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军事网,历史上的有哪些大喷子?
如今的网络发达了,也造就了不少喷子,但是请别以为喷子是网络时代的特产,其实这个物种什么年岁都有。
比如说最著名的那个——祢衡,曾经裸衣击鼓骂曹。这个举动被后人解读为对曹操的反抗以及对汉室衰微的心痛,其实不然。彼时的曹操绝对是一等一的汉臣,他自己大概都没有起反叛的心思。
而祢衡呢?也不是只骂曹操,刘表他也骂,黄祖他也骂,就连一向厚道的荀彧他都要骂。说白了,祢衡的“喷子”行为,大约是他的人格有问题。对于这个喷子,最后他也就很难逃脱被大老粗黄祖一刀咔嚓了的命运。
这个是比较负面的例子,还有些喷子是比较“正面”的,甚至被树立成正面典型的,这些人就是言官。
大名鼎鼎的海瑞骂皇帝就不用说了,他好歹也还算是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嘉靖朝敢于发声的为数不多的人,而且他也不是言官。但是他的后继者们可就没他那么高风亮节了。
比如一个叫雒于仁的,上了一份和海瑞《治安疏》差不多名气的《酒色财气疏》,这位估计都没见过皇上的官员,不知道打哪儿道听途说来皇帝龙体欠安,一本正经地给皇帝开了药方——您是酒色财气沾多了,得改!
实际上,只要是党争的时期,基本上这些喷子都不缺——不关心国家和人民,也不关心对方的提案是否正确,唯一关心的就是你是不是和我一个阵营,只要不是,那就必须批倒批臭。这是一种毫不对事,专门对人的伟大精神。
可叹的是,这种精神在阶级斗争的时代被进一步强化,直到现在还依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看问题的立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古代大将军与大都督哪个权力更大?
自然是大将军权力更大!看到很多回答都在说大都督高于大将军,估计是受了三国演义之类小说影视剧的错误影响。实际上,大都督只是战时临时加官(他们还有各自的本职官职),属于特殊时期军事统帅,只负责该战争的战局。而大将军则是常设的官职,并且长期属于国家最高官职,职权范围甚至不限于军事,可以压制包括丞相在内的“三公”,绝非大都督可以比拟。
(汉武帝设大将军为武将第一,凌驾于三公之上)
先说大将军,早期,大将军为一国最高军事长官。比如汉初刘邦以韩信为大将军。但并不常设,西汉早期制度确定的最高军事长官还是太尉。直到武帝朝,武帝刘彻以卫青为大将军,并定下制度,大将军为武将之首,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这时候开始,大将军就已经凌驾于包括丞相在内的国家最高官员之上了。
(霍光开始,大将军加大司马成为独揽军政大权的官职)
此后又设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高级武将加官,掌管内朝,与三公主管的外朝分庭抗礼,甚至说直接剥夺了外朝的权力。而大将军加大司马就是名副其实一人独揽军政大权!比如著名的霍光,及东汉各种外戚,都是以大司马大将军官职总揽军政大权,甚至将皇帝架空为傀儡。
东汉后期,大司马成为单独的官职,可以凌驾于大将军之上。从此,大将军不一定再是国家最高官职。但是,由于大司马也不常设,所以很多时候,大将军依然是掌握军政大权。
然后说说大都督。很多人受了诸如《三国演义》等小说和影视剧影响,认为大都督权力多大。其实有很大的误会。说大都督前先说说都督,汉末三国,都督就是朝廷设置在各地的军政长官,但与地方州郡的长官刺史、太守等不同,都督累死与朝廷直接委派,临时驻扎 有“钦差大臣”的感觉。
(东吴只有陆逊曾在夷陵之战任大都督,属于军队司令,战后解除)
都督很多,但大都督并不多。《三国演义》中东吴有“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好像他们一个个权力很大。实际上,这四个人中只有陆逊做过“大都督”,其他三个人并没有担任过大都督。其他三个只是做过“都督某地”,也就是主管某地的军政事务。是一种有较高权力的地方长官而已。而唯一获得“大都督”的陆逊,只是在夷陵之战防御刘备时被孙权任命为“大都督”,其实就是吴蜀之战的东吴总司令。在对战中的军队,陆逊都可以节制,但是不在吴蜀之战中的其它东吴各地,他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这个大都督是一个战争中的军事统帅而不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等到夷陵之战结束,陆逊也就自然免除了大都督一职。
陆逊这个大都督是东吴仅有的例子,蜀汉没有设立过大都督。而曹魏,大都督也是和东吴的情况接近,不过数量要多很多。简单来说,曹魏在各场战争中的高级将领都有可能加大都督。甚至,大都督都有可能不是主帅,而只是副帅!
