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钢铁之心支线,钢铁侠有哪些特殊的战甲?
前言
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作为漫威影业的开山之作,开启了超级英雄电影的新篇章!对于漫威影业来说意义重大!《钢铁侠》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也让漫威影业赚得“盆满钵满”!
电影中除了逼真震撼的战斗场面以外,“五花八门”的战甲也成为本系列电影的一大看点!今天大千就跟大家来聊一聊电影中钢铁侠的战甲进化史,迄今为止电影版本中展示出了20种装甲,你还记得几款?
MK1
是最原始的MK铠甲,就是在《钢铁侠1》中,托尼被抓后在山洞中用简陋的工具制作的“笨重机甲”。
MK1功能不全面,而且动力系统只能维持大概50分钟,主要武器就是左手的喷火器,和右手的一发导弹,缺点是,很多关键的内部元件都外露! 马克I号装甲同时配备有强大的微型导弹,其被安装在装甲的左臂,在真人电影《钢铁侠1》中,托尼·斯塔克用微型导弹对付恐怖分子头目,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电力,火箭发射装置出现故障,托尼使用手动发射。
MK2
托尼从山洞逃脱之后回家研制的第一款盔甲,改良了动力系统,和飞行稳定系统,同时加固了外层钢甲。
MK2缺点是材料不是很成熟,用的是钢,不能飞太高,《钢铁侠1》中勉强飞到8000米后结冰,然后失去动力。这款装甲后来被托尼好友詹姆斯.罗德斯带走,并且被改装成了 “战争机器”。
MK3
Mark III(马克3)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三套装,也是托尼使用最多的装甲。在真人电影《钢铁侠》中,托尼就是穿着马克3装甲去打击恐怖分子。马克3号是第一套上色的装甲,颜色为著名的、经典的红黄色,颜色主题源自托尼的老爷车。Mark II号在高海拔地区装甲外表会出现结冰现象,但Mark III号更换装甲材质以后已经完美解决。
Mark III号装甲配备有瞄准系统,可同时锁定多个目标,然后使用双肩六管迷你炮解决目标。马克III号装甲手臂隐藏有微型导弹,在真人电影《钢铁侠》中,托尼使用微型导弹炸毁了一辆坦克。马克III号还配备了诱弹,用于干热追踪导弹或者分散敌人注意力。
MK4
Mark IV(马克4)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四套装甲,颜色还是经典的红黄色。很多朋友说Mark IV和Mark III差不多,但仔细一看差别还是挺大。装甲的胸部、肩部和腹部都采用了新设计,同时Mark IV号整体线条比较硬朗。在武器设定上大体与MK3相当,因为改进了外形,所以减轻了重量,因此飞行速度对于MK3来说有一定的提升,还具备“逆天”的过滤系统,能把尿液过滤成为饮用水!首次出现在电影《钢铁侠2》中,就是影片刚开始时,托尼从飞机上跳下那一段戏所穿战甲!
MK5
这是托尼专门制作的便携式盔甲,平时只是一个箱子,方便随身携带!缺点就是,只有一层很薄护甲,有飞行系统,但是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有限制。被反派鞭索抽了几鞭子就将盔甲给抽的“遍体鳞伤”!
MK6
这款战甲可谓是技术上的革新,托尼自制出新元素,从而研制出了新的方舟反应炉,使战甲能量更加充足!外观最大的改变就是胸口的圆形变成了倒三角形!在《钢铁侠2》和《复仇者联盟1》中都出现过这款战甲!
MK7
这套装甲是电影《复仇者联盟》最后的大战中登场的新装甲,主要特点是,托尼可以利用红外感应手环,随时随地让钢甲覆盖自己的身体,使用更加便捷!
MK8
出现在电影《钢铁侠3》里。Mark8是马克7号的改进版本,除了外观略有不同以外,其它各方面参数基本相同,是专门为战斗而设计的重型装甲。马克8号更强大、更灵活和操作性更强。
MK9
尼·斯塔克创造是第九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除了重新设计的头盔、臀部和腿部外,保留了最经典金色和红色的配色方案。影片中惨被“重生的”小辣椒空手击破此款战甲胸口的反应炉!
