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捕鱼,拉脱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拉脱维亚是一个令人脸红的国家,走在拉脱维亚的街头仿佛置身于女儿国一样,到处都是大长腿的小姐姐,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她们思想开放热情奔放,但她们却有很多人嫁不出去。
2018年秋天,我们公司派我到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工作学习了三个月的时间,到了拉脱维亚之后才发现那里的物价真的很便宜,那里真的是一个美女泛滥成灾的国家,有好多美女居然嫁不出去,但她们真的不太喜欢长相瘦弱的黄种人。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真正的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国家简介拉脱维亚是一个中欧国家,位于欧洲东北部,海岸线长307千米,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四国接壤,首都为里加。
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和爱沙尼亚,立陶宛合称为波罗的海三国。曾经先后被德国和苏联占领,1991年获得独立。
拉脱维亚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国土面积约为6.4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6.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约为180万人,其中,女性的占比为54%,足足比男性多出了13万人之多。
拉脱维亚全境地势低平,以平原、低地和丘陵为主,中部和西部以多为丘陵,中部为平原,这也是拉脱维亚农业和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拉脱维亚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沼泽和湖泊,气候为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年温差较小,气候适宜,只是雨水较多,全年一半的时间都是雨雪天气。
拉脱维亚的美女拉脱维亚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国家,这里的女性普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她们金发碧眼,拥有立体精致的五官,十分迷人,是世界上盛产超模最多的国家之一。
走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街头,随处可以看到长发飘飘,身材前凸后翘的时尚女郎,她们的身高普遍都在一米七五左右,在她们身上可以看到青春洋溢的气息,令男孩子们十分沉迷陶醉。
拉脱维亚的女孩儿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素质很高,她们的工作能力也很强,一点也不比拉脱维亚的男士差,当然她们的收入也很丰厚,但当地女孩大多崇尚AA制。
拉脱维亚是一个美女泛滥成灾的国家,虽然拉脱维亚的女孩如此优秀,但是她们也很愁嫁,因为拉脱维亚的男士实在太少了。
一般在拉脱维亚,女孩都会提前准备好嫁妆,甚至连房子都准备好了,期待心仪的小伙子来求婚,但就算如此,拉脱维亚还有很多优秀的女孩没有出嫁。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拉脱维亚的女孩大多思想开放,她们热情开朗,既有欧美人的热辣,也符合亚洲人的审美。
拉脱维亚女孩大多都是颜值控,她们喜欢长相俊俏,五官立体的男性,比如说欧美男性才是她们人生伴侣的第一选择,对于黄种人,她们是不太喜欢的,当然如果你有钱,那就另说了,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拉脱维亚人的生活1、拉脱维亚人没有攒钱的习惯,当地的很多年轻人过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月光族生活,在当地人的观念中,消费和享受才是第一位的。
2、拉脱维亚人的生活节奏很慢,他们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规律,在拉脱维亚的街头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咖啡馆,拉脱维亚人就喝着咖啡晒着太阳,他们认为这才是一生活的情调和享受。
3、拉脱维亚人大多数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不讲究排场和面子,他们花钱讲究的是以实用为主,买车是买小型车,从不买名牌包包和奢侈品,他们宁愿把钱花在旅游和度假上面。
