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暴雨,中国还有其他各国的哪些地方会被淹没?
下面这个跟地球比起来一点点大的水球,就是地球上所有水的总和,在这个小球里面,有97.5%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这2.5%的淡水里面,将近百分之七十的量都在南北两级的冰山和雪山上的冰川里面,还有百分之三十是地下水。
你别看这么一对比,南北两级的冰山看起来也没多少冰嘛,比例小得很,然而事实上,这些冰山如果全部融化,足够让海平面上升整整六十多米。毕竟现存海洋的深度对于地球来说,实在是太浅了,最深的地方不过一万多米,而地球半径有六千多公里。其实先不说南北两极的冰山,光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上面的冰盖融化了,就足够让海平面上升7米了,已经能够淹没很多地方。
那么如果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六七十米,地球上哪些地方会被淹没呢?要知道如果冰川都融化了,那说明地球上异常炎热,海平面不仅仅会因为融化的水流入而上升,还会因为海水受热膨胀而上升,并且后者才是大头。
首先是中国,不幸的是,如果海平面上升六七十米,那么中国沿海地区基本上都没了。看下图,我国整个华东和华北平原都将沉没在海水之中,部分东北平原也将不复存在,中部两湖地区将成为沿海城市。
冰川融化后的亚洲地区这一点配合我国的海拔分布图就能看明白,几乎所有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都将沉入海底,山东省会成为中国的另一大岛,损失不可谓不大。不过届时中国大面积的内陆地区可能降水增多,说不定会产生新的大平原,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地形图让很多人失望的是,一直以来盛传已久的日本并不会沉入海底,反而能保留大部分地区,因为日本事实上是一个多山国家,大部分地区海拔都挺高。不过即便如此,日本东京所在地关东平原也保不住,关东平原作为日本的经济政治核心,聚集了日本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占据了日本一半的GDP,所以日本也将遭受重创。
日本地形图北部的俄罗斯则会被拦腰切断,北冰洋的海水灌入西伯利亚大平原,东西部将隔海相望。
俄罗斯地形图在南亚地区,人口大国孟加拉国已经消失不见,印度也严重缩水仅剩中南部高原地区,菲律宾将变为一片群岛。
然后再来看美国,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众多的巨型城市,但是这些城市很多都分布在沿海平原,所以基本也都将不复存在。配合北美地形图我们就能看出来,美国南部的密西西比河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都已经消失了,加拿大的哈德逊河平原也不见了,中美洲的大部分岛屿也已经沉入海底,古巴支离破碎。这意味着美国南部工业区没了,纽约等著名城市也不见了,经济也将遭受重创,事实上不需要南北极冰川融化,仅仅是格陵兰岛上的冰盖融化,就足以让美国的佛罗里达消失。
冰川融化后的北美地区北美地形图下面是美国南边的南美洲地区,南美洲地区还算比较幸运,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形状,但是亚马逊平原和南部的拉普拉塔大平原将不复存在,“地球的肺“消失,阿根廷将遭受重创,失去大片宜居土地,而本来生活在山脚下的智利人民将被迫向科迪乐拉山上转移。
冰川融化后的南美洲南美地形图我们再来看世界的另一大经济中心欧洲。欧洲就比较惨了,本就零碎的欧洲各国将变得更加支离破碎,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都将消失,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欧洲三强遭受重创,黑海面积史无前例,荷兰、丹麦等国家几乎消失,反倒是挪威瑞典等国因为山地较多保留了较多领土。
冰川融化后的欧洲欧洲地图欧洲地形图最后再说一下另两个大洲非洲和大洋洲,这两个大洲因为平均海拔较高,基本都保留了大致雏形,甚至连岛国新西兰都能留住大部分领土。不过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平原和西北部的沿海平原将消失,埃及赖以生存的尼罗河三角洲消失,而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和中部盆地都会沉入海底,只能向沙漠中转移。
冰川融化后的非洲非洲地形图冰川融化后的澳洲澳大利亚地形图这里我们还不得不提一下这件事的”罪魁祸首“之一南极洲,南极洲的冰盖融化,这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冰冻大陆将会被肢解成一系列群岛,失去一半的面积。
只能说如果南北两极的冰川全部融化,欢迎各位沿海幸存者前往曾经的亚特兰蒂斯水下世界——自己的家乡参观。
事实上,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科学界历来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宣传里,人类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但是也有很多科学家提出,全球变暖是一个地球气候的周期性行为,海平面近一千年一直在上升,并非由人类单方面主导,人类只是加剧了这一过程,甚至人类的作用可能很小。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灾难性后果,比如海洋变热但是大陆很多地区却将异常寒冷,天气异常,寒流肆虐,还有人类可支配的饮用水大量减少,冰川和永久冻土层里的远古病毒将重见天日,粮食危机,传染病蔓延,生物大面积灭绝等。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全球变暖可能是一种不可逆的行为,但是人类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以此延缓这一局面到来的时间,以便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强未来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也是倡导节能减排的出发点之一。
武汉今日下午的中考英语科目?
