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神修改器,看过水浒的都知道李逵杀完敌连老百姓都杀?
我是老何,我来说吧!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也是梁山勇猛无比的黑旋风!
在小说中,李逵的形象被描绘为一个勇猛无比、豪爽直率的好汉,他的武艺高强,爱用板斧开颅,挡在他面前的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兵,都要砍杀!
有一次杀的兴起,连自己人都杀!他是宋江的超级粉丝,为人忠诚义气,深得梁山好汉的敬重和信任。
然而,在小说中,李逵也有过一些行为让人不齿的地方。比如,在梁山起义之前,他曾经因为一点小事而杀了一个无辜的百姓,这个事件让他一度被梁山好汉排斥。此外,在梁山起义之后,他也曾经因为一些私人恩怨而杀了一些无辜的人。
从这些事件来看,李逵的确有过一些行为不太符合正义和道德的地方。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他定义为一个坏人。在《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的,他既有着勇猛无比的一面,也有着一些不太光彩的一面。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他的形象,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汉或者坏人的范畴。
总的来说,李逵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和魅力的人物,他的形象在《水浒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他有过一些不太光彩的行为,但是他的勇猛和忠诚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水浒传》这部小说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在古代社会,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秩序混乱,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人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李逵在杀死那个百姓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或者是因为他觉得那个百姓对他不敬,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李逵在梁山起义之后的行为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在梁山起义之后,李逵成为了梁山好汉中的一员,他为梁山的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虽然他有过一些私人恩怨,但是他的行为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维护梁山的利益。在这个时代,梁山好汉是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他们需要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逵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李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既有着勇猛无比的一面,也有着一些不太光彩的一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定义为好汉或者坏人,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他的形象。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水浒传》这部小说的背景和时代背景,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价值观来评判古代人物的行为。
全世界庆祝日本投降?
二战时期的朝鲜人口变化
首先关于这个问题中“数万韩国人自杀的观点”,显然属于谣言——二战时期朝鲜的总人口才2000多万,数万人自杀就意味着100个人里有1个人以上自杀,就连日本本土的国民都没有这么死忠。
透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题主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二战时期,日本在朝鲜进行的奴化教育非常成功,甚至使不少朝鲜人对日本产生了国家认同感。这同样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轻易被奴化,尽管也会有背叛的叛徒,但整体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感不会被磨灭。
下面,我们来分两步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
朝鲜籍日本兵
首先,二战中的确有朝鲜人投靠日本人,甚至于为虎作伥曾经在网络上流传过一些关于朝鲜籍侵华日军的传说,甚至有说法称大量朝鲜人参与了南京大屠杀,这又是一个混淆视听的谣言,只不过确实由朝鲜籍日军这一事实篡改而来。
在中国,关于抗战时期的老故事里,口口相传过凶狠残暴的“二鬼子”,指的就是同为被侵略者,却反到中国境内作威作福的一些朝鲜籍日本兵。
朝鲜被并入日本后的地图
而说起这些朝鲜籍日本兵,就不得不提日本在朝鲜的统治模式。1910年日本宣布“朝日合并”后,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此时朝鲜的青壮年只是被日本当做劳工,并没有资格参军。直到1938年,日本的兵源越来越紧张,才开始从朝鲜征集志愿兵。即便如此,起初也只是针对小学毕业、受过多年日本奴化教育的17岁青年。
1938-1943年,朝鲜籍日本兵数量
1938年4月,第一批朝鲜籍志愿兵经过训练后毕业,200步兵、100辎重兵、100高炮兵加入到朝鲜军序列中。
1939年开始,日军又在朝鲜京畿道开设专门的军事训练场所,经过训练后即可以志愿兵身份加入日本正规军中。朝鲜籍日军的首选去处,是当时日军驻屯在朝鲜的朝鲜军,下属有第19、20两个师团,到1943年时分别有朝鲜籍士兵4285人、3970人。
