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救世主,终结者这部电影第一部是什么时候上映的?
公元1997年8月29日,美国研制的人工智能导弹防御系统“天网”产生自我意识后,擅自向俄国发射了一枚核弹,“核捆绑”战略被激活,全世界陷入核战争状态,一天之内,30亿人不幸丧生。后来,人类幸存者称这一天为“审判日”。
审判日之后,“天网”势力开始壮大,试图统治地球,不过人类在John Connor的带领下反败为胜。
2029年,在即将被彻底打败之时,“天网”利用时间机器,将机器人杀手“终结者”传送回过去,实施刺杀行动。
第一台“终结者”T-800来到1984年,任务是刺杀John Connor的母亲Sarah Connor,阻止人类领袖的出生,从而改变历史,扭转战局。人类得知消息后派出Kyle Reese,成功保护Sarah Connor。
1995年,T-800再次出现,Sarah Connor的噩梦仍未结束...
1991年上映的《终结者2:审判日》延续7年前《终结者》的故事线,不过戏里的时间已经过了11年,未来的救世主John Connor已经是一个10岁的小屁孩。
救世主的角色并不是谁都能演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敲定了爱德华·福隆饰演John Connor。
他不负众望,第一次演电影就能和阿诺·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两位明星演员旗鼓相当。
之后,爱德华·福隆还与爱德华·诺顿合作出演了《美国X档案》,光头造型依然留有John Connor的酷劲。可惜后来他未能像小李子一样成长为实力派巨星。
John是一个缺爱的孩子,他被迫和养父养母生活在一起,从小缺少管教,仅仅10岁就有了案底。他精通黑客技术,可以黑进ATM取钱,取了钱就去游戏厅玩,活生生就是一个“混混学生”。
看过《终结者》再看《终结者2》效果更佳,詹姆斯·卡梅隆在两部电影中间还安排了一些决定性的事件,使得续集电影在开头的时候并没有按老观众的预想的那样进行,诸多悬念迎面而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能《终结者2》成为续集电影典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Sarah Connor在遭遇终结者T-800的突然袭击,并与Kyle Reese经历过那段冒险之旅后,有了重要的角色成长,她再也不是一个普通的80年代美国少女,遇到害怕的事本能地想要逃脱,她已经能直面自己的恐惧,她是一个银幕经典女战士。
得知1997年8月29日审判日的Sarah开始为末日之战做准备,她增强自己的体魄,学习枪械,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救世主儿子。然而,她却因为一次袭击行动被警方抓捕,她关于未来世界末日的话自然是没人相信,然后就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悲剧的是,连她儿子John也不相信她的话。
《终结者》着重Kyle和Sarah的关系,以爱情为主导;
《终结者2》则着重John和Sarah的关系,以亲情为主导。母子关系之间,还加进了一个终结者T-800。
T-800继续由阿诺·施瓦辛格扮演,犹如史泰龙的洛奇一样,这是施瓦辛格最经典的一个角色没有之一。不只是他的表演恰到好处,詹姆斯·卡梅隆也信守了当初的“承诺”,终结者确实才是这部系列电影的核心。
如果当初施瓦辛格真演了Kyle Reese,说不定他就当不成州长了。Kyle虽是《终结者》的第一男主,是正派角色,又能和女主角拍床戏,但系列电影越拍越多,他的地位却是越发尴尬,饰演他的演员迈克尔·比恩也并没有大红大紫。
终结者T-800就不同了,到了《终结者2》中的T-800,算得上是全片的灵魂角色。Sarah已经完成了角色的质变,除非儿子被杀死,否则她不会有更大的角色转变;10岁的John也并不能马上就能变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严格来说他只是一个配角。
真正的主角只有T-800。
他开始时依然是一个冷血无情,只为完成任务而存在的机器。他没有疼痛感,更不懂人类的情感,这也是人工智能始终无法成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卡神精心设计的一个“反转”之后,T-800与Sarah和John这对母子踏上了亡命之旅。
John一再叮嘱,T-800不能随意杀人。于是人工智能会开始思考,生命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杀死一个人并不是杀死一个人而已,那代表着摧毁了一个家庭。
着重John和Sarah的关系,目的是要让T-800从中学习,在和这对母子冒险的过程中,他终会明白John为什么会屡次不顾自己的安危都要去救Sarah,也会明白Sarah是为了什么而拼死战斗。
不是为了全世界,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John成为救世主,Sarah因此而自豪,也因此而担忧,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在可怕的末日世界当中。而等她想明白,所谓的“命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电影的另外一个主题开始浮现。