(曹真伐蜀,司马懿加大都督,只是曹真的副帅)
举个例子,太和四年,曹魏命大司马(最高官职)曹真出兵攻打蜀汉,同时,将骠骑将军司马懿升为大将军(官职次于大司马)加大都督与曹真一同出征。所有的史书都会告诉你,这场战争的主帅是曹真,而司马懿最多只能算是副帅,可他也加了大都督。这就告诉你了,大都督实际上不值钱,连副帅都可以给。其实,这个大都督不加,可能司马懿权力更大!因为大将军仅次于大司马,大司马出征了,如果大将军镇守国都,就等于是代理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了,现在加了这个大都督,还只能跟着大司马曹真做副帅,只有权力小了!
(蜀汉、曹魏的大将军往往是军政第一大臣)
三国时期,蜀汉在诸葛亮死后,丞相官职被废,蒋琬、费祎先后以大将军身份接替诸葛亮主掌军政大权。曹魏方面,魏明帝曹叡驾崩后,曹爽以大将军身份一直压制司马懿,司马懿只能靠政变才能翻盘。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先后也是以大将军官职独揽大权,小皇帝都是他们的傀儡,足见大将军这个官职远非一个出征时临时获得的大都督可以比拟的。
三国之后,都督也都是负责各州郡地方事务,级别高的称大都督。大将军官职被废,只有“某某大将军”,属于国家高级将领。到了隋唐时期,有“十二卫”或者“十六卫”大将军,属于国家最高级别的武将,而唐代在各地设都督府,其中最高级的是“大都督府”,由皇室成员兼任各州大都督,数量比较少。但这时候只有“某某大将军”(如左卫大将军、右武侯大将军等)和“某州大都督”(如扬州大都督),已经和早期的单纯的大将军、大都督有很大区别了。
我们中国台湾省的经济实力究竟怎么样?
如果抛开意识形态和有色眼睛来看待台湾的话,会发现台湾发展得还是很不错的。截止去年底,全岛2360万人口,和上海的2428万差不多。经济总量方面,上海38155亿元,人均15.7万元;台湾则是4.45万亿元(介于湖北和福建之间),人均17.9万元。而且台湾相当于6个上海大小,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人均经济还能做到如此之高,可见台湾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台湾,偏居一隅,四面环海,受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所制约,只能发展外向型走出去经济,在经济、资源,商品输入上高度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去年对外贸易高达4.25万亿元,在两岸四地34个一级行政区中,仅次于香港、广东和江苏。
作为单独关税区,台湾2019年从全球赚走3005亿元的贸易顺差。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祖国大陆,去年从大陆赚取超过2380亿元,占全部贸易顺差的八成左右。可见两岸经济的紧密程度,以及台湾对于祖国经济上的高度依赖。
但同时由于岛内资源缺乏,不少商品和资源依赖于进口,虽然出口多,但进口同样也多。去年4.2万亿的进出口总额,居然只有3000多个亿的贸易顺差,和内地一个省动辄上万亿的顺差比起来,就有点不够看了。台湾和江苏去年的贸易总额只相差1千亿元,然而江苏去年的贸易顺差是1.1万亿元!由此可见台湾的经济其实缺乏一定的韧性,缺少自给自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换句话说,台湾其实过得挺辛苦的,经济承受的压力非常之大。
至于社会发展方面,由于岛内经济腾飞始于70年代初期,历经高速增长后,又加上政治生态不稳定,近些年的经济显出颓势,增速不理想,收入增长缓慢。大陆发达城市不少中高端岗位薪酬已超过了台湾平均水平,但社会基层岗位薪酬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如清洁工、保安员、营业员、服务人员等等还是要比北上广深高不少,大致在7000元以上。换句话说,台湾人的收入还是比较平均的,社会贫富差距较小。
社会和市政建设也拿不出钱大搞基建和维修。再者岛内特殊的地理环境,处于地震带上,高层建筑也比较少,基本以低矮小高层为主。整个城市面貌看上去还不如大陆三线城市光鲜。
图为台北市忠孝东路
但台湾仍然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地区,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极高,城乡差距较小。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极高,全民普遍接受过中高等以上的教育,保健和福利待遇非常之完善。虽然经济体量远不如广东、江苏以及山东等省份,但人均收入仍普遍高于大陆各省。
埃尔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
埃尔多安,土耳其第12位总统 曾经连任两届土耳其总理,穆斯林出身。在担任市长期间公然宣传伊斯兰宗教,违反国家政治世俗化。因此与10个月,从2003年担任总理开始,一直实际领导土耳其至今。应该说。埃尔多安在国内颇受拥护,他执掌土耳其16年(2019年)让土耳其人均收入翻了三倍,虽然导致了土耳其贫富拉锯扩大,但普通的土耳其民众也得到了经济改革的利益。埃尔多安注重发展农产品、纺织品,运输行业。在2016年,土耳其被世界银行评为世界第16经济体,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则位居第65位。
埃尔多安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一个好战分子,埃尔多安曾经派兵攻打了利比亚,并且派兵进入伊拉克及叙利亚同时埃尔多安还表示不会将军队撤离伊拉克和叙利亚埃尔多安手伸的很长邻国的内政也要管。土耳其仗着自己实力还不错,整天奔波于在不同的地方仿佛以为自己真的回到了曾经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虽然土耳其近些年军事经济发展的还不错,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一个世界大国的标准,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地区性大国,埃尔多安的雄心壮志任重而道远。