Mark33
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有轻微的保护力场,使用磁场极性使衣服吸引或排斥对象。能够发射脉冲炮。
最终战中托尼所着装的第一套战甲,后营救小辣椒时被偷袭,胸口能量损坏
Mark40(猎枪)
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超高速装甲。它是设计用于高超音速。Mark40可以用超过5马赫的速度旅行。同时也是托尼在最终战中穿上的第三套战甲,此时正与基连苦战中,后被手刃劈开。
MK42
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是Stark所有战甲里最“坑爹”的一台:托尼在第一次穿着的过程中不停的闪躲;穿的时候只因腿部的一个部件导致已经“全副武装”的托尼只剩下了头盔,其他零件全部散落,贾维斯还说“看您工作真是一种享受。”可想而知这套战甲有多么“顽皮”!为搞笑而生!
MK43
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前期中出现,是Mark42的改良版。武器方面,肩部增加散弹。它也拥有防辐射内衬装甲,可以在核污染区域,极端温度、极端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也可以进行水下作业。它也可以进行亚轨道飞行(亚轨道飞行是指在距离地球35至300公里的高空飞行,但仍受地球引力牵引。)
MK44
也就是反浩克装甲。仅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出现,用来对抗浩克。平时搭载在卫星上,飞行于近地轨道,在使用的时候发射到需要的位置。体型十分巨大,可以将其他战甲包裹起来。采用组合结构,附带一个飞行装备库,可以及时提供损坏的备用零件修复受损部分。
MK45
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后期中出现。此时系统已经更换成女性声音的“星期五”(贾维斯和幻视融为一体了)。
MK46(内战装甲)
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46套装甲,出现在《美国队长3:内战》。马克46号又称内战装甲。
MK47
《蜘蛛侠:返校日》中登场,在一艘船上,反派把船用武器切开后,此款战甲帮蜘蛛侠阻止客船分裂!
Mark48(钢铁蜘蛛)
Mark XLVlll(马克48)号是托尼·史塔克为蜘蛛侠彼得·帕克量身打造的钢铁战衣,名称为mk48,出现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里面。
Mark49
Mark XLIX(马克49)号是托尼·史塔克打造的反浩克装甲2.0,名称为mk49,出现在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里面。
MK50(血边战甲)
出现在《复联3》中,采用纳米技术,搭配纳米武器,并且可以自动修复受损部分!可以依据周围环境和对抗的敌人自动转变成为穿戴者需要的武器,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可惜还是败在了灭霸的手下!
结尾
对于很多钢铁侠的粉丝来说,小罗伯特唐尼所饰演的钢铁侠,已经深入人心、入木三分,在很多人心中他就是“钢铁侠”!人们已经习惯了他饰演的这个经典角色!传言,《复联4》之后,钢铁侠将会“退休”,那么谁将会接替他们的角色呢?如果传言是真的,那么《复联4》将会以何种方式来表达?相信到时肯定会有很多影迷泪目!这也将会是《复联4》一大看点!
《复联4》马上就要上映了,很多影迷都纷纷猜测将会出现哪款钢铁侠战甲!其实,大千也跟大家一样,对《复联4》充满了诸多期待!那么对于《复联4》中你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拜了个拜!
你看过的最沙雕的电影是哪一部?
没有最沙雕,只有更沙雕!
第一部:《白头神探2》
影片讲述的是总统准备选能源部长去实行一项新的能源政策,能源部长一直提倡使用替代性能源,带有污染性的传统能源工业的头头们对他是既恨又怕,对总统的决定十分不满。他们想出坏主意:先绑架能源部长,在用一个假的,服从他们指挥的能源部长顶替他。福朗克自从与他的前女友,能源部长的助手不期而遇后,面对案情的越发纠葛,两人纠纠缠的恋情也越演越烈,深深地卷入了这场阴谋……
第二部:《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电影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等年轻时引发的一系列荒唐的故事为中心这个电影明星倾巢而出,适当的一个角色都是帝的影子的影子后,香港的厘头可以说是电影的大成之作.
