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之恶魔,身材矮小的日本人为何会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在抗战时期,日军通常被我们称为“小鬼子”。称呼日军为“鬼子”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小”呢?原来,二战时期的日军身高是出了名的低。根据二战时期日军自己的的统计数据显示,二战时期的日军身高平均不到1.6米。大部分日军的身高通常在1.5米上下,达到1.5米的就可以归类为“甲种兵役人员”了。所以,当日军侵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人们都把他们称为“小鬼子”。
为什么美国黑人不用枪来解决问题?
狗警察暴力执法杀死人,却逍遥法外,引发多州骚乱,抗议者已有多名被枪击伤,敢问作为持枪的抗议民众,为何不用枪以血还血呢?
按照美国法律,如果使用武装抗议,将迎来更加血腥的镇压。
抗议民众没用武器,特朗普躲进白宫,在30日夜间睡不着,连发4条推特,恶狠狠地说,如果有人冲进来,迎接他们的将是最凶恶的狗和最凶狠的武器。
镇压民众毫不手软,什么人权之类,一时竟也顾不得了。指责他国可以,自己却在为所欲为。正因为美国政府为所欲为,才点燃了民众反抗情绪。
30多城同时示威,在非裔男子被致死的明尼苏达州,愤怒的抗议人群,一把火点燃了狗警察的老窝,以来表达自己的严重不满。抗议很快被白宫定性为暴乱,特朗普定性为暴徒,并明令开枪。
政府不说理,说开枪便开枪,只以武力来回应愤怒的抗议,正因如此,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义愤。照魂舞大漠的观察,美国民间不乏智者,更有大量退役军人,如果政府一味用武器来镇压的话,民间藏了至少有4亿支枪,一旦投入使用,警察和警卫队,不一定就是他们的对手。届时如何,绝不是特朗普放出恶狗就能了事的。
5天以来抗议活动愈演愈烈,特朗普所说的无比安全,真要擦出火花,引发枪战,特勤局就能确保特氏安全吗?粗暴的镇压,除了招示野蛮,并不能使人信服,因此提醒特氏,不要得意,局势继续动荡下去的话,白宫只能自食其果。
为什么M762叫猛男枪?
我们都知道,在吃鸡手游里(也就是和平精英),玩家们给M762这把步枪起了一个外号:“猛男枪”。听起来就很霸气,有没有😉~ 而所谓猛男呢,在我们的印象里应该是那种高大威武,很有力量的形象,而这把M762突击步枪,正如它的外号“猛男枪”,在游戏中也很给力呢。
那么下面,干啥就带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这把猛男枪的性能吧。而这里的话呢,为了方便,也更直观的让你们体会到这把“猛男枪”的性能,干啥呢,就将它和AKM以及GROZA(也就是狗杂🙃)来做一下对比吧😉1.射速
首先,我们将图片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M762突击步枪无疑是要优于AKM的;而即便是与空投枪狗杂对比,也只有那么一内内的差距,其射速可见一斑,所以它可以说是除狗杂外近战能力最强的步枪了。
2.伤害通过对比图片,我们不能很直观地看到二者的伤害,但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伤害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呢,为了让大家看到更精确的数据,干啥呢,就特地为大家做了一个测评,其实也很简单,分别用AKM和M762在吉普车的同一个位置射击,通过对比子弹消耗数量,我们就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二者的伤害区别。
下面,我们直接来看测评结果,AK打爆一辆吉普车需要42发子弹,而M762则需要44发,差距仅有两发子弹。尽管M762子弹的单发伤害要略低于AKM,但是它优秀的射速无疑可以弥补这微不足道的缺陷,而也正因如此,它才拥有了如此优秀的近战能力3.后坐力即使强如猛男枪,也有缺点。那就是它那强劲的后坐力,它的后坐力像它的名字一样粗犷,这也导致很多玩家都对M762有所顾忌,但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理性分析。首先,通过对比图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M762的后坐力其实没有比AK大多少;其次,只要多练练,不用很长时间就可以掌握;而且还有一点,使用M762大多是在近距离交战中,只要基本的压枪和走位就可以取胜,不必像M4那么稳,毕竟它更多是应用于近距离作战中。
最后,干啥提醒一下大家,在握把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垂直握把,M762这是垂直后坐力大,水平后坐力甚至比M4还要小。还有一件事(老爹经典语录😂😂😂):干啥给大家表演一哈子M762的压枪哈,献(我)丑(真)了(棒)😜无配件压枪👇
满配压枪👇
以上是干啥的压枪哈,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垂直握把的M762后面可能会跳枪,建议大家远距离时打完半梭子就停下,重新开镜后再继续压枪能够有效减小后坐力(能压得住的请自动忽略这句话😂😂😂)。
还有一件事😂😂😂,真的是最后喜欢件事了,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支持一下干啥哦,爱你,么么哒😘
实际玩进去之后又觉得这游戏很硬核?
