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动物天生高血压,血脂高是吃肉造成的吗?
前几天有位听众给我发信息,说以前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正常的,听杨老师课程中讲到蛋白质的重要性,每天要补充80克蛋白质,于是每天补充蛋白质,结果前几天化验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值脂蛋白超出了标准的上限,问杨老师是不是吃蛋白质多了造成血脂升高。
针对这位听众提出的问题,我让她做了两天的饮食记录,记录两天的三餐吃的所有食物和食物种类,看看到底是不是吃蛋白质多了引起的血脂升高。另外,我让这位听众介绍了一下平时都有哪些运动,以及运动量的大小。我把与这位听众对话的微信截图,放在了今天的公众号中,和大家分享一下。
经过分析发现这位听众胆固醇升高,与补充蛋白质没有关系,但是与补充蛋白质的食物种类有一定的关系。今天为大家分享这个案例,就是为了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补充蛋白质,否则会出现蛋白质补充好了,胆固醇也升高了的现象。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这位听众提出这个问题,这样可以及时的解决问题,也可以让更多的听众避免类似情形的发生。同时也祝愿这位听众血液指标尽快恢复到正常值的状态。
一、补充蛋白质要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补充蛋白质要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避开含油量高的食物。这位听众为了多补充蛋白质,每天定量食用30克西瓜子。西瓜子的含油量是44.8%,食用30克西瓜子,同时就吃下了13克的植物油。我们每天植物油的限量是25克,30克西瓜子的含油量就占去了一半。这位听众每周都要吃几次五花肉,五花肉的含油量也是非常的高,含油量在35%左右,食用五花肉也会吃下很多油脂。鸡蛋含油脂量是10%左右,如果每天吃两个鸡蛋重量大约是100克,获取的油脂大约是10克左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植物油25克,动物油25克,两者相加总油脂量是50克。如果再加上肉类、鱼类本身所含的油脂,每天总的油脂摄入量就会大大超过50克。我们在补充蛋白质过程中,一定要正确选择食物种类,不要让油脂超标,以免造成血脂超标。
二、补充蛋白质要考虑年龄和运动量的因素中老年朋友在日常补充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运动量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在逐渐下降,如果每天只是走走路,又没有很大的运动量,在补充蛋白质时不要超量太多。我在讲课时经常提到成年人每天要补充70-80克蛋白质,如果年龄较大,平时运动量小,就不能追求每天补充80克蛋白质,而是要对所需蛋白质按照自己的体重进行精确的计算。比如前面说的这位女士,体重是50公斤,运动量又不是很大,蛋白质的需要量是:50公斤×1.16克=58克,如果要追求每天80克蛋白质,无论是蛋白质还是油脂都不能很好的代谢,血脂就会逐渐升高。 我为这位女士制定了一个蛋白质补充的常规食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也是为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参考。以下是我们的微信对话:您现在不用追求80克蛋白质,每天吃60-70克蛋白质就可以。建议您西瓜子不要再吃了。您近期可以调整一下饮食。每天吃1个鸡蛋,蛋白质7克。每天吃200克鱼类,蛋白质28克。牛奶250克,蛋白质7.5克。牛肉或鸡肉100克,蛋白质15克。适量吃一点粮食类食物,也可以获取10克左右的蛋白质。每天差不多获取70克左右蛋白质就可以了。 今天为大家分享这个案例,目的是提醒中老年朋友,在补充每天所需蛋白质的同时,要考虑自己的年龄因素、平时运动量的大小,做到合理补充蛋白质,又不会影响血脂的变化。
三、胆固醇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我们要正确认识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但是血液中含量过高又会造成动脉硬化,危害人体健康。
1、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我们身体每天要合成1000毫克胆固醇,为什么人体要合成胆固醇,因为人体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胆固醇是细胞膜的构成组分之一,这些胆固醇每天要进行新旧的替换。另外,胆固醇还肩负着非常重要的消化作用,人体的胆汁是负责消化的,胆汁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胆固醇是构成胆汁的重要物质。
2、血液胆固醇升高易引发动脉硬化。血液中胆固醇的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呈正相关性,胆固醇升高往往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斑块,并且在动脉斑块组织中有胆固醇的成分。所以说胆固醇既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果血液中含量过高又会危害动脉血管的健康。
四、调理胆固醇要关注三件事1、胆固醇摄入量与血液胆固醇高低的关系每天通过食物摄入胆固醇数量的多少,与血液胆固醇是否升高没有直接关系,当身体代谢胆固醇能力下降时,才会与胆固醇吃的多少有关,当人体代谢胆固醇能力下降时,需要严格控制所吃食物的胆固醇。
2、油脂摄入量与血液胆固醇高低的关系胆固醇在血液中有一个特性,就是胆固醇的亲油性,所谓亲油性就是胆固醇喜欢和油脂在一起,当我们日常饮食中油脂吃得过多时,血脂会超标,血脂一旦超标,血液中的油脂会与胆固醇结合,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滞留过多,造成胆固醇升高,这里所说的油脂指的是植物油,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会吃很多动物油,当然如果动物油吃的过多,与植物油的作用是一样的,也会造成胆固醇升高。做好饮食控油是控制胆固醇超标重要的手段。
