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 补丁,我最近把我电脑的系统由盗版换成了正版?
综述
其实正版系统跟盗版系统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破解了验证模块而已;当然,企业就不要用盗版了。如果系统提示更新, 千万别更新,而且还要关闭自动更新的按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电脑越更新就会越卡;即使打算更新,也是通过第三方的杀毒软件更新。
目前电脑系统有3种,首先,最常见的是微软windows,这个系统非常不稳定,长时间使用之后,就会变卡,而且更新的频率非常高;然后,是苹果的MacOS,苹果系统是类Unix的系统,相当稳定,很多程序员都喜欢一步到位,购买高配置的苹果电脑;最后,则是linux的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都是linux系统,大部分的电脑服务器系统也是linux系统,系统本身很稳定,程序员也很喜欢。
然而,不管是什么系统,更新都是给系统做加法,每更新一次就会消耗更多的硬件性能,用户的电脑就会越来越卡!
有选择地更新系统电脑系统也是软件的一种,通过不断地更新,进而消耗硬件的性能,迫使用户更换电脑;当然,这也不是软件公司和硬件公司合伙“割韭菜”,而是用户很挑剔,用户希望软件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因此软件不断更新,就像玩游戏一样,每过几个月就会更新一次游戏内容,让玩家们开心。
因此,用户总有一天是要更新系统的,这时候要有所选择,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杀毒软件进行取舍,而不是通过官方一股脑子地下载更新。
总结其实,对于个人用户而言,一个系统可以用好几年,即便不更新,也没有问题,只要使用第三方的杀毒软件,那就是平安无事;而且,国内外有信息差,说不定在用户更新系统之前,系统漏洞早就被黑客们利用了!
因此,系统提示更新,直接关闭自动更新选项即可,甚至不需要它提示!
黑手是什么意思?
通常解释我们平常对黑手的理解,都偏向于一种“幕后黑手”,意思是指使人之类的,这只是第一种解释。
游戏中在魔兽世界游戏中,RAID活动,也就是许多名玩家一起组成队伍去杀一个强大的怪物这种活动,然后这个怪物会随机掉落一些珍贵的宝物,虽然这些东西都价值不菲,但是也有高低极品普通之分。身为一个队伍的LEADER,是唯一拥有收取怪物身上宝物权力的人,通常队长也是第一个查看和分配宝物的人。一种迷信的说法就是,随机宝物的好坏,取决于队长(开怪物尸体者)的人品。如果某个LEADER开出来的宝物是比较普通或者垃圾的,那么我们就把这个人叫做“黑手”
简单地讲就是,从怪物尸体上开出垃圾装备的人。
电脑病毒“黑手(Trojan.PSW.BalckHand)”病毒:警惕程度★★★☆,木马病毒,通过网络传播,依赖系统: WIN9X/NT/2000/XP。
病毒运行时会拷贝自身到系统目录下并修改注册表进行自启动。病毒发作时会窃取用户电脑中的所有游戏密码信息,然后发送到指定邮箱,并能干掉几家比较出名的国内的反病毒软件,使它们失效。
反病毒专家建议: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打开可疑邮件和可疑网站;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很多病毒利用漏洞传播,一定要及时给系统打补丁;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平时上网的时候一定要打开防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
秘密组织江湖上一个可怕的秘密组织。由于他们做的事,都是在地下的,见不得天日,因此,这个组织鲜为人知。他们的职业是绑票、勒索、暗杀、行刺等。这个恐怖组织有五个首脑,恰似一只黑手的五根手指,分别以拇指、食指、无名指、中指、小指命名。其中专门搞暗杀的是拇指和食指。拇指自幻入宫当太监,受几名大内高手亲传,练成了罕见的十三太保横练童子功。食指的经历更为奇特,他不但在少林寺当过知客僧,在丐帮负过六口布袋,还曾经是江南凤尾帮、十二连环坞的刑堂堂主。食指和拇指各有一帮杀手,而且合作已久,因此他们的暗杀行动从未失败过。但黑手组织中取厉害的还是无名指,他之所以可怕就因为他无名,江湖中从没人知道谁是无名指,也没人见过他。他平凡得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泡沫,杂粮中的一颗小豆,人们往往等到他的刀已刺入心脏时,才充分了解到他的可怕。
为了消灭大侠傅红雪,无名指和拇指、食指三人奉武林巨恶公子羽旨意亲自出马,在一品香茶庄伏下重重杀机,但仍然未能得手。(见古龙《天涯明月刀》)
模具加工人员
在台湾大学生口中,黑手也被称为机械模具加工从业人员。
危险网络是什么?