4、拉脱维亚人的饮食比较单一,和俄罗斯人一样,都是以面包和各种肉类以及土豆为主,在当地的商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面包,而且价格很便宜,拉脱维亚人将土豆做成各种美食,色香味俱全,卖相很好。
5、拉脱维亚人喜欢喝酒,当地人对酒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就算是拉脱维亚的女性喝起酒来,都比国内的男性要强很多。
6、拉脱维亚人对于穿着很随意,他们喜欢穿黑白灰颜色的衣服,有些女士也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而且拉脱维亚人喜欢穿便装和休闲装,最喜欢的可能就是牛仔裤和T恤衫了,价格便宜又显身材。
7、拉脱维亚人没有太大的买房压力,主要是因拉脱维亚的房价比较便宜,但就算如此,拉脱维亚人也没钱买房,大多数的拉脱维亚年轻人还是以租房居住为主。
8、拉脱维亚的交通系统很发达,当地的公交车和地铁四通八达,人们出行主要以这两种交通工具为主,而且拉脱维亚的油价相对来说也很便宜。
9、在拉脱维亚,去拜访当地的朋友,一定要携带一些小礼物,而且不能是双数,再不济也要买一些水果,千万不要空手而去,他们认为这是你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当然热情好客的拉脱维亚人在你离开的时候也会反送你礼物。
10、拉脱维亚人特别喜欢蒸桑拿,这也是拉脱维亚人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上下级之间还是男女朋友之间,蒸桑拿已经成为拉脱维亚人最主要的交流和放松的方式。
拉脱维亚人的工作状态拉脱维亚人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他们和西方国家的人一样,每天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中午还有两个小时的午休吃饭时间,特别人性化,周末双休。
拉脱维亚人每年有四周的带薪休假,还有各种节假日,再加上周末双休日,一年365天拉脱维亚人的假期有140天左右,他们很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的拉脱维亚人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得很开,他们的想法是,工作的时候就应该竭尽全力,生活的时候不应该再被工作的琐事所打扰,他们觉得工作是应该为生活服务的,不像我们生活是被工作捆绑的。
拉脱维亚人对于工作只是看做一种个人爱好和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拉脱维亚的男人对于工作,对于升职加薪不太感兴趣,他们下班之后拒绝加班,这可能也和拉脱维亚的人的工资收入水平都差不多,贫富差距不大有关吧!
虽然拉脱维亚人的工作轻松,工作时长也不算太长,但是拉脱维亚人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他们既有德国人的严谨,也有日本人的一根筋,工作起来什么都不想,把全部的热情和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拉脱维亚最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很足。
每到放假的时候,拉脱维亚人就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去野外钓鱼,去波罗的海玩耍,他们最喜欢的度假方式就是去附近的森林中探险,他们认为这才是假期应该做的事情,既刺激又锻炼胆量。
拉脱维亚的工资和物价说起拉脱维亚人的工资收入,可能不像欧洲其他发达国家那么乐观,比起北欧那几个富裕国家来,更是没法比。
目前,拉脱维亚的最低月工资收入为5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500元,月平均收入为8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600元,但大家都知道平均收入真的不能代表实际收入。
真实情况是,大多数的拉脱维亚上班族,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大多都在400欧元到800欧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为2800元到5600元之间。
就像拉脱维亚的超市收银员和饭店的服务员,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收入560欧元左右,在当地,这就相当于是低收入群体了
拉脱维亚的教师和医生,他们的月平均收入也只是在800到1200欧元之间,贫富差距不是那么巨大,因此好多拉脱维亚人都对升职加薪不太感冒。
看完拉脱维亚人的工资收入之后,可以想到拉脱维亚的物价消费水平也不会太贵,毕竟收入要和消费成正比的。
拉脱维亚人喜欢吃肉,不太喜欢吃蔬菜和水果,因此在拉脱维亚肉类的价格还是相对要便宜一些的。
