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 ac米兰,国际米兰和AC米兰为什么用同一个主场?
因为一起出资建造的。
当年的AC米兰的老板,轮胎大亨皮雷利,就是现在国际米兰队服胸前那个赞助商,为国际米兰和自己的球队AC米兰出资建的一个球场,虽然时为AC米兰的老板,但他并没有偏向自己的球队,而是为这座球场起了一个中立的名字——圣西罗(“圣西罗”是米兰城的守护神,也是球场所在地区的名字)。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米兰市政府为了纪念30年代在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国际米兰传奇巨星朱塞佩梅阿查,将球场改名为梅阿查球场
国际米兰跟AC米兰的区别?
1、历史不同:
AC米兰成立1899年12月16日,英国人阿尔弗雷德·爱德华兹创立了“米兰足球及板球协会”,这是AC米兰的前身,为了巩固地位和球队高层的统治性,当时的高层只青睐意大利本国的球员,对于外来的球员比较压迫,在9年之后即1908年3月9日,由于AC米兰元老们更多青睐意大利球员,不愿意接受外来球员,于是感觉受尽压迫的外国球员们自主组建了“国际米兰俱乐部”,以方便接收外国球员,所以国际米兰成立比AC米兰晚9年,两队的球服分别采取了红黑以及蓝黑,就这样硬碰硬地交手了将近100年。
国际米兰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开始于1963年,期间获得6次联赛冠军和2次欧洲冠军杯冠军。AC米兰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共拿下4次联赛冠军。
2、战术不同
AC米兰由于以意大利人为主,他所以个性较为保守稳健。球队在战术打法上往往不敢尝鲜,一套防守反击打法历经萨基、卡佩罗、安切洛蒂而一步步发扬光大。
而国际米兰明显属于激进的改革派,在重建立之初是先以AC米兰的战术为主随后不断求新求变,在首创了“混凝土”式防守反击打法后又弃之不用。加上后来招揽了不少的国际球星,考虑到他们均有强猛的攻击力,所以不断追求攻击性更强的打法。
国际米兰为什么叫国际米兰?
国际米兰成立于1908年3月9日。当时,“米兰板球与足球俱乐部”(现AC米兰俱乐部的前身)内的意大利及瑞士球员对球队过分英国化和一些势利行为极其不满,愤然离队并自行组建了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两年后,国际米兰即获得俱乐部历史上首个甲级联赛冠军。
1928年,执政意大利的法西斯势力强迫国际米兰更名为"A.S. Ambrosiana"。1940年,国际米兰的旗帜,也是意大利第一位世界级球星朱塞佩.梅阿查在法西斯的强迫下转会AC米兰。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国际米兰才得以改回自己原来的名字,并迎回梅阿查。
20世纪60年代被称作“大国际米兰”(La Grande Inter)时代,其间国际米兰于1964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以3-1击败皇家马德里,首次获得欧洲俱乐部冠军杯,并于第二年成功卫冕。在整个60年代,国际米兰共获得三次意甲冠军、两次欧洲冠军杯冠军、两次洲际杯冠军。这个时代与两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主席:安杰洛.莫拉蒂,主教练:赫拉尼奥·赫雷拉。
1978年6月11日,国际米兰在夺取意大利杯冠军后访问中国,成为第一支访问中国大陆的职业球队,并和中国足球建立了深刻的联系。1999年,国际米兰青岛足球学校成立,这是中国唯一与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直接合作建立的足球学校,也是国际米兰在世界范围内所建足球学校中规模最大 、训练条件最好的一所。
1988-1989赛季,国际米兰26胜6平2负积分58分夺冠,这是意大利甲级联赛两分制时代的纪录。
从1989年开始,国际米兰陷入低谷,十五间年与国内赛事冠军无缘。这段黑暗的时期仅三次获得欧洲联盟杯(1991年、1994年和1998年)略可安慰。
2004年,吉亚辛托.法切蒂就任俱乐部主席,罗伯托.曼奇尼出任主教练,国际米兰开始复苏。在曼奇尼执教的四年里,国际米兰夺得三次意甲冠军,两次意大利杯冠军,两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
2006-07赛季,国际米兰创下了十七场连胜的意甲联赛连胜纪录,这也是欧洲顶级联赛范围内的连胜纪录。
2009-10赛季,国际米兰在主教练何塞.穆里尼奥的带领下,三线并进。在国内赛场上,承受住了罗马的强势挑战,先后夺得意大利杯与意甲联赛冠军。2010年5月22日,欧冠决赛,凭借迭戈.米利托的两粒进球,国际米兰完胜拜仁慕尼黑,捧起阔别45年之久的欧洲冠军杯,成就了三冠王伟业!这是意大利第一个三冠王
ac米兰为什么不能抽a组?