3、运动量大小与血液胆固醇高低的关系运动在调节胆固醇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每天有适量的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代谢,能够降低血液胆固醇。中老年朋友只要日常做好这三件事,就可以保持血脂的正常,保障动脉血管的健康。
高血压会遗传吗?
我的高血压是遗传,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给自己下的定义,因为父母有高血压,或者父母有一位患有高血压,就认定自己患的高血压是遗传,这个遗传的定义给了自己一种不好的暗示,我的高血压是父母遗传给我的,注定高血压要跟随我一辈子,那就吃降压药吧,吃一辈子的降压药,吃降压药是全球通用的治疗高血压方法,这对于食疗调理高血压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今天与大家讨论这个话题,目的是要大家对高血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盲目认定自己是遗传型高血压,认定自己要终身服药,为食疗调理高血压做好准备。
高血压到底有没有遗传高血压到底有没有遗传因素呢,高血压有遗传因素,在医学教科书中有明确的阐述,高血压的遗传来自于某些基因片段出现了变异,父母将这种基因遗传给了自己的子女,但是这种基因片段出现变异的人群,比例应该是非常低的,大家不要盲目的把自己的高血压归类到遗传上。
高血压遗传的比例有多高高血压遗传的比例有多高呢,医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字,大约是75%,这个数字是怎样来的呢,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这个数字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数字,假设这个数字是通过对高血压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测试,获得有效数据,那么我们可以认定75%是科学准确的。
但是医学教科书中提到75%这个数据,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怎样进行的呢,就是在一个城市,或几个城市同时进行高血压的调查,调查是对高血压家庭进行的,调查父母是单方还是双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是否患有高血压,然后汇总数据,最后得出结论,父母患高血压的家庭,子女发生高血压的比例是75%,这样获得75%的比例就非常牵强了。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3年青岛市疾控中心调查总结,青岛市 35岁至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43.2%。市南区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达到了52.6%。
如果遗传说法成立的话,今天的高血压患者都是祖辈遗传下来的,30年前青岛市市南区高血压的发病率同样应该是52.6%,也就是说,在三十年前,青岛市南区每两个人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但是我们想一想,那个年代哪有这么多的高血压啊,显然高血压遗传率75%是不成立的。
75%只能说是一种家族倾向,是一个家庭同样的饭菜,同样的生活习惯造成的,不能定义为家族遗传。
一个家族每天吃着同样的饭菜,大家会养成同样的饮食习惯,当孩子30岁左右结婚后,新家庭里的饮食习惯一定是从父母那里带来的,当然新的家庭要看是谁在家庭里主导饮食结构,这样新家庭里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会出现变数。
比如在我们家里,我岳父岳母都是40多年的高血压患者,按照高血压遗传说法,我爱人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应该是非常高的,但是我爱人没有发生高血压。
这与我们家饮食结构关系很大,我们结婚的那一年我调动到青岛卫生学校教授营养学,最开始我们家是我爱人做饭,后来我爱人工作太忙,家里买菜做饭的工作我就全面接管了,我开始掌管我们家的饭菜后,每天买菜做饭都是从营养角度考虑,吃的科学,吃的健康,我爱人不但没有发生高血压,每年单位体检所有的血液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所以饮食习惯才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
你的高血压是不是遗传你患的高血压是不是遗传造成的呢,现在你自己就应该有答案了,高血压的遗传比例非常低,你患的高血压基本不是遗传造成的,是传承了家庭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既然明确了你不是遗传型高血压,说明你的高血压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而饮食的不合理是最大影响因素。
食疗调理是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大家明确了你所患的高血压不是遗传引起的,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我们就可以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调理高血压。
各种慢性病都有一个引发疾病的原因,要么是饮食不合理,要么是生活方式不合理,要么是情绪因素影响的,或者是几种因素掺杂在一起,要想根治慢性病,就要找出这些引发慢性病的因素,消除这些因素,再加上食疗调理,类似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直至完全康复。
胖子为什么容易得高血压高血脂?
