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禁千雨脱出,二战期间的维希法国政府还是当时的世界强国吗?
维希法国当然还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他们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虽然被自由法国分了不少),还拥有土伦港里世界级的海军(虽然基本趴着不敢动),以及战时还不错的经济(虽然要按天给德国交占领费),说不强那不是乳法吗?
维希法国当年实际上成了德国控制下的傀儡,军队被解散,领土被占领,就连政府首脑机关都被踢出了巴黎,跑到了小镇维希办公。
这维希镇有多大?1999年的人口统计表示,该地居民才78000人,它不过是阿列河畔一个度假泡澡游泳的风景区罢了。
德国人的意思很明白,哪凉快哪呆着去,不要给本大爷惹事就行。
维希政府算是当时被世界合法承认的法国政府,比如美国就公开承认其合法性,还与之保持了一定的良好关系。
相反,美国对戴高乐的自由法国非常反感,罗斯福不止一次与戴高乐闹得非常僵,连自由法国出兵拿下维希法国的领地都看不惯。
美国人在恼怒什么呢?他们实际上是恼怒戴高乐“碍事”,这个人在法国战败后跑到英国,依靠BBC上的演讲和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硬是扯起个反抗维希法国的班子。
后来戴高乐又跑到刚果的布拉柴维尔去建立了自由法国,将许多维希法国的殖民地都给夺了去,比如“法属赤道非洲”,很轻易就倒戈一片。
美国人不愿意这样,他们的构想中,法国应该是一个“被占领区”,维希法国只是一个随意揉捏的垃圾,战后美军将占领法国,然后驻军和培养亲美政府。
罗斯福的构想中,法国将是美国战后踩上欧洲的跳板,法国将被肢解掉,比如把它的北边切割下来,再切掉比利时的部分边境,制造一个“瓦隆尼亚”国。
后来美国又称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会产生内战矛盾,因此各国应该在战胜后对法国分区占领,可见他们实在是没将维希法国当个东西。要不是戴高乐和英国运作的好,法国哪有后来的地位。
维希法国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挺吃香,基本上除了支持戴高乐的英国不承认它“合法”,当时世界上能自己发声的国家都承认了维希法国,包括我们中国在内。
军事上维希法国其实并不算差,虽然在投降后军队被解散,但为了帮助德军维持治安,维希政权仍然拥有高达几十万的准军事人员,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警察、警卫、宪兵、民兵,分为殖民地部队和国内部队,主要以维护治安、镇压抵抗、保护殖民地为主。
后来改组成“法兰西民兵”后,维希法国算是有了8000多人的国内常备军和2.2万后备军,他们为这个“民兵”组织建立了分级的组织体系,还设立了用以深造的军校。
在经济上面维希法国仍然是个世界顶尖的强国,毕竟每天4亿法郎的占领费是得交的,后来德国将之涨到7亿,1943年上缴1969.6亿,法国人还是咽下去了。
工业水平上,法国当时也是极为不错的国家,堪称纳粹德国的大生产基地,为其生产了数不尽的战争资材。
搞笑的是,法国在二战前夕还一派衰气,不少企业大有倒闭垮台之势,结果德国占领后,雪片般的订单硬是让法国经济重新崛起了。
据后世统计,维希法国失业人数从39年的100万降到42年以后的12.5万,继而到1945年被完全消除,整个法国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都是满负荷开工,航空、汽车制造、冶金、建筑等甚至发展的比战前还好。
令人惊叹的是,虽然国破山河在,但维希法国仍然在偷偷搞小动作,比如进行各种武器研发,他们还偷师了德国装备,为制造先进坦克积累图纸经验。
1943年,维希法国甚至开始了喷气式飞机的研究,搞了个SO.6000项目,战争一结束,法国的喷气式飞机就在1946年上天了。
服务业就更不消说了,德军将法国当做大后方和疗养院,吃法国大餐,把法国妹子,看法国歌剧,泡法国温泉,成为德军当时最惬意的事情。
总的来说呢,维希法国虽然自己不咋样,但依靠经济和工业能力,居然完成了一个内循环,源源不断的为纳粹德国提供从军工到劳动力等各种强力支持,成为德国最大助力的同时,也快速发展了自己。
这种巨大的变化令希特勒都被触动了,以至于他认为法国是不能被重新武装起来的,法德的军事合作应该限制在牢笼里,否则维希法国一下子脱出掌握,对德国将是灾难。
所以,德国哪怕把维希法国捏在手里攒着,也不敢让他们像其它国家那样当出兵的仆从国,最多也就从法国人里招募了一批人,成立了武装党卫军部队“查理曼大帝”师,这支部队后来被派往东线与苏联人过招,最后还死守国会大厦到最后一刻。
军队不足毕竟还是维希法国最大的软肋,德国人知道以控制军队的方式控制维希法国,只要没有军队,法国再强盛,也不过是被蚂蚁搬回巢穴挤奶的蚜虫罢了。
总的来说,看不起归看不起,但当时的维希法国确实是一个不弱的大国,只是他们已经被德国拴上了链子,根本无从发挥罢了。但即便如此,20世纪40年代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在维希法国面前装大爷,所以,说维希法国闲话的还真没多少,要么不屑一顾,要么无话可说。
法国人自己倒也挺有自知之明,战后他们将维希法国历史给抹去了,直接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跳到第四共和国,维希法国被认为是“非正统历史”。
就连“法兰西民兵”对阿尔卑斯地区法国抵抗组织“维科尔共和国”的战斗,都被后世法国称之为“法国内战”。
千雨脱出?
