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九仙图标怎么点亮,泉州泉港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一、笔架山
笔架山位于惠安和泉港的交界处,海拔752.3米。山顶三峰相连,犹如笔架,山以此而得名。这里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笔架仙公寺传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寺中两根巨大的青龙石柱,气势磅礴,腾云驾雾,如摆脱羁绊飞向蓝天;左边是“仙公阁”,中间是“观音殿”,右边是“三宝殿”,三殿处于同一水平面,甚是壮观
当地著名的“金钟”或“金钟潭“,其位置离村口不到两里路,从该村的小水电站沿溪谷底行走约15分钟可到潭边,潭的上游是陈田水库,下游为菱溪水库,潭分内外两口。
二、樟脚古民居
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公里,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即到涂岭镇樟脚村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即年,距今已有207年的历史。
樟脚村位于泉港区涂岭镇,是一座五彩的石头村庄。据说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走近古民居,全貌尽收眼底:一堵堵墙上的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这里巷道连着巷道,岔道连着岔道,曲径通幽,颇有迷宫的神秘。穿行在卵石砌成的石巷里,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
石头建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卵石砌成的狭窄、幽静的石巷,经过雨水的冲刷,石梁上留下古老的印记。缠在石墙上的老藤,给石屋增添了一份沧桑。历经岁月的洗礼,石墙已是一片斑驳,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么绚丽、缤纷,俨然一幅油彩画。
三、下炉“玉笏朝天”
进入泉港境内的涂岭下炉,举目可见一块突兀的菇形顽石,此石乃闻名海内外的“玉笏朝天”。
玉笏朝天为泉港的标志。天然巨石因几千年海浪的侵蚀形成,是海峡对面台湾野柳的“女王头像”的双胞胎,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玉笏上方巨大,底下脖子细小,细脖处满布裂纹,仿佛轻风拂过就会倒掉,但她几千年来依然巍然不动,鬼斧神工,令人咋舌。泉港人称,“玉笏朝天”凝聚着泉港人的精灵,象征着泉港人的拼搏冲劲。
四、前黄土楼
在前黄镇前黄村的西南面,有个村落名叫土楼,村名取之一座雄伟奇特的古民居大楼。这座大楼俗称“土楼”,又名“定楼”、“黄素石楼”,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系黄素、黄堂官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的。楼高9.4米,长、宽各20.8米,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楼内构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共108间正辅房屋,连庭院总长75.1米,宽73.5米,占地约5400平方米。总体结构主次有别,统率有序,恢宏壮观,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五、虎岩寺“伏虎胜境”
从福厦公路涂岭车站东南行约五华里,有位于昆仑山南的伏虎岩,俗称虎岩山,山腰有虎岩寺。在群山环抱中,古刹亭台,峭岩怪石,清泉幽洞,古木修篁……伏虎岩四时胜景迷人——它冬时翠色不褪,夏日暑热尽消,春至鸟语花香,秋来水秀山明,说不尽的诗情画意。明朝黄幼嘉有诗赞颂伏虎岩:“山开疑有月,树隐半为云”,恰如其分地点明伏虎岩的特色。
六、惠屿岛
惠屿(俗称“横屿”),是横亘在湄洲湾中的一座岛屿,也是少有的海岛行政村之一。从北面的莆田秀屿或砾屿上看来,它活脱脱是一条蹦出水面的大龙虾。岛的最北端,临海处的山势成“W”状,两侧突出于海面的半弧形山脊,俨然是龙虾的两条前足(最北端的虾足上立着一座大型灯塔);中间凹陷处的山丘酷似虾头,虾头上裸露出两块天然巨石,恰好点成了虾目。虾身蠕蜒至最南端的“南尾”,就更象是虾尾了。龙虾张口举爪,雄踞在湄洲湾的要冲之处。过去,陆路不畅而水路交通发达,这龙虾扼三县(莆仙惠)水路咽喉,曾是海盗盘踞和出没的地方。直至清代中叶,肖厝村人才移居此地,世代过着饮风枕浪的讨海人生活。而今,它静静俯卧,迎送着频繁来往的船只。
泉州有哪些寺庙?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经国务院批准,泉州是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泉州自唐朝以来就有“泉南佛国”之誉,朱熹对泉州更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誉。烧香拜佛对于每个泉州人来说,是从小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的事了。在泉州大大小小的寺庙星罗棋布,在此我仅介绍相对出名的一些寺庙供大家参考下。
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
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
规模雄伟,气势恢宏
福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泉州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来还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开元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全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0米。泉州开元寺布局严谨,建筑宏伟,仅房舍就有500余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戒坛、藏经阁、水陆寺、檀越祠、准提禅林。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关岳庙
昔多祠庙,兴废无常
哪座庙宇香火最旺?
