军,切尔西也从负债累累、奄奄一息的山鸡,变成了全球瞩目的凤凰,现在已是世界足坛第7大豪门。
但是,在“蓝桥”(切尔西球场)再也看不到阿布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出售切尔西俱乐部,并聘请了纽约的一家商业银行雷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甩卖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咨询顾问、操盘手,阿布已经拒绝了一份23亿美元的报价,他的要价是39亿美元(30亿英镑)。切尔西球迷确信阿布将抛弃这个“玩具”,于今年8月底在“蓝桥”举行的一场切尔西与阿森纳的伦敦德比,打出“15年,15个冠军”的横幅,喊着“罗曼帝国”的口号,感谢并缅怀即将离去的阿布。
阿布为什么铁了心要甩卖最心爱的“玩具”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因为他被英国软驱逐了,成为英国政府不受欢迎的俄罗斯人。
2、由于英国对包括阿布在内的许多俄罗斯人取消了签证,遭到了软驱逐,“伦敦格勒”已经不再是阿布的第二故乡与常住地,被迫挥手告别“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
阿布自从2003年收购了切尔西俱乐部后,开始常年定居伦敦,他在俄罗斯驻英国大使馆只有几墙之隔的肯辛顿,花费了9000万镑购置了一幢豪宅,2016年他将豪宅扩大为1858平方米,打造成一座小型宫殿。15年来,他在伦敦流连忘返,伦敦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的7个孩子中的5个都在英国接受教育,而他本人也成了“伦敦格勒”的化身。
今年3月4日,俄英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英国、美国等二十多个西方一口咬定下毒的凶手是俄罗斯,不容俄罗斯辩解,并于4月份集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这是英国对俄罗斯明面上的打击,台面下的打击动作也不少,其中,英国政府停止更新许多居住在“伦敦格勒”的俄罗斯富豪的签证,对他们下逐客令软驱逐,作为“伦敦格勒”象征的阿布首当其冲。
4月,英国政府停止更新阿布的签证,数次申请都被拒绝;5月,英国政府拒绝阿布的私人飞机降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英国的这些行为放阿布十分不满,索性放弃了英国护照,转而向瑞士神情护照,然而,瑞士政府以阿布涉嫌洗钱、有组织犯罪为由拒绝了他。
阿布拥有116亿美元(86亿英镑)的资产,名列全球富豪第140名,是不愁去处的。今年5月28日,阿布乘坐私人飞机前往以色列,二天后他获得了以色列的公民身份,成为以色列的首富,并将日常居住地迁往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
阿布为什么能轻易地获得以色列的国籍?这是因为阿布是犹太人,符合以色列的入籍条件。阿布的父亲是俄罗斯籍犹太人,母亲是一个混血儿,有乌克兰与犹太人血统;阿布的祖父祖母都是白俄罗斯的犹太人;阿布的外祖父是乌克兰人,外祖母则是犹太人。
按照以色列与英国的双边协定,以色列人可以免签前往英国,并且长达6个月,以色列人阿布也是如此。但他对驱逐他的英国政府依旧不满,没能改变他甩卖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决心。
阿布铁了心甩卖切尔西俱乐部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还担心美国政府扩大对俄罗斯富豪的制裁,并将目标瞄准他,因为他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密友。
3、阿布早在1999年普京刚被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总理不久就搭上了普京,受到了普京的赏识,成为了普京的密友,据说为普京后来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以及大权独揽立下了大功,背靠俄罗斯最伟岸的参天大树,任凭俄罗斯政治的风吹雨打,恒久屹立不倒,还出任俄罗斯最偏远的省份——楚科奇自治区区长。
苏联统治的上世纪80年代,阿布离开大学后通过摆摊卖玩偶赚到了第一桶金。在90年代,叶利钦主政的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实施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政策,已成俄罗斯富豪的阿布加入了俄罗斯国资私有化的浪潮,并且与叶利钦总统的密友、超级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强强联合,联手收购了石油公司西布尼特。
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与叶利钦女儿塔季扬娜、经济顾问亚历山大·沃洛欣等人组成了一个政治小圈子,对时任总统叶利钦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以此发大财,成为俄罗斯的超级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对年纪轻轻的阿布十分欣赏,把他拉入了这个政治小圈子,使阿布找到了一个大靠山,在石油和有色金属这两个行业四处出击,赚得盆满钵满,在短短的时间里也跃升为俄罗斯的超级寡头,最高峰时期,阿布的资产250亿美元,是俄罗斯的首富。
