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动物园,让小孩自信胆子大的动画片?
第一部 《小羊肖恩》 英国 2007年●自信产生快乐
这部黏土动画片曾赢得国际艾美奖,整部动画一共120集,每集大约7分钟。动画讲述了一家英国农场里动物们的欢快生活,虽然没有对白,但是细节精致构思巧妙。动物们的智商普遍较高,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包括肖恩在内的小羊们用卷心菜当足球踢,还和隔壁的三只小猪斗智斗勇,开汽车,听音乐,还一起泡澡,构成了一幅活泼温情的农场生活画卷。小羊的机智勇敢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从而提升自信心,片中角色之间的对抗与合作,充满了脑洞大开的趣味情节,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释放。
第二部《里约大冒险》美国 2011年
●梦想催生勇敢
在得知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后一只蓝色金刚鹦鹉后,阿蓝为了见到自己的同类,不远万里回到故乡,虽然路途艰险,梦想支撑着它一路跋涉,勇敢向前,完成心愿。最后阿兰展翅飞翔的画面,让孩子体会并相信梦想的伟大力量。整部动画片角色刻画鲜明,色彩绚丽,波澜壮阔,尤其是对里约风情的描绘让人心动,让孩子深入情境去感受异域风光。除此之外,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片突出主题,是占有还是给予自由?会让孩子产生思考,动物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启发。
第三部《马达加斯加》美国 2005
●伙伴为勇敢助力
纽约中央公园的斑马马蒂为了寻找自己的故乡悄悄逃出动物园,自己的朋友狮子亚利克斯、长颈鹿麦尔曼以及胖河马格洛丽亚也随后离开动物园,加入这场大冒险。一路上经历曲折又充满欢乐,音乐韵律优美,四个小伙伴的相互扶持不离不弃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增加孩子对社交的初步了解和认识,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在面对困难时,除了要勇敢和自信,也要有伙伴的支持和鼓励。
第四部《海底总动员》美国 2003
●家人是自信的源泉
小丑鱼尼莫向往刺激和冒险,爸爸马林却一直畏首畏尾,但当尼莫遇到危险的时候,爸爸变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海底世界的神秘丰富,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适当的扩展和满足。同时,整部动画对于友情和亲情的刻画细腻感人,丝丝入扣,给予孩子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尼莫和爸爸的一系列经历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和家人一起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第五部《疯狂原始人》美国 2013
别人跟她说话都不理睬?
我家孩子5岁,也是性格,孤僻,我们一起上街,遇到同学都不打招呼,人家跟他说话也是爱理不理。
作为家长,我们也是很着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家长也要努力做一个改变。
一、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敏感,在学校老师批评他两句,说话声音大一点,他就会感到委屈。所以在家里,就算孩子犯了错,我们也不会恶语相向。尽量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保持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二、主动亲近孩子,参与孩子的兴趣
我家孩子不爱说话,但是喜欢看书,所以我就进场陪他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书里的故事,甚至让孩子给我出题。然后装作回答不出来,引导孩子给你讲解。培养他的自信心,慢慢的、孩子的心也就打开了。
三、增加和同龄人的相处时间
有时候我们会给孩子讲,周末你可以把你的好朋友带到家里一起玩啊,爸爸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买了一个新玩具,也可以让朋友来家里一起玩。
这样、孩子跟她同龄的朋友在一起会越来越放松,你就会看到孩子最真实的一面。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当孩子不爱跟外界交流的时候,我们要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上街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买一个小东西,比如买一瓶水,买一份报纸。你就在旁边看着,鼓励他自己去沟通,去完成。之后别忘了鼓励一下。慢慢的、孩子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进步会很大。
五、少看电视,参加一些兴趣班。
小孩子天性都喜欢看电视,但是看多了,他就沉迷其中,对别的事情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最好参加一些兴趣班,通过兴趣班去认识一些同龄的朋友,提升孩子的交际能力。
总结一下:只要我们多用心,孩子的改变也是会很大的,欲速则不达,主要还是讲究一个耐心。
逃离动物园绘本的读后感?
