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英雄联盟,36计中以防守致胜叫什么?
防守致胜计策叫以逸待劳!
为何韩信经典的背水一战不能被列入三十六计?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关于这个题目,以史为鉴首先说一点:
三十六计只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一种,而且是属于没有明确作者、没有明确时代的著作。虽然背水一战没有被列入“三十六计”之中,但并不是说背水一战不重要,而是背水一战中运用到了多个“三十六计”中的计策,无法用一计来形容这一战的惊心动魄罢了。
下面听以史为鉴详细介绍一下
一、三十六计来源《三十六计》虽然现在名气极大,其实这本所谓的兵书只不过是明清时期的有心人,通过总结、寻找历朝历代各种记载和战例,最终按照民间非常流行的数字取名编撰成《三十六计》。
现代许多书中故意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排列到一起,让人误以为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的一部分,这其实是大谬。
中国历史上的兵书其实很多,比如先秦时代就有据说是姜子牙所著的《六韬》,司马穰苴的《司马法》、孙武的《孙子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尉缭的《尉缭子》……这些著名的兵法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到了秦汉之后,韩信据说也留下了《韩信三篇》,曹操、诸葛亮也写过兵法,唐代李靖的《卫国公兵法》、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都是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所著作。
但是不同于上述著作,《三十六计》此书到底是谁在何时编撰,这个已经不可靠了。大概率是没有经历战争的文人根据历史战例汇集而成。
二、三十六计都是哪些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共分为六个部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每个部分共有六计,从第一计瞒天过海开始,到三十六计走为上结束加起来共计三十六计。
前三个部分是我强敌弱时候采用的计策;后三个部分是我弱敌强时候采取的计策;这六个部分,三十六计分别是: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二套 敌战计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三套 攻战计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四套 混战计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第五套 并战计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六套 败战计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三、背水一战中的谋略虽然说“背水一战”在三十六计中没有单独列出来,但是背水一战战例中,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多个计策,并不是简单的一计,而是多种谋略的体现。
比如《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的以逸待劳,第六计声东击西,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等等都在背水一战中有所体现。
1、韩信帅军背水陈列,误导赵国人认为韩信不懂兵法,犯了轻敌的错误;
2、韩信瞒天过海,派遣小分队声东击西,专门等待韩信主力和赵国主力倾巢而出大战的时候,悄悄攻占赵军空营。
3、韩信欲擒故纵,在和赵军大战的时候,故意佯装败退,丢下大量旗帜、辎重,让赵军认为汉军不堪一击,然后倾巢而出。
4、韩信佯装败退的时候,背水陈列的军队正是以逸待劳,而且置之死地而后生,士气高涨。赵军虽然占据优势,但是无法彻底击败汉军。
5、等到赵军无法击败汉军,想回营修整再战的时候,却发现自家大本营已经插满汉军旗帜,于是军心大乱,在韩信的主动出击之下大军崩溃。这又是上屋抽梯之计的典型做法,让对方没有退路,置于死地。
所以说虽然“背水一战”貌似很简单,不过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罢了。
但是实际上韩信在战前派遣间谍侦查对方决策,提前准备夺取大营的小分队;战争前期故意战败,抛弃辎重,而后又背水一战,以逸待劳,让赵军优势兵力疲于奔命而不得胜;战争后期乘着对方以为大营已失,军心崩溃,乘机两面夹击击破赵国……
可以说这一战完美体现了韩信用兵入神的战术技巧,并不是区区一计可以形容的。
以史为鉴评曰:中国历史上经典战例虽然层出不穷,三十六计虽然很经典,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军事战争中面临的不同局面。
每一次战争战役都会有其特殊的情况。虽然历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但要是我们以为有了这么多的兵法谋略就能万无一失的话,这岂不是又犯了纸上谈兵的错误?
这也是《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根本原因。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孙子兵法36计精华?
1.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
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6.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36计最后一计是哪一计?
最后一计是: 走为上。
第一套〖胜战计〗第01计 瞒天过海
第02计 围魏救赵
第03计 借刀杀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第05计 趁火打劫
第0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第07计 无中生有
第08计 暗渡陈仓
第0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姑纵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36计一一用是什么意思?
36计用的是。兵不厌诈的各种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