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是,山海经是神话还是地理著作?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习凿齿的邓县隆中说是怎样形成的?
洗澡堂就是无耻之徒!已经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了啊!有图有真相!
历史和地理知识相结合的书籍有哪些?
我是一个热爱历史和科学的小编,那我就来回答一下你的这个问题吧。
历史和地理结合我我推荐几本我自己看过的书。
这本世界经济简史就非常不错,包含了历史和地理的双重研究,探讨了经济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和经济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这本菲利普和他的地中海世界上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的作品,这本书的基本观点就是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写的非常好,我以前在看宋鸿兵老师的鸿观节目看到他给我们推荐的,然后我也阅读了,非常不错。
我国最早的教科书是什么书?
谢悟空邀请:
我认为我国最早的教科书是有《四书》《五经》《礼乐》《诸子百家》《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中庸》《大雅》以及珠算等。不知是否?
河西走廊这个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导语:喜欢看纪录片的朋友,一定看过《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这是一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十集系列纪录片。
如果你没看过的话,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欣赏一下,是的,欣赏,那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
如今,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源于河西走廊。没有河西走廊,就没有丝绸之路。可见,河西走廊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世人对它却未曾了解。
一个只听闻于历史书的名字,对它既熟悉又陌生。张掖丹霞、嘉峪关长城、鸣沙山、敦煌莫高窟、魔鬼城,都在这条绿洲连成的长廊上。
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个缩影。
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不绕路走,而非要经过当时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原因就在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上。
汉朝是河西走廊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不仅体现在汉朝是第一个占领河西走廊的中原王朝,还体现在它起到的作用上。
汉武帝时期的军事设施,开垦等等的余荫与思路甚至影响到现在。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纳入西汉版图。
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河西四郡,因其地处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形似走廊,称为河西走廊。
这是河西走廊第一次纳入中原版图。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匈奴,为了实现彻底的王霸之业。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河西走廊的文物品类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条灿烂夺目的“文化长廊”。
季羡林先生曾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遥想当年,金戈铁马,大漠孤烟,河西走廊就像一条璀璨的玉带镶嵌在丝绸之路当中,为古代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