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笑,你听过影视剧最毁三观的台词是什么?
竟然没有琼瑶奶奶!这不科学!
凭一己之力贡献了“我不是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
“我是来加入这个家,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她失去的是爱情啊!”等等金句的琼瑶奶奶必须上榜!
但这些都是开胃菜,今天给大家见识一下琼瑶阿姨的《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保证你钛合金眼都能震碎!
女一陈德容,女二陈红。男主现在还活跃在大家的表情包里,他就是咆哮帝——马景涛。
先说女二汪子璇,大家都熟。金句“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也都和我有过最亲密的关系,请你们不要再说谁是孩子父亲这种话了!”就是出自她口。
汪子璇饰演者陈红汪子璇是个自由奔放的新时代奇女子,她在画社里做“人体模特”。对就是你以为的那种果模。
因为长得漂亮,画社里所有男人都喜欢她,当然除了男主,男主是留给女主的。
这画面现在看也很大胆啊!有一天,汪子璇突然怀孕了,未婚先孕,这种情况放在现在也不太好看吧?
然而汪子璇不愧为新时代女性,没有一点悲观情绪,开心的向大家宣布喜讯。周围的男人一听这消息,都开心坏了,大家纷纷表示孩子是我的,争着抢着喜当爹,情绪太过激烈,有两人还打了起来。
结果遗憾的是,子璇说孩子都不是你们的,但既然你们都想当他爹,那么允许你们做”“,但是可不准以后又说孩子不像你们这种话!
两个舔狗一听女神允许自己“喜当爹”,喜极而泣握手言和。
时光飞逝,转眼间孩子要生了。两名舔狗又争论起了“谁是孩子爹”这个话题。
只见子璇牵起两名舔狗的手,将他们缓缓叠在一起,温柔的说道:
玉农、舒奇,你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也都和我有过最亲密的关系,你们那么珍惜我、爱护我,我很感动,真的!
接着,话锋一转:
但是,从今以后,请你们不要再说”谁是孩子父亲“这种话了!可不可以,把对孩子的这份期盼、这份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把你们的”明抢“,化作”暗中的照顾“,你们可以照顾我、照顾孩子,就是不要再抢做孩子的父亲了!因为,我要让我的孩子活得有尊严!
子璇略带严肃的说:“知道吗,你们两人抢着当孩子爹,已经给我的孩子造成了困扰!”
两名舔狗听了女神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怎么可以因为这点小事给女神带来困扰呢,其中一名舔狗按耐住悲痛的心,问女生了一个观众都关心的问题:
可是,将来孩子有一天问起时,你预备怎么答复他呢?
女神自有妙招,只见她缓缓答道:
我会告诉他,他的父亲是玉农,因为我们毕竟有过婚姻关系,这种说法,对孩子最好!
原来玉农是前夫哥,只见前夫哥感动的快哭了:
你能这样告诉孩子,是我的光荣!
还没等玉农开心三秒,汪子璇说,这是因为你跟我有过婚姻,将来比较好对孩子解释。
另一名舔狗不禁黯然神伤。子璇安慰道,你们不要伤心,毕竟你们都可以像亲爹一样来爱他呀!
两名舔狗一听这话又振作了起来,开始互相打气。
爹当不了了,还有女神啊
然后两人又因为争论将来女神嫁给谁而打了起来
女神实在太无语了,哎,孺子不可教也,摇摇头走了。。。。终于,到了临盆这一天
画社备胎们策马奔腾,送子璇去医院。一路上,前夫哥和阿舔没有忘记他们的斗嘴业务。
在马车上,孩子又多了几个干爹
子璇被推进产房。病房外,干爹们坐立不安,紧张的求神拜佛
放佛也都跟着女神阵痛众望所归之下,女神终于生了,众干爹激动到模糊
为了抱孩子,差点打起来
孩子跟谁姓呢,干爹们表示大家机会都是均等的
子璇笑着说,这孩子谁也不跟,从母姓,姓汪!!天哪,我竟然看到了女拳从此一众干爹开开心心的帮子璇养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呢?噢,原来是这位的子璇一直暗恋男主梅若鸿,梅若鸿符合现代社会渣男的一切标准,软饭硬吃的典型,然鹅,两个女主还是爱他爱的要死。穷困潦倒,靠救济生活,一心只想画画,画的不怎么样还是个躁郁症患者,动不动大吼大叫!