“不是命运,命运是自己开创的。”
Sarah一直以为审判日是“命运”,一直处于一种“防守”的状态。殊不知时间其实是“流动”的,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现在,而现在的所作所为决定未来,每个人都有权利在现在做出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既然“天网”派杀手来能干预未来,扼杀人类领袖的诞生。那么Sarah同样可以做出反击,扼杀审判日的发生。
与其相信命运,不如创造命运。
她如何改变命运不是重点,重点是她为什么要改变命运。
如果审判日不发生,“天网”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世界也不再需要John Connor这个救世主了。但正因如此,John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至少不会活在黑暗的未来之中。
这是为人父母所希望的,Sarah所希望的。所以她不顾一切,就算自己被人当作疯子,甚至是杀人犯,她也要拼死一搏,只为给John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搞清楚了这点,便会明白《终结者2》与现在很多末日大片的根本区别。Sarah不是为了拯救而拯救,她只是出于人类最为基本的情感,要说这是一部关于母爱的电影也不为过。
最为巧妙的一个地方是,Sarah拼尽全力保护住了John还不是影片的最高潮,一般来说,人类爱的力量得到了彰显,到这时候电影已经可以结局了。
詹姆斯·卡梅隆没有忘记,终结者才是本系列的核心。比高潮更高潮的是,钢铁之躯T-800最后成功理解了人类的情感,“I know now why you cry”,我现在知道你们人类为什么会哭了。
那是机器永远做不到的事,T-800做到了。
他明白了Sarah和John之间的感情有多么伟大,电影最后的经典一幕才充满了力量。借用一句评论说:
“当你学会大拇指手势时,我们热泪盈眶。”
多年后《头号玩家》也致敬了这一幕,只是不知有多少观众能明白背后真正的含义。
《终结者2》比前作有了更大的资金投入,有着更加惊险刺激的大场面,大街上紧密相连的环境和扣人心弦的追车戏,各种近距离动作场景,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还拿自家的《惊奇队长》和《终结者2》做了比较,说是许多动作场景做了“致敬”。
但《终结者2》能够成为绝对经典,系列之最,甚至是能排进影史前十科幻片榜单,其根本原因绝不是大场面,而是没有丢失人类的情感力量。
科幻片常常以神奇的脑洞,绚烂的特效见长,可电影一旦离开了“人”,就会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空想,观众也将失去看电影的根本理由。
命运是自己开创的。——《终结者2》怎么评价电影终结者?
在我看来,终结者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动作片之一。它并没有把一只脚错开,它也开启了一段奇妙的传奇。如果没有这个,就不会有终结者2。想一想。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被许多人亲切地怀念,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引语和恶搞的主题。为什么不把脚放错地方呢?它是令人兴奋的,几乎总是充满娱乐,充满了疯狂的爆炸,或多或少成为一部好的动作片。但是,终结者的头和肩膀比其他类型的电影都要高,因为它有精心构思的情节,精彩的表演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配乐,让你有理由在最后观看这些作品。现在来分析为什么这个情节是如此的深思熟虑。首先,在过去的时间里,阻止或确定未来的概念是在那些日子里并没有真正探索过的。通过探索,终结者提供了一些不同的东西,这激发了一些电影的灵感,比如回到未来(阅读这部电影的情节梗概,有一些相似之处)。未来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是在“我们现在”,而不是在未来,在一个对立的一方,在这个例子中是一个人和一个机器,也是一个有趣的战争,为一场激动人心的战争奠定了基础。当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会把情节写下来。莎拉康纳,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子,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我们俩来自未来,凯尔瑞斯和终结者,围绕着她。里斯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士兵,他在荒原上过着艰苦的生活,这是未来的生活,必须保护莎拉,而终结者,一个不可阻挡的半机械人,必须杀死她,以杀死她未出生的儿子,未来抵抗运动的领袖。
