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视频汅api免费,写网文怎样避免xxx说和xxx道的重复使用?
昨天才写了一篇写小说注意的细节,里面就有关于描写对话的。今天就再来讲一讲吧。
以前我们经常写某某说,某某说道,但一部小说读久了总觉得这个“说”和“道”有些多余,所以作者渐渐用其他方法代替这两个字,能不用就不用。
不想用要怎么做?方法有几个,可以根据情况作用或相互交替使用:
①人说话之前有动作,直接动作后面加上说话的内容。例如:他捏了捏女朋友的脸,“就知道你会这样想。”
②说话人的情绪后面直接加上说话内容。例如:他嗔怒,“我说了不是我就不是我,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
③先说话后点出说话人。例如:“这么说,还是我的错了?”他嘲讽一笑。
④先说话后点出说话人,之后再继续说话。例如:“是吗?”他估摸着就救援的人就快到了立刻冷下脸,“动手,一个都不留。”
以上四点可以一起用,一段对话里面,如果单调的都是下面这个模式:
他冷冷笑,“行啊,比就比,谁怕谁。”
她恼怒,“我也绝不会怕你。”
这样的模式,会显得很生硬,可以适当作用上面四个方法。结合平时我们的日常,在对话中也会出现上面四种情况,在小说中多作用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为什么以前在农村常见的蟋蟀蜻蜓癞蛤蟆越来越少了?
这跟大环境变化、气候特点、和大量使用农药有很大关系。
一、蟋蟀,一般在夏季才开始由卵孵化出生,现在是少了,但仍可见到。蟋蟀、蚂蚱、蝈蝈(蚰子)等少的原因,主要是农田大量施用农药造成的。如山区丘陵地带沟壑杂草丛中。轻易不使用农药的地域,这些小动物、昆虫类仍然不乏见。
二、蜻蜓。近几年是很少了,这和环境、气候有主要关系,和农药的使用关系不大。蜻蜓产卵、幼虫孵化成蜻蜓,也和水有绝对的关系。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坑、塘、河、溪断水干涸,无水源使得蜻蜓繁殖受阻,必然减少。蜻蜓可以作长时间远距离迁飞,由水源充足的地方繁殖生成后,可以随处“游玩”,所以,夏季还偶尔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三、青蛙、蛤蟆类。这类小动物的减少和水源有直接关系。我养过青蛙,没有水源,它就无法完成由卵孵化成蝌蚪再变成青蛙的过程。近年来多地干旱,多数的坑塘小河干涸,降雨量少,行不成长时间的洼地水域,无法繁衍。
人为的环境治理干预,坑塘,填平建盖房子等。不利于它们生长繁衍,虽然说它们是两栖动物,但根本是离不开水的,都居家搬迁寻找有水的地方去了,无能力迁徙的老弱病残者只有灭绝了。
另外,自然气候或说天年,也是一些生物减少或生成的一个因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存在即是道理。但是,如果违背大自然规律,人为的干预破坏自然环境,一旦天怒、人怨、神恶,一切生物皆有灭绝的可能,也包括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