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烽火,想要知道大家写过的和收到过的最浪漫的书信内容是什么?
想要知道大家写过的和收到过的最浪漫的书信内容是什么?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首先我没有收到过浪漫的书信。但是,我在2月29日晚上,在头条上,给我的妻子,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十周年。我觉得,这是我写过的,最浪漫的书信文章。我老婆看完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内容图片如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件高兴的事情,那就是今天2020年2月29日是我和我的爱人结婚十年纪念日.也就是网上俗称的锡婚。为什么称是锡婚呢?是因为锡是很柔软,有较好展性,比较耐腐蚀。所以,人们将结婚十年的婚姻,比喻成不易破碎的锡姻。
转入正题,我与我爱人是在2008年的夏天,在医院认识的。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实习的小护士穿着白色的护士服,白色的护士帽,带着口罩。而我当时是在医院陪护我出车祸的叔叔。因为我叔叔车祸昏迷,呼吸道打开,每天都要用机器吸痰。而有的时候一咳嗽黄色的痰会飞出去好远,特别不卫生。别的实习护士都不愿意做,只有她每次主动来做。不知道朋友们你们相不相信一见钟情?反正我是感觉,这就是能陪伴我一生的人。
从那次见过我爱人后,只要我去陪护叔叔就希望她那天上班。因为能在她帮助叔叔换水处理伤口的时候和她说上几句话。从那以后慢慢的认识了,在认识快20天的时候。我不好意思的,问她要她的手机号与QQ号。别笑话我,我当时都感觉心脏快蹦出来了。朋友们,如果你是一个80后,一定知道。那个时候的联系方式就这两种比较方便。
从那以后,我就通过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和她联系。慢慢的,发展成了恋人关系。那时候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方式。就是在一起,走一走,聊聊天,连牵个手都会脸红。就这样我们恋爱了。那时候她就叫我大陶。《现在上图这是12年前我媳妇的样子》
那时候我的手机像素就只能达到这个水平了。
到了,2010年2月29日,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日子。我们俩领证了哈哈。我们是先领的证,后结的婚。因为我爱人是亳州人,那边的彩礼也比较高。一般结婚都好几万的彩礼。(几万元在当时是比较高了)但是,我有通情达理的岳父岳母。我们结婚的时候,他妈妈说:“不要彩礼只要你们在一起生活的好”。比什么都强!我很感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对她好一辈子。
这是我们的婚纱照,想想那个时候的发型我都无语了。
结完婚我们游玩的地方是杭州。陪着老婆去西湖。这就不细细介绍了!!!
天气给力了!!
时间过得很快,三年后我们的孩子出生了。13年11月15日我的女儿梦玥。女儿的来临使我们家,更加的热闹。因为孩子小没有人帮忙带。产假后,每天她按时回来给孩子喂奶。我就在单位申请长期夜班。你们可能要问孩子的爷爷奶奶呢?(在我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5岁母亲改嫁了我有姊妹3人有一个姐一个妹)那时候的日子真是痛并着快乐!每天晚上回来就是给女儿洗一大堆的尿布。大冬天的水都冰凉!后来孩子大一些用尿不湿就方便太多了。(孩子小的时候用棉的尿布屁股不红消毒后可以反复用)那个时候,天天就是,白天老婆去医院上班,我一个大男人在家坐在电脑桌边哄孩子睡觉。很多时候孩子没睡着,我自己把自己给哄睡着了!
等到了16年,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带着忐忑的心情,和爱人一起给孩子报名。怕孩子离开我们俩会哭。后来事实证明。完全是我们俩想多了。孩子第一天在幼儿园表现很棒。没哭没闹和小伙伴玩的很开心。从那以后。我也就能安心的工作。来提高家庭的收入。给予我爱人和孩子,我力所能及的物质享受.
瞧这娘俩??为什么不让我加入呢??说什么我太胖??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这是一点也不假。也许是工作的时间不同。孩子我带的时间多一些。爱人有时候还吃女儿的醋.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一转眼,从第一眼见到你,到现在已经12年了。我们没有七年之痒。12年里我们基本没有争吵过!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希望能和爱人多走几个12年,立贴为证。老婆谢谢你陪伴的12年,有了家,有了孩子,日子有了奔头。祝我们一家一直开心快乐的生活下去。老婆节日快乐!
我最爱的大女儿(爱人)和小女儿。
送给90后的兄弟们想要日子过得幸福,就要把自己的爱人,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宠爱。这是我这个过来人提的一个小小的建议!!!一定要记住!!!!