首推《我的世界》
当你没玩过看别人玩,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而当你第一次玩时,又不太会玩时,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
当你玩了一段时间后,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当你开始装光影MOD的时候,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
而当你装了很多MOD,各种光影积雨云之后,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
后来你开始研究红石系统,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
当你小有所成,研究出点东西时,你眼中的游戏是这样的:
最后,大神的作品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但在我眼里,它始终是史蒂夫的样子:
历史上有哪些从天才沦落成罪犯的例子?
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疯子;
有人说他是拯救人类的天使,也有人说他是现代文明的魔鬼;
作为知识界的精英,明明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却偏偏最终选择隐居山林,明明策划了一系列人神共愤的炸弹袭击,却最终收获了无数人的狂热拥护,更有人专门为他组建团体,拥护他去竞选美国总统。
当年FBI为了抓捕他,累计动用特工500多名,期间搜查过滤近两万条线索,误抓了200多名嫌疑犯,花费超过五百万美元,耗时总共18年。
特德.卡钦斯基被捕之时的照片,登上了时代杂志
在FBI的搜查历史规模上,他的记录仅次于本拉登。
一系列的开始1978年5月25日,美国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学教授巴克利.克里斯特收到了一个被退回的包裹,上面显示自己先前所寄出的包裹因邮寄信息有误,现被退回。
令教授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自己明明没有寄过这样一个包裹,但包裹上的发件人姓名,却清楚地记录着就是自己发的。
为了谨慎起见,巴克利.克里斯特叫来了校警特里.马克,请他帮忙打开。
显然,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个包裹的危险性,当特里.马克打开这个包裹那一瞬间,“砰”地一声,包裹爆炸了,特里.马克当场被炸伤。
闻讯赶来的警方,对现场进行了查看,他们发现这枚炸弹属于纯手工制作,而且制作工艺、用材相当简陋,不过是由木头、火柴头以及废金属等碎料拼凑制成,不像是专业的犯罪手法。
简陋的炸弹装置
调查了数日之后,警方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加之此次并没有人员死亡,此案件最终被认定为本校学生针对老师的一场恶作剧,最终不了了之。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场爆炸案,不过是后续连环爆炸案的一个小小的开端。
多次爆炸,警方一筹莫展1979年5月9日清晨,一名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再次收到炸弹包裹,旁边好心帮助教授拆包裹的学生,随即被当场炸伤。
同年11月,一个炸弹包裹被带上了美国航空公司444号航班。
当飞机飞至三万米高空之时,行李舱内突然发生了一声闷响,所幸的是这枚不太专业的炸弹出现了故障,飞机迫降后,危险最终才得以解除。
航空爆炸案发生之后,美国成立了包括联邦调查局(FBI)、研究枪械管理局(ATF)以及美国邮政检查局(PIS)在内的特别工作小组,由FBI牵头,各局分拨出五百名特工人员一齐出马,下决心要迅速找到这名恐怖分子。
然而,当人们真正着手去仔细调查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那就是线索很难找。
联邦调查局首先对炸弹进行了分解研究,他们想要从炸弹的原材料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FBI搜集的证物
然而,令大家沮丧的是,这些炸弹均为手工制作,而且多采用随处可见的树枝、树皮等木料做盒子,装炸药的是一截垃圾场随处可见的小钢管,触发装置是皮筋、钉子和火柴头,这种东西在垃圾废品箱里随处可见,没有任何可以追溯的价值。
而受害者之间基本没有任何关联联系,有着巨大的随机性,令人迷惑,不知该如何下手调查。
部分受害者
唯一可以总结出来的是,这些爆炸地点大多发生在范德堡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高校之内,被袭击者多位大学教授或科研人员,而且这些人的研究方向多是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信息技术领域。
最终,FBI总结出了一份非常模糊的犯罪嫌疑人特征:
此人极其聪明,拥有高学历并与学术界有联系。
职业,不详。
性别,不详。
作案动机,不详。
FBI的调查陷入了困境当中,而犯罪分子却没有停下脚步,爆炸随后频频发生,而FBI从后来的爆炸案中发现,犯罪分子制作炸弹的工艺也在不断地提升,从木头演变为化学品,击发装置也加入了电池和钨丝,使得爆炸威力,不断提升,所造成的的以后果,也在不断加剧。
在随后的17年里,相同手法的邮寄炸弹被频繁寄出,犯罪分子共制造了十六起爆炸事件,其中三人被炸死,二十三人被炸伤。
面对一筹莫展的调查局面,FBI万般无奈之际,发出了悬赏令:
“只要有人能够提供炸弹客的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赏金100万美元。”
然而,就在悬赏令发出不久,炸弹客却主动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让美国两家最著名的报纸《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刊登她的一篇论文。
犯罪分子在信中称:
“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一字不漏地刊登出他的论文,他将停止恐怖袭击,否则,就等着下一波炸弹吧。”
为了公众的安全,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路易斯.弗里向报社建议,发表这篇文章。
