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潘兴,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现如今的美国早已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了,而美国的所作所为对于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影响是极大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影响一俄罗斯重新面临美国的导弹威胁,未来与美国的摩擦矛盾将会增大。在上世纪的美苏冷战后期,因为美苏两国深感两国庞大的中程导弹数量对于双方来说威胁巨大的。所以冷战后期两国就签订了著名的《中导条约》来削减两国的中程导弹数量,从而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也因为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得世界各国都松了一口气,笼罩在世界各国的核武器终于减弱了一些。
而美苏两国矛盾和摩擦也少了许多。然而数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逐步增加中程导弹的数量,无疑会使得俄罗斯与美国的不信任感扩大。而为了应对美国的威胁,俄罗斯也会大概率重新启动或者大规模增加其中程导弹的部署计划,届时美俄两国的矛盾和摩擦将会增加,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可见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对于美俄两国来说有多大的影响。
影响二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未来将会部署中程导弹在欧洲,美俄或俄欧双方未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增加。在之前,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就表明,将会重新部署中程导弹在其欧洲盟友边境内,相当于是把导弹部署在俄罗斯的家门口。这对于一向与美国不和且处处忌惮美国的俄罗斯来说,这无疑是挑衅也是威胁,所以未来俄罗斯大概率会针锋相对的扩大中程导弹在边境的部署。这样的情况下,双方未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美俄双方大规模启动中程导弹无疑会加剧世界各国的军备竞赛,毕竟美俄这般做法,无疑是把欧洲各国都推到危险的境地。而为了自保,欧洲各国自然也会相应的增加军费投入购买更多先进的军事武器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
影响三美俄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极有可能加剧世界各国的恐慌,世界局势很有可能面临当初的冷战情况。对于美俄两国来说,既然已经退出了《中导条约》,那么信任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导弹规模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而美国大规模的在世界各地部署其中程导弹,无疑会加剧各国的恐慌,毕竟谁也不晓得美国是否会针对和威胁自己。而如果是美俄发生矛盾从而引发战争,那么各国自然也不可能避免。所以这就使得世界部分国家极有可能面临站队的问题,如现如今欧洲部分国家就选择以美国马首是瞻,美俄双方的对抗也越来越激烈,虽然不会像当年美苏冷战那般,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结语:美俄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意味着世界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美国扩大导弹部署计划也会增加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各国也将恐慌不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为什么一些航母不能直接使用钻地导弹击穿?
对付航空母舰的难点根本不在用什么弹去打,而是如何发现航母打击群并想办法突破打击群护卫力量。没有强大的战略预警网络和完善的打击体系就根本没有资格谈对航空母舰的摧毁,包括中俄在内的国家都不敢说自己有能力100%突破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更不要说一些小国家了。
我看到有朋友提到过美国用25天才炸沉“美国”号航空母舰,所以得出“美国航母太过坚固,钻地弹也很难破坏美国航母”的结论。其实要我说,这个推定和结论真是可笑至极。首先,美国对CV-66“美国”号的25天打击测试并不是花了25天才把它击沉,这25天当中美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每次爆破和打击之后都要详细的对安装在航空母舰上传感器和其他记录仪的数据进行记录,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爆破和记录。整个破坏和实验分析一共持续了25天而非一刻不停的炸了25天才沉没,如果美国仅仅为了击沉这艘航母那么绝对撑不过48小时。下图为“美国”号航空母舰的遗照