土耳其经济潜力巨大,人民非常乐意工作。但是,土耳其经济仍然依赖于西方的货币体系。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已经达到了琐碎商品建筑和制造领域的极限。现在是土耳其转向先进工业的时候了。如果它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将切换到下一个级别。这只能通过向民主过渡来实现,因为商业部门在压迫状态下永远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潜力。
土耳其目前已经拥有了在北约内部仅次于美国的军事规模,号称“世界第十军事强国”。现设部队63.9万人,预备役部队共有37.87万人(41岁以下),准军事部队共有18.22万人。
其中陆军现役总兵力51.5万人。主战坦克主要有美国的“巴顿”式组成,M48-A5T1型和M-48A5T2两型共计2876辆。当然装甲主力还是巴顿系列的最后一款M-60,攻击932辆。当然这些老古董已经是二线作战单位的坐骑了,土耳其今天的主力是拥有韩国血统的“阿尔泰”坦克,这是土耳其国产化的坦克,搭配被誉为普遍装备的AIFV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和M-113型装甲运输车拥有足以碾压西亚的装甲实力。
土耳其空军拥有现役人员6万,主力战斗机为F-16战隼,其中F-16C型149架、F-16D型26架。F-16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美国空军研制的单发空中优势战斗机,也是美国推出的最成功的国际版战斗机,其中F16D是具有很强进攻能力的三代机,拥有这种战斗机的土耳其甚至敢向俄罗斯叫板。前不久击落俄军苏34击剑手的就是土军的F16D战斗机。当然,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土耳其也是装备大量二代机的国家,土耳其空军拥有F-5A和F-5B型63架、NF-5A和NF-5B型44架,挂载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以后具有一定的指控能力。此外还有142架F-4E鬼怪战机这种经典的第二代战斗机,拥有均衡的制空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土耳其拥有的F-4E 是这类战机的最终型号。至今仍然是空军的主力机型。土耳其的战斗机部队虽然不能和俄罗斯、以色列相比,但是压倒相邻的欧洲和中东国家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土耳其还是奉行的自卫国防战略,并未有大规模装备像F15这种重型战斗机,其空军的主要使命是确保自己的领空安全,攻击敌方目标的任务需求并不高主要有二代机鬼怪和虎式完成,而F16的制空能力足够对付周边国家装备的三代机,在叙利亚边境击落俄罗斯的苏24就是充分的证明。为了弥补F16战机轻型化缺陷带来的航程问题,土耳其引进两架KC-135R型空中加油机为F16的作战服务。此外,土耳其空军还具有很强的远距离兵力投送能力,为此他装备了13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这种总产量超过2300架的运输机是世界上是用作广泛的运输机,也是土耳其战略投送力量的主要承担者。前不久的叙利亚行动随处可见它的影子。为了获得强大的航空工业土耳其也在积极寻求合作生产运输机伙伴,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和国营印度尼西亚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双发涡轮螺旋桨支线运输机CN-235就是一个硕果,这款速度适中的运输机被用来用于海上巡逻、监视和空运等任务。
海军也是土耳其重点打造的军种,土耳其海军拥有巴巴洛斯级护卫舰4艘、援助级护卫舰8艘(美国的诺克斯级反潜护卫舰)、亚维兹级护卫舰4艘、加赞蒂普级护卫舰6艘(美国的佩里级护卫舰)总计多达22艘护卫舰,这在东地中海是非常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这支海军部队作为北约在黑海的重要力量,配备了海麻雀舰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等多种北约常用的武器,战斗力在东地中海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同时土耳其也在积极发展本国的战舰制造产业,在引进整合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之后,土耳其国产的“岛”级护卫舰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护卫舰了。在2300吨的排水量上集中了最先进的舰载设备和武器,并在巴基斯坦护卫舰招标中击败了我国的竞争方案,成为军舰出口大国。可见,土耳其这个不甘平庸的国家正在成为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一、定义
