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奇石,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所谓的易象实质上就是卦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易经》这本书其实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辞和爻辞。
我们若要了解《易经》这本书里面文字部分内容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春秋时代开始人们就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变而来的,但《易经》这本古书里却没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与六十四之间关系的知识。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来自于《易传》。
按照《易传》的说法,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并且宣称伏羲就是通过了观物取象的过程才画制了八卦。这里面隐含的假设是,八卦是用来状物的。八卦符号所状之物,也即是这些符号的意义,被称为象。同时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符号也统称为卦象。
于是,自《易传》始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用于解释《易经》卦象以及经文内容的卦理系统。这个系统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来的,八卦的符号分别象征着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所以古人在解释卦象与经文内容时就常常在这八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中探讨。比如蒙卦,蒙卦是由上面的艮卦与下面的坎卦相叠而成。艮在卦象系统中被认为是山的符号。坎在卦象系统中是水的符号。这样蒙卦的意义就是水在山下,或者又叫做山下出泉。《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但是,我们仍旧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存在。那就是,如果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并不是直接来自于《易经》,那么《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相关知识是否就是我们理解六十四卦所必须的知识呢? 有些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就是《易经》内在逻辑的一部分,以至于提出经传不分家的观点,认为经和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需要证明的。传比经晚出数百年,如何能保证两者所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呢?
如果我们假设《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是理解六十四卦意义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通过这些知识获得对于《易经》卦象与经文一致且合理的理解。事实是这样吗?就以蒙卦来说,山下出泉或者山下有险的说法真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它的意义吗?我们都知道蒙卦是由三爻艮卦与坎卦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字是该符号的名字。我们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符号的名字叫做蒙?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蒙,也即是蒙字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蒙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最后,我们才能够在卦象的意义与蒙字的意义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从而能够解答上述问题。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蒙。如何获得蒙字的意义呢?我们首先会想到查字典。通过查现代汉语字典,在蒙字条下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意义。1.没有知识,愚昧。2.覆盖。3.隐瞒事实,欺骗。4.眼晴失明。但是,这些意义都是蒙字在现代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它并不是蒙字在古代语境下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将蒙字的现代意义生搬硬套至经文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察蒙字出现于与《易经》所处时代相近的文献中所具有的意义来了解它的意义。比如,《诗经》《国语》等周代文献。我们参考高亨考释工作的结论,高亨谓“本卦蒙字皆借作朦,以喻愚昧无知之人。年幼而无知者,谓之童蒙。” 但是,如果我们将蒙理解为愚昧无知,我们如何理解它与山下出泉的关系呢?在我看来,山下出泉与愚昧无知之间是无法建立必然关联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一种可能是我们对卦象的理解是错误的。另一种可能是我们对蒙字意义的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更可靠的途经来获得蒙字的意义。因为,不仅蒙卦符号的名字是蒙,卦辞与爻辞也都是讲与蒙有关的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蒙卦经文的语境下来推测蒙字的含义。而且只有在经文的语境下我们才能有希望获得蒙字的真实含义。查字典、寻字源、训诂的结论只能用作参考。
蒙卦初九爻的爻辞说,发蒙,用脱桎梏。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测,关进牢狱,带上手铐脚镣的犯人被称为蒙。九二爻爻辞说,包蒙,取女吉。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刚刚结婚的半大小子也被称为蒙。其实这个蒙也就是九五爻与卦辞里所讲的童蒙。青少年身心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智力体力都不发达,事理不明,道理不清,所以可以说是蒙。上九爻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通过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强盗匪寇也是被称为蒙的。