第三部:反斗神鹰续集
这是一部描写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和平民被伊拉克俘虏的影片,美国总统托马斯?文森亲自下达了释放人质的命令。
由于营救作战失败,宠物侦探艾斯·文图拉辞去侦探工作,前往西藏修行的故事时间过得快,一天的尖子,突然邀请我了。
非洲瓦的特查博蒂族的国家——不会出现一只白色的大蝙蝠他们希望的尖子,凌驾白蝙蝠只找回了他们。
画电影的孤儿哈鲁,年幼,被日本海岸冲上的一个神秘忍者养育了家族相信他们,哈鲁是传说中的白人忍者高手,对,哈鲁比一般人高,比一般人的白,比他的天,理想不学艺精他连一个最简单的忍者动作都做不好!神秘美艳的女人一个人,哈鲁一个杀人事件,被卷入的神秘女人也无渊源,于是这个无奈的傻瓜英雄,为了证明自己是忍者高手,决定比佛利山的女子,为了拯救这个人带来了悲惨的结果……
电影是安静的小镇警察局的居民和一张,上级有点生气,这派遣了警察署官员看到,警察们各种各样的理由,为了自己的“危险事件”,并解决了他们在上级派来的官员在他们的意想不到的人的故事。
在电影故事中……呃,也没特别的故事,无聊……想象力真的相反!日!男主各种缠住,作妖,无限的复活,也可以想象的方式使用反派角色,最后选拔秒杀杀大首领放出!
哪些游戏刷新了你对游戏的认识?
我作为一名游戏玩家,玩过很多游戏。有些游戏,在刚开始接触就惊艳到我了,并刷新了我对游戏的认识。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款,分享给题主。
《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
先吐槽一下这个游戏国内一度被翻译为“美国末日”,虽然很贴合游戏,也是很好的愿望,但从语法与写法上实际应该翻译成“最后生还者”。
画面和音乐那些常规的根本不用说。 最后生还者让我颠覆对游戏认知的是那种模糊的道德观念和无与伦比的带入感,随着剧情的推进,你会理解每一个人物的内心,可以说游戏中任何一个人都是“活”的。游戏中你并不是正义的伙伴,也没有卷入奇怪的事情中,也没有拯救世界,你要做的就是杀死敌人,让自己和“女儿”活下去。
因为对于玩家来说,整个世界变成什么样都无所谓,真正的末日只是失去唯一的精神寄托,变成不是僵尸的僵尸…… 游戏在还未正式发售时,就已经提前征服了各大游戏媒体,截止到2013年6月它已经获得了共计30个媒体的满分。这些给出满分评价的网站媒体中包括IGN、Eurogamer、CVG、Edge等一干著名媒体,并在2013年大部分游戏媒体中享有极高的评价。
通关整个游戏后,开放性的结局让人怅然若失,可以肯定的说再也无法感受到游戏能给人这样的感觉了,好在《最后的生还者2》不断爆出消息,又有盼头了。
《绝地求生大逃杀》
最开始是在游戏直播平台上看到了绝地求生,一下就迷住了,每一局都可以玩出不同,随心所欲的在游戏中做任何事(前提是能活下去),用各种方法消灭敌人,之后就入手了这款游戏,瞬间热血澎湃,在这之前已经很少有游戏能做到这一点,玩家为了玩一款游戏花重金组装电脑,买外设装备。
绝地求生不仅改变了我对游戏的看法,更是让全世界的玩家都改变了对游戏的看法,如果能尽快解决掉外挂的情况当然就更好了,毕竟绝地求生是一款很完美的游戏,不要因为瑕疵而毁掉。
《战地风云1》
刷新了我对FPS游戏的对战认知,平时我们打的FPS游戏基本是个位数字的战斗,很少有大场面的多人作战,而战地1的出现,刷新了战场对战的人数限制。
32VS32,也就是64名玩家同时在战场上同屏竞技,作为手游或者一般的游戏来说是可以达到百人竞技。
但是在高画质的FPS游戏下,同屏战斗达50人以上就非常让人震撼了,不得不说EA的实力还是雄厚的,真正做到一场战役百人作战,让你感受前所未有的痛快感,从游戏的画面,内容操作都是3A大作水准,还能做出网游竞技,这在目前也是少有的。
《仙剑奇侠传4》
从dos系统时期就开始玩游戏,但至今为之,依然没有一款游戏对我有如仙剑4一般的震撼,包括仙剑其他系列作品。
仙剑4通过游戏的仙与魔、正与邪之间数代的较量,给人带来了对世界全新的观察认知角度,让人明白代代传承的不一定是对的,对事物需要有多方面的了解,多角度的观察与自我所为的自我审视。
《地平线》
游戏写的是一千年以后的故事,那时满世界的生物机械怪物,各种高科技, 游戏主人公要去探索一切幕后故事。
然而随身携带只有弓箭、绊索发射器、绳索发射器, 不过有高科技找机械怪物弱点,故事情节很好,这是我玩的第一个带有未来科技的游戏,所以感触很深。
如何评价朱亚文金晨主演的悬疑剧十日游戏?