此外,由于开垦满洲的需要,不少朝鲜人被迫迁入满洲。关东军通过伪满学校招考了部分朝鲜人,他们有机会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毕业后直接称为校尉级军官——朴正熙就是其中一员。
朴正熙曾以高木正雄的名字在日军中担任军官
但即便如此,1943年之前,真正以志愿兵身份加入日军的朝鲜人总共也不过14700人。从1943年8月1日起,日本在朝鲜和台湾同时施行强制征兵,并将朝鲜的罗南、平壤、京城、大邱、光州设为师团管区,隶属于朝鲜军司令板垣征四郎和朝鲜总督小矶国昭。
直至1945年,日军向中国、菲律宾、国内等各地派驻的朝鲜籍士兵,大约有11万人。但是这种强制征兵显然是很难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他们在战场上往往也会被当成炮灰,要说这些人为日本投降而自杀,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朝鲜王公——李键
不过当时在日军中,确实有一些朝鲜籍军官,他们也算颇受日本人信任和重用,对日本确实有一定的认同感。前文所说的朴正熙就是其一,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朝鲜王公贵族——李键。
李键是大韩帝国义亲王李堈的长子、朝鲜高宗的长孙,不满周岁时就赶上了朝日合并。所以,明明是朝鲜王室之后,他的父亲也曾是朝鲜独立运动家,李键却从小就缺乏对朝鲜的认同。当时韩国的王公贵族都被接到了日本本土,成为日本皇室的一部分,李键从小就接受完整的日本教育,他后来甚至回忆说 ,“我到底是朝鲜人还是日本人,连这点都弄不清楚。”
陆军大学
按照日本皇室的规矩,成人后必须到军队服役,李键此时作为日本皇室一员,也必须遵守。之后李键历经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成为陆军大学历史上仅有的4名朝鲜籍毕业生之一。
二战期间,李键曾担任华北方面军作战参谋的职务。虽然他当时的军衔只有少佐,但作为一个军的作战参谋,他甚至连“五号作战计划”这样级别的军事秘密都可以参与,足见日本人对他丝毫不见外。
然而像朴正熙、李键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是他们,在日本失败后也没有选择自杀。据说李键在日本投降后,感到非常痛苦,既为朝鲜独立而高兴,又对天皇无比忠臣,甚至请求贬自己为平民——说来说去也就是耍耍嘴皮子,全然没有自杀的念头。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其次,更多的朝鲜人用各种方式积极抗日相比于那些被奴化教育洗脑的朝鲜上层人士和懵懂少年,更多的朝鲜人在国土沦陷后选择了抗争。
由于朝鲜半岛上日本人的势力太强大,不少朝鲜人都来到了中国大陆,长期坚持独立运动。1919年在上海成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就是韩国独立运动的一个”圣殿“。
而独立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刺杀日军高官。早在1909年,就曾有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后来不断有朝鲜义士前赴后继。
朝鲜义士尹奉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不久,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在虹口公园庆祝天长节,被尹奉吉投掷的炸弹当场炸死。同时在场的还有三个,后来的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炸断一条腿,后来的外务大臣——重光葵炸断一条腿,后来的海军大将野村吉三郎炸瞎一只眼。
在中国抗战的朝鲜人士
此外,还有大量的朝鲜人士积极投身到中国的抗战战场中,他们中甚至有人进入黄埔军校学习。还有不少在东北组建了义勇军,积极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
武亭
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武亭,他不仅在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曾走完长征两万五千里,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战斗了二十多年。
可见更多的朝鲜人民还是选择了不屈和抗争,和全东亚被侵略的人民一起,共同打击法西斯侵略者。
朝鲜义勇军口号
结语毛主席曾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灿烂的五星红旗上,染有朝鲜革命烈士的鲜血。”,这既是对朝鲜族同胞们的赞誉,也是对那些朝鲜籍战友的赞誉。
不能仅仅因为二战中出现了一些朝鲜籍的日军,就认为朝鲜被日本彻底奴化,甚至产生一种“日本统治也不错”的荒谬错觉,侵略者的本质从来都是一样的。
历史上有哪些如同神一般存在的人物?
古代的历史名人很多,但能称得上神人的也只有三个,这三个人分别是老子、鬼谷子、王莽,其中老子还曾经指点过孔子,孔子尊称老子为老师,可见老子的学问要大于孔子。现在过去几千年,老子创立的道教依然存在,老子的学生遍天下。
学识渊博的老子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两个人都致力于学习,孔子创立的儒教讲究修学修身,而老子创立了道教讲究顺应天道。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只要掌握了天地万物的规律,那么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一旦违背这个运行规律发展将会受阻,而且老子还提出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极致,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后来这句话被总结成了一句成语叫做物极必反。
老子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受到了许多统治者的欢迎,老子对功名利禄并没有什么兴趣,多次被邀请,却始终没有出山,面是专心传道。后来老子成立了道教,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
老子的学问有多大?
