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传说,为什么说北极航道的开通?
如果全球气候顺利变暖下去,上百年之后,俄罗斯将成为“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之一,下面且听我细细分析。
首先是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北极残酷的地理剧变。2007年初,北极还有近15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被海冰覆盖,到了当年9月,经过一个夏天,仅剩417万平方公里,而到了2012年9月,海冰更是跌到了341万平方公里。
海冰覆盖面积暴跌,对于全人类不是好事情,尤其对于海平面低的岛国更是灾难,像新加坡这个赤道国家就急急忙忙申请加入北极理事会,做了个观察员,就希望能为阻止北极海冰继续大规模融化做点什么,毕竟新加坡海平面太低了。
但是这个消息,无疑对于北极周边国家是个好消息。
海冰减少,北极航道的地位日益凸显。目前的北极航道,主要在俄罗斯北方沿岸和加拿大北方沿岸,通过这2个航道,东亚到欧洲的海上运输线能省下大把的时间,在现代社会,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
2012年夏季,有46艘运输船只通过北极海域进行运输,它们大多从东亚的某个港口启程,然后驶向欧洲。
当然,北极地区还有约占地球十分之一多得未探明石油资源和三成的未探明天然气资源,此外还有珍贵的稀土矿藏等等,随着北极不断温暖,这些令人眼红的资源都足以让任何沿岸国家变得“疯狂”。
为了争夺资源和航线,各国在北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00多年前,美国人买下了沙皇名下的阿拉斯加,也得以有机会染指北极地区,如今,它和加拿大争夺波弗特海,和俄罗斯争夺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而加拿大和丹麦也在争夺汉斯岛和林肯海。为了争取主动,拥有北极最长海岸线的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强化其北方舰队的实力,加拿大和美国则强化了在北极沿岸的军事、安全力量部署,丹麦、挪威等国也都纷纷加强防卫力量。
北极地貌的巨大改变,俄罗斯改变命运的巨大机遇。几百年来,俄罗斯为了出海口,不断向四面八方展开征服战争,而最后得来的海岸线都不尽如人意,虽然俄罗斯有漫长的海岸线,但理论上,俄罗斯还是一个大陆国家。
俄罗斯西面和南面的波罗的海、黑海方向,出去的通道完全被欧洲多国封锁,而东方的港口虽然不结冰,但距离俄罗斯传统的欧洲中心太过遥远,意义并不大,至于广阔的北冰洋沿岸,则完全被广袤的海冰和严寒的气候所“冻结”。
如今,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北极地区每年通航时间将成倍增加,这就大大具备了规模通航的能力,对于全球海运业将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俄罗斯东西跨越上万公里,国内的运输常年受困于龟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时间漫长,效率低下,而一旦北极航道具备较长的通航能力,而仅从俄国国内本身就意味着交通运输的巨大改变和提升。
俄罗斯也将彻底转型为海洋国家,其周边海域,每年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将成为繁忙的海上交通线,俄罗斯也终于成为国际航线上的“十字路口”。
当然,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积极意义可不仅限于此,大面积永久冻土带的解冻,俄罗斯更多的珍贵矿产将更便于开采,这几乎是俄罗斯民族赖以生存的摇钱树,严寒的西伯利亚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肥沃的粮仓。
当然,也不能忽略全球变暖带来的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化、建筑在永冻土的房子由于地基软化而毁坏,还有相应的道路塌陷、管道大面积受损等问题,近年来,这些问题在西伯利亚已经越来越严重。
但总体来说,北极变暖,对于俄罗斯是改变命运的好事,他们自然也在信心满满地期待着。
海上钢琴师导演三部曲?