刚刚在爱奇艺看完前两集,《十日游戏》是个相当烧脑的悬疑片,刚开始看肯定云里雾里,但是看完后觉得相当值回票价。
看完第一集我终于搞清楚了,故事其实很清晰,不是神夏那种“看完全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得看剧情解析”的烧脑,但一层层的反转又会让你觉得“不愧是个悬疑剧”。
刚开始不容易看懂,是因为它采用了双线叙事。
以女主路婕的死亡为分界点,分成两条故事线,两条故事线之间的跨度为10天(所以叫十日游戏)
1线:路婕死亡事件背景(10天前)
2线:路婕死亡后警方调查的过程(10天后)
两条线交叉进行,刚看开头感觉有点懵逼,上一幕女主躺在停尸间,下一秒就出现在男主面前,弹幕直呼“诈尸了”……
我梳理了一下时间线,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剧情,以下涉及前两集剧透注意。
(1线)游戏工作室老板于海欠下数百万无力偿还,被债主龙哥暴力催债。
(2线)警察中队长吴宇柯刚刚上任,立即接到报案称发现一具女尸。
(1线)于海将全部身家压在工作室新作《谎言之城》上,现在终于可以面见投资人沈辉了,一想到债马上就能还清,他感到轻松了许多。
(2线)警方调查抛尸现场。前一晚沈辉到警队报案,称自己的女儿路婕一周前被绑架,生死未卜,警方怀疑死者就是路婕。
除了特别的叙事方式,《十日游戏》还有许多亮点。
《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的《绑架游戏》,本土化做的很好,我没有看过原著,如果不是看了简介,根本看不出是改编自日本作品。
于海和路婕拉近关系的方式是请她撸串,这就很真实。没有什么矛盾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画面很有大片质感,从剧照截图就能看出来,灰暗偏冷的色调契合了注定的悲剧结局。12集网剧配质量这么高的片头也是很罕见了。
主角和配角的演技都很在线。游戏工作室与投资人会面这一段,虽然没有明显的冲突,但每个人神态和语气的变化,让整间会议室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投资人沈辉认为游戏设定太荒谬,态度冷淡轻蔑:
工作室员工一脸紧张:
倾尽心血的游戏被人如此贬损,男主脸色阴沉:
镜头一转,沈辉去公安局认尸,发现死者正是女儿路婕。
从报案时的局促不安,到认尸后的悲痛欲绝,从冷血商人到爱女心切的父亲,刘奕君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是老戏骨。
除此之外,年轻演员的表现也不错。
金晨饰演的女主路婕娇俏可爱,虽然有点“作”,但并不让人讨厌。
角色设定都是有剧情支撑的,没有强行卖热门人设。
女主路婕母亲早逝,父亲偏爱姐姐从不管她,因此养成了自由跳脱、胆大开放的性格。所以她会在晚上10点离家出走,第一次和男主见面就敢在他家留宿。
男主于海原生家庭不幸,养成了孤僻不善交际的性格。但他的本性非常善良,若非生活所迫,他本应不会堕入犯罪的深渊。
《十日游戏》的主线是一场“绑架游戏”
路婕希望于海配合她演戏,假装自己被绑架,向父亲沈辉索取400万赎金。于海认为不妥,拒绝了她。
但是,债主龙哥逼得太紧,甚至用他的母亲来威胁。急需一笔巨款还债的于海,终于点头同意。
看似被逼无奈,但是于海的抉择在前面的剧情中早已埋下伏笔。
沈辉对游戏不满意,于海提着茅台登门送礼,希望他回心转意。但他获得沈辉住址的方式,竟然是人肉搜索,在某张照片的背景里发现了沈家门牌号。
拜托,谁被人肉到家庭住址会开心啊!
