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摇篮,如何评价剧版长安十二时辰?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中国影视娱乐大事!
《长安十二时辰》绝对是中国2018年到2019年,制作最精良,最值得期待的国产古装剧之一。
本剧的制作基本没问题,主要就看导演对于剧的整体把握,因为本剧的主创基本来自《海上牧云记》,所以避免海牧的缺点就行了。
相信即使再嘲讽《海上牧云记》故事剧情的人,都不能否认本剧的制作水平,绝对是目前中国古装剧最精良的作品。优于《琅琊榜》《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一筹,与《军师联盟》并行,两部剧美术风格不同。
《长安十二时辰》制作上基本不用担心。从当下宣传的投资6亿人民币,拍摄三季60集。与《海上牧云记》投资3亿以上,本来已经拍摄80集(后被砍成75集),制作比起海牧只怕还会全方位升级。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担心的无非剪辑注水,故事剧情。海牧的悲惨历历在目,可能也是很多网友,还有书迷所质疑。
但本人认为,两者有一定脉络但无可比性,主要就是编剧问题。《海牧》对于剧情大方向有过分析,编剧一共有四位。
导演曹盾,于是海牧全程镜头喧宾夺主的主要原因。原著作者今何在,这哥们书写得不错,但太意识流,影视剧编剧无论从《悟空传》还是《海牧》看,这哥们明显还不如同样转行的《琅琊榜的》海宴。另外有两名女性编剧,应该是海牧宫斗和皇宫戏份存在的主要编剧。
四位编剧感觉没有一位特别专业,特别具有掌控力,这可能是《海牧》剧情混乱的最大原因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目前官方消息还有豆瓣条目给的是原著作者马亲王。要么作家的转型成功,要么不太行,具体成片还有待观望。最后,刚看到《长安十二时辰》配角演员阵容出来。周一围这位实力派演员,相信已经不用多讲。杰曼翰苏看到这位哥们,本人是有点震惊的。因为这位黑人老兄,虽然在好莱坞远不如其它一线黑人演员。但也是二线顶级了吧。和小李子演过《血钻》,演过《速度与激情7》的大反派等,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韩童生芦芳生《海牧》里的皇帝陛下,明显是那种低调演戏的实力派,通常还演配角。余皑磊基本相同,通常在演反派,低调配角实力派。蔡鹭《海牧》里的草原汉子赫兰铁辕,查过也不错。赵魏还是《海牧》的演员,一头飘柔长发的辰月长老墨雨辰。冯嘉怡没错,仍然是《海牧》的演员,《海牧》最后一集,有句话叫作《九州海上虞心忌》,如果以他为主角,干脆果断的话,海牧剧情会好很多。吴晓亮这位是《绣春刀2》拿狼牙棒的丁泰。其它演员,如两位主角和其它女主角的图不再贴了,还有传闻李雪健可能会加盟,阵容还是相当不错的。
总而言之,制作技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会比《海牧》更升一级。但在剪辑注水方面,需要关注。演员一个流量明星不太担心,最主要的就是别最拖后腿,阵容强氛围佳是事实,但容易被衬托也很明显。故事剧情是最需要观望的剖分,对原著戏剧改编,还比较难以预测。更多关于《长安十二时辰》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么优势?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毗邻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辽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中国还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许多重要的港口,这使得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优势。
其一,接近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处于亚洲的东部和中部位置,毗邻许多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
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支持,使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非常大。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33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54.2%。”其中,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达到了3299亿美元,与韩国的贸易额达到了3013亿美元,与印度的贸易额达到了1233亿美元。”其次,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合作也非常重要。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国之一,而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
“2021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了1581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7%。”此外,中国还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也非常紧密。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25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9.2%。”其中,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达到了1585亿美元,与泰国的贸易额达到了1525亿美元,与新加坡的贸易额达到了1362亿美元。”最后,中国还与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也非常重要。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
“2021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6352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8%。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到了688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这些数据和事实表明,中国的地理位置接近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使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自然资源丰富中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各种类型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一半。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铜、锌等金属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支撑中国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矿业协会的数据:
“中国铜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锌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5%以上。”其次,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生产国,稀土元素在高科技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80%以上,稀土元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这使得中国在高科技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全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型水电站和水库,使得中国的水电发电量在全球排名前列。
2021年稀土分布比例根据国际水电协会的数据:
“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水电发电量占全国电力总发电量的约20%。”最后,中国的土地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国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使得中国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
例如,与美国相比,中国拥有更多的稀土元素和煤炭资源,这使得中国在高科技产品和能源消费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拥有更多的水电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使得中国在能源生产和农业发展方面更具竞争力。
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和资源耗竭的风险。因此,中国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一些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在国内供应不足,需要大量进口。
同时,一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存在技术和环保问题。因此,中国需要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和环保措施,以保障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其三,独特的地形和气候中国的独特地形和气候是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多样,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这使得中国能够生产各种不同的农产品,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首先,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高原和盆地具有适宜种植茶叶、水果和蔬菜的气候条件。
这里的气候条件温暖潮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例如,四川省的雅安市是中国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盆地地形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生产的茶叶质量极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云南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各种水果和蔬菜,如荔枝、香蕉、菠萝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销售量,也出口到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出口品。