泉州市区的朋友一定会告诉你
“关帝庙!”
(指泉郡通淮关岳庙)
泉州通淮关岳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0多年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也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长期以来香火兴盛,民间信徒众多。
泉州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古泉州城中心,庙学合一
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
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
泉州府文庙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泉州市重要文化古迹之一
泉州少林寺
南少林寺,即泉州少林寺,全称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是相对于河南的少林寺而言,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之发源地,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历史上的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共有十三进落,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少林寺的一小部分。199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
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庙宇
妈祖原名林默娘, 北宋湄洲岛民女
因预知天象、泅水救难、驱瘟除病
殁后被奉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
庙址坐北朝南
整体建筑由山门、正殿、寝殿等组成
是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
年代最古老的妈祖庙宇
具有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
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泉州崇福寺
泉州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有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崇福寺“镇山三宝”。大洪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崇福寺坐西向东,方圆约15亩,现存大殿及后殿,系清末重修,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
元妙观
元妙观
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
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
是泉州历史最悠久古老的寺庙
有接近2000年的历史
庙内主要供奉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及道教正统神
因人们尊称玉皇大帝为“天公”
故元妙观又俗称“天公观”
清净寺
清净寺又名麒麟寺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它带着独特异域气息
与周边房屋风格大不相同
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年间
寺门是用花岗岩和辉绿岩堆砌而成
拱顶呈桃尖形,极富阿拉伯特色
整个建筑看上去简洁庄重,充满异域风情
清水禅寺
蓬莱佛国,清水禅寺
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
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面临深壑
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
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
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处
泉州宿燕寺
宿燕寺位于紫帽山东面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宿燕寺是在宋代海岸寺废墟上建造的,坐北朝南,前案峰峦连绵,后背山峦围护,地形似“燕子归巢”,故名。山巅有老子骑青牛景象。近几年经过改建扩建,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及两廊,附有4个亭、莲花池及花园、功德堂赠药处等,景观一新。闽南气候宜人,老君山上林木葱郁,花香鸟语,梵刹经声,发人遐思。宿燕寺已成为泉州郊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草庵
草庵是国内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
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
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
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
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
到明初,朱元璋嫌其教名上逼国号
遂驱逐信徒、毁坏寺院,摩尼教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
泉州草庵摩尼教寺成为仅存的珍贵史迹
仙公山
仙公山,山体硕大巍伟,岩崖陡立
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登上仙公山,寻道揽胜,乘坐缆车,极目江天
那秀美风光和绝顶凌空,置身天外
让人如临仙境,心旷神怡而流连忘返
仙公山以“灵、奇、秀、险”为特色
素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
山间径曲林幽,山巅云雾缭绕
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历史传说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
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之称,民间信仰文化丰富,被称为“泉南佛国”。当然除了以上的寺庙之外,泉州还有很多寺庙,这边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到泉州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哦...