《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这三部作品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托纳托雷的代表作品,合称时空三部曲。又称寻找三部曲,亦称回家三部曲。
导演在三部作品中,运用了相同的叙事结构——“回到”,让我们不断穿梭于“现在”与“过去”之间,获得异样的体验。
1、《天堂电影院》
《天堂电影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菲利浦·诺瓦雷、萨瓦特利·卡西欧等主演的的剧情片,于1988年11月17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后来多多远离故乡成为了一名电影导演。
2、《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3、《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莫尼卡·贝鲁奇、圭塞佩·苏尔法罗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0年10月27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通过少年雷纳多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时期的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美丽少妇玛琳娜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林肯与肯尼迪的惊人巧合;
说起历史上的巧合事件,小编首先想到的,便是林肯与肯尼迪的遇刺。美国16任总统林肯与第35任总统肯尼迪,两人遇刺被害的时间整整相差近一个世纪。而且,关于两人的遇刺,还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惊人巧合。
林肯在1846年进入国会,而肯尼迪则在1946年进入国会,前后相隔100年;林肯于1860年当选总统,而肯尼迪则于1960年当选总统,前后又相隔100年。此外,林肯和肯尼迪的继任者都叫“约翰逊”,林肯的继任者是安德鲁·约翰逊,生于1808年;肯尼迪的继任者是林登·约翰逊,生于1908年,两位“约翰逊”也都是相差100年。
不过,有些巧合的传言其实是假的。比如:刺杀林肯的凶手布斯和刺杀肯尼迪的奥斯瓦尔德,两者的出生时间,也相差100年。然实际上,布斯出生于1838年,而奥斯瓦尔德则出生于1939年。再如:林肯的秘书叫肯尼迪,而肯尼迪的秘书则叫林肯。但实际上,肯尼迪的确有个秘书叫林肯,而林肯却并没有一个叫肯尼迪的秘书。
不过,除去几个假的巧合传言,林肯与肯尼迪两人被刺杀的事件,也还是存在着不少让人吃惊的巧合存在......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部分我国历史上的惊人巧合:1、公元元年与王莽的元始元年重合;
王莽这位历史人物,是十分富有争议性的。由于他所推行的新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被广大网友称之为“穿越者”。
而同样巧合的是,王莽居然改汉平帝的年号为元始,并且元始元年居然和公元元年是重合的。
2、刘邦斩白蛇起义与王莽将汉朝一分为二;
传说,刘邦起义之初,路上曾遇白蟒蛇拦路。后来刘邦借酒劲,提刀把白蛇斩成两半,这便是“高祖斩白蛇”典故的由来。
巧合的是,到了汉平帝时,权臣王莽废汉建新,灭亡了西汉王朝。虽然,之后汉光武帝刘秀成功复汉,建立了东汉王朝。但四百年的汉朝却因此被拦腰切断,就如同当年被高祖刘邦一刀砍成两半的白蟒蛇一样。因此,王莽也被后世认为是当初的白蟒蛇转世,是回来找汉朝复仇的。
3、春秋时期的“三家分晋”到三国时期的“三分归晋”;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在消灭了智氏后,继而又完成了对晋国的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而三家分晋事件,也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然而,正所谓天道有轮回,没想到六百多年后,司马氏所建立的晋朝,又相继吞灭了魏蜀吴三国,再次实现天下的统一,这也不得不说是一次巧合。
4、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赵佶;
提及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两位亡国君,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详。然而,两人虽相隔一个半世纪,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惊人的相似。
首先,李煜和赵佶两人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前者的诗词堪称一绝,而后者的书画也同样堪称神来。
其次,两人都因为昏庸而沦为了亡国君。并且,从国破被俘、饱受欺辱,到最后客死他乡,李煜和赵佶的人生轨迹,也几乎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后世也流传着一个说法,宋徽宗其实就是南唐后主转世,是特意回来找北宋报亡国之仇的。因此,传说宋徽宗赵佶出生那天,其父皇宋神宗正好在欣赏李煜的画像,并且称赞其绝佳的书画成就。正好此时,宫人便来报说,小皇子出生了,而他正是赵佶......
4、朱元璋的名字中巧合!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了国祚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变成了绝世老爸,将自己后代的朱家皇族子孙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就连取名都算好了。
然而,朱元璋算得最准的,还是大明的国运。他的原名叫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的意思。这8+8就等于16,而大明王朝从洪武开国到崇祯亡国,又刚后十六位皇帝,不多也不少。所以说,朱元璋这个糟老头子的名字,算得还真准!
