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云教电视课堂,您支持知识付费吗?
早晨闹钟响起,抓起手机收听60s“得到”,洗脸刷牙完成30min的音频学习,地铁上看知乎live学习python自学成才之路,偶尔看一下自媒体怎么变现。晚上带着深深的满足感进入梦乡。
我特别支持为知识付费,在知识付费我需要得到确切的问题答案和可观的问答信息,在知乎购买相关《Pyhton如何系统自学》live,在微博付费问答。在平面设计和python学习中,包括K先生的平面设计之板式课程、自动化源代码等等,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会选择——淘宝直接购买。
购买知情权的案例,hhh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知识付费变得流行。在碎片时间选择系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罗永浩说“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去为学习付费?因为他们期望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在得到、喜马拉雅、梵登读书和知乎live、微博问答、淘宝之间恍惚了——前者在以案例或者其他形式来讲述事情;后者在出现问题后反馈解决方法、学习方案或者知识的知情权。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被各种理论知识填充,它们往往大量的简化了推演过程,在遇见实质问题之后略显单薄,称它们为软知识可能更为恰当。既然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为什么会为之付费?钱到底花在哪里?
罗振宇曾经讲过自己为何要做“得到”语音:“古时候有些有钱人,他们明明有一双眼,可是从来不看书,而是请人读书给自己听,从今以后,罗胖就是你身边的那个书童。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读完书,讲给你听。”
网上有一个反问很有意思:有哪位大儒豪杰是靠书童读书给自己听而成功的?前者“读书人”扮演的角色是自己总结书中纲要,填鸭式教学;后者“读书人”扮演的角色是读书工具。所以反问无效。
在知识付费的宣导中,我们为了提早且姿势优美与更好的自己相遇,选择知识付费,而平台给予让你觉得学到知识的知识,我称之为“软知识”,于我而言是需要解决问题的知识。它们更像是在“求知若渴”的状态给予我们精神慰藉,也佐证了自己正在努力学习,陷入自嗨的陷阱。
各平台的Slogan:
在迎接新鲜事物的同时也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花费的时间、金钱能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样的答案在面对同类问题时能否同样适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下面推荐几个演讲平台,在工作闲暇之余可以拓宽视野,接近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也许它们跟得到一样不能给你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它们至少不收费吧!
如何提升授课能力?
选择了教师这份工作,就要吃得起这份粮。可是如果恰巧你跨过了入教门槛,而授课能力却不怎样,那该怎样去提升呢?
首先,对着镜子,好好研究下自己,表里分析下,自己有没什么受学生欢迎之处。很多时候,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才会更喜欢他的课堂。这对授课也有帮助。
第二,总有老师的课堂特别受学生欢迎,除了个人魅力以外,一定是教学方式不错。我们要多去听这些老师的课,观察他的讲课方式,内容分析,互动方法,课堂氛围,反观自己,改善一下自己授课方式。
第三,成功的课堂,肯定离不开知识讲解是否易接受。所以授课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对当节内容吃透,只有自己一桶水才有可能教给学生一碗水。不能单纯只看课本,需要翻查资料,网页视频(优质课),历年关联高考。确保在这么短的时间,讲出要点、重点。
第四,提前练课,备好课,对着镜子讲,反复讲几遍,直到自己感觉满意(假如自己是学生,这样听有没疑惑)。连续几节课都是这样训练,慢慢就有授课感觉了,授课能力也从而得到提升。
第五,多和学生聊天,了解下他们对课堂的感受。或者每隔断时间,叫学生匿名写写对最近课堂的感受,或者对老师的建议。也能很好的让我们找到提升授课能力的突破口。
提升授课能力的方法肯定多种多样,希望我们能够多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内心去观察,去体会,去学习。
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讲课?
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讲课,学生各做各的,成绩不好,该怪谁呢?