三国演义王允的美女连环计?
美人计之所以成为妙计,是因为受计之人的智商有问题。
这种计谋要是换做曹操,哪怕换做三国时期的任何一位二流谋士都不可能成功。吕布董卓直流中计是理所当然,至于王允的才能只能说的是马马虎虎。他的高光时刻都是吕布董卓这样的庸才带给他的,看他后期的表现就可以看的出来。
用计之初
王允使用美人计纯属是突发奇想,看到了貂蝉偶然间想到的。这只能代表王允的头脑还是很聪明的,不能代表他有深谋远略。在美人计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都是貂蝉从中斡旋,王允的作用根本不大了。要不是董卓吕布都是色迷心窍,这种计策根本不能得逞。怪就怪董卓吕布都不是什么正经人,见到美女就挪不动步,才上了王允的当。再者就是貂蝉左右运筹才使这二人完全被蒙蔽,被貂蝉玩弄于股掌之间。
用计之后
董卓被吕布杀死,貂蝉自然也就跟了吕布。随着吕布颠沛流离,直至身死。其实董卓死后朝中大权已经落入王允手中,他要是还有点良知,完全可以把貂蝉接回来。貂蝉为了你的计谋甘愿献身,事成之后王允一点表示都没有,虽然是貂蝉自愿前往,那毕竟也是为了你王允才去的啊!可王允成事之后竟然对貂蝉不闻不问。哪有一点父女情分,完全就是在利用貂蝉吗?从这点可以看出王允这人无情无义,对人能利用则利用,不能利用就抛弃。
王允才能
说到王允的才能,基本就是一个笑话。这人不但情商低,我看他智商也很低。在名义上王允已经是吕布的老丈人了,可是吕布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长安城被围,本来就是一件很容易就可以解决的事,王允非要跳城自杀,他以为自己死了就可以平息事端。没想到事情更是无法收拾,区区几个西凉兵就把天子劫持,导致皇帝流离出京受尽折磨,这些都是王允的过错。杀了董卓之后他根本就是不会玩了,错失了诸多良机,导致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王允的才能,充其量也就是个二流谋士而已。没有大局观,不能掌握董卓死后的朝中大事,导致吕布出走没人抗衡李傕郭汜,把自己逼上绝路。总之,王允没啥能耐。
陕西女孩怎么样?
在中国,有西施、貂婵、赵飞燕、杨贵妃四大美女之说。其中,三国时期的貂婵,是陕北米脂人,即米脂的婆姨。其沉鱼落燕的美貌,委实给陕西的女子争了脸面。是故,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之说。“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惟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呀,惟有那蓝花花好”,这是对陕北女子的赞美;还有一位是周朝时的褒姒,是陕西汉中人,虽说留下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但她的凄婉忧伤的故事,委实让人同情。陕南的女子,得山水之灵气,也灵秀万端。“陕南的姑娘一枝花”——生长在陕南山区的姑娘花朵一样美丽。还有一位罗敷,大概是关中人,就那位让挑担的、走路的都驻足侧目,沉浸在忘情忘神状态的秦代的村姑。 自古道“长安水边多丽人”。如今,水虽然说是少了,陕西端的是依然美女如云。 陕西的女人,虽然不及“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吴越美女娇娃纤细妖娆,也不像青岛、大连等地的北国胭脂高挑俊美,犹如那“十二街似种菜畦”的石榴,香气虽淡,却吐蕊怒放红似火,有国色天香的风姿。随便走进西安的大街小巷,西安的女人个个耐看,可以说“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个个女孩都不简单”。从钟楼到大差市,从南门到北大街,一条条繁华的商业街,是流动的花的海洋,是美女之河。也难怪西安的电视台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商业街,展示西安女孩的时尚。 这里的女子安静恬淡,柔媚可人,举首投足都能明白地显出气质来,让你感到一种真情与气韵的随意流露;这里的女人爱美,懂得美在自然和气质,所以西安的女人稍稍装扮一下便能自成一格,并不显山露水但山水之韵均在。她们在与人接触时,不善于使用眉眼传送温情,却能给人以无尽的典雅和庄重。西安的女人气若幽兰,徐徐地袭来,沁入你的心脾肺,让你忘她不得
陆游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号放翁。力主抗金,一生创作诗词九千多首,有《陆放翁全集》传世。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诗,怀着对未收回故土失地的遗憾,时年八十五岁离开人世。这也是作者的临终遗愿。期盼祖国统一。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幅社日前夕农村质朴生活的风情画卷。第二句是千古名句,在山重水复以为没有路的时候,一个柳暗花明的景象呈现在面前。喻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失败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峰回路转,前路光明。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人忧国忧民,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排挤陷害,一个愤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抚今追昔,慷慨陈书。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但却受到朝廷冷遇,郁郁不得志。在绵绵春雨中辗转反侧,夜不得眠。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作者以梅花自喻,咏梅言志。历经苦寒,就算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把香气留住。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作者心有不甘,又只能留下空余恨,失望的心情跃然纸上。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柳烟桥,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沉鱼西施落雁昭君羞花玉环闭月貂蝉?