5、乾隆与华盛顿,都死在了18世纪的最后一年;公元1799年,18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国的太上皇乾隆皇帝和美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这中美两国的前国家元首居然都在这一年离世了。乾隆和华盛顿,时常给人产生一种,不是“同时代历史人物”的错觉,前者普遍被认为是古代人物,后者则普遍被认为是近代人物。但是,他们却是同年死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日本的哪个景点是你最喜欢去的?
前段时间还沉浸在红色绝景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看了今年的红叶呀。现在这个时节有些地方的红叶还没过季呢,如果还有想去观赏的小伙伴可要抓紧了。这里附上传送链接(←点击),往下拉有表格,记录了红叶季的观赏期,赶紧抓住最后的时机哦~
而告别了红色绝景,就该迎来白色绝景了。这两天的北海道可是在热搜上浮浮沉沉了好几次,可见大家对雪景的憧憬。下面就开始吃安利吧。
白ひげの滝/北海道
位于美瑛川之上落差约30m的瀑布,因其水质中含有铝等物质,所以呈现蓝色。
天寒地冻的时节,那数十条从石缝间倾泻的水流也会应季冻住,形成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景观,这种自然力不亲眼见到永远感受不到它的神奇与震撼之处。
Add:北海道上川郡美瑛町字白金
樹氷/宮城
完全被冰雪笼罩的树林,可以想象原来可能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林子,然而现在却一点都看不出来。
晴天的时候到这儿观赏景色视野更绝,广阔无垠的蓝色天空和白茫茫的雪,还有奇观一般被冰雪包裹的树木,拍下的每一张照片如同画一般,是可以洗出来摆在家里做装饰的。
Add:宮城県刈田郡蔵王町
大内宿/福島
连接会津若松和日光今市的重要城镇,现在仍留有浓厚的江户风情。独特的草顶房屋景观与冬天的白雪一融合,别有韵味。
这些充满年代感的草顶房屋至今保存十分完善,昭和56年,被选为日本重要的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区。
Add:福島県南会津郡下郷町大字大内
メタセコイア並木/滋賀
通往マキノ高原的大道,全长约2.4km,道上两边排列着整齐的水杉,约有500棵那么多,树高约有12m左右,光是这样就已经让人觉得非常壮观了。
树枝上已不见分毫绿色,全被白雪覆盖,这样看着反而很有艺术感,像画作一样。地面上亦有厚厚的雪,整个画风很日剧。
Add:滋賀県高島市マキノ町寺久保
かやぶきの里北集落/京都
丹波山地中部有39户的草顶房屋,这是京都府现存十分完整且稀世珍贵的景观。这里已经被选为日本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区。
四季的景色都是很有特点的,冬天的皑皑白雪则让这样的建筑群落显得更加淳朴。可以挑着雪灯笼活动的时候来,朦胧的灯光映照着这样一片美景,更显得十分梦幻。
Add: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北
北アルプス大橋/岐阜
这桥即便不是雪天来也是十分壮观的。
天气好的日子,出行不受阻的话,可以站在桥的一端眺望整座桥的风景。春夏之时,桥两边都被绿叶环绕,这样树木凋零的景色衬着白雪倒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附近的温泉也是日本顶有名的,可以一同感受一下。
Add:岐阜県高山市奥飛騨温泉郷中尾
金剛山/大阪府
金刚山的冰霜也是冬季一绝了。结在干枯的树枝上,反而让本来萧索的景象变得绝美。这样以来原本光秃秃的树枝,反倒像开了一种别的什么花或者长了白色的枝叶一般。树枝相互交叠,倒也有一派丰盛茂密的样子。
这儿的视角尤其好,可以俯瞰山下的景色,视野开阔。人心情不爽朗的时候,到这样的地方看看风景,心胸也就一下子开阔了。
Add:大阪府南河内郡千早赤阪村大字千早
(山顶附近靠近奈良)
貴船神社/京都府
贵船神社的结缘神是非常有名的,慕名而来的人非常多。
雪天清晨来的时候,人比较少,白雪覆盖的世界与古风古韵的神社,三三两两的人走着,这样一片清净也是十分难得的。
两边的灯笼点上的时候,这里就会幻化成红色的世界,即便是寒冷的冬天,看着也暖融融的,很有动漫里的feel~
Add: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鞍馬貴船町180
如果接下来的假期计划还没有很明晰的话,看完这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反正小编是已经码下好几个地方了,贵船神社肯定是要去的,嘻嘻嘻~
专注日本自由行,带你游玩最深度的日本。行程定制/机票/包车/酒店/亲子游/商务考察等。加weixin:602824106日本兵集体自杀是为了保护什么秘密?