有利有弊,我认为利大于弊。纵然对准时的孩子不公平,但是谁能保证以后自己不碰到这样情况,多等一小时就可以让别人少等一年!此举对于大家是有利的,希望某些人可以舍小家为大家!但是有关部门仍需做好配套的应急工作,避免因考试推迟造成的试卷泄密、考试秩序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几次严重洪水灾难?
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几次严重的洪水灾难?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平均每4.2年1次。随着人口增加、围湖垦荒加剧,蓄洪面积逐渐缩小,致使洪水灾害更加频繁。从清初到建国前,发展到平均每五年左右即发生一次较大的洪灾。
长江流域,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00余公里。
仅长江近代史就发生几次特大洪水灾难。
1911年,长江洪水。
1931年,长江洪水。
1935年,长江洪水。
这三次的洪水灾难以1931年次最为严重。1911年9月,长江洪涝灾害影响了中国4个省份1800平方公里的地区,并摧毁了50万居民的家园,10万人被淹死,另有10万人死于“饥饿的掠夺者”的团伙。此次强降雨使河流的水位上升到危险点,导致大洪水。洪水将摧毁中国中部和东部的农作物,造成区域饥荒,大约3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被淹没,造成数百万难民。随着民间话语的崩溃,粮食短缺导致骚乱和犯罪率飙升。
1931年7月,正是中国危难重重的时期:国内连年内战,战祸不断,民生艰难;日本正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长江水灾时,当年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
8月上旬,长江上游又相继出现较大的暴雨, 并涉及中游区,使江水猛涨。川水东下时, 长江中下游底水已高,又值普降大雨,所以两岸堤防大都攒口。全流域较大干、支、民堤溃口达354处,湖北省69县中有45县受灾,重灾39县。安徽、江苏灾害也相当严重,沿岸城市包括南京在内均浸泡在水中,津浦铁路停运54天。
这次水灾被广泛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且肯定是20世纪导致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灾害。
据统计,死亡人数估计在40万到400万之间。其中,长江流域的泄洪区的死亡人数达20万,受灾人口2850万人。
湖北档案馆藏的江汉关档案中有1931年长江洪水最高点记录,档案上写有“民国二十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931年8月19日)大水最高点53.65英尺”、下面是英文“1931年8月19日水位”,这是汉口1931年大洪水位最高点最权威的记录。
1935年,最大区域性的特大洪灾1935年7月3日至7日,湖北、湖南、河南以及陕西南部地区普降暴雨,其中三峡区间南部以五峰为中心,北部以兴山为中心,发生了紧相衔接的两次特大暴雨。
据《荆州水灾写真》记载,大水袭来,城外农村“登时淹毙者几达2/3,其幸免者或攀树巅,或骑屋顶,或站高阜,均鸽立水中延颈待食,不死于水者将悉死于饥,竟见有剖人而食者”。此后,大水横扫潜江、监利、沔阳等10余县,致使荆北大地陆沉,一片汪洋,仅江陵县即淹没77%,监利县亦淹没一半,两县合计淹没耕地310万亩,灾民不下百余万人。在长江南岸,松滋全县自7月4日连续三昼夜大雨倾盆,江河泛涨,36个民垸仅有6处堤防未溃,共计淹没田地35 万亩,冲毁房屋2万余栋,淹死120余人,10万余灾民外出逃荒。
根据当年大水后的调查统计:湖北省有51个县(市)、湖南省有37个县受灾。两省灾民达1000万人以上,其中淹死的在10万人以上。洞庭湖受灾面积约350万亩;汉江中下游淹没面积约6640平方公里,襄阳以下汉阳以上成为一片汪洋。
长江流域发生过很多次严重的洪水灾难,新中国建立后也发生过两次。1954年,长江洪水。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有123个县市受灾,淹没耕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不能正常通车达100天,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98年,长江洪水。这是目前最近的一次。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者听说98抗洪,我就不多说了。
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细说。
对了,还有个“花园口事件”
1938年的黄河水灾是蓄意的战争行为,当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了防止日军的进攻,下令炸毁黄河上的堤防。由于这次行动,这条河淹没了农田,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筑堤防护系统的损失也消除了该地区控制水的基础设施,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造成了额外的破坏,洪水淹没了54平方公里的农田,并造成50万至90万平民死亡,以及数量不详的日本士兵死亡。
我是千河,欢迎评论区留言。
@千河读历史
南方暴雨什么时候结束?