其次,中国东北的气候则非常适合种植小麦和大豆。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寒冷干燥,有利于小麦和大豆等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例如,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小麦和大豆主产区之一,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而且品质也极佳。
黑龙江省的小麦和大豆不仅供应到国内市场,也出口到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出口品。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独特地形和气候使得中国能够生产各种不同的农产品,这是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例如,与印度相比,中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更加适宜种植茶叶、水果和蔬菜,中国的茶叶、水果和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东北地区气候条件更加适宜种植小麦和大豆,中国的小麦和大豆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高的竞争力。
其四,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中国位于东亚地区,拥有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海洋区域分别是东海和南海。
这些水域是连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欧洲和美洲的重要海上贸易通道,使中国能够轻松地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合作。
1、东海和南海是重要的航运通道
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商船和货轮穿过这些水域。
据中国海事局发布的数据:
“2021年全年中国东海和南海两个海域的船舶通行量达到9.45亿艘次,较上年增长6.2%。”这些航线不仅连接了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还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和美洲等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些通道也是贸易和合作的重要基础,保障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顺畅进行。
2、中国拥有发达的港口和航运网络
中国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港口和航运网络,如上海、深圳、天津、青岛、大连等。
青岛港根据国际航运统计机构的数据:
“截至2021年底,中国港口中有7个进入了全球前10名,20个进入了全球前50名,占据了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港口不仅提供了高效的货物装卸服务,还吸引了众多国际航运公司和货运代理商进驻,形成了完整的物流链条和服务体系。
这些港口和航运网络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物流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海上合作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建设陆上和海上贸易通道,促进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在海上建立贸易港口和经济特区,打通亚欧非大陆的贸易通道。
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不乏海上沿线国家。
诸如:
(1)亚洲国家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该项目包括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港口和能源基础设施等。
根据巴基斯坦工业和生产力部的数据: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已经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2021年为巴基斯坦带来超过2%的GDP增长。”同时,中巴经济走廊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通道,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南亚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经济联系。
(2)欧洲国家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
“2019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已经达到10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4%。”
此外,中国也在中东欧国家投资了大量资金,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例如,中国已经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
(3)非洲国家
自2013年以来,中国在非洲大陆上已经投资了数百亿美元,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些投资包括建设铁路、公路、港口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坦桑蓝大桥2022年3月通车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
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0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它们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利合作。
此外,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贸易的多边谈判,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这是一个由15个亚太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覆盖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20年11月,RCEP正式签署,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其五,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有着许多独特的文化景观和艺术形式。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旅游收入。
中国的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包括了许多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万里长城,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不仅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长城除了长城,故宫博物院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景观之一。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保存完好的宫殿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精华。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另外,中国的兵马俑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包括了大量的陶俑和战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现在,兵马俑已成为中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吸引了数百万国内外游客。
除了这些著名的景点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黄山、华山、泰山等。
这些景点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下,文化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旅游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产业,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根据中国国家文化旅游局的数据:
“2019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62.7亿人次,同比增长7.5%。文化旅游收入达到6.3万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3.7%。”这显示出文化旅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例如中国结、剪纸、糖画、京剧、昆曲等。
这些文化活动和手工艺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兴趣和关注。
同时,这些传统文化也被传承和发扬,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中国的美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味,例如四川的辣味、广东的粤菜、北京的烤鸭等。
这些美食文化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旅游收入。
总的来说,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这些文化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旅游收入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这些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自豪和认同的重要象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和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形和气候、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等优势,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这些优势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当然,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努力和改进。但相信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有哪些大学被称为小清华?
