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萝卜挑战40攻略金萝卜布阵图,为什么士兵都愿意冲在最前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854条回答。
这里说说日本军队。
日军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军队中有两种人很受尊敬。
第一是老兵,主要有战斗经验的军曹、曹长之类(中士、上士),主要担任班长;
第二就是小队长、中队长,也就是排长或者连长。
相反,对于诸如联队长、旅团长之类的,普通士兵只是表面尊敬,内心深处通常没有什么敬意。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可以看看两部老电影。
第一部是《回民支队》。
回民支队不是虚构电影,是真实历史改编的。
在日军第一次攻击回民支队时,在炮火掩护下冲锋。
当时回民支队都是民兵,枪支都没有多少,士兵伤亡很大,还有很多人逃走。
但回回不好惹,还是有不少回民小伙子坚持战斗,还操着大刀、刺刀准备肉搏。
在日寇冲到近距离时,回民士兵纷纷投出手榴弹,猛烈射击。
可以这么说,冲在最前面的日寇估计是活不了的。
此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情况,就是:冲在最前面的日寇,有拿着武士刀的。
这种拿着武士刀的,不是曹长就是小队长之流。
为什么这些人会受到士兵的尊敬?因为打仗他们必须冲在前面,必须比普通士兵勇敢。
如果他们没有这个胆量,就不能做这种工作。
所以,日本基层军士和军官的伤亡率很高。
田家镇战役,负责进攻田家镇的日军第6师团第13联队几乎损失殆尽,各个中队长、小队长不是死就是伤。相比起来,日本普通士兵的伤亡率没有这么高。
第二部是《平原游击队》
老鬼子松井是中队长。
大家注意,在双方激烈交火时,所有官兵都是卧倒的。
但松井是第一个笔直站起来的,还指挥部下“前进”。
谁都知道,大家都卧倒的时候,谁站起来就有极大危险。
松井也知道自己极有可能中弹,但作为中队长,这就是他的作用,必须第一个站起来。
在后来的进攻中,日军多是卧倒射击,而松井始终是站着,最多是半跪着指挥作战,从没有卧倒过。
这不是松井不怕死,而是对他就是这么要求的。
那么,说来说去,最鼓吹武士道的日本军队也是怕死的,但作为军人他们有自己的义务。
作为军官和军士,必须打仗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不然就没有资格这么做。
电视剧《兄弟连》中,E连之所以能够保持不错的战斗力,关键是有优秀的军官和一批老兵。最初的连长温特斯多次都是身先士卒的冲锋,老兵们也尽量保护新兵。
任何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军官和军士都必须是这样的。
如果军官只会驱赶普通士兵,甚至什么都不懂的新兵冲锋送死的,自己躲在后面,这支军队是绝对不会有战斗力的。
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
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确实是这样,我们的师长是老八路,他一生打仗无数。据他给我们讲,真正的战场部队为了夺取有利地形,往往是进行拉据战。那就是我军好不容易站领阵地,不久又被敌人夺去。我军再只好去夺,在夺阵地时,先用火炮对准敌方土工事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在炮火未停时,我军就把夺阵地冲锋陷阵的队伍组织完毕,趁炮火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时,我军的冲锋号就开始吹得响亮,战士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冲锋时首长往往按排有经验的老兵打头阵。
后边的新兵跟着老兵学点作战经验,那就是曲线向前冲锋,当敌人枪响时证明进入了有效射程,这时首长们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就命令迫击炮把敌人的机枪干掉,再按排几挺枪找到能压制、还击的有利地形,来掩护大部队冲锋,一切按排好后,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这时前排老兵们一起向敌阵地投手榴弹,在烟雾下趁敌人看不清我军时,猛向敌阵地冲锋,在冲锋时不断用手榴弹作掩护,这样能震得敌人晕头转向,趁着烟雾不消就冲到了敌人根前,这时前排老兵用冲锋枪来几个点射,就把工事沟里的敌人消灭一多半,剩下的残兵败将就举手投降了,然后胜利夺取阵地。
为啥老兵在前面冲锋不容易死呢?这是因为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号称老兵油子,他们知道该卧倒时就卧倒,该冲锋时就拼命冲锋。这也就像在战场上常说的那句话,越怕死越死的早,越不怕死,越死不了。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兵每次冲锋时都是争先恐后在前面带路。
赵括纸上谈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洗白他?