这样看来,在蒙卦的经文中至少三类人是被称为蒙的。一是处于成长期,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小子。二是牢狱中的囚犯。三是强盗贼寇。那么这三类人的共通性是不能通过愚昧无知来定义的。更不可能与山下出泉,山下有险联系起来。
儿童或少年之所以称为蒙是与成年后的心智与体力的成熟相对而言的。成年人思想独立,能明事理,辨是非,所以我们称之为明智。而青少年则不同了,知识少,经历少,不能明辨是非,处于相对朦昧的状态中,所以称为蒙。但是童蒙总是要发展为成年人的明智,所以童蒙是处于隐藏状态中的智慧。而且,为了儿童心智更好成长,还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由于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引导,从而更利于其心智的成长,这是童蒙的全部内涵。
罪犯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人都是有良知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作奸犯科,成为罪犯,被关押囚禁。所以罪犯是良知处于隐藏状态中的人,而关押犯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惩戒和引导教育的过程使之改过自新,重获良知。由于良知尚未发生,所以需要我们将罪犯关押起,辅以教育和劳改,促使其改过自新。这是罪犯囚徒之为蒙的原因。
再说强盗贼寇,他们也是一群良知尚未发现的人们,他们为非作歹,招致政府与百姓的反对,只能生存在高山深林等隐蔽的处所。官府要打击他们,老百姓也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对他们。但是人们也不放弃他们自己改邪归正的希望。所以强盗贼寇之蒙,也是一个良知不能发见,从而接受整个社会良知引导的事物。
通过对蒙卦经文所提供观念的分析,我认为蒙字不能等同于愚昧无知。蒙指的是一个智慧、力量或良知,正处于成长且需要适当规范、教育、引导的状态。比如,儿童的智力处于成长阶段,所以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导,这就是童蒙。那么蒙的意义与卦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蒙卦是艮与坎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卦符号的意义就是由坎到艮的变易。
坎卦,两个阴爻将一个阳爻包围在中间,它的意义就是阳在阴中,不要将它与水机械的联系起来。阳在阴中,如智慧尚在成长中,尚未彰明。于罪犯而言,良知是潜在的,需要劳动改造后才能显现,所以这也是阳在阴中。艮卦,一个阳爻下面有两个阴爻,两个阴爻就是太阴。所以我们可以将艮卦看作太阳乾卦得太阴而成。阳主动,阴主静。三阳乾卦得太阴,就是一个阳得静的状态。儿童智力和体力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但在社会化的环境下,儿童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状态,老师和家长都通过一定的规矩、启发或引导来帮助他们成长,所以教育就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这些作用相对自由发展就是阴性的。所以儿童接受教育就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罪犯由于过错而被关押,并戴上桎梏限制其自由,这更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了。所以蒙卦由坎变到艮,就将一个由于智慧、力量或良知尚处于潜在状态,从而通过一定的约束、限制、引导、启蒙的作用促进其成长的意义表达出来。这才是蒙卦符号被命名为蒙的原因。
理解蒙卦,我们不需要八卦象八物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相信这个说法我们反而更难看清易卦的真相。这也就反证了这些知识并不属于古经文,所以根本就不能用作理解卦象和卦爻辞的基础。卦象的概念要回归到它的本义,即卦画符号的意义。
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这个世界上,人对美的追求是普遍存在的!男人对美女的青睐、喜欢、追求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只要是个有点雄心壮志的男人,就想娶一位美女为妻!以便达到天天在家里赏心悦目,提神解乏,搂搂抱抱,满足精神和肉体的需求!娶美妻好是好,但这里面的风险却是大大地有!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男人都要养家糊口,去外劳作或奔波,不可能时时守在美貌如花的妻子身边。这就会给那些喜欢沾花惹草,爱找美女的不良之辈的渣男带来了机会!给他们造成了有空子可钻的大漏洞!你喜欢的,也是我需要的!你欣赏的,更是我追求的!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你防得了初一,防不了十五!如果你漂亮的老婆,是一个傻傻的、没有心肺又禁不住诱惑的女流,一顶绿色带萤光的帽子就会自动戴到你头上!摘也摘不掉!到时候,你身边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讥笑讽刺,看你如同武大郎,你知道后受得了吗?你心理受不了必然激愤骤起,想想不平!吵嘴打架将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已不痛快,子女、父母受连累!这好比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此,你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再无家庭幸福可言!你在这个现实社会将无脸面做人!这种结局是男人最怕的!这比挨一刀还要难受!身体不见伤口,心里流血不止!为此,就有许多男人选择:找情人要美丽漂亮的,找老婆要丑一点的,这样心里才觉得踏实、牢靠、没风险!放心、省心、宽心!当然,你是亿万富翁,超级有钱,震得住美妻骚动的心,那就算老夫我胡说八道,可一笑了之!还有就是你所娶的漂亮老婆对你坚贞不二,爱在骨髓,又聪慧过人,那你就视老爹我是:信口雌黄,放一响屁!在这里我指的丑妻是相对来说的,我认为:老婆相貌稍微差一点,只要你眼球不讨厌就行!对不对得起观众也是你的心理标准!与旁人,路人,陌生人无关!我有一点建议是:如果你要娶的老婆是那种脸上颊骨可见,脑门前凸,咧牙露齿,下巴鼓起,鼻孔朝天,黑墨溜啾的女人,那你还是退辟三舍为好!《麻衣相术》一书有对照,我在这里不便多言!