我一直很奇怪的是经常有人说“小清华”,几乎没有人说“小北大”。难道清华好学,北大不好学吗?最近的一次听到,就是几天前,我某个帖子下的评论,好像是宁波那里的学校的学生,说自己学校是小清华。我一听很惊讶,以前没听说过这个说法,就上网去搜搜。笑死我了,网上太多的学校说自己是“小清华”了。
咱们可以一起来数数。
1. 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是最正宗的“小清华”,哈工大以工科著称,学校也经常说,工科除了清华以外,就是哈工大最强。这是哈工大在官网上上的话:“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第一位当然是清华啦。哈工大做学问也非常严谨,颇有点清华的味道。不过清华现在已是综合性大学,工科味道没那么纯粹了。
2.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一直被称为“军中清华”,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军校里,国防科大独孤求败,水平极高,是军校中唯一的985大学,也是计算机专业能和清华抗衡的几个学校之一,整个工科都非常厉害。
3. 北京邮电大学北邮也曾被人称为“小清华”,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称呼少了。应该是2010年前,通信特别火的时候,清华和北邮通信都最强,北邮被称为小清华。现在最火的是计算机,不是通信了,清华通信也不是第一了。
4. 浙江大学曾经,浙江大学被称为南方“小清华”,不过现在叫的人几乎没有了。浙江大学这些年的励精图治,可不是想当小清华,而是要取代清华当老大,所以它肯定不喜欢小清华这个名号了。
5.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211大学。它一般称为小清华,不单单它是北京市最好的大学,也是工科大学。它跟清华的关系非同一般,它的很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都是跟清华一样。我所知道的,清华教授退休了,会去北工大上课。北工大会挑选一部分优秀学生到清华来,和清华学生一起,在清华上课。
6.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属于河北省的唯一一所211,不过它的校园在天津。它经常被称为“河北小清华”。一般工科强的,省内第一的学校,都有可能自称小清华。
这些都是比较公认,也是很厉害的大学。我们下面讲点好玩的。
7. 江南大学当我第一次听人说,江南大学是小清华时,我都呆了。这两个学校哪跟哪,怎么可能是“小清华”?后来才明白,江南大学的设计不错,被称为小清华。就因为这个小清华,我听说一个人考清华美院没考上,就去了江南大学。
8.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的水利专业特别厉害,是由原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大等名校的水利专业组建成的。河海大学的水利专业称自己是“水利小清华”。好像有某个专业比较厉害,那个学校就称自己为小清华。
9. 南京邮电大学北邮称小清华的说法,我是听见过的,我听北邮的老师聊过。不过一般是私下说,据说南邮是官方说,在招生广告里说。我没看见,只是听说。
10.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一直自称塞外小清华。它叫小清华有非常正当的理由,它是清华1958年对口援建的。它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好的工科学校,实名至归。
大家认为小清华名号的学校是不是都特别厉害?是不是都是顶级学校?
错了!叫“小清华”的最多的不是顶尖学校,而是二本、三本和职教学校。
11. 河北外国语学院这是它们自己官网上赫然写的“河北小清华”。这是一个三本院校。黄河科技学院也是个三本,据说也是官方经常提的。
12. 盐城工学院:号称是苏北小清华。
13. 中原小清华:南阳理工学院
14. 二本小清华:南京工程学院
15. 职教小清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叫小清华的学校非常非常多,像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都被叫过。大家还知道哪些?或者觉得谁最正宗?可以来说说。
你是如何理解家这个字的?
家有大家有小家,需要共同维护,互相担待,互敬互爱。家和万事兴,多付出才能回报多。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
投降项羽是形势所迫,如果再投降刘邦那就是真的是不忠不义之人,这是很多名将所不能接受的,毕竟历史上的三姓家奴还是比较少见的。
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算是彻底用光了自己的气运,朝中大将接连离世或奔走,最后只剩下寥寥章邯等人在秦地坚持。
不过这章邯也属实厉害,秦朝虽然危在旦夕,但章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硬生生的给秦朝带来了片刻的曙光。
最后的希望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伴随着秦二世的登基和一系列暴政,导致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反叛的情况。
先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有赵歇自称赵王,魏咎自称为魏王,此时的天下是彻底乱了套了。
而这些起义军的矛头也是非常的一致,统统指向了秦朝,各路起义兵马联合起来向秦朝廷进军。
这时候秦朝廷上下乱作一片,如果现在将各个郡城的士兵调集过来显然是不行的,于是章邯自告奋勇的告诉秦二世为何不用骊山的犯人呢?