关键是渣的人神共愤!十几岁时在乡下与翠屏成婚,我们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怎么会愿意包办婚姻呢?结婚第二天跑路了,不过该干的事却没少。梅若鸿跑了之后,十几年都没有回过家。翠屏生了一个女儿,独自抚养女儿赡养渣男父母。
男主这边早忘了自己在老家有个老婆,更不知道还有个女儿,父母也让他们自生自灭把。他爱上了这里的一个富家女--杜芊芊,几经撩拨后,女主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又文身又跳楼的要嫁给男主。男主又说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为什么呢,他当然不敢说自己是个已婚男人,毕竟在老家的婚姻对他来说就像上辈子的事,上辈子的事怎么能算数呢?女主生气了,跑走了,赌气和男二约会。男主发现自己还是放不下她,这个时候子璇及时出现慰藉男主,说好的画画,画着画两人就画到床上了。睡完子璇第二天,男主醒过来立马发疯,“WTF!?我的真爱是女主啊。”面对子璇的质问,说出极品渣男金句 “我只是个平凡的男人”。子璇肚子里的孩子当然他也是不会负责的。睡完子璇又马上和女主和好了,然而好事多磨,正当两人如胶似漆时,男主老家的老婆带着女儿找来了!男主表示我以前就说过“我是一个绝缘体”就是这个意思啦,你们怎么不懂呢?翠屏不愿男主左右为难,投湖自尽了!男主悲痛的大喊“你为什么不原谅我!”女主也是个奇葩,放着好好的富家女不做,偏偏要嫁给这样的人渣,跟着男主又是被小三,又是被家暴,还不惜和家里断绝关系。最后男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气吞山河的诗词名句可以分享一下?
这几首,太喜欢了,小时候大多背过了: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7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的《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的《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建议收藏好这几首诗,经常读一读,背一背,增加写作的文采,还开阔了胸襟……
朱元璋在朝堂上吟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吟诗、写对联。1368年刚建国不久的一天,他在朝堂上面对文武大臣突然来了灵感,诗兴大发,作起诗来。没想到他刚说出两句,就惹的满堂文武哄堂大笑。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吟出了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大臣们心里已经开始嘲笑朱元璋了。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给地主家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后来参加农民起义大军打打杀杀。根本没有上过学,更不要说参加科举考试中个举人或者进士了。
朱元璋又吟出了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大臣们已经开始怀疑朱元璋是否喝醉了,一个臣子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即满朝哄堂大笑,朝堂上,甚至还有调皮的大臣接上:“鸡叫三声撅三撅”。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他继续吟到:“三声唤出扶桑日”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有人开始叹服。
朱元璋又接着吟:“扫退残星与残月”。朝堂下掌声如雷。 大臣们没有想到朱元璋这位大老粗,一个农民上位的皇帝,居然能作出这样绝妙诗句。
那么朱元璋为何会有如此水平?他的文化知识从哪里来的呢?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原名朱重八,字国瑞,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因为家里贫寒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地主家的牛屁股后面度过的,他根本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好好读书,他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读私塾。
一、他在诵读经文的过程中学习
1344年濠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他为了有口饭吃就去皇觉寺当了和尚,在寺里他每日都要扫地、砍柴、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等,还经常受到老和尚斥责。在这里他利用读诵经文的机会勉强认识了一些字,后来因僧多粥少被老和尚撵走。他四处云游要饭要了3年,他在云游中见多识广,不断开阔了视野,更加明白读书是何等的重要!当他再次回到寺庙后更加努力读书思考。