比如说一斤牛肉4欧元,一斤猪肉2.5欧元,
一斤鸡肉1.2欧元,一斤小肠1欧元,
一斤苹果0.8欧元,一斤香蕉0.4欧元,
一斤大鸭梨0.9欧元,一斤胡萝卜0.8欧元,
一斤土豆1欧元,一斤西兰花1.5欧元,
一升牛奶1欧元,一罐啤酒1.5欧元,
在拉脱维亚住酒店和宾馆的价格是比较便宜的,普通的标间一晚只要100元左右,好一点的酒店,比如说星级酒店一晚只要300元,也有价格更便宜的旅馆,但是住宿条件却不是那么好,不建议居住。
去拉脱维亚的注意事项1、拉脱维亚的交通很发达,但是拉脱维亚人开车都很“放肆”,在路上横冲直撞,因此拉脱维亚的交通事故率较高,去了拉脱维亚,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2、拉脱维亚人都热情好客,喜欢和朋友共饮共食,如果当地的人邀请你一起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拒绝,一定要入乡随俗,而且他们喜欢喝酒吃肉,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酒量不好的人去了拉脱维亚会很郁闷的。
3、拉脱维亚也是一个小费国家,在拉脱维亚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支付10%的小费,因此去拉脱维亚要常备一些零钱,支付小费时千万不要给硬币。
4、拉脱维亚的气候很特别,虽然一年四季温差很小,但是拉脱维亚的气候湿润,一年有半年都在下雨下雪,因此去拉维亚一定要准备两件雨衣。
最后小结拉脱维亚是一个欧洲的小国家,存在感不高,但是拉脱维亚人民过的依然很幸福,生活的很悠闲。
拉脱维亚人没有攒钱的习惯,他们有钱之后想着都是消费和享受他们的生活节奏也很慢,喜欢喝咖啡,喜欢过夜生活。
拉脱维亚女多男少美女泛滥成灾,很多漂亮的女孩子找不到男朋友,想去拉脱维亚找女朋友的同志,可以碰碰运气,只不过海拔要达标,起码要一米八。
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
笔者打算只讲技术,不讲故事。所以这是一篇有一定工程技术含量的文章,主要涉及到铁的铸造技术,力学的相关分析,连接技术的介绍等知识内容。
泸定桥是四川省泸定县内的一座铁索桥,是古代桥梁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我们常见的古代的桥梁种类有:索桥(铁索桥,例如泸定桥)、梁桥(例如渭水三桥,现在江南地区有很多这种桥)、拱桥(例如赵州桥)。笔者作为一个工科生,有关于泸定桥的制造技术在上大学物理和一些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多次提到并进行了分析。
泸定桥是什么类型的桥梁?有什么特点?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泸定桥是索桥的杰出代表。索桥主要见于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地势险要,多急流多瀑布不利于建造石拱桥和梁桥,建造成本先不说,建造成之后的寿命相当堪忧,意义不大。索桥的定义是:使用竹索、藤索或铁索,或两者或三者并用为主要骨干结构拼接等连接方式悬吊起的大桥。定义比较拗口,解释一下就是:用绳索连接起来的桥。
这类桥的特点正在定义里已经提的很明确了,就是使用的是铁索等绳索作为主要的骨干结构。这里所谓的骨干结构的意思是:作为力的支撑点,人的骨干结构是骨头。骨之不存,皮肉焉附?铁索没有了,所有的木板也就没有着力点,没有了支撑起它们的东西。
泸定桥的铁链的力学分析和材料分析。力学分析:由于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总重量是23吨,不是40吨。那么长的长度,又是一维结构(线性结构)。所以力是很大的,假设材料不好的话承受不住力。一根绳索是由大约935个铁环组成的,每个铁环都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相邻两侧的铁环的拉力,对于连接处的要求更加高。因为拉力是很大的,根据微分计算下来,每一个铁环受到的单侧拉力大约是其两侧的铁环相减之后的质量x重力加速度(大约是9.78N/Kg)x角度(α)的余弦值(cosα)。
尤其是末端的铁环的拉力,计算得出的力大约为:每个铁环的质量大约是1890克,算作1900克的话就是3斤8两;最末端的铁环要受到大约900个铁环的质量,角度比较大,笔者根据图片目测大概在60°之上,角度越大余弦值越小,所以笔者取60度好了,那么cos60°也就是0.5;计算得出的每个铁环要受到8300N左右的力,大概相当于你用力吊着一个830kg的物体的感觉。
是不是很恐怖?不要想成一下子加上去的力,一下子加上去的话远远比这个要大,因为还有牛顿力学第二定律:F=ma。你可以想象成一直吊着,不带动的。
材料力学分析:以上只是单纯的力学分析,每一个高中生都可以做。接下来笔者想加入一些材料力学上的知识,由于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看的懂。笔者不打算详细的计算,只告诉大家结果。铁的韧度,强度是有限的。韧度的意思说的是一种材料的拉伸变形的能力;强度是抗变形的能力。可以这样子理解,尽管并不是很准确的定义。