在吊钩靠近的时候左键前跑 注意要助跑 到吊钩上后把你吊到对面 等你的任务扒上楼板之后 出现一个会两边涨的条条之后 再狂点左键 总共就用2个按键 鼠标左键前进 右键后退 怕东西基本都要助跑
毒枭美剧第二季第8集讲解?
第8集
埃斯科瓦尔继续着他的恐怖行动,在他把220磅炸药放置波哥大购物中心,造成惨重伤害后,彻底惹怒群众,再也没有拥护埃斯科瓦尔的群众。总检察官格里夫以将他的家人送出哥伦比亚为条件要求埃斯科瓦尔停止暴行,向政府投降。通过媒体得知埃斯科瓦尔即将完蛋的卡利集团前去迈阿密收服之前埃斯科瓦尔所拥有的市场。
以保护性名义被监禁的塔塔无法联系埃斯科瓦尔,她与埃斯科瓦尔母亲赫梅尔达商量应做些什么。随着埃斯科瓦尔组织的瓦解,搜捕队抓捕埃斯科瓦尔的时机已到,马丁内斯上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随着事情脱出可控范围后,潘那让墨菲为自己准备好后路。监视埃斯科瓦尔家人是否安全的布莱基出于善心,告诉埃斯科瓦尔他的家人都很安全,然而他并没有看见埃斯科瓦尔的家人。随之,布莱基被捕。
另一方面,朱蒂前去劝说盖昂帮加入他们,盖昂帮被说服,但此事被盖昂帮的马仔告知了奇卡。埃斯科瓦尔决定在盖昂帮去蒙蒂赌场,与之决战。与此同时,审问布莱基的潘那与墨菲虽说没有得到埃斯科瓦尔的下落,但得到了奇卡的信息。而因为收买了狮子,前去迈阿密收服市场的巴丘进行得十分顺利,迈阿密市场彻底被收服后,狮子被杀。
塔塔向维莱莉娅求救,维莱莉娅给塔塔带去了埃斯科瓦尔托付的无线电话与现金,塔塔与埃斯科瓦尔终于联系上。随着布莱基把奇卡供出来,搜捕队对缉拿奇卡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另一方面,要求总统先生安置埃斯科瓦尔家人的总检察长格里夫,被总统先生拒绝。
末代皇帝溥仪临死前为何一直喊着河车丸?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命运却不可谓不悲惨。少年不存童真,中年不得安稳,连死亡都不可如愿,死前的那一句“河车丸”喊的是他的痛苦,是他的不甘,更是他的悲哀。
溥仪原本是没有皇帝命的,但光绪帝英年早逝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慈禧太后只能另选他人作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傀儡。而小小的溥仪皇帝绝对是不二人选,小小年纪的他还什么都不懂,哭着登上帝位,有谁会觉得他能够掌控得了这天下大事?