西方的泰塔尼克号让我们印象深刻,那次海难葬送了美国上流社会的繁华梦想,许多年后打捞公司将其打捞出来没有太多的金银财宝只有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个千金小姐爱上一个草根淘金客,一切都尘封在美好的回忆中,杰克最后生还是死无从知晓,罗斯小姐活到了百年好合。
西方的海难珍藏了爱情,东方的不幸隐藏在阿波丸号肚子里,从汉代以来倭奴国就没有消停过,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受到其骚扰,戚继光抗倭安定了数十年到了晚清又开始为祸一方,日本人想法是极端的,自己处于孤岛上缺乏资源和生存空间需要扩张满足发展,明治维新带来了近代工业和殖民主义梦想,日本内阁大臣田中向天皇献上了帝国扩张战略从征服朝鲜开始到满清扩展东南亚,以东南亚为轴心与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一起瓜分东西方世界,这是一个完美的抢劫计划。
希特勒与东条英机约定东西两线围攻苏联避免刺激美利坚,苏联派出作战经验丰富的朱可夫在坎门与日本关东军对决,虽然大清洗运动让苏联军队丧失了大量指挥员,可是朱可夫科学作战计划依然让苏联钢铁工业塑造军队战力发挥到极致,日本关东军被近现代化的苏联红军碾压后不得不改变策略将战略对准太平洋,太平洋对岸的美利坚是一个先下手为强的主,美国人封锁了日本战略物资的进口渠道,日本军部开始酝酿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摧毁其海上军事力量,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一策划了这场战役让美国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海军力量,随后罗斯福向日本宣战,美国人参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局势,日本人在太平洋前期尚可凭借自己海军和空军优势与美军对峙,伴随美国军事工业开足马力及英国人抽掉海军到太平洋战场一切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战争打到1945年2月份,日本军部东条内阁被迫下野,天皇开始任命民主文官内阁应对战败局势,政治上的调整带来军事策略深刻变化,东方战场伴随苏联红军向关东军进攻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军统帅麦克阿瑟采取蛙跳战术向日本本土逼近,日本军部和内阁开始部署战略撤退计划,长达十六年的入侵作战让日军在占领区收刮大量财富,这些财富被秘密安排运回日本本土,当时没有大型运输机只能走海运,可是盟军封锁海洋,日本人想到日内瓦公约规定交战双方不的攻击民用船只,于是日本军部调集了万吨巨轮阿波丸号执行运输任务。
阿波丸号从日本东京港出发到菲律宾停靠印尼和东南亚诸国整理运输日军掠夺宝物,盟军起初没有在意这艘货轮,直到有情报显示阿波丸号有违禁品可能有军事用途,于是美军皇后号潜艇一路尾随,美军向阿波丸号下达指令要求停船临检却遭到拒绝,于是三枚鱼雷发射重创阿波丸号导致其沉没,在没有现代打捞技术的时代,一艘巨舰沉没只能沦为鱼鳖的晚餐,对于这艘巨型运输船隐藏财富各种传言不一,引发了跨时代的讨论,我国在七八十年代进行过打捞可是没有发现有价值东西,阿波丸号船上宝藏究竟有多少呢?