AC米兰不能抽A组的原因是因为根据欧洲足球协会联盟(UEFA)规定,同一个国家的球队在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阶段中不能在同一组。AC米兰在意大利,而意大利已经有其他球队进入了A组,因此AC米兰被排除在A组之外。
这是为了保证小组赛的多样性和竞争性,防止同一个国家的球队多次碰面,增加比赛的吸引力。
曾经盛极一时的AC米兰是怎么没落的?
走过120年,红黑军团正在耐心等待下一度崛起。
说来话长。
普遍观点里,2012年夏天是米兰走下坡路的开始。今年夏天接受采访之时,前俱乐部副主席加利亚尼都说,11-12赛季是米兰的拐点。这年米兰在夏窗把中卫蒂亚戈·席尔瓦和前锋伊布打包卖给了大巴黎,一前一后两大核心出走,标志是老贝正式开始收缩投资。这之后红黑军团在引援的量级就开始打折扣,类似伊布这样的重量级引援再没有出现,米兰的交易和引援对象,从当初G14的各路豪门转为热那亚之流的关系户。雄心没了,不求上进了,换来的结果是成绩的直线下滑——欧冠被阿森纳摩擦,被马竞教训,曾经意甲的欧冠代表,成了16强常客。到最后,欧冠也进不去了。
马尔蒂尼在07年的雅典捧起大耳杯,成为米兰最近一次在欧洲赛场的成就。所以米兰的没落,其实就是从12年开始。
经济紧缩带来的竞技下滑17年4月,老贝正式转让米兰给中资。最直接的原因,是没钱。或者说,老贝不愿意再投钱。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尽管老贝在自己的传记里标榜他“米兰球迷”的身份,但骨子来来说,利益比情感更能打动他的内心。他最初借用米兰打造了自己的电视台,又凭借投资米兰收拢的人心结成了自己的政党,最后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总理。到了2012年,一切都走到拐点了。
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影响着意大利,也影响着他的政治口碑,更影响了他作为菲宁韦斯特集团老板的收益。从这一时期开始,他极少再和当初一样出现在圣西罗看台上,没时间,也没精力。
偶尔他会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去米兰内洛,和教练、球员们聊聊天,以老板和大家长的身份说明自己对球队的关心。但,钱是不投的了。
加利亚尼成为操持一切的管家,顶着副主席的名义行一把手之实。他能做的就是骑上他的自行车,利用他曾经担任意甲联盟主席和球队大管家积累的人脉去四处求援,但对象也只能限在热那亚之流的关系户身上,因为伊布和蒂亚戈被甩卖的原因,就是老板认为工资负担太重。所以顶级球星从这一时期,基本就和米兰无缘了。
管理夺权:芭芭拉和加利亚尼的宫斗戏更大的问题在后头。
在经济上的紧缩之后,贝卢斯科尼的家族争斗戏又来了。他的子女们在是否卖掉米兰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经过专业管理学习的芭芭拉把米兰视为她大显身手,争夺财产的重要项目,而这和家族其他人的想法背道而驰。
老贝给了芭芭拉进入管理层的机会,让她和加利亚尼分权而治。但很明显的不妥是,急于利用米兰自证的芭芭拉缺乏经验,尤其是对俱乐部乃至足球体系的运作没有明确认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在此时和米兰球员帕托公然出双入对,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将运营和管理俱乐部作为第一要义。也正是因为她和帕托之间的关系问题,直接导致了加利亚尼本已谈妥的特维斯转会交易被迫流产,这给俱乐部带来了人员和经济层面的双重损失。
(关于特维斯事件的始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s://www.toutiao.com/i6821857302681747976/)
当然公主主政期间也干过实事,比如主持将米兰总部从图拉蒂大街3号搬迁,也就是现在的casa milan。事是好事,但就当时日薄西山的米兰来说,这是旁枝末节了。
所以米兰为啥没落?说到底很简单,管理失当,投资失败,老贝没有意愿也没有兴趣再投资。意甲的环境有碍不假,但归根结底,是贝卢斯科尼执掌的时代逐步走向了尾声。当然必须要说的是,老贝不想投资无可厚非,就如莫拉蒂当初放弃掌控国米一样,这都是个人选择。只是对于米兰来说,那个曾经属于意甲和米兰的时代,很难再回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