赵王用“仗着高学历夸夸其谈”的赵括,去取代了“经历丰富”的宿将廉颇,最后换来了长平惨败。
这事给中国古代兵法理论与军制完善提了个醒,就是:
学历决不能替代实践经历!一军主将之职不可轻授予没有行伍经历磨炼过的人,哪怕这人兵法武艺样样娴熟。
但是后世谈论赵括,确实多有人在为其可惜,而不是为之洗白!
洗白是什么意思?一般是指颠倒黑白,把奸臣说成忠良,把坏人说成好人,把投降派说成曲线救国。而这词用在赵括身上,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赵括一没有弃军而逃;二没有兵败降敌;三则更没有因为被围而惊恐万状。
由此,赵括虽然兵败葬送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但他自己也力战殉责了。的将军,这是能力上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上的污点与黑点。所以本来就不黑,也用不着专门洗白!
史书是这样描述赵括组织突围之战的: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当赵军被重重包围之后,赵括并没有像后来马谡一样丢下军队独自潜逃,而是坚决的组织了一次次的突围。
而在数次突围不利后,赵括也没丧气,而是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并亲自带领突击队冲锋搏战。仅凭这一点,其之勇猛是无疑的。
不幸的是,最终赵括还是丧生在秦军的千弩齐发下。主将阵亡了,然后促使了赵国大军的士气总崩溃。
由此,赵括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时轻敌冒进,覆军之罪是难辞其咎的,这帽子是摘不掉的。但必须明确的是:
赵括不是奸臣,也不是坏人与投降派,而是身陷万死之地、仍然死战到底,并力战殉国的大将。抛开能力,从气节上讲,这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而当赵军因为赵括的冒进而陷入秦军重围之后,赵括身为全军统帅,无论是安抚军心,还是率砺将士、鼓舞斗志,并组织突围等等补救措施,所作所为又是基本合格的。
可惜的是,突围失败了!
如果成功了,那么经历了重大挫折磨炼过后的赵括,很有可能又是一颗赵国新升起的将星。
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赵括身为赵国贵族世家、将门子弟,自少年时起就勤习兵法,且天性聪明,又武艺娴熟。
但他有个致命毛病,就是骄傲,骄傲到了倚仗理论,而轻视了实践!
赵括自以为已熟读兵书,每言及用兵之事,总以天下已莫能当。
而与其父赵奢谈兵论战时,赵奢也往往难不住他。按理来说,这岂不就是天才名将?
然而奇怪的是,赵奢并不看好赵括。
赵括的母亲问其夫赵奢:
“我儿明明深谙用兵之道,你也常常说不过他,却为何从不称赞他,反而以此为忧呢?“
赵奢说:
“兵者,死生不测之地也。而括儿每每自喻为知兵,总把战场上不可预测之事看得轻而易举。如果赵王不以他为将则还好,若他日使之为大将,那么让赵国大军覆亡者,必赵括也。”
赵括的问题,实际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有多年老行伍经历的赵奢,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赵括兵法理论娴熟,唯独缺少了军伍的基层实践经验历练。
假如让赵括从百夫长做起,积累经验,逐步升迁,再以副将之职跟着廉颇等宿将磨砺几年,那赵括也能成为名将。
而高门贵族子弟赵括,少年时就有了与赵国将相甚至与赵王坐谈论道的资格。
出身的高贵与高起点的人生,就决定了他可以直接跳过基层,也不须磨炼积淀。
由此,一入军伍就成了三军大将,这就酿成了悲剧收场!
