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s,为什么有些步枪的弹夹是弯的?
为什么步枪弹夹是弯的?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弹夹、什么是弹匣。
弹匣是直还是弯要看弹容量,子弹弹壳锥度,是不是凸缘弹等几个因素。弹壳的锥度越大,弹夹越弯,弹匣容量越多,弹匣越弯
有的子弹,比如5.56x45mm步枪弹,药筒锥度很小
瓶形斜肩下面基本就是圆柱形。
所以发射这种子弹的步枪弹匣比较直
比如这个AR-15的20发弹匣,基本上是方的。
如果弹容量大了,也会有点弯,但是5.56x45步枪弹锥度比较小,所以即使弹匣容量大了,也不会很弯,而是直-弯-直的形状,只有中间是有点弯的。
还要考虑到AR-15步枪弹匣是插入式固定的,靠近弹匣口这段必须是直的,不然插不进枪上的弹匣口。
它的弹壳本身就有一定的锥度,这个锥度设计得比较大是因为它是钢药筒,弹性和润滑性比黄铜药筒差一些,把弹壳锥度设计得大一点有利于顺利抽壳(M43中间威力步枪弹一开始就考虑使用钢药筒,绝大多数量产弹也都是钢药筒,所以不要再说什么只有中国的子弹是钢的了。)。
所以AK47、AKM的弹匣就是弯的。
到了AK74,使用5.45x39mm弹就发生了变化
有些弯弹匣和弹壳的锥度无关,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79式冲锋枪的直弹匣,在服役期间就被批评,每次换弹匣的时候,都必须看一眼,否则容易装反。后来的85式冲锋枪,就设计成了弯弹匣,凭手感就能正确装弹匣。
看到用防弹盾牌挡AK47的子弹?
首先影视作品就是影视作品,需要跟现实区分开来。
其次,要理解防弹盾牌的作用以及ak47的威力,矛盾之争一直是人拿来津津乐道的话题。
防弹盾牌顾名思义就是防止被外来射击的子弹等攻击物打击的盾牌。作用肯定比普通盾牌优质。
另外ak47突击步枪是前苏联生产的攻击性枪械武器,ak47步枪在300米外无法保证射击的精准性,且后坐力大,我们看到电视电影中的作品拿ak47的人大多用来扫射。电影里ak47步枪为1951年生产研发出来的ak47-2型和1953年研发生产出来的ak47-3型突击步枪,子弹为7.62mmx39mm,射速大概在每分钟600-650发,威力巨大。
而防弹盾牌能不能挡住ak47步枪,我个人觉得如果单单几发子弹或者有很少数量的子弹打击的话,应该能起到防护作用,如果一直让ak步枪对着防弹盾牌射击的话,加上ak巨大的威力,击穿只是时间的问题吧。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列装AK47?
咱们不是没有装备过ak47 56冲就是咱们中国版的ak47 它除了造型和ak47一模一样以外最大的区别是它挂有三菱军刺 而且它也和ak47一样有出口给其他中东 非洲之类的战乱地区国家(老款的ak步枪有很多国家生产的很多版本 而且称呼也不一样)
而它的优缺点也和ak47一样 优点造价低廉 容易制造 可靠性好 易于维护 火力凶猛 7.62mm子弹威力巨大 缺点因为采用长行程导气式活塞方式 因此在连射时稳定性并不好 后坐力大 精度不够(咱们当时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部队提出的不足)之后应该是为了应对56冲的不足咱们研制出了81式自动步枪
在保留56冲优点的基础之上 提高了连射时的稳定性 因此81式步枪放弃了ak47原有的长行程导气式活塞原理 采用了短行程导气式活塞原理 降低了一些长行程导气式活塞原理带来的过大的震动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 此枪之后也参加了后期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深受战士们的好评 据我以前从网上看过的文章记载 当时设计81式的时候还请到了ak47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先生 而他后来对评价81式的时候说 此枪是(当时)ak系列步枪中最好的一个版本 后来我们又对该枪做了些修整做出了可以折叠枪托的81-1式自动步枪
(军迷成之为81杠) 而该枪在如今老一代军人心中和军迷们眼里成为了中国的一代经典名枪 后来当时国际上正流行轻量化 小口径 无托设计等很多时髦前卫的概念(其实早在81式步枪诞生之前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始玩这种枪械并早已经服役了 而美国的m16和苏联的ak47甚至有过多次交手 而咱们的小口径子弹其实早在九五式步枪诞生多年前也早已经开始有论证 研究和定型了 据说还有过一款发射咱们自研的小口径子弹的81式步枪) 因此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也在论证 研究 设计一款属于我们的轻量化 无托等概念的中国步枪 