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考古虫子,你们捡到过什么东西?
30多年前一个晚上,我捡到过一个腰包,那时候我们还没拆迁,房子的后面就是公路,那天发生了一起摩托车翻倒的事故。那个骑手是喝酒闯祸的,我们出门去看时,一起把他送上车子。送走之后才发现路边靠近墙脚跟,还有个腰包。
我和老公拿回来翻看,有2000多块现金,还有记录账目的本子,上面有股票交易方面的内容,我们马上让人捎口信。因为那个人是来村上找朋友玩的,第二天,那个人来开摩托车外面把包还给他了,他带来一箱津威酸奶,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是邮电局上班的(当时称呼邮电局),我说邮电局我经常去买邮票,我在集邮。后来他托那个朋友送来了几本集邮册,我没收。
我一辈子就捡到过这样一回,当时流行梦得娇得T恤衫,有人说外面夫妻俩好笨,买件梦得娇别人有不知道是捡来得钱买的,可我不这么想,人家的钱是有点要归还的,否则心里会不好受。
写在最后:是别人的钱财就是别人的,捡到后归还给别人,那是应该的,千万不能占为己有。我是这样想的,没什么可说的。
日本人是不是中国人后裔?
作为中山大学历史系肄业的一员,我想我之前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导致很多朋友看不太懂,因此我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做一个总结。
文中的图片均已取得个人商用授权。
日本文明是一种“次生文明”,它起源于华夏文明这一“核心文明”而言的“子文明”,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成为拥有着自身特色的文明。(分期表见文末)
日本的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外界的影响密切相关。
谈起日本文明的兴起,我们便要说一说日本列岛的产生。在远古的冰河时期,由于地球北半球的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海床凸现,日本列岛与亚欧大陆之间有陆地相连,称作陆桥。当时,亚欧大陆的动物群和古人类可以沿着陆桥来到日本。大约在一万数千年前,随着冰河期的结束,气候变暖,海水上涨,日本与大陆间的陆桥被淹没,日本列岛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最终形成。由于大洋之上的日本列岛地处亚欧大陆板块与太平洋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变动极为剧烈,火山地震频仍,地块破碎,因此又素有“火山国”、“地震国”、“断裂国”之称。死火山富士山海拔3700米,是日本的最高峰。
(不想看这么长文字的话可以直接看加粗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是在冰河时期的“陆桥”还存在的时候,从亚欧大陆上迁徙而来。由于后来的气候变暖,日本与大陆间形成了隔绝的状态。
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结果来看,起初生活在日本列岛的日本民族属蒙古人种。
今天的日本人绝大多数是大和民族。而唯一的少数民族是居住在北海道的阿伊努族。
经由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原始人骨化石表明,早在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亚欧大陆的原始人了就曾沿着陆桥来到日本列岛,他们在那里滞留下来,成为后来日本新石器时代人的祖先。
距今一万年前,日本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开始制造一种表面装饰着绳样花纹的陶器,因此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又叫做“绳纹文化时代”
所以我们也就明白了——我们经常听到的绳纹时代其实就是日本的新石器时期。
由于时间过于久远以及遗物不多,即使是在学术领域的成果也不多,因此绳纹时代我们就不细讲了。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我的主页,查找一下与日本有关的内容。
分期表:
旧石器时代:33000年前~10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10000年前~公元前5世纪
金属器文化时代(弥生文化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中叶
古坟文化时代:公元3世纪中期~6世纪
飞鸟文化时代:538年-710年
奈良文化时代:公元710年~784年
平安文化时代:公元794年~1192年
时间是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时间到底是什么?
从古至今就一直有很多学者在思考“时间”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孔子就曾说过:
逝者如斯夫。意思就是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飞快地流逝。
而在经济学当中,时间被看成是一种成本,叫做:时间成本。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时间其实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方法论之下,得出来的结论也就不同。
如果从科学家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呢?那时间到底是什么?