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最小的基本单位是bit,按顺序给出所有单位:bit、Byte、KB、MB、GB、TB、PB、EB、ZB、YB、BB、NB、DB。它们按照进率1024(2的十次方)来计算:1 Byte =8 bit1 KB = 1,024 Bytes = 8192 bit1 MB = 1,024 KB = 1,048,576 Bytes1 GB = 1,024 MB = 1,048,576 KB1 TB = 1,024 GB = 1,048,576 MB1 PB = 1,024 TB = 1,048,576 GB1 EB = 1,024 PB = 1,048,576 TB1 ZB = 1,024 EB = 1,048,576 PB1 YB = 1,024 ZB = 1,048,576 EB1 BB = 1,024 YB = 1,048,576 ZB1 NB = 1,024 BB = 1,048,576 YB1 DB = 1,024 NB = 1,048,576 BB全称:1 Bit(比特) =Binary Digit8Bits = 1 Byte(字节)1,000 Bytes = 1 Kilobyte1,000Kilobytes = 1 Megabyte1,000 Megabytes = 1 Gigabyte1,000 Gigabytes = 1Terabyte1,000 Terabytes = 1 Petabyte1,000 Petabytes = 1 Exabyte1,000Exabytes = 1 Zettabyte1,000 Zettabytes = 1 Yottabyte1,000 Yottabytes = 1Brontobyte1,000 Brontobytes = 1 Geopbyte二、特征
容量(Volume):数据的大小决定所考虑的数据的价值和潜在的信息;
种类(Variety):数据类型的多样性;
速度(Velocity):指获得数据的速度;
可变性(Variability):妨碍了处理和有效地管理数据的过程。
真实性(Veracity):数据的质量
复杂性(Complexity):数据量巨大,来源多渠道
价值(value):合理运用大数据,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
三、结构
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据IDC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看起来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次,想要系统的认知大数据,必须要全面而细致的分解它,着手从三个层面来展开: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在这里从大数据的特征定义理解行业对大数据的整体描绘和定性;从对大数据价值的探讨来深入解析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隐私这个特别而重要的视角审视人和数据之间的长久博弈。
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在这里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第三层面是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这里分别从互联网的大数据,政府的大数据,企业的大数据和个人的大数据四个方面来描绘大数据已经展现的美好景象及即将实现的蓝图。
四、应用
洛杉矶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
google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s)利用搜索关键词预测禽流感的散布。
统计学家内特.西尔弗(Nate Silver)利用大数据预测2012美国选举结果。
麻省理工学院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和交通数据建立城市规划。
梅西百货的实时定价机制。根据需求和库存的情况,该公司基于SAS的系统对多达7300万种货品进行实时调价。
医疗行业早就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而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这使得很多医疗机构有资金来做大数据分析。
五、意义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来台演讲中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就是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显示大数据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举足轻重。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
3) 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不过,“大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意义并不代表其能取代一切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科学发展的逻辑不能被湮没在海量数据中。著名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曾提醒过:“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资料之无益累积,以致对问题之说明与解决,丧失了其对特殊的经济意义的了解。”这确实是需要警惕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智能硬件时代,困扰应用开发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功率、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成本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企业组织利用相关数据和分析可以帮助它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做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等等。例如,通过结合大数据和高性能的分析,下面这些对企业有益的情况都可能会发生:
1)及时解析故障、问题和缺陷的根源,每年可能为企业节省数十亿美元。