作为一个在讲台上站了近30年的高中数学老师,也当了近30年的班主任,谈点个人看法,抛砖引玉。
学生成绩不好,构成因素很多,既不能单纯的怪老师教的不好,也不能单纯的责怪学生学习不认真,没有学好。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学生的职责是什么?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学校的职能是什么?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教学评价,等等途径履行职责。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环节就是组织教学,管控好课堂纪律,监控好学生的学习状态。
如果一个老师只会声情并茂的讲课,而不管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客气的说,这是失职的。
但是,老师,为什么会失职?是因为现在的极个别学渣的家长太过刁钻,太过宠溺孩子,动不动就会告老师,让老师吃不了兜着走。
社会对老师太过严苛,拿放大镜找老师的缺点毛病,然后无限放大。规章制度对老师管束过度,让老师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束手束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而迫于压力,为了自保,放弃了部分对学生管束的权力。这是社会风气使然,你不是老师,内心没有责任感,不愿意管。
学生的职责是什么?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备考。但是,有多少学生做到了呢?是不是每个学生的态度都很端正呢?就算是每个学生都做到了,是不是每个学生的接受力,记忆力和反应力都一样呢?不是。所以永远会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总归是有层次的。
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呢?在孩子入学前的学龄前阶段,就该给孩子树立爱劳动,爱学习,有敬畏之心,能够与人顺畅交流的习惯。有多少家长做到了呢?很多家长不仅没有做到,而且总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是老师教的不好。孩子成绩好,就是自己的孩子聪明。
学校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制度管理,给学校教育提供一切保障。能让老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读书。可是,现在的学校领导,关键时刻并不能给老师予支持。一旦产生家校矛盾,首先是管制老师,处罚老师,息事宁人。说现实一点,老师是没有娘家人的,所以必须要学会自保。
再说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现在的社会风气,人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人人都可以驳斥批评教师,师道尊严不存在。如此的社会风气,孩子们哪来的对老师的敬畏之心?哪里来的向师性?
其次,学习成绩是由学习效果决定的。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每个学生的智商不一样,对知识的接受和反应敏锐度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他不可能像机器一样考出千篇一律的成绩,总归是有好有坏的。
所以,学生成绩不好,不应该想该怪谁?而应该实事求是的,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智力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老师也应该保持初心,严格管理,认真负责的要求学生。这需要家长的配合理解支持,社会的宽容和尊重,学校能够成为老师的仪仗。
只有所有的因素都利于教学,形成教育合力的时候,才能让孩子们在自身的条件起点上,达到最好的效果,考出最好的成绩。
你好,喜欢就关注@三尺讲台三十春秋,一个农民的女儿,爱教育,爱生活,爱哭爱笑,一生年少。愿意和你一起探讨,相互交流。
职教云用户名忘记了怎么办?
职教云用户名忘了的话,这个情况你就只能是,当时你用什么注册的,假如说手机注册的,那你就只能是用这个手机去找回你的账户了。
如果说是用邮箱注册的,那就用邮箱去找回你的这个账户,就要看当时发的消息是用什么接收消息。
怎么来接收的消息,你就用这个东西去找回。
老师把成绩发给家长?
老师把成绩能发给家长,我认为是绝对考虑过孩子的感受的。
根据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来说,成绩关乎一个人将来能面临接受到什么教育资源,成绩越好,名次越靠前,当然上更高一级学府的可能性就更大。
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比一个人走上社会接受摸打滚爬之后再接受教育要简单容易得多。
在学校时的岁月年华是人这一生中最轻松、最没有压力的学习时光。
一次成绩虽不能决定一个人这一生,但是它反映的是一个学生在这次考试之前所掌握的考卷内容,它会指引你找寻方法!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校园生活,成绩出来有第一,也有倒数第一。
老师发出的成绩,有鞭策鼓励的成份,也有批评教育的效果。
要看学生和家长注重的是什么,面对成绩也就在面对心灵深处真正的自己,面对自己我们最应该真诚接受而不是逃避。
面对不好的成绩,如果把责任推给老师,认为老师不顾你的感受而在羞辱你,这是你在逃避认识自己。
如果你不能以正确的心理来面对你所获取的成绩,那就是你根本没有勇气面对自己。
你能接受好的自己,同样应该接受不努力而成绩差的自己。
成绩好说明考试前的阶段里你所掌握的知识清晰并扎实,成绩不好说明考试前一段时间知识掌握不扎实不清晰,那就查缺补漏。
花费时间和精力学新知识的同时补旧知识啊!
如果你在面对自己的成绩时,会感觉丢面子,这是好的讯息,那就查缺补漏,奋起直追呀!
面对成绩,能有感受才是难能可贵,高兴也好,羞愧也好,都是对我们有教育和鞭策意义的。
能说老师把成绩发给家长,是没考虑学生感受的人,细想很有可能是成绩一般或差的。
我想说为什么不好好面对自己,不深思 剖析自己呢?
这样的家长和学生必定存在心理误区,家长没有正确必要的引导,学生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
劝这样的我们要选择和孩子共同学习进步,面对成绩觉得羞愤,更该找方法和剖析自己欠缺的方面,做补救。
也许你完全可以说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代表不了你以后的人生成功,这是绝对正确的。
但你连面对你的成绩被示众都认为有辱尊严和人格,那么你以后又如何去面对走出校门后,生活对你的打击,社会对你的摆布呢?
要知道,学校的学习生活将是你人生成功的最短最轻松的路径。
除非你一生只想平庸!生活任你摆布的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强大的抗挫能力和抗打击的强大内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