俄罗斯的寡头若是离开了政坛大人物的保驾护航,不仅无法攫取巨额财富,甚至会失去立足之地。1999年,叶利钦决定激流勇退,任命普京出任总理,并选定普京作为他的接班人。叶利钦隐退了,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阿布等寡头需要寻找新的靠山,普京成了他们的“目标”。
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不久,在老家圣彼得堡举行生日会,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派遣阿布出席了普京的生日会,一方面向普京示好、效忠,另一方面是考察普京的身边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以便制定策略,在普京的核心圈子谋得一席之地。
阿布不负众望,深受普京的赏识,得到了普京的信任,阿布在普京于2000年第一次竞选俄罗斯总统出过力,最终成为普京的密友,按照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2011年向英国法庭提供的证词,阿布当时不仅为普京购买了一艘价值5000万美元的游艇,还帮助普京挑选内阁成员。
今年3月4日爆发了俄英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后,英国、美国等二十多个西方国家因此对俄罗斯采取了一些列的充满敌意的行动打击俄罗斯,英美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急剧恶化,坠入谷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忧心忡忡地形容为“新型冷战”,俄罗斯议员则认为这已不是冷战,而是冰战!
英国政府对俄罗斯的打击不仅限于国家层面,还包括俄罗斯个人,阿布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他是普京的密友!布拉格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俄罗斯专家Mark Galeotti表示,阿布高调地和克里姆林宫联系在一起,西方针对普京的这场战役会让他牵连在内。2003年,阿布接受美国彭博社采访时高调地说:“我在克里姆林宫有一些朋友,他们过去或者现在正在任职。”
阿布被英国政府取消了签证,遭到软驱逐,是英国打击俄罗斯行动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也对俄罗斯出手了,4月6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制裁对象为俄罗斯38个实体与个人,包括7名俄罗斯寡头及其拥有或控股的12家公司、17名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1家武器贸易公司及其下属银行,美国政府冻结了这些企业与个人在美国的资产,并禁止美国人与他们进行业务往来。在这份制裁名单里,有普京的另一个密友、俄罗斯铝业大亨奥列格·德里帕斯卡;俄罗斯议员苏莱曼·克里莫夫,他是俄罗斯最大的黄金生产商;普京的小女儿叶卡捷琳娜的前夫、俄罗斯石油化工企业西布尔股东基里尔·沙马洛夫等等。作为普京的另一个密友、俄罗斯超级寡头,阿布看到美国的制裁名单,深知这是一份“普京的核心圈子”的制裁名单,看得心惊肉跳,也担心被美国政府盯上,也成为制裁对象。因此,他在英国停止更新他的签证,以及美国对“普京的核心圈子”实施制裁后,开始重组自己的资产,分散风险,甩卖切尔西足球俱乐部是重组的一部分。
英国对居住在伦敦的大批俄罗斯富豪停止更新签证,实施软驱逐,以及美国制裁“普京的核心圈子”,既是对俄罗斯因为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的报复,也是对俄罗斯在全球的“恶意行为”(美英的定性)的惩罚——对俄罗斯的金融实施精准打击,以此对俄罗斯经济进行抽骨扒皮式的攻击,企图打掉俄罗斯经济的复苏态势,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的血液,因为英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海外融资地。
可以说,阿布这次遭到英国政府的打击,是为密友普京所累,这也算是阿布为普京尽忠的代价与衔章。
这次间谍事件日本为什么不敢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
众所周知,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盟友。冷战时期,日本曾充当着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的棋子。如今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日本充当美国棋子的角色却始终没有过期。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一举拿下克里米亚,使克里米亚顺利并入俄罗斯。随后,美国为了显示其“世界警察”的实力和能力,毫不犹豫地对俄罗斯进行强大的经济制裁。在强大的经济制裁当中,北约成员国积极响应美国的号召。地处亚洲的日本也表现的好不逊色,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次美英主导的反俄大合唱,日本却表现的非常淡定。没有充当这个合唱团的成员,那么日本保持这种沉默态度的背后,究竟透露出了日本怎样的心理?