二、他努力自学加上爱妻的辅导
朱元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在行军中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各种文化知识。由于他很有天赋,又自学过一些字,分析问题准确到位,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自己的得力干将。他还把自己的义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为妻。马秀英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她很爱朱元璋,倾心教给朱元璋读书识字,分析一些事情的利弊。
三、他不断向谋士学习
朱重八在军中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他每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向自己的参谋朱升、 宋濂 、刘伯温请教,不耻下问。朱元璋的文化可以说是来源于众人。
四、他从不懈怠
1368年朱元璋登上皇位,他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在朱元璋文化上紧抓教育,建学校、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他自己本身也是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勤练书法。《明史》记载他读书时的情景:
“戴星而朝,夜分方寝”。《明史纪事本末》有这方面的记载,“太祖……身在行间,手不辍书。”只有胸怀大志的人才会如此努力。
朱元璋有一本亲自写的诗《御制文集》,里面有朱元璋作的一百多首诗词。《金鸡报晓》《示不惹庵僧》《野卧》为其代表作品。
刘伯温曾在汇编《皇帝御制文集后序》时感叹朱元璋:
(读书时)“聚精会神,凝思至道”,(写文章时)“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仰瞻挥洒之际思若渊泉,顷刻之间烟云盈纸,有长江大河一泻万里之势”。朱元璋能白手起家,当过和尚、要过饭,从一介布衣一步步做到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他又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
据史书的记载:
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因此他的人生注定是一个传奇!
领悟: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既努力又有才华的人,若为梦想,把努力凝聚在每一日,那散乱的日子将会把人生聚集成传奇。你们都听说过什么野史?
秦始皇的野史
有传闻称啊,秦始皇不是自己老爸亲生的,而是吕不韦跟赵姬所生,这事还得从秦始的爷爷安国君说起。
话说这安国君是当时秦昭襄王的儿子,可是这安国君当时有二十多个儿子,儿子多了当然就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这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就是安国君不怎么喜欢的。于是在嬴异人还小的时候,就被派到了赵国做人质,这人质可不好做啊,当时的秦国动不动就跟东方六国打仗,做人质的嬴异人生活在赵国,肯定是不好受的,可是没办法,谁让老爹不待见自己呢,不好受也得受着啊!
然而在秦国不受老爹安国君待见的嬴异人,却在赵国受到了一个商人的刮目相看,这个商人就是吕不韦,而吕不韦待见嬴异人的目的不是嬴异人这个人有多少能力,而是看中了嬴异人这个身份,这嬴异人虽然在赵国为人质,但是怎么说也是秦国王位的继承人之一啊,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是只要自己投资他,帮助他,那也是有可能的,于是吕不韦就开始在赵国对嬴异人开始了投资,而这个故事也是成语“奇货可居”的由来。
这吕不韦对嬴异人的投资有多大呢,那简直是杠杠的,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有钱,而嬴异人虽然贵为王子,却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异常窘迫,于是吕不韦就给嬴异人各种资助,除了给钱,他还要谋划着夺取王位,反正是只要是嬴异人看上的东西,想要的吕不韦都会满足。
然而,这一天嬴异人到吕不韦的府上做客,一不小心就看上了吕不韦的小妾赵姬,话说这赵姬美艳动人,嬴异人对赵姬简直就是一见钟情,你想啊,一个年轻小伙,还是王位继承人,可是因为在异国他乡,本来生活就孤苦伶仃,那还有什么时间花前月下,这看见这么一个美滴滴的女人,一下子就给爱了,吕不韦看在眼里,心里却明白的很,当时只是告诉嬴异人,这是自己的一个远方妹子,来家里做客的。并且明确的表示,这个妹子现在还待嫁闺中,准备找个对象呢。