在科学上要研究一个东西,其实需要先对这个研究对象进行定义。但是我们会发现,时间根本没有办法直接定义。
不过,这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定义时间。因为,我们可以找其他的办法。这办法叫做测量定义法。
测量定义法测量定义法说的就是利用测量的方式来定义。具体是这样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时间是啥,但我们知道如何测量时间。古人就知道这个事情,他们主要是看天象。一个昼夜就是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月,太阳绕地球一圈就是一年。(这里补充一下,因为古人是地心说的思想,所以会觉得是太阳绕着地球在转,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太阳在天球上移动一圈。)
所以,中国古人就有曾经这么总结: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意思是,宇宙=时间+空间。这其实总结得已经非常深刻,也非常接近于目前宇宙学对于宇宙的定义。
说回到测量定义法上,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古人看时间的方式,你就会发现,古人测试时间的本质其实是在测一个周期。所以,我们可以这么去定义时间:
时间是周期性的变化。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平时我们如何看时间,其实还是一天就是一昼夜,一年就是太阳绕地球一周。而小时、分钟、秒其实靠钟表部件的周期性运动来实现的。
而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一种天体叫做:脉冲星。它们会周期性地闪烁。
所以,中子星也可以作为非常合适的测量时间的东西。
而时间单位“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大基本单位的其中之一。
而对于“秒”的定义是:“133号铯原子”处于非扰动基态的时候,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周期的 9,192,631,770倍为1秒。看不懂?没关系,你可以理解成科学家找到了一个精度最佳的基础单位来定义秒。而这个基础单位其实也是周期性的变化。
所以,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科学家对于时间的定义:周期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是人为创造的,但是是人为观测的。
时间有方向么?关于“时间是否有方向”,很多人都有疑问。其实科学家也没有研究出来。关于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假说,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理论。这个假说认为时间的方向应该是熵增的方向。那该如何理解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搞清楚什么是熵增?
熵其实是系统的混乱程度的状态数。当然,这并不好理解。我们可以这么想,你的房间如果收拾得整整齐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越来越混乱。如果,我们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系统,那这个系统也是往混乱程度更加剧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从有序向无序去发展。
所以,按照熵增的原理,宇宙最终将达到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处处的温度都一样,宇宙各处处于热平衡,没有任何的能量传递,也就有没有信息的传递,这也就是意味着没有变化,宇宙也就处于了热寂的状态。
因此,熵增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变化”的存在。而时间本身就和“变化”有关。所以,才会有人认为熵增的方向就是时间流逝的方向。不过,目前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仅仅是假说。
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学习历史的朋友告诉我,古人对自己的尸体防腐很不上心,使用琥珀保存尸身更是无法接受,除了琥珀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来灵魂不灭的思想!
炎炎夏日微风吹过的森林里,树上会留下黄色透明物体,小时候的我们总是忍不住,调皮地拿手去捅这些黄色的液体,然后就会感觉到手上黏糊糊的。
每当我们忍不住好奇去询问家长时,家长就会笑眯眯地告诉我们:这是大树流下的眼泪,是因为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这才在长大后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小的时候我们很单纯,总是无条件地相信父母的话,然而当我们长大成年后,这才知道原来这是大自然的“时间胶囊”琥珀的前身。
琥珀是大自然最珍贵的宝石之一,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琥珀是大树的眼泪,虽然有所偏差但是离事实也不太远。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琥珀,它的前身就是小时候在大树上看到的黏糊糊的液体,而这种液体就是大树的树枝。
大树作为一个不能移动的植物,在面对来自动物的危险时,只能被动地承受伤害,而树木受到伤害后。
会在伤口处留下淡黄色黏糊糊的液体,这种液体主要是用来密封伤口并使其硬化,以达到杜绝第二次伤害的目的。
而如果这种淡黄色物体在经过数百万年时间的沉淀后,会逐渐石化并转变成坚硬的琥珀色,这个时候它就变成了现在的宝石琥珀石。
琥珀除了这些难以形成的条件以外,它更有趣的,是可以在体内包裹住任何生物或者植物,在跨越几百万年的时间,让现在的我们一窥远古时候的风景。
而正因为琥珀拥有保存百万年前的一草一木,并且让琥珀本体内包裹的物品可以保存至今,所以琥珀也被称为大自然的时间胶囊。
琥珀虽然拥有可以保存物体的特性,但是它的形成条件非常艰难,我们一直以为任何树木都可以产生琥珀化石。
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琥珀形成的条件是非常困难的,首先由于树木是在受伤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树脂来保护树木本身!