能逃离动物园奔向大自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你觉得哪部电影感人至深?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电影推荐【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生活给这个叫欧维的男人开了一辈子的玩笑,儿时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被辞退,没有手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优惠券,只能和一幢老房子相伴,可以说他就是瑞典版的福贵(余华《活着》主人公)。欧维脾气暴躁,执拗顽固,管小狗尿尿,社区人员开车…动不动破口大骂,社区每个人都讨厌他,极不受待见。被辞退后,欧维觉得全世界都背叛了他,不再需要他,所以他决定死去,去找他的妻子…………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故事一开始,这个叫欧维的男人,社区马路捡烟头,检查各个车库是否关好,登记违规停车,检查垃圾分类,驱赶野猫………干着每天都在干的事,从入住社区开始……
像往常一样,欧维来到工厂,糟糕的消息来了,他被请喝了茶,他失业了,在一个工厂工作了43年,59岁的欧维失业了…世界背叛了他,不再需要他,这是他第一次决定去死,取消所有订阅的报纸,整理好冰箱,穿上得体的西装,洗漱打扮,挪开妻子的遗照,站在凳子上决定自缢……
不巧的是,新搬来的新邻居在这时撞坏了欧维的邮筒,欧维只得终止自杀计划,去帮笨手笨脚的邻居一家停车。
第二天,欧维到妻子的墓碑前念叨,抱怨现在的人连停车都不会,抱怨社区里总是闯进车,并说自己真的很想念她。“如果我抓紧时间,今天就能与你见面了。”欧维第二次决定去死。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他刚把脖子套进绳结中,就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是新邻居给他送来了礼物,以感谢他昨天帮助他们停车。
欧维别扭地收下了礼物,随后便被邻居夫妻借走了梯子。欧维觉得这家人要一直不停地来烦自己了。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欧维开始感到自己被需要,尽管这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
欧维转身回屋,回忆起妻子还在世时,他们一起生活的场景。
被思念折磨的欧维继续自己的上吊计划,他第三次决定去死,这次为了不让人打断他,他套上绳结后立刻踢翻了椅子。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窒息的欧维出现了幻觉,眼前浮现出自己的童年。早年就失去了母亲,父亲不善言语,但温和善良,在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下,欧维长成了同样诚实善良的人。
但不幸的是,当欧维把自己的优异的成绩单给父亲看时,父亲开心的拿着成绩单四处给别人看,可突然一场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
这也是为什么欧维会用近乎偏执的苛求去保护别人的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绳子突然断掉,欧维的自杀计划再次破产,他怒气冲冲地跑去找店员申诉,决定用别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欧维躺在妻子的墓碑旁,假装妻子就躺在自己身边。对爱人的思念折磨着他。
他第四次决定去死。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他跑去曾经的挚友家拿回借出去的水管,打算在自己的萨博车里用尾气自杀。
他坐在自己最爱的车里,放着音乐,慢慢进入濒死状态,眼前浮现和妻子第一次在火车上见面时的情景。慢慢的,他在回忆里越陷越深,慢慢的,他终于要去找他的妻子了。
邻居女人在这时再一次来到车库打断了欧维。她的丈夫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但是这个三十岁的伊朗女人到现在还不会开车。
她来麻烦欧维把她带到医院,甚至还让欧维帮她带孩子,欧维看着两个可爱的小女孩,也就答应了。
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一个男人跳下铁轨,想要自杀,欧维看着附近旁观的路人没有一个人过去救他,欧维跳下月台,在火车开过来之前把人推回了站台上。然而欧维自己却没有离开铁轨,他站在原地,第五次决定去死。这一次没有人可以打断他,只要他不移动脚步就可以离开这个世界。