1995年9月19日,在犯罪嫌疑人要求期限的最后一天,《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同时发表了这篇长达3.5万字的学术论文——《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这篇论文乍一看像是一个偏工程学科的论文,但其实它是一部哲学著述,这篇论文里面,对人类的现状和分析的描述,令人读后非常震撼,而且部分内容还很有说服力。
在论文当中,作者宣称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技术进步使人类丧失了自由,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毁灭。
作者认为,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动机,既不是出于好奇,也不是为了造福人类,而是为了完成权力过程的需要,为了追求权力、金钱、地位。
科学的盲目前进,不考虑人类种族的真正福祉,仅仅服从于科学家以及提供研究资金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的心理需求。
而且在工业社会里,个人生活被异化,失去了主体的地位,社会整体又加剧了这种情况,最终使得个人在高度发展的社会当中,失去了原有人类本应有的天性和方向。
人类应该摧毁现代工业体系,而自己之所以袭击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正是因为他们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工业革命产生的工业文明
对于这篇论文的发表,FBI抱着一个渺茫的期待,那就是希望有人能够认出这篇论文的作者,最终提出有利的破案线索。
您还别说,最后真让他们等到了。
真相大白不久,一名叫大卫.卡钦斯基的人向FBI报告,说自己的哥哥就是那名炸弹客,随后他还向警方提供了自己哥哥以前写的论文手稿。
大卫.卡钦斯基和妻子
得到这个线索的FBI,连夜调集了大量人员,将宣言手稿与大卫提供的手稿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最终,众人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从拼写还是标点符号,这两个手稿的雷同度可以高达80%以上。
特德.卡钦斯基及其手稿
出自于同一个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森林小屋
1996年4月3日,联邦调查局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十几名特工钻进了蒙大拿州的一间树林小屋,在屋内逮捕了一名衣着脏乱的中年男子,并当场搜出了大量的炸弹零部件以及《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原始稿件。
屋内情况
随后,警方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公布于众,然而当警方说出特德.卡钦斯基(也有翻译为西奥多.约翰.卡钦斯基)的名字之后,各大高校之内,一片哗然。
因为,这个犯罪分子,可是一位智商超群的哈佛天才,而且还是加州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上小学的特德.卡钦斯基当时在智商测试时,被测出高达167的智商,16岁便以全额奖学金被哈佛大学录取,在校期间,各科成绩纷纷开挂,随后更是用三个月时间,拿下了密歇根大学数学博士学位,而他当时的博士研究课题,是他导师花费十年尚未研究出来的难题。
各个时期的特德.卡钦斯基
25岁时,特德.卡钦斯基成为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最年轻的助理教授,当时他的导师说:
“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不仅聪明,还有发现真理的动力。”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学霸,日后一定能在科研道路上大放异彩,然而,仅仅两年之后,特德.卡钦斯基就辞职,并销声匿迹了。
信仰还是恐怖?辞职之后,特德.卡钦斯基在蒙大拿州隐居了起来,他住进了一个自建的小木屋内,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过着自给自足、刀耕火种的生活。
他褪去了身上所有的现代文明所赋予的光环,回归到了原始状态,过起了原始而朴素的生活,原本特德.卡钦斯基可以自由自在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后来,他对自然的追求,却演变成了对工业社会的极端仇视,使得他最终发起了一次次独狼式袭击。
当时,辩护律师鉴于特德.卡钦斯基曾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项特殊的心理学实验项目,期间心理备受摧残,因此提出对特德.卡钦斯基进行检查。随后部分法医及心理学家认为,特德.卡钦斯基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但特德.卡钦斯基拒绝了保释就医,因为一旦承认自己患病,就等于是推翻了自己论文中所坚持的信仰。
1981年1月21日,特德.卡钦斯基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不过,虽然特德.卡钦斯基被捕入狱,但他的论文却一炮打响,其所造成的威力,远非先前爆炸案可以比拟。
他那对工业社会的摒弃态度,吸引了大批无政府主义者和反科学主义者的支持,就连先前被其邮件炸弹炸伤的大学教授大卫.加勒特也表示,特德.卡钦斯基的论文是天才之作,很有理智。
随后,支持者们还为他发起了一场签名示威游行,支持特德.卡钦斯基竞选1996年的美国总统。
特德.卡钦斯基
2012年,哈佛大学毕业生联合会50周年之时,在学校的纪念册当中,特德.卡钦斯基在签名的“成就”一栏之中,填上了自己被判处的8次无期徒刑,并以此为荣。
在一些人看来,特德.卡钦斯基是一个坚持信仰的斗士,然而,信仰不是杀戮无辜的借口,这种看似悲切关注人类发展、反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乌托邦思想,可以存在于包容的社会当中,但是拿这种思想来进行无差别恐怖袭击,那便沦落成了人类的公敌,成为了滥杀无辜的借口。
从天才沦落到罪犯,特德.卡钦斯基是一个争议很大,但不容反驳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