胖子的体表面积比较大,皮下组织比较肥厚,因此他们的血管长度要远远长于体重正常的人。血管外周阻力的增大,就需要心脏用更大的力量向全身输送血液,久而久之就会诱发高血压了。
身体肥胖的人,特别是腹型肥胖的人,内脏脂肪堆积比较多,很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问题,这就导致了一系列代谢性问题和内分泌紊乱问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引起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物质的升高,因此胖子不仅会得高血脂,还更容易得糖尿病和痛风。
因此体重超标的人一定要减肥,减肥就是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降尿酸,就是保护心脏、大脑、肝脏、肾脏和血管的最佳方法。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它涉及到的面很广,危害严重,现在它不仅仅是
康医学问题,也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高血压祸根不只是盐,常吃3种食物的人,警惕脑出血1、调味料
虽然调味料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但是,多吃对身体是无益的,不少调味品中都隐藏着大量盐分。而盐分是加重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调查显示,我国实际的食盐摄入量达到了11-17g,远远超出了推荐量6g,其中就跟调味品的滥用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像鸡精、拌酱、关东煮汤汁等等,平时一定要少放。
2、高胆固醇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是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血压都没有好处。
高热能食物可诱发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
高胆固醇食物多食肉类,有的肉类含脂肪高,虽然是高蛋白,但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容易造成血液中血脂过高,引起血压升高。
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或禁用动物蛋白的摄入,因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某些蛋白有降压作用。
鸡汤
多喝鸡汤又会使胆固醇和血压增高。因而,鸡汤不能自觉地作为病人的营养品,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人。
猪肝
猪肝中胆固醇含量很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及血脂高的人忌食猪肝。
3、酒
饮酒可使心跳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有的人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戒酒。
提到了喝酒,就少不了吸烟!有研究发现抽一支烟之后,心率的次数会明显增加,收缩压也会明显增高。
因为经常吸烟会导致血压出现明显升高,不仅如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身体各个器官!
高血压者患上脑梗有征兆,其中这5个信号,你占得越多,越危险:信号1:手指麻木,一侧肢体无力,抬不起东西;
信号2:头晕头痛,出现短暂性偏瘫或单一瘫痪;
信号3:哈欠不断,睡觉一侧流口水,及时睡醒之后也是感觉睡意重重;
信号4:吹不成口哨,出现短暂的视觉性障碍,眼前黑蒙;
信号5:莫名的流鼻血,吐字不清,出现言语障碍。
出现脑梗,急救在于争分夺秒!
救治脑梗塞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溶栓治疗,快速打开封闭的血管通道,避免脑细胞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给药溶栓,但需要注意,从发病到实施溶栓的时间不可超过4-5小时;如果超过,很难达到治疗效果,因为每延误1分钟,就将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
所以,脑梗塞的预防大于治疗,平时一定要学会合理控制血压,坚持“三多、两戒、一按”!