但慈禧太后要的就是他的不靠谱,皇帝不靠谱她自然能够掌握一切实权,而小溥仪也不会像光绪帝那样懂得挣脱束缚,她的掌权时间也就会更长。
但慈禧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终有一天会离世,而届时留下年幼无知的他该如何处理这天下大事,她的心机与绝情令人胆寒。
小小的溥仪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皇帝,他每天只想着怎样解决自己吃喝拉撒玩乐。不过他这样的身份,这些东西倒是不缺,于是溥仪就在太监和宫女们的陪伴下慢慢成长起来。到了溥仪青春期生理发生一点点改变的时候,他对异性产生一种懵懂的向往。
溥仪身边的宫女自然都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她们想要抓住机会成为皇帝的女人,于是便借照顾溥仪之便教给溥仪很多少儿不宜的男女房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宫女们玩弄小皇帝,残忍地夺去了小溥仪的处子之身,而可怜的溥仪一知半解,只得任人折腾,满足这些宫女各种变态要求。
过早的房事透支了溥仪的身体,等到他真正长大成人,早已饱经风霜,让他年纪轻轻就患了阳痿不举的病。
后来清朝灭亡,溥仪还是在紫禁城住了几年,但冯玉祥一怒之下将其赶出皇宫,逃亡在外的他却被日本人看上,被迫做了日本人控制的满洲国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再次陷入逃跑的尴尬局面,在沈阳逃跑时又被苏联红军俘虏,直到1950年溥仪才被送回国内,期间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接受改造。
1959年溥仪才得到特赦,他回到北京后与李淑贤结成夫妇,而自小身体虚弱的溥仪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逃亡与磨难摧残后,身体就更加虚弱了。
有医生给他把脉,告诉他要多注意休息,并且练习一些养生的法门。有一个叫蒲老的中医便教会了他八段锦,让他在睡前练习一会儿。
蒲老还告诫溥仪一定要多吃粗粮,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最后开了个方子给溥仪,让他按照方子上的药服用,以后身体自然会有所好转。
溥仪也的确按照蒲老的方法去做了,每天睡觉前练一阵八段锦,饮食方面也有特别注意,虽说见效不快,但好在一直平稳。可是溥仪的妻子这个时候却想要个孩子,本来是觉得可以抱养一个孩子,但没想到竟遭到了溥仪的拒绝。
过了一段时间,溥仪的病终于是又严重了,他的肾脏出现问题,身体也难受极了,后来医院检查结果出来,说需要动手术切除左侧肾脏。可是切除之后溥仪的命是保住了,可他的的身体却是更加虚弱,还引发了急性肾衰竭。
溥仪便四处求医,在政府领导人的帮助下,溥仪终于又找到了蒲老,蒲老给他重新开了一方药,喝下后溥仪的症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在1966年,溥仪被下放到了北京低压电器厂做劳力,原本身体就已经不堪重负的溥仪,病情迅速恶化,最后更是引发尿毒症,
溥仪再次被送进了医院,入了秋的医院落叶四处飘零,此情此景甚是凄凉。他在医院写给他五妹一张纸条:“小妹,我感觉非常气虚,你来时千万要把“紫河车”带来,我晚上要服用。
这“紫河车”究竟是何物?看溥仪所写,这必然是一种可以吃的东西,经过查阅,这个东西其实就是由胎盘粉配置而成的“河车丸”,这是蒲老为溥仪配置的药。
这些年,溥仪一直都在服用以增强体质,补充气血。10月16日,溥仪早已被折磨的不成样子,脸部表情十分痛苦。
他不甘心就这样离世,嘴里一直喊着“河车丸……河车丸……”,但命运并没有同情这个可怜的人。
17日凌晨2时15分,溥仪病逝,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
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被人欺辱、摆布的一生,他坐上至尊之位,却不得至尊之命,他临死前的一句“河车丸”是他一生悲剧的一个缩影。
曼施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对苏军的打击有多严重?
