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文明希腊布局图,古希腊古罗马分别是什么文明?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为什么大波斯会败于小希腊?
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
首先回答下问题,问题表述是错误的
按照希腊史书记载,灭波斯的不是希腊,而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
下面谈波斯灭国的原因,
(一)波斯文明属于早发文明,相比当时西地中海的荒蛮,东边波斯人才是马其顿野蛮人的崇拜对象和劫掠目标
对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人来说,整个地中海地区难免英雄寂寥,除了那些擅长航海的腓尼基人,几乎很难遇到像样的文明。希腊人除了在地中海的一些沿岸平原建立一些殖民点之外,并没有对这个庞大的有更大更有创造性的拓展。
希波战争。这场战争极大地改变了古希腊人的天下观,从这个时候开始,古希腊人开始注意到,自己东方的这群人,已经完全不能用野蛮人来笼统概括了。因为这群人所拥有的文明,看上去比古希腊更加领先了一个时代。顺着波斯人远征希腊的路线往东走,沿途尽是繁花似锦,春光无限。
(二)波斯文明早熟,使得马其顿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波斯探索世界的成果,利用了波斯人水旱两路的物流系统
跟以往的希腊人的作战方式不同,亚历山大的东征,专门配有民夫用做后勤。实际上,这种军事改革始于腓力二世时代。对于步兵来讲,每十个步兵就安排一名民夫负责背负盔甲和武器。而对于骑兵来讲,则是一对一配备民夫。到真正作战的时候,士兵们可以腾出手来,专注于作战本身。
除了民夫之外,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征用了大量的骡马,用以背负粮草辎重。所不同的是,自从腓力二世时代开始,马其顿人就抛弃了车辆陆路运输模式,而是单纯地使用骡马硬扛模式。看上去返璞归真,是运输技术的大倒退,但实际上越是如此的改变,就越是能够适应更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不过,说到底,亚历山大三世依然是占了波斯人物流系统的便宜。
波斯帝国人家已经在这块疆域上实现了两百多年的稳定统治,包括尼罗河流域,黎凡特地区,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等传统地理人口单元,都已经实现了有效行政,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开发。就这些地区而言,要人口有人口,要粮食有粮食,亚历山大只要是能够持续打胜仗,就能够不断地在征服的途中实现就地补给。兵马钱粮,甚至是兵源的问题都可以在流动作战中实现完美解决。这还没有算上,波斯帝国早早地已经借助国家力量,打造了遍布全国的公共交通体系,既是为了方便统治,也是为了繁荣经济。
(三)波斯灭国概述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部队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 River)中击败波斯人,进而掌控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
公元前333年,大流士三世御驾亲征,马其顿人与波斯人在叙利亚一带进行了伊苏斯会战(Battle of Issus)。波斯人大败,大流士三世的老妈,老婆,两个女儿尽数被亚历山大所俘虏。此战之后,整个黎凡特地区,波斯人再无机动的生力军。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东征以来最为惨烈的一场围城战,发生在地中海东岸的古城推罗(Tyre)。最终,历经七个月的浴血奋战,马其顿人占领推罗城,最终,这座最早由腓尼基人建立的城市,惨遭屠城。同年,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境内,并且在尼罗河三角洲河口,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建立了亚历山大里亚。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军队进入两河流域,并最终在高加美拉战役(Battle of Gaugamela)中,重创波斯人。战役之中,大流士三世临阵脱逃,波斯军队输人输阵,从此之后再也无力进行反击。同年,大流士三世驾崩。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军队进入伊朗高原,占领波斯帝国重镇波斯波里斯( Persepolis),并且进行了残酷的杀人焚城。与此同时,伊朗人的其他重要城市,巴比伦( Babylon)、苏萨(Susa)也都相继遭到灭顶之灾。这几处重要城市中的波斯皇宫被永久焚毁,至此波斯帝国沦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快,实在是快。
一场明目张胆的打劫,一次毫无正义性可言的侵略,仅仅用了四年时间,最终以蛇吞象的结局而告终。
亚历山大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乘胜追击,翻越了开伯尔山口(Khyber Pass),进入了印度河流域,并且一度到达了中国传统西部疆域的葱岭(Pamirs,帕米尔高原)。
从纯军事角度而言,马其顿军队战绩辉煌,彪炳史册。
简述希腊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希腊化可以说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全球化”时代。
“希腊化”一般指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北非、西亚、中亚和希腊世界,包括他去世后建立的三个王朝,时间从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世纪。
希腊化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周边落后民族迅速崛起,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文明中心迁移至欧亚大陆交界处和两河流域的新兴大城市或首都。
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宗教的融合及世界宗教和中东文明圈的形成
为何由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里亚?
希腊哲学兴起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图,而亚里士多德又做了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他虽然追随、崇敬柏拉图,但是他跟喜欢谈论玄虚的老师柏拉图不同,他走的是实证主义的科研路线,所以在学术研究上,他跟柏拉图产生过巨大的分歧,也发生过巨大的争执。
公元前二四五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亚里士多德开始了自己的游历,公元前三四三年,他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为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那一年,亚历山大正是舞夕之年,年方十三,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公元前三三六年, 腓力在不断的征战和扩张中被刺身亡。他的儿子、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两年后亚历山大继承父亲遗志,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
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包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公元前三二三年,亚历山大病故。
亚历山大的人生最后二十年,亚里士多德一直在雅典。由于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受到了很多的优待,不但政治上地位显赫,还得到了巨额的财富和土地等物资。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学园里有当时最好的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
但是人生是没有完美的,即便伟大如亚里士多德也不能例外。当亚历山大去世后,他一生征战凭借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很快陷入混战,重新分裂。 他去世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雅典,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
亚里士多德在遭受怀疑和迫害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最终逃离了雅典,第二年,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随着雅典的反科学风气兴起,神学重新占据主导地位,雅典的早期科学中心地位,也就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
罗马帝国起源于希腊吗?
罗马源于希腊。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
虽然在地域上看来是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看是造就了一个希腊化的罗马,也间接导致了整个欧洲都被希腊化,连罗马元老都以说一口希腊语为荣,使希腊成为欧洲古典文明时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