祖宗说得好,家有丑妻家中宝。旅游老爹添一句:安稳一世少烦恼!这就是我的看法!嘻嘻,乱讲莫喷!信则听,不信别怪!
但其实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局限于科学知识的匮乏,古人面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释,只能以光怪陆离的鬼神之说来敷衍。但是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了,比如下面几件事。
一、双性人
《搜神记》是成书于东晋时期的记录民间神奇怪异的故事集,其中曾经记载了下面一件事。
魏襄王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有个女人变成了男人,给他娶了妻子,他妻子便生下了孩子。京房写的《易传》说:“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丈夫化为女子,兹谓阴胜阳,厥咎亡。”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女化为男妇政行也。”
明明是个双性人,小时候当女娃养着,长大后女性特征消失,变回了男性而已,古代竟然将其视为亡国之兆。
先解释两个专业术语:男假两性畸形和女假两性畸形。
男假两性畸形,染色体为男性XY,但性染色质为阴性;女假两性畸形,染色体为女性XX,性染色质为阳性。这两类人都有可能有两套生殖器官,成年后由于某种原因,一种性别特征消退,变成了另一种性别。
这类事情其实不少,当今新闻偶有报道,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我说一个你肯定记得——当年的黄海波事件“女”主角。她就是双性人,自小当做男孩培养,结果青春期后女性特征慢慢展现,男性特征消失。
图——海波事件女主角
二、盗墓禁忌
随着《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盗墓题材的网络小说大火,人们知道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职业,也都听说过“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这句话。
盗墓者挖开古墓之时,他们先会在古墓的东南角点一支蜡烛,然后开棺摸金,动手的时候不能损坏遗骸,轻手轻脚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倘若在此期间墓室东南角的蜡烛灭了,那么则必须将宝物原样还回,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而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人点烛鬼吹灯”。
“鸡鸣灯灭不摸金”则是鸡打鸣了,蜡烛灭了,盗墓者也必须罢手。
古代人们认为这都是鬼怪原因,其实今天看来很正常嘛。
墓穴都是封闭了N多年,空气不流通,点了蜡烛说明有氧气,氧气耗完蜡烛当然灭了。此时肯定要立马退出来,不然必定导致窒息。鸡打鸣说明天亮了,盗墓者再有官方身份也是贼,大白天的刨人祖坟总归是不好的。
三、鬼火
以前的农村,夏天夜晚,总是避免不了见到或绿色或蓝色或红色的鬼火,你离的近了它还会跟着你走。家里老人一般都很忌讳,告诉你这是鬼混作祟。
当今我们都知道了,这是尸骨里的磷在燃烧,和鬼怪没有关系。
其实早在宋朝时期,我国人民就知道它的原理了。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就提及“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
清代纪晓岚在专门记载奇闻怪事的《阅微草堂笔记》也写道:“磷为鬼火。”
可是鬼魂之说仍然很有市场,包括今天。
四、龙卷风、龙吸水
今年5月2号,河北省涞源县发生一起龙卷风致死案。下午两点五十分左右,拒马源广场附近刮起龙卷风,掀翻一充气城堡,当场造成正在玩耍的儿童2死7伤。
2015年,我国青海湖鸟岛景区湖面上突然出现龙吸水。龙吸水从刚开始的一条,变至两条、三条,到最后变成五条,成了发生在我国的唯一一次五龙吸水现象。
按照古人的认知,这些现象都是龙在活动,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气温度不一致导致空气瞬间上下流动,形成了漩涡。龙卷风龙吸水现象现在都能人工制造。
以上就是几个古代认为灵异事件,今天用科学解决的现象。其实灵异源于未知,包括很多用今天的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并不是多么诡异,只是我们掌握的知识不足以解决。等哪一天科学进步到足够先进,我相信这些未解之谜一定会迎刃而解。
正如当今城市里的平衡车,如果一个人晚上在闭塞的农村骑着一辆平衡车,没有看见车的人会不会认为这个人在飘呢?