支离破碎的局势,曼斯坦因力挽狂澜
1942~43年交接之际,二次大战东线上最大的战斗风暴中心,即是南俄地区以斯大林格勒为枢纽的一连串战事,自1942年11月19日德军第六军团被围开始,顿河集团军即以装甲第四军团于12月发动解围作战;
接着苏联红军在北面齐尔河对着意大利第八军团防守正面发动新一波攻势,很快在轴心战线上冲开了一道宽广的突破口,致使德军不得不放弃解围斯大林格勒的任务,将兵力资源调往北面战线投入,以挽救越来越扩大的危机。
东线战区的状况,对德军十分不利。除了斯大林格勒的被围,B集团军以南之顿河集团军正面,由于过多地段系由不可靠的轴心联军防守,该等部队无法抵御红军的攻击,防线遭红军一冲即垮,整条轴心战线已经呈现支离破碎的惨状。
而德军现有的装甲师兵力不足,并无法全面阻挡红军突进洪流,仅能充当救火队驰援危机发生点,疲于奔命。然而最大的危机还在于,1942年夏秋进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其绵长的交通线将通过罗斯托夫的瓶颈地带,假如红军的突进兵力矛头冲向位于里海岸的罗斯托夫,则东线德军一整个野战大兵团将陷入一个庞大的战略包围之内。
假如这个状况发生,那么将会是东线德军崩溃的开端。然而更让情势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迄未想放弃高加索,是以欲将A集团军撤出,恐怕就是一个奢望。
糜烂的局面摊开在德军顿河集团军总司令冯‧曼斯坦因元帅面前,他发现手中可资动用以挽救危亡的资源实在不多,兵力吃紧,而需要投入的危机地段层出不穷,很可能他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就是他本人身为德军最卓越的战略专才的这个威名而已。
现在,曼斯坦必须要尽力稳住即将崩坏的顿河防线,以让A集团军不但自高加索撤出,还样通过罗斯托夫瓶颈。然而要让希特勒同意A集团军撤出高加索,就会是一件很难达成的事。
经过火爆的激辩,曼斯坦终于说服希特勒让他完全放手去干,同时也同意不但A集团军要撤出高加索,甚至顿河、顿内次河一带广阔的地域也必须放弃,如此才能藉由缩短战线等手段,腾出足够的机动打击兵力,以在适当时机展开反击,一举翻转逐渐糜烂的局势。
SS装甲军登场为了挽救南俄战区的糜烂局面,希特勒将提供曼斯坦因一支战力超强的装甲军级兵力,那就是党卫军(Waffen-SS)的第一支装甲军-SS装甲军(SS Panzerkorps)。
SS装甲军,军长为前SS「国家」装甲榴弹兵第2师师长保罗‧豪塞上将。该军司令部1942年夏季成立于荷兰,下辖由东线调往法国地区休息整补的3个装甲榴弹兵师-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装甲榴弹兵第1师、SS「国家」装甲榴弹兵第2师、SS「骷髅头」装甲榴弹兵第3师。这3个党军师均于去年夏季参加了「巴巴罗萨」征俄作战,并在1941/42年冬的惨烈战役中受损严重。
当1942年春季来临时,趁着乍暖还寒的融雪泥泞季节,全数由前线上抽调出来,调往北法地区进行休息整补。此前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尚且为摩托化旅,而其他如SS「国家」第2师、SS「骷髅头」第3师则为摩托化步兵师。现在经过整补改装之后,3个单位全数升格为「装甲榴弹兵师」。
由于此前这3个单位就已经是全数摩托化的部队,现在提升为「装甲榴弹兵师」,只要编配入适量的坦克部队即可。1942年夏德军为了在东线实施本年度大攻势「蓝色案」,当时为了增强各师的攻击能力,无论是装甲师抑或装甲榴弹兵师,均在其原建制中拨补入了一个坦克营的兵力,故装甲榴弹兵师将拥有一个坦克营。
然而这3个SS师的情形却很特殊,各师增配的是一个坦克团,使得各师趋近于陆军制式的装甲师的实力。这显示了党卫军在国防军中所拥有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各SS坦克团还配有一个连的VI号虎式坦克,使其打击战力更为提升。
VI号虎式坦克为德国装甲兵监按照二次大战初期,与联军新锐坦克遭遇对战的经验教训,所开发出的新式坦克。其吸取了法国、英国坦克坚厚装甲的优点,专注于装甲防护力的提升;而为了克制坚厚装甲的敌手,则必须配置大口径高初速的坦克炮。
因此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达到100mm,装备8.8cm KwK36坦克炮,炮口初速达到810 m/s。虎式坦克周身包覆着钢材良好的厚重装甲,使得其战斗重量达到55吨!