其次,想让航空母舰完蛋有很多种办法,一定要完全击沉吗?只要让其失去战斗力即可而非一定要将其送入海底,甚至一个铁炸弹将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破坏就可以了,或者一颗铁炸弹将舰桥摧毁等等方式,只要存在一个那么航空母舰即失去战斗力,退出战斗。所以“美国”号实验不能得出“美国航母炸25天才沉没、美国航母坚不可摧”的结论。下图为美国海军“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1967年7月29日甲板事故,因为舰载机弹药意外点火导致一些后续问题使飞行甲板被炸出数个大洞,最终被迫撤出越南战场进行大修,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打击航母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发现航母并突破其战斗群而非用什么弹去打,上面的“福莱斯特”号事故的起源仅仅是1枚A-4攻击机挂载的“祖尼”火箭弹。下图是苏联的US-A雷达海洋侦察卫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为了对付美国庞大的航空母舰群建立了以US-A雷达海洋侦察卫星系统和US-P电子情报型海洋侦查卫星和电子情报系统对海上目标进行侦查和跟踪,天基卫星提供目标初始参数之后还要依靠Tu-95RTS侦察机和Ka-25RTS直升机对航空母舰战斗群进行动态跟踪和末端制导。
然而效果呢?下图就是天基卫星照射到的航空母舰,如果不放大只是微不足道的像素点。要知道太平洋面积是1.8亿平方公里,大西洋面积7600万平方公里,如果事先没有准确情报即便靠高分辨率卫星也难以短时间内准确捕捉到航空母舰,因为实在是太小了,就好比1公里外发现并分清楚蚊子的“公母”一样。
其次就是突破航空母舰打击群的防御系统,因为航空母舰不是独来独往的,他的行动都是基于整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下图是“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早期的防御体系,外层防御圈达到400公里以上,空中有E-2预警机的不断监视,而外侧“宙斯盾”舰的对空监控能力也在300公里以上。而整个打击群的防御能力除了F-18“大黄蜂”战斗机500公里外的拦截之外,4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就可以携带超过300枚防空导弹,射程由180公里到10公里,形成多层的防空网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飞临航空母舰头顶并成功将精确制导弹药投下去,或者距离航母一定距离发射反舰导弹,其实很大概率在半道就被摧毁。
当然,现在流行一种叫“反舰弹道导弹”的武器,从分类上讲这就是弹道导弹,利用弹道导弹的速度特性突破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反导网络并成功对航空母舰实施打击。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展过R-27K反舰弹道导弹,但是效果一般,除了需要上述我们提到的US-A和US-P卫星支持外,导弹本身的精度也是问题,很大程度要靠核战斗部弥补这个问题。随后推出的DF系列反舰弹道导弹技术上有很大的突破,突防成功率和打击能力上不容置疑。下图就是苏联的R-27K,还可以用潜艇发射
但是还是回到开始的问题,其实打击方式有太多太多了,不要说钻地弹,哪怕你用10枚常规航弹都可以让航母丧失战斗力。如果连发现航空母舰这一点都做不到何来打击呢?如果没有能力突防何来打击呢?打击方式永远不是问题。
学什么技能?
兄弟连
然后车长 灯泡 维修 鹰眼
炮手 平稳射击 维修 致命(或者复仇之眼)
驾驶员 快速转向 维修 油箱保养
装填手 弹药规整 维修和隐蔽(或者破釜沉舟 维修)
通信员 态势感知 维修 隐蔽(或者 信号增强)
坦克世界不买10级人民币坦克?
首先我个人认为坦克世界这个游戏不是普通的竞技类游戏,它主打的体验过程是团队协作的磨合,不是说我只要花了钱有了最好级别的车就可以狂虐对手或者能够保持胜率。
其次这个游戏我个人认为对人民币玩家和非人民币玩家的平衡还是做的很好的,在这个游戏里取得胜利的关键是玩家的个人游戏技巧和经验,然后团队的协作也很重要,这些是拿钱买不到了。人民币玩家可以用购买的办法来快速的把坦克升到高级,可是同样你的分房也跟着到了高级房,里面都是跟你差不多一个级别的坦克,你的个体装备还是没有优势。
而且这个游戏中从低级到高级的同系车大部分都是相似技巧的,甚至有些车辆的特点,长项,在队伍中的作用都是相似的,你没有从低阶练习过,用购买的办法突然升到高阶,会发现从对车辆数据的了解到游戏中的战术应用你都不熟悉,更谈不上队友间的配合了。
坦克世界是个比较复杂的游戏,尤其吸引一些军事爱好者,这个游戏玩起来需要很大的耐心,自己从低级车慢慢升级到高级车的体验是个相当磨练性子的过程,我建议还是自己从低级慢慢升上去比较好。
当然使用人民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这个游戏中各系的战车都有相应的配件和装备,都是可以起到不错的辅助作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购买安装上!既可以提升游戏的乐趣还不影响对各级车辆的体验!
坦克世界顶级中坦中哪个比较好求推荐?
有分房保护的车……中坦和重坦中有分房保护的八级车就剩下4个了
-6,S系主流重坦,穿深有点捉急其他数据都不错,如果会打弱点的话是辆好车。
kv5,S系kv系列重坦克,有六个成员,速度不快弱点明显穿深明显放弃治疗。
超级潘兴,M系非主流中坦,但成员配置很主流。弱点不好打但机动方面压力山大,总体比较适合新手。
fcm50t,F系非主流重坦,经典的5车组。跑起来很快,穿深非常好。但是装甲基本没有,隐蔽完全没有,精度好散布非常抽风。这个车对大局观和技能要求非常高,上限高到爆,下限低成狗。个人第一辆三环车,也是目前为止单场输出最高的车(15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