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那会儿找工作的经历,就是师范毕业那阵子,找教职,真是折腾一番。
找信息、投简历阶段
快毕业那几个月,大家都有点慌,我也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到处看招聘信息。那时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贴一些,各个区教育局网站也得天天刷,还有一些师范生常去的论坛、公众号,信息那叫一个多,但也乱。看得人头大。
然后就是准备材料。简历得弄?我那时候没啥特别牛的经历,就把实习、家教、奖学金这些写上去。反复改好几版,总觉得不够亮眼,但也没辙。还得准备什么推荐信、成绩单、各种证书复印件,七七八八一大堆,整理这些东西就花不少时间。
光有材料不行,还得准备考试。我那时候也知道,教师招聘笔试挺关键的。所以也买些资料看,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那些基础知识,还有就是学科专业知识。那会儿有点临时抱佛脚,把大学学的捡起来重新看。也翻几本教育类的杂志,想着面试时候能扯上几句,显得自己好像很懂教育似的。
弄完这些,就开始海投简历。只要看着差不多的学校、机构,符合条件的,我都投。那段时间,每天就是投简历、等消息,偶尔收到个笔试通知,就赶紧准备一下。大部分时候是石沉大海,心里挺没底的。
笔试和面试的坎儿
笔试还好说,就是刷题、背知识点,跟以前考试差不多。真正的挑战是面试,尤其是试讲。我记得第一次收到面试通知的时候,又激动又紧张。
提前打听一下流程,一般都包括自我介绍、回答问题、试讲这几步。自我介绍嘛我就把简历上的东西又说一遍,尽量表现得自信点儿,突出自己为啥想当老师,为啥适合。心里想的是,我读的师范,不当老师还能干嘛嘴上不能这么说。
回答问题环节就比较玄学。考官会问各种问题,有的跟教育相关,比如“你怎么看待调皮的学生?”,“如何跟家长沟通?”。这些我提前准备过一些套话,就按准备的答。但也有临场发挥的,比如问你对学校的解,或者给你个情景让你处理。这时候就得硬着头皮上,尽量说得周全些。
我印象最深的是试讲。那真是重头戏。给你一篇课文或者一个知识点,准备十几二十分钟,然后上去讲大概十分钟。底下坐着一排考官,跟真的上课一样。我第一次试讲,紧张得手都有点抖,准备的东西也忘不少,下来感觉肯定没戏。
- 提前准备教案腹稿,想好怎么导入、怎么讲解、怎么互动。
- 对着镜子练,或者找同学帮忙看看,卡时间。
- 准备点板书设计,到时候写上去,显得专业点。
后来面几次,稍微好点,没那么紧张,也知道怎么突出重点,怎么跟“学生”(也就是考官)互动一下。但每次试讲完,心里还是打鼓,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尘埃落定
整个过程,从开始找信息到拿到offer,差不多持续好几个月。中间有过自我怀疑,也有过跑一天累得啥也不想干的时候。看着有的同学早早签不错的学校,心里也着急。
不过好在,还是上岸。收到录用通知那天,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虽然过程挺折腾,但回头看看,也算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反正,师范生找工作,大概都得经历这么一遭,就是不断地准备、尝试、然后等待,希望能有个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