当年孔子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向老子请教并且称呼老子为老师,有一次二人来到山中对坐,孔子向老子提了许多问题,老子都一一对答。孔子看到老子学识这样渊博于是自称老二,意思就是学问不如老子,也就有了后来孔老二的称呼。
但是老子虽然学问大,却是一个看淡功名利禄的人,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一心想归隐山林,于是独自一个人骑着牛要出函谷关。当时守关的人叫尹喜,对老子非常崇拜,想让他留下一些著作然后再出关,老子用了几天时间就留下了一本著作,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道德经》。谁也没有想到老子用几天写出来的这本著作直到今天还在传播,由此可见老子学问之大。
这本书是道家学派最权威的经典著作,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万物,被后世尊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也被称为万经之王。
未曾露面的鬼谷子鬼谷子因其隐居的山谷叫做鬼谷而得名,鬼谷子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就是世人从来没有看过他的真面目,除了鬼谷子收的徒弟看过他的面目,史书上对他的长相没有记载,也增添了他的神秘性。
传说他会占卜能算命,而且算得特别准,他为自己的两个徒弟算命,一个是孙膑,一个是庞涓。他对庞娟说,当你遇到羊的时候就会有荣华富贵,当你遇到树的时候就会有杀身之祸。后来庞涓下山,统治者做羊肉款待他,果然不久后他就获得了荣华富贵,后来在马陵道时被树挡住了去路,然后就被乱箭射死,这也正应了鬼谷子的预言。
鬼谷子的才能从他教的徒弟就能看出来,我们都知道名师出高徒,鬼谷子教出的4个徒弟,在历史上都是大人物。
除了刚才我们说的孙膑和庞涓,下山之后庞涓到了魏国展示了自己的才能。魏王看到庞涓非常高兴于是委以重任,后来庞涓当上了魏国的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而孙膑在齐国也做起了军师,也指挥起了千军万马。两个徒弟都成了战国时期两大强国的中流砥柱。
而鬼谷子的另外还有两个徒弟,苏秦、张仪更是搅乱了战国的一池春水。苏秦下山之后,在6个国家游说,鼓励6个国家联合起来来对抗强大的秦国。在他的游说之下,6个国家的君主都心动了决定联合,于是都对苏秦委以重任,六国挂相,一时风光无双。
而张仪和苏秦正好相反,张仪认为6个国家想要和平,就只能屈尊于强大的秦国。于是他就游走秦国和其他的六国,劝六国的君主屈尊于秦国,而屈尊的条件就是秦国不去攻打6国。在张仪的劝说之下,有一些国家的君主为之所动,后来果然中计被秦国攻打丢失了城池。
在战国时代,一个人能培养出4个军事家,可见鬼谷子的才能。这4个人在甚至左右着七国的命运。
尽管鬼谷子一直不肯出山,但是前去邀请他出出的人却是络绎不断,而鬼谷子一直闲云野鹤般隐居山中,鬼谷子的独来独往也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有人说他是天生奇才,从小就掌握天地万物的奥秘,更有人说他是一个穿越者因为看过历史书,所以知道历史的走向。
尽管没人知道鬼谷子的到底生于何年,死于何年,但千年以为自称鬼谷派弟子的人却不计其数,而他的代表作《鬼谷子》更是被世人所追崇。
疑似穿越者的王莽最后我们来说下王莽,在史书上记载王莽属于一个大奸臣,因为他篡夺了皇位属于乱臣贼子。但是仔细分析这个人,他有许多神秘的地方,他的神秘让当时许多人不理解,即便是到了现代我们也很难理解当年王莽怎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就拿王莽的爱好来说,他喜欢发明创造,平时自己要画一些设计图。在古代还没有现代科技,更没有设计师一说,王莽就拿起了毛笔画起了图纸,很有点现代设计师的味道。
而且他还设计出了一些东西和现代的一些发明非常相似,其中他设计了一种类似于现代游标卡尺的东西。我们知道这种游标卡尺是用来精确测量的,而且是近代才发明出来的,而在汉代的王莽就已经能制作游标卡尺了。
除了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发明之外,王莽的想法也和古人格格不入,王莽篡夺皇位之后立刻进行改革,想要废除奴隶制,宣扬人人平等。
要知道在古代等级是非常森严的,宣传人人平等,让所有人不理解。最早宣传人人平等的国家是法国,后来传到了美国才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人人平等,王莽追求人人平等的观点和现代人极其相似。
在他的改革之下,许多奴隶获得了解放而且还分到了土地。他还对古代的钱庄也就是银行进行了改革,改革之后的钱庄可以贷款,人们可以在钱庄贷款然后用来做生意。
在当时这种借贷行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要知道这种贷款金融体系是在美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除了追求人人平等,鼓励百姓贷款,王莽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发行债券。
百姓购买债券之后国家就有钱然后去做一些大项目,他的这个观点实在是太超前,所以很多人认为王莽可能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的,要不然他又是如何发明游标卡尺,进行奴隶解放、土地改革、发行债券的呢?