这可把嬴异人高兴坏了,当即表示,自己对赵姬的爱有多深,情由多重,于是,在吕不韦的安排下,身在异乡的嬴异人就娶了赵姬为妻,而这可好了,虽然赵姬嫁给了嬴异人,但是心里还是念着自己的老相好吕不韦,虽然嬴异人是王子,但是在赵国,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王子,要是没吕不韦的帮助,这王子活的还不如一介平民,而嬴异人每天的时间,吃的喝的都是由吕不韦来安排的,于是一有空吕不韦就会安排嬴异人去忙这忙那,留下自己的新婚妻子赵姬在家里和吕不韦约会。
于是就这么的赵姬是怀孕了,至于怀的是嬴异人的孩子还是吕不韦的孩子,这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嬴异人肯定得承认这是自己孩子啊,而且他对吕不韦和赵姬都非常相信,根本不会怀疑两人有苟且之事,而赵姬生下的这个孩子就是以后得秦始皇嬴政。
在这之后,吕不韦帮助嬴异人认了秦始皇的奶奶华阳夫人为母,这华阳夫人是当时秦王继承人安国君最喜欢的女人,又在华阳夫人给安国君吹过枕边风以后,安国君就让嬴异人做自己的继承人,就这样王位传到了秦始皇家这一脉。
要知道,这也不是胡编乱造,你看安国君继承王位才三天就挂了,以吕不韦的能力,要是在里边搞猫腻,那也是容易的很,而嬴异人继承王位也才三年就挂了,直接传给了秦始皇,秦始皇继位的时候,才十三岁,当时的秦国完全可以说是由吕不韦把持的,要是吕不韦学田氏代齐,那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十三岁的秦始皇,根本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对手,而吕不韦不夺取秦始皇的王位,估计就是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谁坐都一样,反正秦国王只要传下去,以后都是自己的子孙。
而在看看吕不韦的结局,那就更有可能了,在秦始皇亲政以后,杀了老妈赵姬的姘头嫪毐,但是对吕不韦,只是把他流放到了蜀地,而吕不韦在被流放到蜀地以后,怕秦始皇杀他,于是自己自杀了,我估计吕不韦自杀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背上杀父的恶名。
而最重要的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以后,还有一个国家没有灭,这个国家就是吕不韦的国家,卫国,这个卫国之小,连韩国都比不了,秦国要是想灭,估计都不用派大将去,派个文官都可以说服了,可是秦始皇就是没有动这个国家,一直到秦始皇去世以后,秦二世胡亥才下令灭了卫国。
所以以上种种说明,秦始皇真有可能不是老秦人的后代,而是吕不韦的后人。
你认为有哪些令人惊奇的事?
观点君觉得,历史上最令人感到惊奇的事,莫过于著名的“天启大爆炸”事件。
这次发生在将近400年前的京城大爆炸,导致大约两万人当场殒命,死者当中,既有无辜平民,也有王公贵族,甚至连太子也没能辛免于难。而造成这次大爆炸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更是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因此“天启大爆炸”也被认为是“世界三大之谜之一”。
之所以说这场大爆炸令人惊奇,笔者觉得惊奇在以下四点:
惊奇之一:爆炸造成两万余人当场死亡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早上,明王朝的都城北京的街市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
大概在上午九点钟,人们听到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异响,紧接着,从都城的东北角向着西南角,尘土飞扬,卷起了一面移动着的灰墙,街市楼宇都开始颤抖,然后只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瞬间天空就像崩塌一样,天昏地暗,街上的楼宇开始一间接一间的倒塌。
东起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西及平则门南之间的长1500至2000米,宽 6500米的整个区域内,全部化为了一片废墟,木材、石块、人和家畜的尸体如同雨点那样从天空中被散落下来。
据《明实录·熹宗实录》、《天变邸抄》、《国榷》、《两朝从信录》等史书记载,我们惊讶的看到,这次大爆炸导致了将近两万人死亡。
关于死亡的具体情况,史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在爆炸中心地带,正在坐在轿子里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他们的轿子损坏,并且轿夫都受了伤。工部尚书董可威双手摔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大爆炸震死。皇贵妃任氏襁褓中的太子朱慈炅当场受惊吓过度而亡。
连木匠皇帝朱由校也差点被掉落的木头砸中,大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之众,波及人群之广,确是前所未有,此为一惊!