究竟有没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费米悖论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
他在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我们所熟知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而费米的学生中有6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将他描述为物理学的泰斗级人物,一点也不过分。
而这样的一个人物,其实早在1950年,就提出过与我们同样的问题。
当时费米跟他的一群同事,正在去吃午饭的路上,在闲聊之中呢,他的同事就聊到了关于外星人的话题,而费米此时却一言不发,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过了一会,费米突然问出了一句话:他们都在哪呢?(“Where are they?”),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外星人都在哪?为什么我们至今都无法发现他们。
就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后来引发了人们对地外文明的的广泛猜想。
费米说完这句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估算,根据估算的结果得出,在可观测宇宙中,可能产生生命的类地行星,大约有10^20颗。
也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这么多,如果这些类地行星中,只有1%真的产生了生命,而在这1%中,又只有1%发展到了类似地球人类的程度,那么在可观测宇宙中,则可能存在100万亿个智能文明。
按照同样的方法,把范围缩小到银河系,则可以估算出,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可能存在10亿个类地行星,和10万个智能文明。
如果按照这种估算结果来看,人类早就应该发现其它的地外文明了,可事实是,我们到目前为止,什么都没发现,甚至连外星的生命活动迹象,都没找到。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宇宙中的其它生命呢?
根据人们的设想,给出了几十种猜测,其中最靠谱的,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地球唯一假说这个假说,是解释这个问题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方式,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外星生命,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他们未必是科技更先进的一方。
或者换句话说,其它星球即使有生命,也肯能只停留在猫猫狗狗的水平。
科学家们估计,宇宙自从诞生至今,大约存在了138亿年,形成一颗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需要50亿年左右,想要这颗星球产生第一个最最初级的生命,则还需要36亿到50亿年,而要演化出具有高级智慧的生命,那就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以如果按照这种推论来看,地球上的人类,很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级的智慧生命,之所以我们没有发现其它外星生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科技水平还不够高。
距离过于遥远这种说法认为,我们的地球与其它外星文明之间的距离,太过于遥远,想要发生接触,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目前已知的,我们与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比邻星也有4.22光年的距离,这意味着即使那个星系中。存在一个乐于并且有能力发现和寻找我们的智慧生命,他们想要到达地球,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很可能超越了他们本身的寿命。
从另一方面来讲,人类信号冲出地球的时间距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相比地球诞生至今数十亿年,所占比例可以以亿分之一来计算,所以我们能够被地外生命观测到的概率很低,对方观测到我们,并给予能够被我们接收的信号则要更低。
稀有地球假说这个假说,基本上属于从源头上,否定了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支持这个假说的人普遍认为,地球在宇宙中是十分稀有,并且十分特殊的。
一个行星,如果想要产生智慧生命,那它所需要的条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苛刻得多。
首先,它需要恰好处在星系适居带,跟恒星的距离近一点会导致温度过高,远一点会导致温度过低,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无法让这颗星球诞生智慧生命。
其次,这颗行星还必须要拥有恰到好处的天然卫星;恒星系统中必须存在一颗体积超大的行星替它防御陨石(小行星)的撞击;必须有保护生命不受侵害的大气层;必须有海洋和陆地;必须有南极和北极。等等这些一系列的巧合碰到一起,才有可能让这颗行星产生生命,我们的地球,刚刚好全部符合这些条件,而宇宙中完全符合条件的,可能也只有地球。
蚂蚁假说蚂蚁假说的支持者们认为,在我们的地球上,甚至是我们的身边,其实存在着很多外星文明,但是这些外星文明要比我们高级很多,以至于我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眼里的我们,就像我们眼中的蚂蚁一样,蚂蚁无法理解我们的存在,我们也同样无法理解他们的存在。
地球动物园假说这是一个脑洞大开,并且细思极恐的假说,也被称为地球实验室假说。
它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射电天文学家,约翰·鲍尔(John Allen Ball, 1935 - 2019)在1973年提出的。
核心思想指的是,外星人确实存在,在科技方面要超越我们无数倍,我们之所以无法发现外星人,其实是他们不想让我们发现。
人类,其实是居住在外星人给我们提供的环境之中,因为地球人类相比于其它外星文明,显得较为原始,出于某些宇宙法则的约束,他们不会轻易来干涉我们的发展,而是将人类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保护起来,并且来观察人类。不造访,不入侵,让人类以自己的方法来发展自己的文明,掌握自己的命运。
黑暗森林假说读过《三体》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假说很熟悉了。
黑暗森林假说认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宇宙就像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一个宇宙中的文明,都像是一个带着武器的猎人,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
猎人们无法判断其他人是不是带有恶意,也无法判断其他人认为自己是不是带有恶意。为了可以活下去,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在林间潜行,尽力让自己不发出一点声音,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如果不慎遭遇了其他生命,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下手为强,赶在对方有所行动之前,将其消灭。
我们之所以无法发现外星文明,是因为所有外星文明,都在这片森林中,小心翼翼的隐藏着关于他们存在的任何蛛丝马迹。
END
和氏璧是怎么来的?