所以当树木受到伤害而分泌出树脂时,这时候树脂首先受到的是被风化,然后会经过风吹日晒等等因素。
虽然琥珀成型的原因很困难,但是它如果成型后会成为最好的时间胶囊,可以保存任何时间留下的记忆。
而琥珀可以保存生物遗体的特性也让许多人脑洞大开,就比如有人提出问题:古时候人们对于尸体防腐很重视,为什么不使用琥珀来保存尸体?
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古怪,但是我本身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为了能一探究竟,我特意去询问了下,我学习历史的朋友。
学习历史的朋友告诉我说:古人虽然对自己的尸体很不上心,使用琥珀保存尸身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除了琥珀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灵魂的迷信思想!
那么为什么古人不使用琥珀来保存尸体?琥珀本身保存的尸体有什么问题吗?现在就让我来聊聊这个问题的答案。
琥珀的形成条件和颜色类别!前文已经说明琥珀是自然界的时间胶囊,琥珀包裹的物品可以抵御时间的伤害,让现代的我们可以在数百万年后,看到数百万年前的风景。
然而琥珀之所以不能保存尸体,是因为琥珀本身的特点,想要了解具体原因,我需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点:琥珀成形的两种因素!
琥珀作为大自然的时间胶囊,它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有很多刚刚成型的树脂,会直接在风的作用下被直接风化!
所有很多可以成型的琥珀,都具有特殊的化学稳定性,并且这种特性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大自然降解。
琥珀在逐渐形成的时间中,还要具备抵抗阳光,雨水,高低温度以及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伤害。
所以那些真正形成的琥珀的一般是是两种植物产生,一种是裸子植物(针叶树)或者是被子植物。
而这两种植物产生的树脂,内部包含异戊二烯 (C5H8) 单元制成的环状结构组成,酚醛树脂仅由被子植物生产。一种叫做髓多糖的绝种树产生了另一种独特的树脂。
除此以外还需要树脂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石化,比如在某棵裸子植物树上成功产生了树脂,然后这个树脂也抵抗了严酷的自然伤害。
但是这种树脂想成为琥珀,还需要经过在海水表面漂浮,然后被埋在沙子里,再经过水隔绝氧气。
在受到强烈的压力和不稳定温度后,会首先分子聚合形成柯巴脂(年轻琥珀),然后热量和压力驱出萜烯并完成琥珀转化。
而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我们目前大多数被成功发现的琥珀,很多成型的琥珀大约拥有30~9000万年的历史。
别看很多资料表明发现琥珀的历史拥有这么久的时间,但是现在根本无法确定琥珀成型必须要这么长时间!
而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发现,最古老的琥珀是来自3.2亿年的上古炭纪,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琥珀是来自松树或者其他的针叶树!
第二点:琥珀可以保存生物的原因!
首先琥珀形成的条件是针叶树为了抵御伤害所产生的树脂,作为树木所产生的树脂,由于它本身是有粘性和液体,在产生时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甜味。
这种甜味会吸引周围的昆虫前往舔舐,在昆虫舔舐树脂时,就会因为树脂包含的粘性而无法挣脱树脂,而树脂会一直把整个伤口包裹住才会逐渐停止。
而无法挣脱树脂的昆虫,最终会慢慢地被困在树脂里,在经过时间的洗礼,最终会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琥珀。
第三点:琥珀的颜色和种类!
在我们的想法中,琥珀一直是淡黄色的物体,但是真实的琥珀存在很多颜色和种类,我们所常见的淡黄色也只是最典型的!
除此以外琥珀的颜色多种多样,琥珀可以从白色到纯黑色,甚至还会有些特殊的蓝色或者红色!