铸铁的强度并不是所有材料里比较高的,韧性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铸铁的疲劳度并不是很大。所谓疲劳度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改变,材料长期受变力,发生了韧性和强度变化。对于泸定桥来说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有可能会断。因为桥上要走人的呀,所以每一个铁环受力都是在发生着变化的。
通过简单并不精确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对于泸定桥的材料,也就是铁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精炼。否则韧性会很低,脆度会上升,也就是很脆,那么疲劳强度也不会高,更加容易断裂。所以古人为了让每一个参与工程的铁匠都会认真的对待,就让他们在每一个自己做的铁环上做上只属于自己的标记。
万一那个铁环出了问题,就要把那个铁匠抓起来问罪,甚至砍头。这样子就确定了12164个铁环,每一个的材料都是过了关的,是铁匠拿命在做保证的。
泸定桥的架设。泸定桥一共有13根铁链,每一根铁链大概有938个铁环。每一根铁链都重达1.76吨,也就是1760千克,大概是30个人的体重。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喝彩。在架设的时候,先是由一个船拉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在船上,一头在岸边。
船游到对岸,这样子绳子就把两岸连在了一起。此时,一岸的工匠将绳子系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再将铁链像蛇一样缠绕在木棍上。对岸的人拉绳子,铁链就随着木棍一起到了对面。两岸都有石柱子,铁链是系在石柱上的。就这样架好一根铁链。
有人说为什么不把铁链放在船上,直接带到对岸去,还要这么麻烦干嘛?首先是铁链还是比较重的,30个人的重量,先不提能承受这么重的船哪里去找,泸定桥在清朝的时候水流是很湍急的,船不容易控制。其次就是船游到了对岸之后,怎么从水面上把铁链拉起来?这个需要很大力的,长度可是103米的铁链呀。
需要的力远远超过了1.76吨的重量。又有人说为什么要把铁链绑在棍子上,不直接拉过去?就像笔者刚才说的,这需要很大的力。绑在棍子上之后由于棍子的韧性相当差,所以不会产生很大形变,在拉的过程中只需要有向后的拉力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克服铁链左右摇摆的力,相对来说轻松了许多。对工人的体能和身体消耗少了很多,身体就是工人的本钱啊。
有关泸定桥的建设就介绍到这里,由于本文中力学知识有点多,有一些术语,笔者可能没解释到位。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笔者会解答你的问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指正。
本文作者:历史一尘埃
从头学习书法还来得及吗?
40岁的人从头学习书法,当然来得及!
中国有个成语叫大器晚成!齐白石也是晚年才开始学习绘画,最终成为一代大师!😂😂我也是刚学两年,对您的提问和疑虑深有感触,体会颇深,我虽然不能有齐白石的成就,但也有小小的满足感!下面有我的作品,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40岁学习书法目的
1.赢利目的,赚取钱财 这种目的不可取,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但是通过学习书法,养家糊口,办个培训班还是有可能的,我身边就有这种朋友,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所不可比拟的!
2.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通过学习书法,让自己的生活更为充实,更有意义,结交更多朋友,培养自己的书法业余爱好,可大为赞赏,陶冶情操的同时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习书法路径
为了更好地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建议练习篆书或者大篆两个月,隶书一个月,再选一本自己最为喜欢的字体钻研!同时通过结交当地书友,参加老年大学书法课,加入当地书法协会等等,让自己走上较为专业化的书法路子,进步会更大一些,更会带来满满成就感,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书法,享受传统经典文化🙏🙏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每天晚上跑步5公里大家用多长时间?