可惜的是王莽这样超前的想法在当时没有人支持,即便是当时的奴隶,也憎恨王莽。因为王莽虽然解放了他们,但是奴隶们没有技术不懂耕种,一旦离开以前工作的地方连饭碗都没了。所以在王莽推行新政不久后刘秀就开始起兵造反,后来天下人响应。没过多久,王莽的政权就结束了。
这三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传奇一样的存在,其智慧超乎常人,无论是越脱尘世的老子,还是学生满天下的鬼谷子,亦或是穿越者王莽,他们的著作、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权力的游戏艾莉亚怎么模仿声音和体型?
果然被发现了吗hhhh
虽然一直喜欢权游,但是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这么优秀的美剧,仍然有它自己的BUG存在
而艾莉亚化身老弗雷这一段的剧情,在我看来就属于其中之一(其他的有机会再说)
电视剧中只是简单的用一张面具解释了艾莉亚神乎其神的模仿,但我们都看得出来,艾莉亚的模仿不仅仅在于容貌,就连体型、声音、习惯都跟老弗雷一模一样,这可不是一张面具就能解释的清的
所以关于这个疑问现在有两种可能
其一,就像我前面所说,这就是电视剧的一个小BUG虽然不合情理,但却无伤大雅,只要不深究还是看的蛮爽的。
而且这说不定是艾莉亚从无面者那学到的易容术格外高超呢?
其二,这是属于无面者的“超能力”我们以前就说过,《权力的游戏》虽然是以中世纪的欧洲历史为背景,但却是一个魔法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翱翔九天的巨龙,也有非人非鬼的异鬼大军,甚至人死之后还能用魔法使其死而复生,所以无面者有点超出常人想象的魔法也不算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
况且本来就有这样的传说
无面者侍奉的神被称为千面之神,但谁都知道那其实就是死神,而因为侍奉死神,所以无面者得到了神的赐福,也就是可以随意更改自己的容貌,并且在戴上要更改的那个人的面皮之后,不仅容貌跟那人别无二致,就连身形、声音都会完全一样,除了灵魂,就相当于换了一个全新的身体
所以艾莉亚变身老弗雷的事情也就有了解释
这就是身为无面者的一项神奇的能力,艾莉亚只是用这项能力“变身”成了老弗雷
总之这两种可能性大家想要信哪种都可以,毕竟无论是哪种,都不影响剧的观看,那何必非要较真呢?
撰文/梅姨说电影喜欢就关注梅姨,严禁抄袭,已维权。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杨秀清是广西桂平紫荆山平在村人,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他由伯父抚养成人后,以烧炭为业,生活异常艰辛。正在紫荆山一带宣扬拜上帝教的广东花县人冯云山注意到了他,在频繁的接触后,认为敢作敢当的他是可造之材。在冯云山的撺掇鼓动下,杨秀清信奉并加入了拜上帝会,而且四出活动,积极串联,带动许多人加入了拜上帝教。
杨秀清本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不知何故,他却有天赋军事、组织才能,在太平天国起事早期,他谋勇兼具,指挥有方,屡立战功,逐渐坐上了太平天国第二把交椅,成了仅次于天王洪秀权的天国二号人物。
洪秀全永安封王时,规定东王杨秀清以下诸王都要受其节制。到清咸丰六年(1856年)时,太平天国早已不是五年前金田暴动时四处流窜的“游匪“了,不仅人数由最初起事时的几千人发展至百余万,而且在繁华富庶的六朝古都南京(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立了真正的农民政权,有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领导机构。在军事上,太平军屡挫清军,已经牢固的掌控着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区域,并且先后摧毁了清军在天京周围构筑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基本解除了清军集结重兵围困天京长达三年之久的严重军事威胁。
正当太平天国度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事业如日中天,开始逐步实现自己当初制定的宏伟蓝图时,天王洪秀全却显得异常烦躁、寝食不安。