而之所以会如此多变的颜色,是因为琥珀的种类不同,我们从颜色上可以区分开来,颜色比较清澈的琥珀是来自树皮上分布的树脂,而看起来比较浑浊的琥珀是来自树木内部的树脂。
而我们最常见的琥珀类型一般是包括波罗的海琥珀,墨西哥的琥珀,加勒比琥珀,绿琥珀,缅甸琥珀,蓝琥珀,黑琥珀等等!
古人为什么不用琥珀来保存尸体!上文中已经说明琥珀形成的条件和种类,对于古人为什么不用琥珀保存尸体,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1:琥珀本身太小!
琥珀本身是由树脂形成,而树木只有在自身受到伤害产生伤口时才会形成树脂,但是这只是受到伤害才会形成。
树木形成的树脂本身是非常小的,这么小的树脂包裹一个小型昆虫是可以做到,但是想要形成包裹人体的树脂根本不可能!
毕竟树木是受到伤害才形成树脂,而如果伤害过大,树木根本不会产生树脂,它只会默默地死亡!
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被蹭破了点皮,这个时候在伤口处我们就能看到淡黄色的液体,在黄色液体下,伤口没过几天就会好。
如果我们受伤过重,再加上不治疗的话,只能等待死亡的降临,体内分泌再多的黄色液体也没用!
2: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
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四大古国之一,深受儒家思想的古人们,对于自己身后事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古人认为:当我们去世后,灵魂会随后“升仙”而去,留下的尸体也只是一副躯壳罢了,只需要让躯壳入土为安,灵魂就会得到满足。
而为了能让灵魂在升仙后,也能和生前一样过上美好的生活,古人会着重寻找“风水宝地”然后给死者陪葬大量的金银珠宝,好让死者在死后的日子里过得很好。
而在《荀子·礼论》中有言: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视死如生,事亡如存。
还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哪怕是人已经死去了,但是他(她)的灵魂永存,也是需要像活着一样生活!
而正是因为古人深信只有善待人的遗体,才可以让他灵魂得到解脱,而尸体只有入土为安才是最大的解脱。
3:古人对生气很看淡!
其实很多人都说古人对尸体很看重,觉得古人非常迷信,但是在古人中也是有很多的思想家。
比如在鼓盆而歌的成语中就可以看到古人对死亡的态度,原文如下:亲人亦余悲戚,生者惟长歌当哭,安慰儿女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石,歌声大痛。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人眼中人的生死就和春夏秋冬一样交替轮回,这只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没什么大不了的!
写在最后:
所以这才是古人为什么不使用琥珀保存尸体的原因,其实相比较于国内,要说对尸体保存最看重的要数古埃及!
只有古埃及才有把整个人的遗体做成木乃伊,而这样做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会有来世,木乃伊会帮助人们到达来世!
而这所有的原因都只是古人们对大自然的不了解罢了,当然古人之所以不用琥珀保存尸体,也可能是因为古人对于保有昆虫遗体的琥珀不了解!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和转发。
程心留下5kg生态球会导致宇宙无法重启吗?
你根本不必纠结程心留下的五公斤质量是否会毁灭宇宙,这不过是归零者的阴谋,也是程心与三体读者的又一次傲慢。
最为宇宙的最强文明,归零者当然知道宇宙是如何的精巧,缺失一丝一毫都会无法重启,宇宙的150万文明中会建造无数个小宇宙,不可能所有小宇宙的人都无私的把生命奉献,这个归零者肯定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号召“回归运动”呢?
因为重启宇宙根本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是要扫清被打击文明的余孽,把残存的文明火种挖出来消灭。
作为黑暗森林中的一员,归零者也是带枪的猎人,他明白就算宇宙重启,回归到10维,也不过是又一个黑暗森林,存在的无尽的猜疑链与技术爆炸,自己也很可能在文明的发展与斗争中被超越。
所以打击消灭其它文明,是归零者保持霸主地位的方式。连程心都感叹道:“这么大的宇宙,竟然只有150万个文明”。不是“只有”,而是“只剩”。
归零者号召“回归运动”,找出无数躲避在小宇宙中的残存文明。
可怜的程心幻想着十维文明的田园时代,觉得上天又给了她一次做圣母的机会。
所以程心单纯的交出小宇宙,又一次以善良之名,毁灭了作为人类火种的最后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