秦二世听完之后自然是愿意的,先是大赦天下让这些囚徒免去犯人的身份,但代价就是必须充军,章邯作为将领。
所说囚徒的数量非常之多,但毕竟是临时组建没有经过训练,这就对统领的要求非常之高了,不过章邯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第一个来攻秦朝的是陈胜手下的周文,周文带兵十万直逼函谷关,如果没有章邯的话或许周文就是第一个攻进函谷关的将军了,可惜的是他碰见了章邯。
章邯带领着军队以雷霆之势镇压了周文的军队,并在之后彻底开启战神模式,屡战屡胜让反秦人士抬不起头来。
值得一说的是项羽的叔父项梁就是因为在定陶遭遇了章邯的军队,从而战败身亡。
此时如果继续打下去,那么秦朝可能就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投降,可赵高做了丞相之后就一切都变了。
投降项羽公元前207年赵高坐上了丞相,赵高上任之后并没有在意秦朝当时的情况,而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将不顺从自己的人全部陷害。
由于巨鹿之战的失败,秦二世多次派人指责章邯,这让章邯非常的担心,于是就派出长史司马欣去京城看秦二世如今到底是什么态度。
没曾想由于赵高从中作梗,司马欣到了咸阳之后并没有成功面见秦二世,反倒是遭到了赵高的追杀。
司马欣逃脱之后就告诉章邯,如今打了败仗肯定会被秦二世处死,而就算打了胜仗也会被赵高嫉妒从而被陷害,还不如投降项羽。
当时跟章邯对峙的也正是项羽,内心动摇的章邯就悄悄派人前去求和,但项羽却并不同意,认为自己有能力完全击败章邯。
随后项羽就突然发兵对章邯的军队发动攻击,最终秦军果然大败,但楚军也面临一个没有粮草的境地。
随后章邯再度派人前来求和,这次项羽才算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在听了章邯的遭遇后,项羽当即下令立章邯为雍王。
自刎废丘在项羽平定了秦朝之后就开始瓜分天下,这其中自然也有章邯的一份,章邯便和当初共同投降的董翳、司马欣瓜分了秦地。
项羽让这三人共同镇守关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遏制住汉王刘邦,防止刘邦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不过刘邦哪是那么容易就被困住的,在项羽处理齐国叛乱的时候,刘邦便抓住这个机会暗度陈仓。
守在陈仓的就是雍王章邯,在汉军的猛烈进攻下,再加上项羽此时无暇脱身,所以章邯只好一退再退,最终退到了废丘。
废丘易守难攻,原本章邯是可以等到援军的,但奈何汉军技高一筹,最后用水硬生生淹了废丘,城门不攻自破。
这时候留给章邯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死,在他之前董翳和司马欣已经投降,所以此时章邯投降并不可耻,但最终章邯还是选择通过自刎来了结生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章邯的自刎令人惋惜,但不免会有疑问,同为秦将的董翳和司马欣在投降了项羽之后又投降了刘邦,那他章邯为什么不选择投降刘邦呢?
章邯为什么降项羽时局所致
当时章邯投降项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时时局所致,章邯除了投降项羽之外就没有其他选择了。
就如我在前面说的,当时章邯在巨鹿吃了败仗,秦二世对章邯颇有意见,而丞相赵高也视章邯为敌。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当时章邯对阵的是项羽,也就是说章邯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带领秦军跟项羽打,当时楚军士气正盛秦军必输,如果带领秦军退出前线,那秦二世和赵高绝对饶不了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死的不明不白还不如投降项羽,这样才能得以保全性命继续做更多的事情。
虽然章邯一直忠于秦朝,但如今的大秦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大秦,章邯自然也就没有效忠的理由了。
心服口服
当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章邯在听了司马欣的话后就去跟项羽议和了,但项羽是怎么做的呢,直接拒绝了。
这还不算完,在项羽拒绝了章邯的求和之后又带人攻打了章邯的部队并获得全胜,这不就是告诉章邯我部根本不惧你。
最后还是项羽军中缺粮才同意了章邯的偷袭,在古代那个尚武的年代中,项羽这一系列举动无疑让章邯心服口服。
不然章邯也不会在投降了项羽之后直接在大营中哭泣自己的遭遇,这不是完全心服项羽的表现是什么?
章邯为什么拒降刘邦?名将之气节,
章邯投降项羽是因为形势所迫,自己忠于的朝廷已经放弃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投降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好选择。
但在刘邦攻打章邯的时候,项羽并没有抛弃章邯,而是因为齐国的田荣反叛给弄得离不开身。
在这样的情况下章邯再投降刘邦,那就真的变成一个怕死之人,这对于一个有气节的将军来说生不如死就是耻辱。
如果章邯怕死的话,那么在周文攻打函谷关的时候,他就不会第一个站出来提出用囚徒抵抗了。
可见章邯是把忠心看的比生死还重,初次投降也只是朝廷待他不义,现如今项羽待他不错,跟他封王给他兵马,如果这时候再投降刘邦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原本战败已经是对不住项羽了,如果再投降刘邦,那不仅是将自己的气节抛在地上,更是没有一点尊严可讲。
作为一个将军,作为一个有气节有尊严的将军,章邯选择自刎确实是最好的结果。
事实证明来回反叛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比如司马欣在投降了刘邦之后又再度归顺了项羽,导致后来就是司马欣已经谢罪自杀了,刘邦还进行鞭尸。
反观章邯用性命捍卫住了自己的尊严和名将之气节,实在是无愧于名将这两个字,令人钦佩!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