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关于南天国的说法不正确?,历史上侬智高母亲吃人?
侬智高是北宋年间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关于他的身世和事迹由于史料缺乏,还有很多没有搞清楚的地方,更别提他的母亲了。所谓“侬智高母亲吃人”,完全是统治阶级为了诋毁农民起义领袖而拨的脏水。
(侬智高像)
据广西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智高捉龙驹》所说,侬智高出生在傥犹州一个壮族寨子的头人之家。他出生的时候,红光满屋,成群的燕子飞到他家翩翩起舞。侬智高出生当天就学会了骑马,三天就学会了射箭,七天就能拉着大象四处跑。这些故事虽然荒诞,但表明在壮族同胞心目中,侬智高就是神的儿子,是壮族人民的英雄。
侬智高长大后,当时的交趾王经常侵略傥犹州,侬智高被推举为壮族人的首领,与交趾兵激战三天三夜,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他退到靖西安德,召集壮族同胞,成立了南天国,抗击交趾王的进攻,保卫了家乡的安宁。
(侬智高的家乡)
为了壮族同胞的安宁和国家的完整,侬智高多次上表宋朝,请求“内附”,而宋朝统治者认为“智高叛交趾而来,恐疆场生事,却而不受”,拒绝了壮族同胞依靠祖国的正当请求。宋仁宗为了与壮族同胞划清界限,还在邕州设立关卡,造成与交趾两面夹击侬智高的态势,想牺牲壮族同胞来换取和平。侬智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宋深感失望,决定反宋自立,以谋求民族生存和发展。
侬智高召集了各个壮族部落首领开会,在会上侬智高说:“今吾既罪于交趾,中国又不纳我,无所容,只有反耳”。于是壮族同胞在侬智高的率领下,自立为“侬王”,很快攻下了邕州城,沉重打击了宋朝统治者。
(侬王庙)
据宋代余靖《武溪集》记载,“智高骁勇而善用兵,因击并近州邑而统有之。拓地浸广,胜兵浸盛,交趾不能制,南方亡命者多归之”。侬智高起兵后,短短数月攻克了广东和广西的数个州县,当时有首儿歌唱道:“汉兵被困柳州城,内无粮草外无兵。只好钻洞出城去,谁知又遇侬家军”,可见当时侬智高的义军声势浩大,宋朝军队被打得狼狈不堪。
侬智高的起义规模并不大,时间也很短,从1052年五月到1053年二月被扑灭,总共只有八个多月。但这是壮族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反抗中央政权的斗争,是对宋朝民族政策和民族压迫的反抗,沉重打击了宋朝在岭南的统治。侬智高的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壮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侬智高起义地区)
侬智高起义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他战胜过宋朝名将杨文广,也差点生擒另一名将狄青,说明侬智高的起义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对宋朝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在起义失败后,宋朝四处捉拿侬智高全家,侬智高带着一家人和五百亲兵转移到大理国,准备借兵再进行斗争,但在中途中了埋伏,侬智高的家人被俘,侬智高本人在亲兵的护卫下突围而出,从此亡命江湖,成为一名壮族侠客。
宋朝抓住侬智高的母亲阿侬后,本来想让阿侬招降侬智高,但被老太太严辞拒绝。在生死关头,侬智高的母亲阿侬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宋朝政府气急败坏,将侬智高的家人全部杀害。为了污蔑侬智高和他的家人的名声,编造出了“阿侬每天吃一个小孩”的谣言,只不过是想给他们安上罪名,消除他们在壮族同胞中的影响力而已。
(壮族英雄侬智高)
侬智高起虽然失败,但宋朝也不得不更改了对壮族同胞的民族政策,以安抚为主,缓和了民族矛盾。但交趾国侵略中国的野心愈来愈大,他们后来大举进犯广西,杀害了成千上万壮族同胞。如果宋朝接受侬智高内附的请求,这都是可以避免的。
壮族和汉族有什么关系?
导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广西明明就属于“壮族自治区”,为何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穿着等都与汉族无异,甚至可以说, 如若不说明,一般人很难将“壮族人”和“汉族人”区分开来。甚至连姓都是使用汉姓,这是为何?
壮族壮族(壮文:Bouxraeuz,英文:Bourau),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
壮族和汉族有什么关系?早在秦朝时期,壮族人已经开始接受汉族的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化,壮族人在许多方面已变得与汉族人无异。若不然,当年孙中山在划分五大族的时候,明明壮族的人口那么多,为何却被忽略了呢?那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壮族人已经和汉族人一样,所以他很自然地就把壮族人都归到汉族人里面了,这就是为何五大族为何没有壮族的原因了。
至于壮族人使用汉族人的姓氏,那就得追溯到百越人了,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其实压根就没有壮族这一民族的,只有西瓯人和骆越人,西瓯人和骆越人正是壮族人的祖先。后面,经过历史的演变,西瓯人和骆越人又分裂出来了许多民族,而壮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民族。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广西壮族这一民族的祖先是骆越人之外,越南的京族人其祖先也是骆越人。这也是为何越南的京族人这一民族的许多人的姓氏与壮族人的一样,就是这个原因。祖先都一样,姓氏一样那也就不出奇了。
自秦朝之后,壮族人慢慢开始接受了汉族人的文化、生活习惯等等, 加上,两族有通婚这一原因,经过了祖祖辈辈的历变,壮族人也开始汉化,慢慢地变成了今天这样,得依靠“身份证”、或者是“户口本”上面的民族才区分得出哪些人是汉族、哪些是壮族。所以说,壮族人用汉姓,一点儿也不出奇。
而不仅仅是壮族人,越南人的状况也是如此。
在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控制了广东、广西地区的同时,他也派兵控制了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越南中北部地区进入了我们的统治之中,一直到五代十国期间,他们才分离出去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而在那段时间里,越南也受到了我们文化的同化、使用起了我们的姓氏。
总结:如果大家去越南的话,那么大家就会发现越南除了姓阮的人比较多之外,在姓氏方面其实是和我们差不多的。当然,在开国后划分民族户籍、汉壮通婚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应该因为一些原因,把民族从汉族改为了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