第一是设备漏洞。大家都知道,人无完人,计算机也一样,无论是计算机软硬件或网络系统,都是由人创造,由程序员编程得来,不可避免的会有漏洞与缺陷,而这些漏洞则为网络攻击保留了机会,一旦遭受勒索病毒的攻击,大多数文件就会被加密,你就不能再打开原本正常的文件了。所以应该及时做好防护或补丁,充分利用云端免疫技术。
第二是数据泄露。网络普及,数据流通加快,这也是问题滋生的源头。过去的系统都是尽量地不联网,但现在几乎已经不可能。数据泄露分为内外部,外部包含政企用户的供应链、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各种通过搜索引擎公开的代码仓库等所导致,内部就是有内鬼,比如内部人员或终端木马窃取,有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5%的网络安全威胁都源于内部,它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第三是DDOS攻击。其实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一定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那大部分的DDOS攻击是经过僵尸网络产生的,它可以让你的服务器或网络溢出,拒绝服务。比如确定了你的IP或域名后,控制者便可发出攻击指令,指令可以在僵尸程序中自如地传播与行动。大家应该注意服务器禁止开放与业务无关端口,并在防火墙上对没用的端口进行过滤。温馨提醒:快快网络有高防IP可以增强DDOS防御哦!
第四是匿名体系。现在的网络匿名体系架构下,让大家互相都不知道其身份,人们没有了这层束缚就像没脸没皮一样,道德也逐渐沦丧,这就非常容易萌生网络犯罪的想法。做好自我管理,注重网络安全。
第五是新技术应用。伴随着“新基建”的促进,推动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而这些新技术本身也可能存在难以猜测的安全风险,同时有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帮凶。
第六是流量劫持。大家上网时是不是常常遇到流氓软件自己下载、广告弹窗怎么都关不掉?还有许多令人烦恼且尴尬的网址跳转!这些都是流量劫持的表现。它在系统中植入恶意代码或者安排恶意设备等,以此篡改流量数据与走向。它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手段去解决,比如https加密。
以上,这六大方面就是一些略为主要网络安全问题
每隔6个月一定要安装Windows?
Windows早期是定时计划更新,加上Windows早期盗版用户太多,微软一直没能很好实行微软的更新策略。Windows10更新方式又比较脑残,用户就越来越抵触Windows10的自动更新,你能想象一下你正在LOL团战的时候,突然给你弹出一个系统更新的提示是什么感觉吗?
当然理论上操作系统一定要随时保持功能更新!WannaCry勒索病毒才过去才一年时间,很多医院、学校、银行等机器都被感染,系统更新本质上是修复系统漏洞,更新系统是规避系统风险的最佳方法,同时也能够提升体统体验,只不过Windows一直以来愚蠢的更新计划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Windows10更新计划非常愚蠢其实Android用户、iOS用户、macOS用户都是习惯系统更新的,毕竟这些操作系统已经把用户更新系统的习惯给培养好了,这三大平台的用户已经养成了随时更新系统的好习惯,可是Windows用户并没有被微软培养起来。
Windows8之前,微软一直采用定期更新计划,基本上都是六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更新一次比较大的service pack服务包,并不是跟macOS/iOS/Linux这样采随时滚动更新的策略。加上很多Windows用户是使用的盗版系统,这部分用户根本不会直接采用系统更新的方式更新操作系统,否则盗版的问题就会暴露。
Windows10之后,大部分Windows10用户已经习惯了Windows的滚动更新计划,只不过Windows10的更新提示方式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经常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突然给你弹出一个系统更新提示框,真的非常脑残的方式。
Windows10更新闹出的笑话
美国一家电视台在直播天气预报的时候,电脑突然弹出了系统更新提示,系统更新提示把整个天气直播界面挡住了一大半。
河南都市频道正在直播新闻的时候,突然大屏幕显示Windows10正在更新,并且已经完成了12%,但是提醒用户不要关闭计算机,新闻都很难正常播放了。
国外的一个知名游戏主播,正在直播游戏的时候,在几十万网友的共同关注下,系统强制更新并且重启了,当时那个主播直接长大了嘴巴无话可说。
国内也有不少游戏主播,在LOL最关键的时候,团战或者推塔的关键时刻,突然一个更新提示给你弹出来,基本上只能问候微软的工程师不是人了。
总之操作系统确实应该保持更新,只不过微软的更新策略实在是有点太过于愚蠢了,闹出不少笑话也就忍了,关键是耽误事儿啊,反正作为一个主要使用macOS/Linux的程序员来说,对于Windows的更新策略简直是无法忍受。
如何防御计算机病毒?
1、使用正版软件;
2、不接受陌生人的文件;
3、不上不熟悉的网站;
4、及时升级补丁;
5、关闭没有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6、安装xx安全卫士或者xx电脑管家。
ps:其实做了第六点,前五点不做都可以,对于电脑小白用户体验最佳。
再来说点题外话,其实现在普通用户感知很少能感知到病毒了,因为越来越隐蔽。以前是破坏,为了炫技,为了造势,为了成名,看看以前的熊猫烧香,CIH。
现在呢,勒索病毒,挖矿病毒,劫持病毒,都能赚钱,谁还傻乎乎地暴露出去,隐藏越久越能榨干你电脑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普通用户想防御这些新型病毒能做的其实不多,杀毒软件本身也有延后性。所以有点计算机基础的用户还是要做到前五点,加强自己识别病毒的能力,别被感染上,真被感染上也只能听天由命。
其实这个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新冠病毒,没有疫苗,只能尽量避免被感染上,真被感染上只能靠自己免疫系统了。而且随着病毒变异,可能也会转换成慢性疾病,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和人类长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