中国兵家汲取了纸上谈兵的教训。作了一个“名将必起于卒伍”的理论总结。
意思是:理论学得再好,缺了实践也等于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理!
“为将者一念之差,可决几万人之生死。”所以,后世中外许多军队都有这样一个惯例:没有连长经历的人,不能当团长。没有团长经历的人,不能当军长。
这就是用制度去预防“因一将纸上谈兵而陷万众于死地”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
七龙珠中悟吉塔强还是贝吉特强?
《龙珠》是东映动画制作的“龙珠系列”第一部动画tv,改编于著名漫画家鸟山明的同名作品。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及伙伴们为了寻找能够实现愿望的七龙珠,从而踏上冒险的旅途,并在途中以变得更强为信念勇往直前,突破自我的励志故事。
孙悟空
孙悟空,本名卡卡罗特,是来自贝吉塔行星的赛亚人。小时候以“下级战士”的身份被送到地球。被武道家孙悟饭收养并取名为:孙悟空。小时候失控变成大猩猩踩死悟饭后独自生活在深山。有一天结识少女布玛,从而踏上收集龙珠的大冒险。
在冒险中,悟空遇到了不少来自地球或宇宙的朋友和敌人,于是为了保卫地球,更为追求强大而刻苦修行,不断与强敌战斗,成为拯救地球乃至全宇宙的英雄。
角色能力:
巨猿形态:赛亚巨猿和黄金大猿
超塞形态:拟态阶段,超级赛亚人123
神境界:超级赛亚人之神,超级赛亚人之神超级赛亚人
进化形态:超级赛亚人4,自在极意功。
贝吉塔
贝吉塔,是战斗名族赛亚人的王子,拥有极高的自尊心。过去贝吉塔行星被弗利萨毁灭后在弗利萨军团做事。初登场时是个侵略地球的反派角色,后被孙悟空等人打败。弗利萨一站结束后听说悟空成为超级赛亚人,于是决定以超越悟空为目标,一直停留在地球上努力修行。
后面多次和悟空保护地球。在人造人篇中学会了超级赛亚人变身,起初只想着超越悟空才待在地球,后来有了家庭后慢慢爱上这颗星球,在与布欧一站中为保护地球与布欧同归于尽。后复活,击败布欧后仍为了超越悟空而努力修行。
角色能力:
巨猿形态:赛亚巨猿和黄金巨猿
超塞形态:超级赛亚人12
神境界:超级赛亚人之神,超级赛亚人之神超级赛亚人
进化形态:超级赛亚人4
贝吉特和悟空塔都是孙悟空和贝吉塔两个人的合体状态,他们的实力都是十分强大的,长相也差不多。但是他两还是有一定区别,这个区别首先是登场的作品不一样,贝吉特是鸟山明龙珠正传里出现的人物,悟吉塔是龙珠的剧场版和《龙珠GT》中出场的人物。
贝吉特的出场是在龙珠正传的魔人布欧篇,也就是大结局的时候。只是短暂的出现过,那时候贝吉塔和孙悟空用界王神的耳环合体,而且那时候还有一个设定,那就是只要是用耳环和在一起就再也不能分开了,直到被魔人布欧吸收了才分开,不过这个设定在后来的《龙珠超》里面被推翻了。
悟吉塔是贝吉塔和孙悟空使用美达摩尔星人的融合术诞生的超级战士。实力同样强大,样子也和贝吉特差不多,但服饰就和悟天克斯是一样。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在龙珠的剧场版里面,对战邪念波的时候出现的。悟吉塔一出场就是对邪念波实力的碾压,将他秒杀了。然后再《龙珠GT》的后期,悟吉塔再次出现,为了对抗强大的一星龙,贝吉塔和孙悟空不得不再次合体,实力强大到无敌。
而且注意,贝吉特合体是贝吉塔的名字在前,悟吉塔合体则是孙悟空的名字在前,而从前面角色能力对比来看贝吉塔的实力应该没有孙悟空的强,虽然贝吉特有界王神的耳环加持,但悟吉塔也是靠使用美大摩尔星人的融合术才合体的。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悟吉塔的实力更强。
为什么不把烦人的鬣狗全部杀死消除威胁?