和氏璧,一块价值连城的绝世美玉,一方英雄豪杰垂涎三尺的无价之宝,一段流芳百世的不朽传说。它虽然只是一方小小的玉石,但它却和腥风血雨的历史连在一起,甚至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它还能左右历史的发展。
一个个动人的传说在人们中流传,历史的几度沉浮,使之时而出现时而隐匿,神秘的行踪让人们惊讶不已。从古至今,很多关于它的故事与传说层出不穷,到了今天,人们依然不能揭开这个谜底。关于和氏璧的诞生,有一段凄惨动人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一天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了一块大青石,当时正有一只凤凰栖息在上面。凤凰不栖无宝之地,所以他认定这是一个宝物,便把石头弄回来,献给当时的国君楚厉王。昏庸暴虐的楚厉王认定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说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便砍掉了他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承王位,卞和又带着大青石去见楚武王,但不识货的楚武王又以同样的理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待楚文王即位后,失去双足的卞和,抱着青石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双眼流血。楚文王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惊奇,派人接他入宫,问清他痛哭的原因,深为感动,便命人将这块石头剖开,果然发现一块晶莹无比的宝玉。于是楚文王命工匠将这块美玉雕成一块玉璧,同时为了纪念卞和献玉有功,将这块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因其曲折动人的传说增添了一番神秘的色彩,这预示了在人类的历史上,和氏璧有着神秘莫测的命运和独一无二的价值。楚咸王当政时,正是它诞生400年之际,它被赠予了为楚国立了大功的相国昭阳,但是,由于昭阳在宴会上展示和氏璧,所以不幸遗失。50年后和氏璧才在赵国太监缪贤手中出现,但没多久就落到了赵惠王手中。在那个诸侯纷争的年代,和氏璧成了各国垂涎三尺的无价之宝,名垂青史的“完璧归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大智大勇的蔺相如,运用自己无比的智慧和勇气与和氏璧一起青史留名,也为和氏璧的传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人手里,从此它的价值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它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便到了秦始皇手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宰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写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让巧匠把这八个字刻在和氏璧上。从此,和氏璧就成了皇帝专用的玉玺,秦始皇称之为“国玺”,梦想让这块玉玺代代相传,可事实并未如他所愿。秦末楚汉之争时,刘邦率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称帝后,出于和秦始皇同样的想法,把和氏璧称为“汉传玉玺”,企图代代相传,但这一切也成为梦想。公元8年,西汉的政权被王莽觊觎,他向姑妈孝元皇太后索要玉玺。太后盛怒,一气之下将玉玺摔到了地上,摔掉了玉玺的一角。后来,所缺之一角被王莽命巧匠补上。当然,瑕不掩瑜,举世无双的和氏璧依然被世人仰,后来,汉光武帝刘秀手中又掌握了和氏璧,不过,东汉末年,战乱中的汉献又把和氏璧遗失了。
公元192年,长河太守孙坚讨伐祸乱朝廷的董卓,攻入了阳城,发现城南一水井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便派人打捞,结果打捞出脖子上挂一朱红小盒的女尸。打开小盒一看,里面所装的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传国之宝——和氏璧,从此和氏璧为孙坚所有。后来孙坚岘山战死,和氏璧落入军阀袁术手中。袁术死后,和氏璧被广陵太守徐所得,为了讨好曹操,便把它献给了曹操。后来司马氏统一天下,和氏璧理所当然到了晋朝宫中。西晋末年,由于战乱频繁,和氏璧不断易主,几经朝代变更,和氏璧又传到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手中。李渊把和氏璧改称为“宝”,想作为他们李氏家族的传家宝代代流传,但同样这也只是一个梦想。到了五代十国,和氏璧彻底失踪了。
和氏璧后来又出现了几次,不过其真实性有待考证。有人在宋哲宗绍圣年间得到过一块玉石,他当成了和氏璧献给皇上,几十名学士与大臣考证该玉石的确是传国之玉玺和氏璧。不过,人们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又有人在明朝的弘治年间发现了一块玉璧,当做和氏璧再度献给皇上,但是,孝宗皇帝觉得是假的,并未采用。清初,当时的故宫博物院存有三十九块御印,其中一块被认为是和氏璧,但经乾隆皇帝钦定,证明是假的。到清朝灭亡,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皇宫时,当时的警察总监还在追查玉玺的下落。直到今天,和氏璧的下落还是一个谜,也许它已在不断的易主时丢失,也许在频繁的战乱中被毁灭,也许静静地躺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你是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