“沉鱼西施、落雁昭君、羞花玉环、闭月貂蝉,哪个最值得你喜欢?”我是九卿臣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得感谢提问的朋友,看到这个问题思想良久,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词对于女子的形容算是极致了,古往今来能以高颜值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美女何止千万,但能一直高居榜首的这四位,堪称绝品,只能惊为天人,到底哪个值得喜欢,请听在下细细说来。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由来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元·无名氏《连环计》三折:“我看这女子,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四四回:“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7回:“端的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通过以上文献的查考可知,最早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联到一起用,是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从此元、明两朝的小说家、戏剧家在作品创作当中开始引用,成为形容女子貌美极致之套话,后来被古代文人骚客当成了口头禅,估计在古代这个套话没少成为那些登徒子调戏民间小娘子显摆学问的工具。
但是以上作品只是套用,最早用这八个字形容美女的另有其人,乃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位大师:庄子、曹植、李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个典故除沉鱼和西施有关系,其他典故与四大美女毫无相干。
1、追踪溯源,“沉鱼落雁”出自: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毛嫱、骊姬这样的人间绝色一露面,大自然的动物都感到羞愧,鱼见沉底,鸟见高飞,鹿见狂奔。
由此可以看出,庄子他老人家最初用沉鱼落雁形容的美女是毛嫱、丽姬。“毛嫱、丽姬”何许人也?毛嫱和骊姬是春秋时代的著名美女。骊姬,是晋献公宠爱的美人;清代郭庆藩《庄子集释》说毛嫱是“越王美姬”。所以,庄子所著的“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也就是后来的“沉鱼落雁”,是形容公元前800年的美女毛嫱和骊姬,不是用来形容公元前五世纪的西施,两者相差了300多年,更不可能形容比西施还晚几百年的王昭君。
2、我们再来看“闭月”的典故:
其原创作者为曹植。
曹植在《洛神赋》描写洛神出现:“髣髴兮如轻云之蔽月。”洛神露面,像光彩四射的明珠,月亮的光辉都被遮住了,周围一切黯然失色。貂蝉是罗贯中在元代末年才虚构出来的形象,那时“闭月”的典故早就有了,是曹植用来形容洛神,比貂蝉早一千年。
3、“羞花”典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创
李白诗《西施》云:“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李白在诗中说西施的颜美冠绝古今,连荷花都因为她而感到羞愧。看来最早的“羞花”是形容西施的,也不是杨贵妃。后来《五代史》中用“花见羞”来称呼一位美女,从此,各种小说、戏剧中才开始出现大量的花见羞和百花羞来形容女子之美。
以上可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个典故虽然最初不是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但此四大美女值此形容那必须是当之无愧。
二、“古代四大美女”的由来中国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为:西施居首,貂蝉次之,王昭君再次,杨玉环排名最后。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居首没有争议。四大美女中除貂蝉外皆为有正史记载的人物,而貂蝉则只见于小说和戏剧而未见于史料记载。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称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但是褒姒和妲己都因美而误国,可能是名声不太好,后面从四大美女的名单上给除名了。
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是我国最早出土的木刻年画,也称为《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此年画的原版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题材虽皇家内容,但将汉晋两朝人物于一图,其雕刻线条流畅细腻,构图丰满华丽。”
古代四大美女的排定最起码在宋朝应该就是有定论了,源自于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问世,至于是谁最先说的就难以考察了。四大美女之所以为人们广为传颂与她们相联系的政治事件是分不开的,四位美女都有历史使命,无论是虚构的貂蝉,还是其余三位,都在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世的文人骚客们又起了最为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典故1、沉鱼——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被认为是沉鱼代表西施的证据。苎萝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美称,就流传开来。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败而被围,被迫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接纳大夫文种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在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后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西施以歌舞、步履、礼仪等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从此,夫差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西施结局:传说,西施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还有一种说法,西施在吴亡后被沉溺于江中。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成为千古之谜。