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未来三天仍有暴雨!南方暴雨什么时候结束?
从6月份以来,南方降雨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很多地区朋友都表示快一个月没见到太阳正常上班了!进入七月以来,长江流域多地暴雨,特别是昨天黄山歙县因洪水考生无法进场,导致高考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举行,让人揪心!这南方暴雨到底什么时候结束?还会持续暴雨吗?
南方的暴雨到底有多严重?从六月以来,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35.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约13.3%,这是自1964年来历史同期第四位!今年降雨分布的特点是时间和地理区域分布上极不均匀!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暴雨多,持续时间长:整体上南方从6月份来总共有6次暴雨过程,近60%的县市出现了暴雨,从6月2日起,中央气象台连续36天发布暴雨预警,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强降水地区重叠:6月初暴雨主要集中在黔、川、渝以及桂一带,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极大!6月10日从华南和江南移动到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一带。其中重庆降雨量创历史同期最高!短期降雨量极大:7月5日,湖北洪湖燕窝站日降雨量达501毫米,几乎就是北京的年平均降雨量,贵州正安县碧峰镇最大小时降雨量达到了163毫米!均达到了历史极值!从上述这些数据来看,今年6-7月南方的暴雨态势是十分严峻的!
南方各地暴雨成灾,各地如何应对?
7月5日,湖北洪湖市气象台在23时37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I级/特别严重),从晚上9:30开始,洪湖市老湾到燕窝一带降水已达60-80毫米,预计未来3小时仍有30-50毫米降水!到6日8时,湖北共有26个县市达到暴雨及以上级别,英山达到了232.8毫米,武汉市江夏区以226.5毫米紧追其后,,洪湖燕窝降水量则达到了罕见的501.4毫米!
7月6日清晨,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珞雄路口,水务人员正在加紧排水
7月7日黄山歙县暴雨,受到上游洪峰影响,歙县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进城区,积水严重,当地消防联合多个部门,通过冲锋舟和皮划艇护送考生到达考场,不过到当天十点以前,该考点2000名考生,只有500多名到达考场,因此上午的语文考生取消,延期进行,下午考试继续进行。
7月7日湖北崇阳县继续大暴雨,24小时内最大降雨186毫米,所有乡镇降雨都超过100毫米,7月8日,崇阳县中津洲黄家巷部分地段积水达到1米多深,参加高考的学生被困,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展开救援工作!
当地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事发地点,开展救援工作
此次暴雨到底要下到什么时候?预计在未来几天内,南方强降雨带将有所南移,江汉南部与江南北部,以及贵州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江西北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而华北的强对流天气发展,也会有大暴雨发生!
8日夜间到10日,受低空切变线影响,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强降水,8日夜间到9日主雨带将缓慢南移,贵州中南部、江南中北部一带有大到暴雨甚至特大大暴雨,10日起雨带重新北移,强降雨带范围和强度都有所减小,但四川盆地西部、江南北部、江汉东部、江淮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重新回归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
整体上与前几天相比,江苏、安徽和湖北的降雨量有所减弱,但湖南、浙江和江西又会有所增强,长江流域以及江浙一带需要到11日之后,降水才会有明显减弱!
高温南北夹击是造成长江流域雨带拉锯战的主要原因
江南中南部和华南中南部闷热继续,最高气温在32℃,而福建大部、广东东北部和西部、广西西部、江西中部、湖南东部和南部、海南岛西北部等地将出现℃以上的高温,并且是大湿度的湿热天气,体感非常不舒服,夜间湿度更大,因此老人小孩要注意防暑降温,防止中暑!
北方则受到高压脊控制,新疆南疆盆地东部、甘肃北部、陕西关中、山西西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普遍出现高温天气!
南北高温天气的夹击下,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将会继续游走,长江流域的降雨带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央气象台未来十天的天气预报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带仍然会飘忽不定,时而南移,时而北推,所到之处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到7月下旬,降雨带将北推至华北和黄淮一带,届时江南中东部和华南中东部会有一个雨后4-8天的高温闷热天气!南方降雨带还有拉锯战十多天,各位坚持住!
武汉中考物理化学延迟一小时开考?
首先澄清一下,武汉中考物理化学延迟一小时开考,下午的英语考试同样也是延迟一小时开考。
今天的武汉暴雨确实很大,很多地方都淹水了,恰逢今天武汉中考,中考虽然不及高考那般受全民关注,但对于一个中考生,或者家里有中考生的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武汉市对于中考非常重视、也非常的人性化,这是武汉市中考近十年来首次因天气原因推迟考试时间。中考是我们通往高等教育的第一步基石,这一步基础打好了,能上一所重点的高中,相信对以后上一个好的大学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此,老徐祝所有的考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也为武汉市这样人性化的措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