在火车呼啸而来的时候,欧维想到了幼年的自己。想到了当年父亲发生意外的相似场景。在最后一瞬间,他离开了轨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回家的路上,欧维看见一个抱着狗的女人,在用石子扔向一只流浪猫。
这时,新邻居伊朗女人来找欧维,要求欧维陪她练车。欧维开始不停地接受这些麻烦的人,麻烦的事。他随时都被需要着,他需要帮这些“白痴”邻居,需要教伊朗女人开车,需要帮她带孩子,她的白痴丈夫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现在,他还要照顾这只流浪猫了。他本来了无牵挂,一心寻死,但这些琐事让欧维不得不推迟自己的自杀计划,在与邻居一家人的相处中,欧维感受到缺失已久的温情,邻居孩子们就像欧维的小孙女一样缠着欧维。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弥补他对于妻子的思念,在处理好一些需要做完的琐事后,欧维决定来一个彻底的了结。他第六次决定去死。他坐在用塑料包好的房间里,将上膛的枪对准了自己。偏执又刻板的欧维就算在自杀时都不想弄脏房子。
但这个倒霉又幸运的男人当然又没能成功。他妻子的学生前来拜托他,他的朋友因为出柜而被赶出家门。为了妻子,欧维答应收留那个无家可归的同志少年一晚。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李纲
这么多次的自杀失败也让欧维开始反思自己。邻居的一番话让他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不靠别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冰冷苛刻的欧维走近了邻居,敞开了心扉,再一次拥有了人生的温情,并怀着感恩之心接受了命运的一切安排。
欧维决定,不去死了。欧维当年给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做了摇篮,可妻子却不幸流产。影片的最后,邻居家新降生的婴儿睡到了欧维尘封多年的摇篮里。不敢触碰的旧物被赋予了新生。
厌恶人间的欧维最终被人间的喧闹与琐碎拯救。邻居不断地给他“添麻烦”,而他在被“添麻烦”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发现了自己被别人需要着。
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原貌,这就是生命不用走到尽头,就可以预见的未来。鲜活到笑泪并生的我们,就这样被孤独围成两颗洁白的茧,各自去寻找化蝶的命运,再各自凭着一个人的气力,一起相望着,飞过今生的沧海。
欧维最终还是死了,但不是决定死去,而是被死去………
把20个没有任何装备的特种兵流放到非洲大草原上?
连二十个强壮有力,骁勇善战的男人都无法在非洲草原上生存,那我无法想象人类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难道我们起源非洲的老祖宗是带着突击步枪从娘胎里出来的吗?
没装备?没关系!
钻木取火,磨石为器,斩木为兵!
特种兵有着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和非凡的组织纪律(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下,原始人也有着相当的组织性,但这一点有争议)。
特种兵们白天磨石成兵,熟悉环境,提升捕猎技能,获取食物和兽皮。夜里燃起篝火,吓退猛兽,轮班休息。
特种兵毕竟有野外生存训练,体能技能更非等闲,在成功打造了新石器时代的武器之后,他们已经站在了非洲的食物链顶端。
衣食无忧,从此生活惬意?
不!
他们没盐!
人,没盐很难活。
为了盐,这些特种兵不得不像羊一样把地上的石头都舔一遍,以获取可能的岩盐和矿物质,但这种来源既不安全更不可靠。
怎么办?!
驯服野马,然后策马奔向海边!
驯服野马绝非易事,但人在绝境中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何况是20个特种兵!
不久之后,开了驯马挂的20名铁骑(石骑?木骑?)手执石制长矛,身披兽皮大衣,胯下高头健马,威风凛凛的驰骋于广袤的非洲草原上。
终于,顺着北斗的方向,他们来到了海边。他们煮海盐,吃海鲜,束马瞻星,听风观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现代英雄主义童话到此结束,残酷的自然选择即将开始。
他们不会饿死,也不会冻死,更不会死于猛兽的袭击。但长期的水土不服和营养不良缺乏终将击垮他们异常强壮的身体,特种兵们的免疫力及身体各项素质远胜常人,但他们对原始草原的天然免疫力甚至不及我们天生地养的原始祖先。
茹毛饮血的生活摧残着他们的精神和肉体,一些文明地区从未接触过的病毒和瘟疫突破了他们的免疫系统,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病倒了…如果有广谱抗菌药物,他们或许不会有大碍,但在这里没有如果…
他们可以生存,但也必将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