2、落雁——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 ,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
《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王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美称。
王昭君结局: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王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3、闭月——貂蝉
貂蝉(生卒年不详),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关于貂蝉的出身,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貂蝉是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女,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正当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美人美景正好让王允瞧见了,两人交心后,貂蝉甘愿为除国贼而献身,后王允收貂蝉为义女。王允为了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估计这也是王允为之后的连环计制造舆论,要把貂蝉的美通过月亮更加衬托的超凡脱俗,为施计成功而更引起董卓和吕布对貂蝉的兴趣。
后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此后,貂蝉巧妙周旋于此二人之间,肆意撩拨使董卓、吕布二人渐生嫌隙。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结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又有一说白门楼吕布殒命后,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予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据说在1971年时,还有人看见了貂蝉墓,但也有说是她女儿的墓。可见三国演义上的说法也不足全信。
4、羞花——杨玉环
杨玉环,号太真,小字玉环,唐蒲州永济(今山西永乐)人。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唐玄宗开元3年,杨玉环被选入皇子寿王李瑁邸被册为寿王妃。开元4年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死后,玄宗“后宫数千,无当意者”,讨好者向他透露,他的那位儿媳妇“姿色冠代”。开元8年10月,唐玄宗幸骊山温泉,就让她出家当了道士,号曰太真。为李瑁重娶个媳妇,暗暗地将玉环纳入宫中。天宝4年,玉环册为贵妃,一直到14年她缢死马嵬坡,名号一直未变,故后世称其为“杨贵妃”。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御花园赏花,看见盛放的牡丹、月季等美丽花朵,联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呢?”悲从中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一幕恰巧被一宫娥看见,本着讨好主子的念头就大肆宣扬贵妃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杨贵妃结局:天宝十四载,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
《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后人传说贵妃没死,还有传说杨贵妃东渡日本,可能只是对于美人结局的一种美好愿望。
四、民间传说中古代四大美女的缺点:西施脚大:一向有着“沉鱼”之誉的西施,天生长着一双大脚。据说西施为了掩盖这个缺憾,还专门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跳舞的时候,穿上它,那鞋子就被曳地裙摆遮掩起来。为了掩盖脚大的缺点,西施常年都穿着这样的鞋子和裙子,不但掩盖了脚大的缺点,反而在走路的时候临风而动,更加突出了娉婷婀娜身姿。真是女人因爱美而聪慧啊。
王昭君削肩:传说昭君虽然容貌出众,但是天生削肩。她的肩膀,明显比常人过于窄小。后来在出塞的时候一直披着特制的毛皮斗篷,由于上好的皮毛,看起来很蓬松,这样搭在肩上,非但看不出削肩,反而又增添了几分美丽。那雪白的围领,和鲜艳的斗篷相互映衬,更加显出昭君面容的秀美,简直眉目如画。
貂蝉耳小无肉: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貂蝉的耳朵小且无肉。不过,人家貂蝉美女在应对这种先天缺陷的时候,很会从装饰上来弥补。据说貂蝉经常戴着镶有独粒大宝石的圆形耳环,这样以来,不但让人看不出她的耳朵过于袖珍,反而更显细耳碧环,愈发美丽。
杨贵妃患有狐臭:据说杨贵妃一天要沐浴很多次,就是为了掩盖她天生的狐臭,所以她从小就喜欢用香囊,这样不仅掩盖了自己的体味,还在空气中留下了淡淡的清香。除此之外,杨美人还最喜欢鲜花,勤沐浴、常戴花,接近外人的时候,不但让人闻不到刺鼻的狐臭味儿,反而行动起来,更是香风飘拂,嗅之欲醉呢。
通过以上查考和总结,看来纵然是千娇百媚,总没有十全十美之人,古代四大美女也不能例外,如果非要在四大美女中选出一个值得喜欢的话,西施的美人计使吴王夫差国破人亡,心计应该深沉如海;貂蝉正史无记载,可能只是罗贯中的虚构人物,不提也罢;唐朝盛行以胖为美,杨贵妃纵然国色天香,未免于现在审美标准有所差异,所以笔者认为最值得喜欢的还是王昭君,出身平民,入宫门而不自甘落落终生,后又为汉匈两族团结和睦作出了突出贡献,实为女中楷模。
我是九卿臣儒,用脚步丈量时光,用历史拓宽人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大家还能有一点帮助,请关注并评论,我们一起重温历史的动人之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删,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