值得注意的是,虎式坦克的设计理念,已经脱离了当初古德林为德国装甲兵所制定的坦克性能需求: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平衡编组。现在火力与防护力成为重要因素,但相对的机动力却受到削弱。
现在,各SS坦克团获得配属一个虎式重坦克连。SS坦克第1团的虎式连为团的第4连;SS坦克第2团的虎式连为该团之第8连;至于SS坦克第3团的虎式连则为该团的第9连。按照1943年元月21日的书面统计,各虎式连之战车数为以下:
SS坦克第1团第4连:虎式10辆,III号J型15辆;
SS坦克第2团第8连:虎式12辆,III号J型12辆;
SS坦克第3团第9连:虎式9辆,III号J型12辆。
在1942/43年之际,德国装甲部队的主战车种,还是III号坦克以及IV号坦克,但从当下开始,IV号将逐渐取代III号而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
在1943年2月SS装甲军投入于南俄战场当时,该军之装甲战力如下:
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装甲榴弹兵第1师
II号:12辆
III号(长炮管):10辆
IV号(长炮管):52辆
VI号:9辆
指挥战车:9辆
SS「国家」装甲榴弹兵第2师
II号:10辆
III号(长炮管):81辆
IV号(长炮管):21辆
VI号:10辆
指挥战车:9辆
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装甲榴弹兵第1师
III号(长炮管):71辆
III号(7.5cm炮):10辆
IV号(长炮管):22辆
VI号:9辆
指挥战车:9辆
SS装甲军固守哈尔科夫1943年2月,当时南俄战区的全般状况如下:斯大林格勒要塞内的六军团已经覆灭;装甲第四军团现正扼守于顿内次河以及顿河下游一线,以掩护从高加索撤出的装甲第一军团的行动。
等到装甲第一军团通过了罗斯托夫瓶颈地带,并安全抵达上顿内次河一线,装甲第一军团即转过身来,掩护装甲第四军团撤退。装甲第四军团必须转移至斯达林诺西北地区集结,曼斯坦因才算获有行动自由,得以发动其预想的作战阶层反击行动。
但是在这些野战作为在进行过程中,曼斯坦因则要求霍立德兵团必须坚守在米乌斯河一线,以等待反击兵力就绪。
这个时候,苏联红军又在北面库尔斯克/贝尔果罗德地段,由伏罗内日方面军发动「星星作战」,作战第一目标为攻陷库尔斯克,其后即将攻势往西南延伸,攻略哈尔科夫。假如这个目标宣告达成,则伏罗内日方面军将配合友军西南方面军,继续将攻势矛头向西、西南推进,以歼灭整个南俄地区的德国野战军。
当前位于红军伏罗内日方面军面前的德军部队,仅有一支临时拼凑的「朗兹兵团」,该部必须以其稀薄的兵力,掩护宽达130公里的正面。所幸该兵团指挥所部中有一支「劳斯军」,该军下辖有一个特殊战术大单位-德意志步兵师,拥有坚实之战力。
而另一个好消息是,希特勒由西欧长途增援而来的SS装甲军,适时进入了战场。他们于红军「星星作战」展开直前抵达了哈尔科夫地区,大大地减轻了朗兹兵团沉重的负担。
首先抵达的是SS「国家」师,该师配合友邻之德意志步兵师,在广正面上以小群之战斗群固守于战术要点上,有效迟滞红军兵团的推进,期间SS战斗群并施以灵活的战术反击。
在此同时,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师则推进至哈尔科夫东正面固守;SS「骷髅头」师则尚在铁运途中。
尽管德意志师与SS「国家」师打得很好,严重妨碍了红军突进兵力的推进,但是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红军总会找到德军防守的间隙突入。
为了避免朗兹兵团遭到侧翼迂迴的危险,德意志师与SS「国家」师不得已开始向哈尔科夫转移。
红军已经立于包围哈尔科夫的地位。现在,德军以哈尔科夫为轴心,德意志师、SS「国家」师,以及在东面的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师,开始边打边向哈尔科夫收缩防线,眼看德军即将遭到红军包围。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死守哈尔科夫」的命令到达!