据美国《共和党报》1976年11—12月号特刊报道称:“阿波丸”船上装载黄金40吨,白银12吨,工业金刚石15万克拉,大捆纸币价值不明等等。
日本海湾代表团向中国提供的数字:除了装载有金锭40吨,白银12吨外,还有未加工的宝石15万克拉,锡3000吨,生橡胶3000吨,加上锑、钨、水银,总计9812吨。
据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国时报》1976年11月21日报道称:除了装载有9999.9%纯度金锭40吨,9999.9%纯度白银12吨,未加工的宝石15万克拉以外,美元、英镑、香港货币数捆价值不明外,工艺品40箱,锡3000吨,钨2000吨,铝2000吨,钛800吨,橡胶2000吨,总计9812吨。
阿波丸号除了宝藏以外估计运输近两千人,在我国打捞上岸的骸骨就有四百具之多,一艘巨轮沉没难道没有人员幸存吗?这些日本人集体死亡是为了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我曾经观看一部关于武士切腹自杀的电影,讲的是幕府时代的武士为了荣誉而到豪门世族家请求见证切腹自杀换取财富和荣誉,结果那位希望自杀武士玩砸了被豪门世族逼迫自杀,而监督借错人因违反程序规定反被要求自杀切腹却胆怯故事,电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武士道精神是沽名钓誉的道具,那么两千人日本人自杀是否真实可信呢?我想用寒光闪闪的刀割断五脏六腑是多么痛的感悟呢?
这个历史谜团在那个风云时代里成为神秘事件,对于阿波丸号的打捞也是官方报道说了大概而没有后续详细报道,这里面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内幕呢?
1972年春天,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给中国带来一份“阿波丸”沉船情报。
1976年8月,海军和交通部在青岛召开了联席会议,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详细地介绍了“阿波丸”沉船的情况,并建议与海军联合共同打捞。
会议结束后,海军副司令员刘道生立即指示海军防救部起草向中央军委报告的审阅件,防救部部长程文举执笔起草了报告,并制定了与交通部联合打捞“阿波丸”沉船的初步方案。经与交通部多次协商修改形成了“交通部与海军联合打捞‘阿波丸’沉船的请示报告”。
1977年1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了交通部和海军关于联合打捞“阿波丸”沉船的请示报告,并命名为“7713”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由副总理姚一林、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海军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福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朱绍清、福建省副省长王岩等五人组成,办公地点设在福州军区司令部。
1977年7月13日,工程领导小组在福州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初步审定了打捞方案,决定成立打捞工程指挥部和临时党委,决定成立打捞船队及陆海空军掩护编队,后勤保障机构等。 工程指挥部由福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朱绍清任总指挥,交通部救捞局副局长杜星及海军防救部部长程文举担任副总指挥,其成员有广州救捞局局长仲兴(借调至上海救捞局)、交通部救捞研究所所长张智魁、海军福建基地司令员张先军等。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王建行以顾问身份常驻工程指挥部并担任临时党委书记,党委成员有上海救捞局党委书记朱子龙、海军水警区司令员邓树琪、政委李世田等。
会议决定:从海军三个舰队抽调打捞救生船三艘,即J101、J301、J503、补给船二艘(万吨级)组成海军打捞船队。由交通部三个救捞局抽调打捞救生船两艘,即上海打捞局沪救捞3号(新从日本引进)、烟台打捞局打捞驳船一艘即51号、拖船二艘组成地方打捞船队。 海军从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抽调驱逐舰、护卫舰各2艘,猎潜艇、扫雷舰、油水补给船各一艘组成海上护舰编队。空军某师进入预定机场,31军守备一团负责沿海岛屿防卫工作。
1977年4月24日,工程指挥部临时党委在海军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研究了在各种复杂性情况下,如何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问题,在许多单位参加大会战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团结协调问题,以及对台湾“海漂”物品及宣传单处理问题,规定大型“海漂”由警戒的舰艇部队击毁击沉,对小型“海漂”不捞不看,漂流到海岸的“海漂”由守防部队及渔民统一组织销毁,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朱绍清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打捞船队先遣队在原有材料基础上,再次赴牛山岛海域进行探摸调查,上海救捞局潜水作业队队长马玉林率先下水,在预拟位置发现一条大型沉船的粗大桅杆上挂满渔网,后续潜水员严土法、顾忠孝也捞到了船钟,船钟上刻有“阿波丸”三个大字,清晰可见。
5月4日,工程指挥部在福州召开了紧急会议,确认此沉船就是“阿波丸”沉船,决定各打捞救生船由待航点渐序向牛山岛海域挺进,按规定位置抛锚就位,掩护警戒兵力随即展开。至此,震惊世界的打捞“水下金库”——“阿波丸”沉船的战斗打响了!
综合而言,阿波丸号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东方的不幸在惊涛骇浪中成了历史,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