一、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日本紧随美国身后高调制裁俄罗斯。日本的这种做法,自然是获得了美国的肯定和好感。相反,日本的这种奴才相,却受到了俄罗斯的极大愤怒和不满!俄罗斯除了公开谴责日本,为了讨好与美国的关系而与俄罗斯做事不负责任外,还派出战略轰炸机气势汹汹的沿着日本领空和海域飞行。俄罗斯这种强势的回应,深深刺激了日本的神经。在美欧随后接下来的经济制裁中,再也没有听到过日本的声音。
二、日本与俄罗斯有着领土纠纷,这大家都非常清楚,就是所谓的“北方四岛”问题。如果日本这次不识趣的跟随美英来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话,那么以后日本就别想和俄罗斯谈北方四岛问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若真要是发展到那样一步的话,安倍晋三连见到普京都困难,更别说是谈判领土纠纷了。因此,有过教训的安倍晋三,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要想心平气和的谈判日俄岛屿纠纷问题,那么,日本就要老老实实闭嘴等待时机,要不然惹怒了普京就是一切免谈!
三、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也令日本发怵,如果惹怒了俄罗斯,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隔三差五的光顾日本空域,会给日本航空自卫队造成极大的压力。领教过原子弹威力的日本,对核力量非常敏感,这样无疑会给日本航空自卫队形成战略上的疲劳。
四、当今世界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土耳其就是很好的例证。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土耳其,为了自身利益都会和美国老大翻脸示好俄罗斯。日本为了自身利益也得考虑自己的处境。日本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发生矛盾。应该说日本不淌这次浑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俄乌战争布恰镇事件扑朔迷离?
布恰镇事件一点也不扑朔迷离,但持续发酵到是真的!为什么不扑朔迷离?因为死者尸体还在,而且有名有姓,死者家属还在,布恰镇的居民还在,只要深入调查真相就会很快浮出水面。以现代法医技术对死亡时间的认定也不是特别难!现在的关键是没有组织对布恰惨案展开调查,特别是联合国没有任何态度,全凭乌克兰和西方媒体炒作,矛头直指俄罗斯!
从布恰镇事件可以看出,西方根本不要什么真相!当俄罗斯3月30号宣布从基辅撤军,31号撤出布恰镇,乌克兰军队随后跟进,到3号泽连斯基宣布俄军在布恰屠杀400多平民,这就是所谓布恰镇事件。西方国家在没有调查,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俄罗斯,对俄罗斯展开新一轮制裁,并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对乌克兰明目张胆的军援。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英国,两次拒绝俄罗斯提出的召开安理会讨论布恰事件,并展开调查的要求,可以看出其中的奇巧之处!
俄乌战争,俄罗斯一直坚持不攻击平民,就是防止舆论炒作,而且很多尸体就在路边,却在俄军撤出4天后的3号曝出,以前怎么没有相关报到?而且这次俄罗斯撤军是在俄乌双方谈判中形成一定共识后,是俄罗斯为表示谈判诚意主动撤军,并不是打败仗,怎么可能屠杀平民节外生枝?布恰镇事件后乌克兰完全推翻谈判中形成的共识,可以看出乌克兰根本没有谈判诚意,乘机借布恰镇事件抹黑俄罗斯,达到拖延战争,消耗俄罗斯的目的。
布恰镇事件,我更倾向于现在有些媒体爆出的是乌克兰警察处决他们认为的亲俄人士,从尸体的摆放和整洁程度来看,应该是俄军撤退以后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