就眼下的态势而言,死守仅只会断送掉这3个精锐的德军师,而无任何军事效益,SS装甲军军长豪塞上将对此心知肚明。豪塞以其专业之军事判断,做出独断决心,决议不理会希特勒的乱命,在包围圈尚未合围之前,适时下达了撤出哈尔科夫的命令,该城遂于2月16日失守。豪塞的这一独断决心,让这一批德军的精锐打击兵力得以完整脱出,他日继续转战。
反击吧,曼斯坦因!就在北面哈尔科夫鏖战之际,南面装甲第一军团也和红军有力部队在上顿内次河一线苦战,以掩护装甲第四军团转移至斯达林诺西北方。一旦装甲第四军团进到该位置,曼斯坦因即将发动其预想中的决定性反击,预期这一反击行动将切断红军突进至聂伯河面前的攻势兵团。
装甲第四军团于2月10日进抵所指定之地区,而SS装甲军在撤离卡尔可夫之后,现正转移至克拉斯诺格勒一带集结,同时间该军的第3个师-SS「骷髅头」师即将抵达。
曼斯坦将以SS装甲军、装甲第四军团装甲第48军,分别位于西北、东南,发动对向攻击,以切断向西南突进的红军兵团,一举歼灭之。
在达成了这个目标之后,SS装甲军以及装甲第48军,结合装甲第一军团的装甲第40军,将以一个联合攻势,向北席卷上顿内次河,直驱哈尔科夫。
在这个攻击部署中,SS装甲军将以SS「国家」师、SS「骷髅头」师,自克拉斯诺格勒向西南攻击前进,而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师则坚守住红军突破口的肩部。
2月20日,SS「国家」师率先跃出,两天后SS「骷髅头」师抵达即投入攻击,SS装甲战斗群立刻截断了红军部队的补给线,并持续往前深入;SS「骷髅头」师的攻击行动更将已打开的突破口扩大。
23日,轮到对向的装甲第48军发起攻击,往西北向推进,红军的情势开始恶化。隔日,SS「国家」师、SS「骷髅头」师与装甲兵第6师共同围歼苏军坦克第25军,从此该军被一笔勾销。
至24日黄昏前,德军的攻势已经发展成一个整体的正面向北推进,SS「国家」师与SS「骷髅头」师并列,组成数个装甲战斗群,进展极度顺利。红军被击溃的部队不成建制,零散的向北逃逸,一条完整的战线已然崩坏!
现在,曼斯坦因的目标转向了哈尔科夫,这是希特勒严令必须要拿下的重镇。
3月6日,曼斯坦因发动其第二阶段攻势,目标指向哈尔科夫,仍是以SS装甲军与装甲第48军并列攻击。现在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师将加入这波攻势,攻势正面左翼为SS「骷髅头」师,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师在中央,SS「国家」师则在右翼,3个师将以一个整齐的正面向哈尔科夫推进。
3月8日,SS装甲军的3个师已经迫近哈尔科夫,并展开包围之势。为了要取得最大的战果,装甲第四军团司令霍特上将要求党军SS各师放弃正面攻击,改以侧背迂迴,遂行包围行动。
然而由于SS装甲军官兵们急切想尽速攻陷哈尔科夫,作为给希特勒的献礼,其行动的路线越来越趋向于对城区的直接攻击,其虽然仍以一部执行军团部命令的迂迴行动,但主力已经突入市区,与红军守军展开了巷战。
SS「国家」师和SS「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团」师分别自西南、西面、北面、东北突入市区,逐区扫荡守军;SS「骷髅头」师则在北面掩护攻城的两师侧背。
苏军大势已去,残部不是就歼,就是纷乱地向北窜逃。SS装甲军各师随即联合装甲第48军各装甲师,继续向北追击,其最远的先头推进至贝尔果罗德,德军各部一面推进一面扫荡,势如破竹。
战事一直打到3月23日,受到初春融雪的泥泞影响,德军不得已而暂停了追击行动。至此,曼斯坦因反败为胜、扭转乾坤的第三次哈尔科夫会战结束!
战争结果根据德国公布的数据,从1943年2月底到3月,他们一共打死了40130名苏军,俘虏了12430人。击毁的苏军技术兵器,包括567辆坦克,1072门火炮。
根据俄罗斯于1993年发表的资料,苏军到3月25日哈尔科夫战役最终结束,苏军各参战部队一共死亡、失踪和被俘了100694人,受伤和患病139366人,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辆,各种口径的火炮、迫击炮5291门,飞机417架。
但从一些零星的资料上来看,德国的损失也很严重。在技术兵器方面,党卫队装甲军在战斗结束时,该军可以使的坦克不到总数的40%,其中仅仅“德意志”师就损失了77辆坦克和强击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