不是不想,是办不到的。不要小看鬣狗,能够被称为非洲二哥,自然是有二哥的能耐,不是谁想捏就能捏的。要是鬣狗生气了,组成鬣狗军团,能把狮子干翻。
哈哈,谁人多谁牛剑齿虎灭绝后斑鬣狗和狮子这对冤家遇上了和狮子领地高度重合的是非洲斑鬣狗,非洲斑鬣狗是剑齿虎灭绝后从非洲棕鬣狗进化过来的。
以前是剑齿虎统治非洲草原,虎牙长度在20公分以上,比绝大多数匕首还要长,杀伤力极强,它们占据了非洲大草原,别的大型食肉动物也就很难壮大起来。
就这大长牙,一般食肉动物不敢靠近直到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剑齿虎这样带着匕首的动物灭绝后,生态位空出来了,别的动物才来占领。
首先来到草原的是美洲豹的祖先,后来狮子进化成比美洲豹体型更大并且群居的物种,把美洲豹挤出草原,送回了森林,现在只有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雨林里还有美洲豹。
好在还有美洲雨林,差点被狮子挤兑灭绝棕鬣狗中有部分鬣狗发现草原上没有剑齿虎那种一秒入魂送你归西的大怪物了,也就壮着胆子进了草原和狮子展开了竞争。
棕鬣狗体型大概只有40公斤左右,是正宗的草原清道夫,自己捕食只占5%,95%的食物是靠捡别的动物吃剩下的腐肉维持。没能力捕食,所以现在棕鬣狗数量很少,在好多地方濒临灭绝。
棕鬣狗没斑点,有斑纹,后背毛发长有部分棕鬣狗捡食的同时,尽量捕食草原上的动物,慢慢地就进化成了斑鬣狗,体型比棕鬣狗大得多。
斑鬣狗平均体重在60公斤左右,雌性一般有60-70公斤,雄性也有50公斤左右。捕食效率不亚于狮群,据研究表明斑鬣狗食物结构中捕食率占比高达72%以上。
斑鬣狗之野望斑鬣狗和棕鬣狗变成了两个物种,斑鬣狗带着鬣狗家族的使命把领地扩充到了大半个非洲。两种鬣狗在领地重合部分还相互抢食呢。
斑鬣狗还褪去了唬人的鬃毛,脖颈变得更粗大,前半身异常发达,后半身矮小。把好处都长在前半身了,在一对一战斗时,能挨也能打。
所以就是同样体重的花豹见到鬣狗也会让三分,因为它没孔武有力的斑鬣狗前半身壮,挨打挨不过鬣狗,很怕受伤。
好啦,鼎鼎大名的非洲二哥,敢抢花豹、揍猎豹、刚狮子的斑鬣狗出世了。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和狮子的领地高度重合,猎物高度重合。非洲狮子最讨厌的动物就是斑鬣狗,下边只讲斑鬣狗和狮子的恩怨情仇。
你开饭我就来斑鬣狗群是母系社会,雄性斑鬣狗地位低到想原地自绝[我想静静]非洲斑鬣狗生活在母系社会,一个家族通常有40-90只斑鬣狗,雌性首领地位最高,然后是幼崽,再然后是雄性斑鬣狗。
雄性斑鬣狗长到2岁就得离开自己的族群,投靠别的斑鬣狗族群,人家都是跟着老祖母生活的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你一个外来的雄性斑鬣狗,一入伙地位立马降到最低。
苦逼的雄性斑鬣狗地位有多低呢?雄性斑鬣狗中地位最高的那只在鬣狗群里的地位比雌性斑鬣狗中地位最低的那只还要低。也就是每一只雌性鬣狗的地位都比最牛的雄性鬣狗的地位要高。哈哈,无语吧!