看了楼下大部分的评论,发现大家跑步的热情都挺高的,都在积极回答楼主的问题。
其中有人说在部队当兵的小哥哥15分钟就可以跑完5公里,确实蛮厉害的。但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同,跑5公里需要多长时间其实自己感觉舒服就好。
但是大家好像没有关注到楼主的另外一个小问题,就是如何减肥有效。其实跑步就是一个很好的减肥方式。这里就需要提到一个词:基础代谢率。
那什么是基础代谢率呢?
基础代谢率,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活动消耗的能量,换句话说,一天啥也不干,你的身体也需要消耗这么多能量。
一般人的基础代谢在1400-2000大卡之间,而慢跑半小时消耗的卡路里,也就300大卡左右。
一个基础代谢为2000大卡的人和1400大卡的人一天同样摄入2000大卡的食物,基础代谢为2000的人消耗了所有的热量,而1400的人还有600大卡的结余,很可能就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了。
基础代谢低的人,在摄入同样食物的情况下,明显更容易胖,也就是大家说的「易胖体质」了。
而你身边那些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人,很可能就是基础代谢很高,也就是人人羡慕的「吃不胖」体质。
基础代谢率的高低,跟基因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就是基础代谢率高,爹妈给的,没办法。
那我们就这样认命吗?可以提高自己的基础代谢吗?
其实真的有一些小手段,可以适当的提升自己的基础代谢。
当我们在讨论基础代谢的时候,其实也需要注意到:代谢所消耗的热量来源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什么意思?就是说,同样坐在这里 1 个小时,有些人消耗的能量中来自脂肪的占大多数,有些人消耗的能量中来自血糖的占大多数。如果你跟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坐在一起,他可能 80%以上的能量消耗都来源于脂肪,而你很有可能来都源自血糖。
详情可以参考下面的坐标图:
在这里会呈一个正态分布,燃脂率位于53%—60%的最多。同时看看两端,有些人基本坐在那里基本都是在消耗脂肪的,而有些人基本都是以消耗血糖作为自己能量供给的主要方式。
而「慢跑」可以把自己转变成以脂肪为主的供能方式。
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得出来,越是做高强度的运动,身体越偏消耗血糖为主,因为这种供能方式很迅速,而越是强度低的运动脂肪消耗的比例就越大。
这个血糖消耗和脂肪消耗曲线有一个交点,在这一点上,脂肪和血糖消耗的比例是 50:50。
经常慢跑,你就有可能让这个交点便会逐渐向右移动,从而将你的身体打造成更乐于消耗脂肪、更习惯于通过脂肪供能的燃脂机器。
所以楼主不用太在意5公里跑多快,慢慢跑也可以减肥的哦。
这是什么鸟?
其实这幅画里的小鸟特征非常显著,熟悉的朋友辨认起来并不难。头上的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一块红色的羽毛,都彰显着它的真实身份——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
(↑红耳鹎)
红耳鹎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鹎,成鸟身长在17至22厘米之间。它身体的羽色也是很显眼,除了眼后的羽毛,尾下覆羽也呈红色(尾下覆羽大概就是尾羽下我们所谓的“鸟屁股”的地方)。背部、前额至头顶呈黑色至深棕色,颊、喉白色。有趣的是,在它的颊、喉部之间还有一道黑色的细线状羽毛,把小白脸蛋和白脖子给分了开。胸部两侧至肩部也各有一道深色的羽毛带,像是披肩一般。
(↑红耳鹎)
红耳鹎在我国南方许多省区都有分布,通常为留鸟,性情活泼,它为杂食性,多以植物性食物,如果实、种子,嫩叶为食,也吃一些昆虫。
在我国,除了红耳鹎,比较常见的鹎属鸟类还有白头鹎(也就是俗称的“白头翁”,Pycnonotus sinensis)、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等,它们的身型和习性都非常相似,能够适应人类城镇的环境,在城市周边,很容易看见它们的身影。
(↑白头鹎)
(↑黄臀鹎)
(↑白喉红臀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