太平天国近期屡获大胜,但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给这位天国缔造者带来更多的喜悦与欣慰,相反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却时不时困扰着他。
洪秀全已经清楚地看出,随着天国事业一步步做强做大,表面看似鲜花著锦、烈火烹油,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天国由弱变强,自己昔日毋庸置疑的尊严与威权也开始一点点丧失。不少将领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把自己当作上帝的化身,无条件的听从自己的号令了。而东王杨秀清自恃有功,开始擅权跋扈。当初在紫荆山传教时,狡黠的杨秀清借冯云山被官府抓捕之机窃取代天父传言的特殊地位 。这权力本是天王独享的特权。当时冯云山突然被逮捕,洪本人远在广东老家,杨企图以宣称天父下凡、附身等鬼把戏传言来安定人心,以团聚因群龙无首而惶恐不安的拜上帝会众,先稳住人心,再想法营救冯云山,这本无可厚非,也算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
后来,杨秀清被封东王,权力越来越大,竟开始觊觎天王尊位,还屡屡借天父传言侵逼天王。
史载,就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那年冬天,天王因事责罚女官,不知为何触怒了杨秀清。他再次装神弄鬼,假借天父下凡附体,不仅狠狠地责骂了洪天王,还要狠打其四十大棍。以天王为杖责对象,还假以天父下凡的名义,这是自金田起义以来的首次。 当时在场的还有北王韦昌辉、顶天侯秦日纲等天国要人。洪秀全好歹也是天国第一人,却当众受此奇耻大辱,羞愧、尴尬、恼怒、仇恨之情可想而知。杨秀清不依不饶,洪天王只得忍辱接受了责罚。
虽然事后杨秀清主动找天王道歉,请求天王原谅,但看得出他仍旧居心叵测,想取代天王。
这事过去还不到三年,杨秀清又假借天父下凡,把洪天王召到东王府。
杨秀清借天父之口诘问道 :“东王与你皆为我子,东王有大功,何止称九千岁”?
洪答:“东王打江山,也当是万岁”。
杨问:“东王世子(杨秀清之子)岂止是千岁”?
洪答:“东王既为万岁,世子也是万岁,世世代代皆是万岁”。
杨秀清闻言大喜,装模作样道:“好,我回天矣”。
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附体,以天父名义逼天王封其为“万岁”,洪秀全自诩天父赤子,又怎敢忤逆“天意”,只得违心答应。
杨秀清屡次催逼,洪秀全敷衍说下个月即1856年9月23日庆祝东王寿辰时正式举行封典大礼,但是可忍孰不可忍?!假如真的封东王为“万岁”,俺洪天王的权力、威望、颜面何在?大约就在那段时间,洪秀全已经在策划除杨了。
说杨秀清野心勃勃、专权跋扈,其实一点也没冤枉他。
在太平天国多如牛毛的诸王中,东王杨秀清的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其职责是协助天王管理天国的军政大事。定都天京后,洪秀全耽于享乐,开始深居在天王宫中,足不出户,轻易不与人见面,朝政大事都委决于东王。因为天王不管事,杨秀清的权力地位迅速扩大,掌握了天国绝大部分的军政实权,遂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所谓“东府集团”。
东王府实际上已经成为天国的国务管理机关,府内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管理六部的尚书,俨然已经成为分管天国各个部门的主官。中央、地方各级官员除奏谢恩赏须直达天王外,其余的军政大事都必须先呈报东王,由东王裁决,然后才上达天王。
杨秀清虽然有军事才干,也取得过许多胜利,立过赫赫战功,对天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杨却过分夸大了自己所起的作用,随着身边阿谀奉承的赞歌此起彼伏,他个人的权力欲望开始恶性膨胀,不仅骄傲自大,而且专横跋扈一日甚似一日。他和天王貌合神离,渐行渐远,并处心积虑地架空洪,企图取而代之,夺取天国的最高权位。洪秀全岂甘坐以待毙,他也在暗中积极策划,调兵遣将,最终酿成了惨绝人寰的“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举起屠刀,将东王杨秀清和东府数万精锐被屠戮一空,翼王石达开含恨率数十万大军走向了分裂之路,在达到巅峰后,太平天国因最高领导层内讧无可挽回的走向了彻底衰亡之路......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