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动作场面和疯狂的爆炸,再加上音乐的得分,这增加了紧张和兴奋。这部电影很快就开始了行动,但在迪斯科舞厅里却真正开始了,在那里,里斯和终结者发生了枪战,导致了整个城市范围内的“飞车追逐”,警察在瑞茜和莎拉被捕之前都没有真正的放松。在追逐戏的间歇中,里斯告诉莎拉关于他自己,终结者和他们的一般困境,这是相当现实的。下一个动作场景是臭名昭著的警察局大屠杀,每个人在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谈论它。我也能理解为什么。终结者在他的道路上非常轻松地杀死了每一个警察,要么是用AK-47,要么是他的猎枪,要么两者兼有。他最后也切断了电源,让车站着火,这又增加了紧张和兴奋。
最后一个动作场景,就像T2中的一样,是一场追逐,最终在一幢建筑中进行最后的决战。这是一种轻微的失望,但仍然是一个紧张的场景。我不会破坏结局,因为这是一部太好的电影,不能被糟蹋。所有的表演都很适合这个法案。和T2一样,没有一个糟糕的性能被发现。迈克尔比恩饰演的凯尔里斯表现得非常出色,表现得像一个典型的人在他的处境中。他在正确的时间展示他的情感,从激情到忧虑到不屈。令人惊奇的是,他唯一的另一部主要电影是异形,而且他现在主演的电影都是“钟停人”。琳达汉密尔顿再次表现得很好,她展示了一个无辜的女人,她在电影的过程中展示了她是约翰康纳的母亲,在危机中展示了之前未被预言的钢铁。支持的演员阵容也不是很糟糕(希尔伯曼博士第一次出现)。
你不会失望的。相信我。终结者是那些不管你是否看过它的电影,你都听说过它,你至少知道一到两行没有看到它!这是一部电影,当时新来者的阿诺德施瓦辛格的职业生涯让詹姆斯卡梅隆成为了好莱坞的一个名字,给了一个可能的黑暗未来带来了新的意义,让我们做了噩梦。我记得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才8岁,我的父亲当然会走路,说我的眼睛在每一个“坏”的场景中,用暴力或裸体来掩盖我的眼睛,不用说大约70%的电影他都遮住了我的眼睛。最后,我和我妈妈一起去看了,我恋爱了,这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尽管它是最好的,它有一个故事。想想看,这一切都是基于詹姆斯卡梅隆的一场噩梦,他没有多少钱,但他有一个很好的剧本,一个伟大的团队在他的身边,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两名男子出现在洛杉矶的不同地点,出现在突然的、眩目的电力风暴中。一个是肌肉发达;另一个人,瘦瘦的。
这个神秘的肌肉男获得了武器,并开始追捕所有被称为“莎拉康纳”的女人,用电话簿来追踪他的目标。他成功地杀死了三名被列入名单的女性中的前两名。当他试图杀死最后一个莎拉康纳时,他被另一个叫凯尔里斯的人拦住了,他被及时送回保护她。在躲在一个停车场的时候,里斯解释说,那个追捕莎拉的人实际上是一个被称为“终结者”的机器人杀手,由Cyberdyne公司创建的人工智能网络Skynet建造。里斯解释说,在不久的将来,天网获得了自我意识,开始了对军事硬件的全球接管,并发动了一场反人类的核战争。天网下令,为了成为奴隶劳工,只有少数人能活下来。莎拉的儿子约翰康纳召集了剩下的几个人,并领导了一场反对机器的抵抗运动。经过一场艰苦的战役,人类的抵抗正处于胜利的边缘;在最后的努力中,天网让终结者及时返回,在约翰出生之前杀死了莎拉,阻止了抵抗的建立,并允许机器在默认情况下获胜。里斯自愿跟随终结者回来保护莎拉;在使用了时间运输设备后,为了防止进一步的终结者及时返回,它将被抵抗所摧毁。终结者不会感到痛苦,没有感情,也不会为了完成使命而不惜任何代价。终结者是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想是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很特别。是的,效果是80年代的,但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我认为特效比我们今天的电影里的CGI特效要好得多。这就是一切:行动、浪漫、恐怖、科幻,甚至还有一些黑色幽默。阿诺德的“我要回来”的原因之所以如此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口音,还因为你知道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来了。凯尔瑞斯的“如果你想要活下去,和我一起来”也是经典的。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终结者,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它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电影,它一定会让你的娱乐活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我相信你不会失望的,如果你是的话,那就去做个CAT扫描吧。影评《终结者》,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值得大家去观看
腾冲华夏电影城今晚放什么影片?