2)为成千上万的快递车辆规划实时交通路线,躲避拥堵。
3)分析所有SKU,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定价和清理库存。
4)根据客户的购买习惯,为其推送他可能感兴趣的优惠信息。
5)从大量客户中快速识别出金牌客户。
6)使用点击流分析和数据挖掘来规避欺诈行为。
六、趋势
趋势一:数据的资源化
何为资源化,是指大数据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已成为大家争相抢夺的新焦点。因而,企业必须要提前制定大数据营销战略计划,抢占市场先机。
趋势二: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
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了弹性可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开始,大数据技术已开始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预计未来两者关系将更为密切。除此之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齐助力大数据革命,让大数据营销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趋势三:科学理论的突破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就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很有可能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随之兴起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可能会改变数据世界里的很多算法和基础理论,实现科学技术上的突破。
趋势四:数据科学和数据联盟的成立
未来,数据科学将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各大高校将设立专门的数据科学类专业,也会催生一批与之相关的新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基于数据这个基础平台,也将建立起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平台,之后,数据共享将扩展到企业层面,并且成为未来产业的核心一环。
趋势五:数据泄露泛滥
未来几年数据泄露事件的增长率也许会达到100%,除非数据在其源头就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可以说,在未来,每个财富500强企业都会面临数据攻击,无论他们是否已经做好安全防范。而所有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重新审视今天的安全定义。在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50%将会设置首席信息安全官这一职位。企业需要从新的角度来确保自身以及客户数据,所有数据在创建之初便需要获得安全保障,而并非在数据保存的最后一个环节,仅仅加强后者的安全措施已被证明于事无补。
趋势六:数据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
数据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财务表现。当“数据资产是企业核心资产”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企业对于数据管理便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将数据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战略性规划与运用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数据管理的核心。数据资产管理效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此外,对于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而言,数据资产竞争力所占比重为36.8%,数据资产的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趋势七:数据质量是BI(商业智能)成功的关键
采用自助式商业智能工具进行大数据处理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其中要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很多数据源会带来大量低质量数据。想要成功,企业需要理解原始数据与数据分析之间的差距,从而消除低质量数据并通过BI获得更佳决策。
趋势八:数据生态系统复合化程度加强
大数据的世界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而是一个由大量活动构件与多元参与者元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终端设备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数据服务使能者、数据服务提供商、触点服务、数据服务零售商等等一系列的参与者共同构建的生态系统。而今,这样一套数据生态系统的基本雏形已然形成,接下来的发展将趋向于系统内部角色的细分,也就是市场的细分;系统机制的调整,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系统结构的调整,也就是竞争环境的调整等等,从而使得数据生态系统复合化程度逐渐增强。
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