据说该枪还必须是由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制设计的 于是中国枪械设计师朵英贤和他的团队 以及中国的另外几个枪支设计团队开始加班加点研究 设计 论证和研究 参考国外的类似产品 比如法国的法玛斯 奥地利的斯太尔Aug等世界名枪 期间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由于新枪要求轻量化 把做枪的材料从过去的钢板和木头变成合金材料和工程塑料 因此81式和56冲那种老枪的制作方式已经不符合新要求了 但是新材料的质量水平和制作工艺当时国内也才刚刚起步没多久 很难达到标准 因此在一次次尝试和失败后才算勉强达标 之后又在自动机等关键问题上被难住然后又突破难题就这样在一道道难题的为难下和多轮性能考核合格通过后
九五式终于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服役部分部队并装备在首批驻港部队的手里向外界亮相 虽然九五式装备部队后仍暴露出很多问题 但那些问题都不是多大问题毕竟人无完人 枪无完枪嘛 世界名枪也不是完美的 更何况是初出茅庐的九五式了 而在服役十多年后九五式迎来一次更新换代
(95-1自动步枪) 除了降低了些瞄准基线高度(其实瞄准基线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无托枪械都有这个毛病)和去掉扳机前的小握把以外 还将快慢机的旋钮开关从原来的枪身后边设置握把上方方便士兵单手操作 将弹壳的抛壳方向做了修改 改成了向右前抛壳 解决了左撇子不能使用以及弹壳弹脸的问题 如今的九五杠一也服役了快十年了 虽然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争议 但对于我们来说它都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武器 它让咱们的制枪工艺从传统的钢板加木头的组合向现代化的合金材质加工程塑料组合进了一步
以上内容只代表我个人了解和听说的以及我个人对九五式步枪的看法
AK47为什么被广泛应用?
对于AK被广泛地使用,其实理由非常简单,一AK这东西还可以,怎么都能往外喷子弹,二是便宜,尤其是冷战结束初期的那几年,AK的卖价都是论吨的卖,可为白菜价。
卡老爷子已经逝世,享年94周岁。
电影战争之王里边是有原型的,趁着苏联解体,AK散布到了全世界,本来冷战中,AK就随着苏联的军援已经是遍布全世界了,名声就已经打出去。
AK在1947年问世以来,久经战场,在几十年的战争中,已经形成可靠性强、价格低廉的口碑,而且使用的枪弹现在还在大批量生产,比较容易搞到,所以在一些不发达国家还在大规模使用,而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国家都已经淘汰了AK,而俄国现在早已经换装了小口径的AK,老式的AK已经基本上淘汰了。
现在使用AK的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有一线的雇佣兵在使用,AK的总产量约有1亿支,这个数量非常大了,相对来说AK的老对手AR步枪的总产量也就是几百万支。
图片来自网络。
突击步枪几秒钟内打光弹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以95式自动步枪为例,全自动射击理论射速每分钟600到650发,1秒钟10发。
全自动射击的话,扣动扳机射光30发弹匣,也就是3秒左右。
真实战斗中,没谁会这么扫射,除非发疯了。
原因如下:
第一,全自动射击精度差。
全自动射击时候步枪跳动严重,很难压得住。
第二,子弹迅速打光。
区区几秒就射光弹匣,火力持续性差。
第三,枪管受不了。
反复扫射,枪管是承受不了的。大家记得《高山下的花环》里面,激战中解放军战士经常换枪吗?
战斗中,士兵基本就是单发或者二三连发射击,全自动扫射压制是机枪的工作,不能喧宾夺主。
实际上,美国大兵也就随身携带210发子弹,有时候还会多带60发,这就足够了。
270发子弹等于是9个弹匣,正常来说一两次战斗,普通士兵根本就射不掉这么多子弹。
如果存在将270发子弹都射光了,这个士兵早就凶多吉少,基本是挂定了。
解放军日常携带150发子弹,用于一二次战斗也是足够了。
现代军队后勤保障都很好,士兵随身携带子弹只要能够支持一两天就行了。
因为弹药可以经常补充,美军干脆是用直升机运到最前线,火线补充,弹药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比较头疼的是机枪子弹。以美军为例,作战时机枪往往进行火力覆盖和压制,尤其游击作战很多时候看不清敌人,都是概略射击,需要发射很多子弹。
美军M249机枪手携带的弹药数量至少在800发,而且战斗中消耗速度很快,需要经常补充。
由于携带弹药较多,机枪手的负重很大:一名美军士兵的平均负重超过30公斤,机枪手的最高负重达到了 58公斤(包括重10.5公斤的武器和11.2公斤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