幼崽的地位仅次于首领,所以你在非洲会看到一些刚出窝的小奶鬣狗迈着六亲不认的孱弱步伐在草地上行走探索,周边几只雄性鬣狗得在旁边照顾它们,都是公主和王子啊,雄鬣狗直呼小祖宗。
雄性鬣狗敢怒不敢言,只会在小鬣狗走到背眼的地方,首领看不到的情况下,才敢生一下气,给小鬣狗几巴掌。
要是小鬣狗不吭声也就罢了,但凡这孩子知道你这是欺负它,哭叫着跑回去,雌性大首领跑过来逮着雄鬣狗打一顿都是常有的事情。雄鬣狗直呼地位太低没法混了。
小崽子玩不起,又想告状呗雄狮最恨斑鬣狗自然界有个规矩,肉食目的动物体型在21公斤以下时,喜欢捕食野兔、老鼠等小型猎物,基本上都是比自己体型小的动物。
体型在21公斤以上时,就会偏向捕食比自己体型大的猎物,3倍左右最适合。再大也可以捕食,只是比较费劲了。
在非洲稀树草原,平均体重270公斤的角马、320公斤的斑马都是中型食草动物,这都是斑鬣狗最爱捕食的对象,同时这也是狮子最爱捕食的对象。
角马狮子会往上延伸,捕食体型在700公斤左右的非洲野牛,斑鬣狗会往下延伸捕食体型50公斤左右的斑羚。
斑羚有时候斑鬣狗也会捕食非洲野牛,狮子也会捕食斑羚。并且斑鬣狗和狮子一样是群里生活,族群还更庞大,是草原上唯一可以和狮群抗衡的动物。
好多人知道这头牛怎么倒下的吧[泪奔]雌狮的体型在120公斤左右,雄狮体型在190公斤左右。要是三只鬣狗游荡在草原上,发现一只雌狮捕获了猎物就敢上去抢食。要是遇到雄狮就得20只才敢去和雄狮抢食。
雄狮要时常到领地周边巡视,有时候几天还不回来。雄狮奔跑速度在50公里每小时,还没鬣狗快呢,雌狮的速度可以达到60公里以上,狮群捕食的任务主要靠雌狮完成。
在食物匮乏要捕食较大的猎物时,比如非洲野牛和体重几吨的长颈鹿,雄狮是必须出马的,雄狮的爆发力好,可以把大型猎物撂倒。
通常情况下是三四只雌狮捕到猎物,只要有一只鬣狗发现了,就该发出呼唤声了。鬣狗有11种叫声,快速的高呼声代表出现冲突或是在猎获物的位点。雄性的叫声会被忽略,而雌性的则会立刻得到反应。
然后一群鬣狗乌央央地赶过来了,只要是鬣狗的数量是狮子的三倍以上,这群雌狮子就很被动了,任凭你怎么低吼,鬣狗都不怕的。有时候力量悬殊,三四只狮子碰到二十多只鬣狗,狮子得赶紧跑。
猎物给你们了,别吃我我看过动物世界里有一个片段,三只雌狮子捕到猎物,遇到了20只鬣狗,两只雌狮子退后了,有一只雌狮不愿意放弃,在那护食物。
一群鬣狗蜂拥而上,把狮子都顶起来了,那只雌狮的腿都不能挨地,就像世界杯你进球了,一群人把你举起来抛在空的感觉一样。
本来想护肉,不让鬣狗吃肉,没想到鬣狗胃口大到想把这只雌狮一块吃掉。另外两只雌狮压根不敢上前,敢上前它们的结果也一样。
正在那只落难雌狮子欲哭无泪的时候,雄狮赶过来了,别看雄狮就比雌狮大50%,雄狮荷尔蒙分泌高,比雌狮凶猛度可是高好几倍。
那只雄狮跑过来根本都不带犹豫的,上去就打,一巴掌扇翻三四只鬣狗,一秒钟翻盘,鬣狗一哄而散,抱头鼠窜。
无奈啊,雄狮就不是为捕食而生的,它本质上就是狮群的杀戮机器。奔跑速度不如鬣狗、雌狮、花豹、猎豹,它的爆发力比它们都要强,前几秒这几个种动物是跑不过它的。
并且雄狮有个本事,就是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这群鬣狗中哪只是首领,它会去追杀鬣狗王。鬣狗王一般体重都在70公斤左右,都是个头大的鬣狗。