福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福州欢迎你。福州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2年的闽越王时期,唐朝时开始用福州这个名字,又因为城中遍种榕树,别名榕城。福州可说是四季如春,寒冷的天气不过一两个月而已,所以,关于福州的旅行,可以说走就走。那么,福州有什么风景名胜呢?先从一条文化古街走起吧。
一、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时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徜徉在幽深的坊间巷里,人们沉醉于“明清建筑”雕梁画栋的精美绝伦,惊叹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 还有冰心、林徽因、郁达夫、邓拓等名人也出自三坊七巷。“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有关。
三坊七巷是中国坊巷的活化石。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
福州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林则徐了,别忘了林则徐纪念馆。
二、上下杭,老仓山
三坊七巷古来就是士大夫和贵族的聚居地,在近代更是谱写了一段华丽的篇章。于我普通人,终有难以逾越的距离。那么,闽江两岸的台江、仓山才是福州人的寻常生活,这里有福州城的过往沧桑,沉淀的繁华,更是当代宜居之城的美好安逸写照。鸦片战争之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率先被动的走向世界,仓山也就成了外国领事馆聚集区,至今在仓山还保留着许多的老洋楼,有人说过,这是比鼓浪屿更有风情的一片老城区。
在幽静起伏的小巷之中,银杏叶落时,石厝教堂就成了福州最美的地方。
漫步老仓山,福州的旧时光
三、福州城内的三山两塔
三山,指的市区的于山、乌山、屏山,两塔是说位于于山的白塔和乌山的乌塔,这是老福州的标志。
于山上有众多名人的纪念堂,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祠堂、郁达夫纪念馆,等等,都值得一去
乌山上最著名的是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每年春天,乌山上还会举办花展,而屏山最著名的建筑是镇海楼了,据说镇海楼建成以后,台风对福州就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
四、鼓岭
避暑胜地,鼓岭。1886年由西方传教士开辟,距福州市中心约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吸引了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1935年时,这里拥有200多幢风格各异的避暑别墅,还有教堂、医院、网球场、游泳池、万国公益社等公共建筑。三十年代郁达夫曾到此避暑。
天气好时,在鼓岭,看看到及时公里以外的东海日出。
五、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公园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被人称为"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
"福州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六、福州森林公园
大家都知道武大的樱花漂亮,却不只福州森林公园樱花园的美。每年春节期间,樱花烂漫,吸引了全城目光。
1月初以来,福州森林公园樱花园每天都架着一排排的长枪大炮,一拨又一拨的鸟类摄影爱好者聚集在这里,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抓拍叉尾太阳鸟悬停瞬间的动感之美。这些摄影爱好者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十几个省份和地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北京、香港、上海、江苏、湖南、辽宁等。
至于城外风景名胜就更多了,有山有水,可以满足你上山下海的需求。
永泰云顶
五莲山九仙山哪里更好看?
五莲山好,
九仙本身就属于五莲山,九仙山景点相隔太远做车看没意思,步行太累,五莲山风景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国家AAAA级旅游区。由五莲山、九仙山两大风景区组成,位于鲁东南沿海城市日照五莲县东南,东邻避暑胜地青岛市130公里,南距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25公里,西接“亚洲银杏王”驻地莒县,北距世界风筝都潍坊市110公里,西与亚洲银杏王浮来山风景区相毗邻,五莲境内有204、206国道纵贯东西,交通便捷。2013年6月,五莲山旅游风景区正式获批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标志着五莲山风景区的发展由观光型向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转变,对于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你的家乡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我认为
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直管市,具有省辖市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 定州是中山古都,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 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位于京津冀经济区,是京津冀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培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定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铁路
定州东站
定州市内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朔黄铁路,形成两纵一横双十字交叉格局。
定州现有火车站:定州东站、定州站、定州西站、东亭站。
公路
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纵贯定州市南北,省道定龙线横穿定州市东西,定魏线横贯定州市南北。
航空
2012年1月19日,石家庄机场定州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1月30日,定州至石家庄机场往返班车开通,每天5班。另外,可乘坐定州高铁15分钟到石家庄机场高铁站。
景点有1.定州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河北民间将沧州铁狮子与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河北三宝”。著名的景点有壁龛、泥塑等。
2.定州文庙: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刀枪街,建筑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是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主要建筑包括中院的大成殿、东庑、西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东院的崇圣祠、魁星阁,西院的明伦堂、大门、仪门,南院为节孝祠。
3.定州贡院: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民间称为考棚。现保存有中轴线上文场部分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
4.定州博物馆: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南侧,占地面积55亩,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陈展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二级三级珍贵文物965件,文物数量居全国县(市)级博物馆首位。
定州博物馆建成于2015年底,2016年底陈列布展完毕。目前陈列有《畿南文献》《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故乡之星》六个基本陈列,陈展面积达7000平方米。
在建筑风格上,定州博物馆序厅由主题雕塑由石雕和锻铜浮雕共同构成,墙体面宽八米、高约十米,以仿汉代原石垒砌而成,主体墙中部是宽约六米、高约九米的锻铜浮雕,它是定州历史文化的典型标志,同时也是博物馆陈列的总标题,走进定州博物馆你会近距离了解定州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定州博物馆其外部整体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建筑元素融入其中,庄重大气,颇具历史底蕴,其馆藏文物涵盖以汉为主的陶、瓷、玉、石、金、银、铜、骨、木等,对研究古中山文化和千年古县定州历史风貌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