做游戏有资金缺口,就借高利贷;想和路婕交谈,不直接上去搭话,而是尾随其后,被当作歹徒砸破了脑袋。
高智商低情商,习惯用违法手段解决问题,“法外狂徒”于海注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限制他的仅仅是善良和道德。
在十天的亲密相处中,两人感情逐渐升温,充满了甜甜的恋爱日常。
但是,这场伴随谎言与犯罪而生的恋情,注定不可能有好结果。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越陷越深。
于海知道真相败露后果不堪设想,深思熟虑、机关算尽,甚至学习了大量反侦察技巧;
但路婕只把绑架当作一场游戏,觉得完全没有风险,总是嘻嘻哈哈。
这样一对组合,是一定会出岔子的。
比如,于海将勒索信息伪装成装备交易贴,在游戏中和沈辉联系,连技术科都查不出来源。
但滴水不漏的操作反而成为破绽,警察怀疑凶手是个和沈辉有仇的电脑高手,于海成了重大嫌疑人。
再比如,于海要求路婕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避免被人目击,但路婕总是偷偷溜出去玩。她甚至给好友发了一条语音消息,背景音的汽笛声给警方提供了线索。
细节决定成败,绑架二人组在一开始就注定会输。
沈辉对游戏的评价,最终变成了现实——
“绑架游戏”逐渐失控,400万已经不再重要,于海最大的愿望变成回归正常生活,每个人都希望绑架从未发生过。
按理说,最糟糕的结局不过是事情败露,两人因为诈骗未遂被警方抓获。
但是阴差阳错,不知多少个小纰漏堆叠在一起,最终酿成大祸,导致了路婕的死亡。
看完前两集和后三集预告片,我最大的疑惑就是,路婕究竟是怎么死的?
像这样的疑点还有很多,估计到后面会出现反转:
路婕说父亲偏爱大女儿,对她态度恶劣。但是她被“绑架”后,沈辉极度紧张,害怕女儿被伤害不敢报警,一口答应“绑匪”的赎金要求。沈辉这么爱路婕,为什么对她如此冷淡?
路婕说大女儿是沈辉和心爱之人的私生子,自己是他和不爱的妻子的孩子。但是剧情简介中却说路婕才是私生子。私生子究竟是谁?
绑架不是游戏,把犯罪当作娱乐,诈骗当作儿戏,必然会付出代价。
至于灾难是怎么一步步酿成的,就要等到后面的剧集更新才能知道了
澳大利亚这样领土面积大的国家不发展制造业?
和中国类似,俄罗斯(1707万平方公里)、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和澳大利亚(77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的确很大,但成为中国那样的“世界工厂”并没有那么容易。1. 历史原因——没机会发展制造业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虽然已经独立,但依然是英联邦国家,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殖民地的职能就是为英国本土提供资源和市场的,英国从一开始没打算让这两个地方独立发展制造业(澳大利亚甚至还成了英国流放囚犯的地方),所以他们并没有发展制造业的基础。
俄罗斯在历史上虽然没做过殖民地,但在苏联解体后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过去,美国能造的东西、苏联差不多都能造,但是如今的俄罗斯很多东西都要靠进口;况且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衣钵,但苏联是一个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国家,俄罗斯靠吃老本也好不到哪里去。
2. 资源丰富——不需要发展制造业这三个国家都是地大物博的典型,依靠出口自然资源就能过得很好,干嘛还要辛辛苦苦地发展制造业呢?俄罗斯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 石油、天然气、木材、金矿、钻石......这些自然资源的总价值约为300万亿美元,而全球的GDP总量也不过74万亿美元。
加拿大的自然资源也不逞多让,矿产、淡水、森林等资源比中国还多。而且,加拿大的原油储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已探明的油砂原油储量为1732亿桶,占全球探明油砂储量的81%。
澳大利亚更不用说了,这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黄金、煤、铁、锂、锰、镍、银、铀、锌等的产量都在世界前列,而且矿石品质都很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铁矿石,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大约8成的铁矿石都被中国买走。
3. 人口稀少——缺了发展制造业的“土壤”发展制造业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人,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是如此。中国就是凭着“人口红利”带来的大量劳动人口和极低的成本优势,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的总人口数已经接近14亿,每年能够增加1000万左右劳动力人口,而且薪资水平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得多。
相比之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都不具备这一优势。2016年的数据显示,国土面积世界第二的加拿大只有3628万人口;澳大利亚就更少了,总人口才2413万左右;俄罗斯的人口虽然达到了1.44亿,但考虑到它的国土面积,依然称得上是“地广人稀”。
当初的中国正是具备了这些优势,并抓住发达国家向国外转移制造业的契机,实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所以,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尽管国土很大,但想发展制造业可能还不如越南和菲律宾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