“三多”
1、多喝水
高血压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尤其是白开水。
如果等到自己口渴再喝水,此时的血液已经开始发粘发稠了,很容易形成血栓。
为此,高血压者在两个时间段记得不水:
① 在早起时,喝一杯温水,大约200ml,可避免血液粘稠;
② 在睡前,喝一杯温水,大约100ml,可为夜间身体新陈代谢补充水分。
2、多吃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人体普遍缺乏的一种必须脂肪酸,可降低血压,并且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和血糖。
食物来源:紫苏仁食用油、有机亚麻籽油和深海鱼等。
研究显示,α-亚麻酸可降低内皮素(ET)进一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体脂肪组织中的α-亚麻酸水平绝对增加1%,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下降666.10Pa左右。
而且,α-亚麻酸还可降低 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内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具有抗血小板的聚集性等有多种功效,对高血压预防脑梗塞、脑溢血等脑卒中疾病有明显益处。
补充途径:比起深海鱼,可以选择无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油,紫苏仁食用油亚麻酸含量最高,在66.7%以上,每日可以将其拌入200ml的酸奶中。
3、多锻炼右脑
在人的大脑中,右半脑的血管相对较少,且脆弱。如果在相同因素的刺激下,右半脑更容易发生脑梗塞。所以平时可以适当的刺激、锻炼右脑,减少发病机会。
经常使用左手有助于右脑的开发利用,适当的用左手握球,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保持敏捷和灵活的状态。
“两戒”
1、戒馋
管住嘴、迈开腿是控制血压的安全方式,一项研究发现,动物蛋白如果摄入过多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会起到很大阻碍作用。
像牛、羊肉这些动物蛋白在体内会代谢产生有害物质,引起血压波动。
平常饮食可选择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鸡蛋等,有降压作用。
2、戒喊
不少老年人会因为琐事而轻易动怒,与他人发生争执。
可是,嗓门越大血压越高,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加快心跳、升高血压。
所以,平时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少轻易动怒。
“一按”
按曲池穴,降血压
【位置】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按揉此穴,一开始会感觉酸、痛、胀效果,但是却是最方便的降血压的穴位,平时一定要常按。
为什么人类高血压这么普遍还吃什么菜都要放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就是说盐,五千年来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
可每天吃多少盐才合理?这真的是因人而异,也因地区而异。
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劳动强度不同,也决定着盐的摄入。正常情况下,人类每天从尿液,皮肤,汗腺和粪便中排出的钠约为380㎎,换算成盐,不到1克,如果一个人每天食用超过4克盐,就能看出血压的不稳定。那既然血压不稳定,可不可以不吃盐?回答是:不可以。人体缺钠,会影响细胞对氨基酸和糖的吸收,会减少胃液分泌,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会出现肌肉酸痛,周身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的症状。如果高血压病人有了这些症状,血压还不得越来越高?
所以一个正常人每日盐的摄取量不超过4克就行。当然北方寒冷干燥,老百姓的食谱里多高热能,口重,食用盐一定比南方多,这点必须得承认。
动物并不是不吃盐,而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我们没看到而已!
牛羊骆驼等食草类哺乳动物,在植物中能吃到钠盐很有限,但是它们会找盐井,盐碱地或者岩盐来啃食舔舐;灵长类相互“捉虱子”,实际上并不是捉什么虱子而是在吃毛发的尾梢部汗液排出形成的盐晶。各有各的道眼,猫狗是不能喂食含盐的食物,可你别忘了,猫粮狗粮以及那些小零食里必须略微含钠的,添加盐分才能保证猫狗有足够的盐摄入保证体液平衡。知道猫为什么爱舔人的手吗?并不是你有多招猫稀罕,而是它体内缺盐啦,傻蛋。当然猫需要很少的盐分就够了,它的肾脏代谢盐的机构不健全。
还有马,尤其是战马,必须喂盐,才能跑得快,有力量。还有观赏鱼,隔段时间换水就需要加一把大粒盐。农村养的猪,如果发现它不爱吃食,一个劲的蹭墙头就给它一把盐巴,吃了就好。鸡没有汗腺,不能吃盐的,一点都不能吃,吃了就会肝脏损坏,俗称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