惊奇之二:大爆炸之后许多人衣不蔽体比起死亡数字,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大爆炸过去之后,很多人衣不蔽体。
也就是说,他们侥幸在爆炸中活了下来,可是他们的衣服却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史书上说“死、伤者皆裸体”,这真的是一件无法解释的怪事,不仅让当时的名人学士大惑不解,即便在今天也没有人能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
据记载,当时经过玄弘寺街的一个轿子里坐着一位贵族人家的小姐,在爆炸发生后轿顶被掀翻,然而轿中女子却没有受伤,更为诡异的是,她身上的衣服全部消失了。除了这位女子的遭遇外,有一名侍从的帽子、衣裤鞋袜全部不见了,还有人见到街上妇女全都赤身裸体的向安全地带奔跑,有的用瓦片遮住下身,有的用手遮掩下体,有的人则裹着被子。
如果说爆炸的原因尚可解释,那么衣服失踪真的是谁也说不清原因。
惊奇之三:大爆炸的原因非常诡异关于爆炸的原因,明末的许多书籍都给出了自己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大爆炸是因为王恭厂的炸药意外发生爆炸。
(明代皇宫图)
简单的讲,王恭厂是工部制造盔甲、铳炮、弓矢及火药等军事器械的“兵工厂”,同时也是火药储存库,所以又称为火药局。
听到“火药库”三个字,似乎大爆炸的原因已经很明白了。但是,惊奇就惊奇在,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关于大爆炸的原因,还一直没有盖棺定论的说法。
首先,王恭厂的选址是经过严密考虑的。
早在建厂的时候,负责此事的人就出于安全考虑,如果不慎发生爆炸会威胁到皇宫的安全,因此将它选址在距离紫禁城约三公里远的地方。
古代工匠,尤其是为皇家服务的工匠做事的严密性无需质疑,只要去看一看北京的故宫,我们便会为古人的巧夺天工所折服。像火药局这种关系皇室安危的事情,古人不可能不慎重考虑,但是从爆炸对皇宫造成的影响来看,当时正在干活的2000余工匠死亡,皇帝近侍死亡,尚在襁褓的太子死亡,影响不可谓不严重。
所以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再者,火药局发生爆炸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根据史料记载,王恭厂的工人数量在400人左右,按照当时的制作工艺,这里一年的炸药产量大概是3000吨左右。再考虑到战事消耗,以及黑火药的保存问题,王恭厂里最多储存着这么多火药。
但是,据当代专业人士估计,即使是这么多炸药发生爆炸,也不足以引起那么大的后果。而且更为诡异的是,有一个几吨重的石狮子被移动到了几百米之外,这也是无法解释的。而且火药厂的爆炸更无法合理解释许多死伤者衣服消失的原因。
因此,大爆炸的原因也许永远的被历史淹没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灾难,只能不了了之了。
惊奇之四:大爆炸对末代明王朝造成的大震荡当时正值明末,天启皇帝朱由校整天沉迷于做木工活,官宦魏忠贤把持朝政,到处残害东林党人,从朝廷到民间,人心思变。
恰好又发生了影响这么大的爆炸事件,原因又扑朔迷离,人们不由得联想到了“天人感应”,难道是老天爷在警告统治者不要再胡作非为?
虽然魏忠贤不信,但是木匠皇帝和魏忠贤的心腹相信了,他们觉得这是自己作恶多端的报应。
于是朱由检像天下发布“罪已诏”,表示自己和官员们会“务要竭虑洗心办事,痛加反省”,希紧接着又下旨拿出府库万两白银赈灾。魏忠贤的心腹兼爪牙,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在大爆炸时摔断了腿,他觉得自己是遭报应了,于是选择了隐退。
大爆炸后,许多阉党人物认为这是报应,于是提出终止迫害东林党。许多被抓的东林党人,则认为大灾之后自己可以被大赦。
(魏忠贤剧照)
但是魏忠贤却死不悔改,继续残害朝臣,骗取天启帝信任,最终,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加速了这个明王朝的覆灭。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爆炸,仿佛是魏忠贤和阉党的丧钟,对他们的大清算即将到来。爆炸也敲响了明王朝最后的丧钟,预示着明朝不可逆转的覆灭趋势。
【我是历史中简堂观点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