不过在雄狮这也不够看的,雄狮是跑不过鬣狗王的,都是追击的时候,在前几秒一巴掌扇翻,然后是猫科的本能去锁喉。
鬣狗也知道去咬雄狮,不过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体型往前端集中进化,咬合力500公斤,这都是没用的,雄狮用前肢就把鬣狗控制得压根抬不起头,然后就是锁喉杀。
咬死鬣狗后,雄狮站起起来就走了,它是不吃鬣狗的,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才猎杀鬣狗的。
在动物界里,捕食动物是不允许同类在自己领地上的,一般不排斥别的捕食物种。但是鬣狗和狮子由于猎物高度重合,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的,都有意捕杀对方幼崽的习惯。
既然雄狮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把斑鬣狗赶尽杀绝呢这不是狮群不想,是它们完全办不到。刚才那只雄狮杀鬣狗王,别的鬣狗不敢靠近,虽然鬣狗当时有20多只,但是它们的心思参差不齐啊。
找三只胆大的鬣狗去咬雌狮比较容易,对付雄狮要找到20只胆大的鬣狗比较难。可能别的鬣狗还想着要是雄狮把鬣狗女王干掉了,我还有机会上位了呢。[黑线]
要是狮群冲到鬣狗的巢穴想对鬣狗进行毁灭式的打击,鬣狗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个个都是死士。鬣狗群比狮群要大三倍以上,真全力拼杀,还不一定鹿死谁手呢!
只是最后双方都会被别的狮群和鬣狗群取代掉。
进化到最后都是达到最优的平衡。历史上说不定真有那么狂暴的狮群这么干了,去和鬣狗群干仗,不死不休,只是这样的狮群都被别的狮群打败了,取代了,所以现在非洲草原上的狮群都是不敢去鬣狗巢穴冒险的狮群的后裔。
在东亚有个活生生的例子。一般一个地区出现了老虎,这个地区的狼群和豺群就会被大幅度压缩。可是前些年有只孟加拉虎把一个30多只的豺群逼上了绝路,一直在压缩豺的领地。
最后这30多只豺和这只老虎决战,不死不休。老虎心脏相对体型看没有豺狼大,所以耐力不如豺好。双方沿途激战40公里,在付出12只豺狼生命的代价下,终于把这只孟加拉虎送上了西天。
“豺狼虎豹”亚洲四大传统猛兽中的豺鬣狗也一样,体型比豺可是要大得多了,狮子可是没有孟加拉虎厉害,孟加拉虎是最好打架的猛兽。
要是狮群逼迫出一群不死不休的鬣狗,鬣狗真齐心协力和雄狮杠上,压根不需要20只,10只心齐的鬣狗足以把一头最猛的雄狮送走的。
雄狮咋啦!我们边打边吃,一会就饱了写在最后雄狮终究不是剑齿虎那样的生物,可以一口解决一只鬣狗,它没有匕首一样长的犬齿,还是靠锁喉让猎物窒息,杀戮效率低多了,难以完全压制住斑鬣狗群。
自然界的生物都是靠进化获得生存权利的,都有几把刷子,要是狮群真厉害到可以灭绝斑鬣狗的话,那么它们早就这么干了。起码在狮子和鬣狗的共存这里黑格尔说的“存在就是合理”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