答:《预难大逃亡》《黑夜传说前传:狼族再起》《死神来了4》《对抗黑暗》《电锯惊魂6》《一次完美的逃亡》《新月》《我的血腥情人节》《绝命派对》《太平间闹鬼事件》《蝴蝶效应3》《终结者4救世主》《婴灵恶泣》x
卡梅隆执导的电影终结者?
剧作非常标准的科幻类型片典范。
电影《终结者》讲述了未来战士和现世的救世主之母一起击败来着未来的终结者。 这不光是一部科幻电影,还是一部英雄、动作、怪兽类型片,一切的人物塑造和故事走向都很标准。未来战士是知情者,类似《异形》中的机器人,《大白鲨》中的捕鱼人,他们的命运都是完成信息的交代,价值观的传承,然后光荣的死去。反派则交给真正的主人公来消灭。 另外,这部电影还很好的示范了一个强无敌的反派。这类电影中,反派越强大,主角的弧光也对应的越强大。
终结者系列电影一共几部?
你好我是影视爱好者素食主义,很高兴在此作答。《终结者》系列是科幻电影中的经典,目前为止一共有六部。还有一部《终结者外传》是从《终结者》电影延伸出来的电视剧,题主要求的是电影,电视剧就不在此多加说明了。
《终结者》第一部出品于1984年。电影很经典,剧情就不在此赘述了。那时候施瓦辛格还很年轻,戴着墨镜穿着夹克,高大威猛的形象不知俘获了全球多少观众的心。该片由知名大导演卡梅隆亲自编导,紧凑的剧情,完美的视觉效果,尤其是电影中机器人无论怎么受伤,都能神奇自愈的画面,直到现在来看依然充满震撼。该片获奖无数,并成为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电影之一,但该片制作时却只花了640万美元,这让现在许多一味靠烧钱,不讲究细节和剧情的科幻电影无不汗颜。
《终结者2:审判日》于1991年上映。仍由卡梅隆导演,施瓦辛格主演。剧情是第一部之后第13年的故事。 这一部中的机器人更加先进,各种能力更加令人惊叹。这部电影拍摄时洗印一百多万英尺的胶卷,而最后我们观众看到上映的版本,还不到1%的内容。由此可见剧创人员的用心和努力。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才让这部电影续写了第一部时的经典,口碑和票房都赢得了双丰收。
《终结者3》上映于2003年。这部电影卡梅隆仍担任编剧,但不再是导演。相比于前两部,这部续作剧情上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没什么剧情,纯粹为了打斗而打斗。电影中最大的亮点,是这次施瓦辛格对战的机器人变成了女性( 克莉丝汀娜·罗根 饰演),这一版的机器人不但智商高,能力先进,而且最重要的是长得好看,还能随意变化外形。因此虽然剧情上有欠缺,但观赏度上反而更高了一筹。
《终结者2018》上映于2009年,虽然上映时打着《终结者4》的名义,但在本人看来它不算是终结者的续集。电影的主角变成了前面三部中被保护的对象——约翰·康纳。施瓦辛格在此片中出现了短短几分钟镜头,而且是通过面部捕捉技术,从第一部中“移植”过来的影像效果,并非真人出镜。没有了超燃的机器人对决画面,没有了是哇性格的主演,整体剧情看起来有些无聊。这部电影我坚持看到施瓦辛格被康纳打的面目全非那里,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了。
《终结者:创世纪》是《终结者》系列的第五部,上映于2015年。由于前作《终结者2018》口碑欠佳,这一部中施瓦辛格再次在众望中回归,而约翰·康纳变成了大反派。这种剧情扭转是此片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不过在逻辑上却有些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所以在我看来只能算是一部情怀作品,比第四部稍好,但与前三部不可同日而语。
《终结者:黑暗命运》上映于2019年,算是这个电影系列的第六部,个人觉得可能也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了。电影剧情紧接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的结尾往下讲,忽略掉了后面三部续集的情节。电影中施瓦辛格再次回归,这次他不仅是队伍的精神领袖,也是几位女性角色的后盾。在动作设计和特效画面上,这一部算是最上乘的,但剧情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主要让观众买账的,还是对施瓦辛格的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