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区域boss怎么打,教育部表示将调查仝卓事件?
仝卓事件简单来说就是高考作弊曝光后所引起的舆论风波。
仝桌是谁?仝卓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男团成员,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
中戏毕业的仝桌可以说是湖南卫视一手捧出来打造的青年偶像演员和歌手。
2018年,以演唱成员的身份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并拿到了“最终首席”。
19年作为队长参加了湖南卫视汉字挑战综艺节目《神奇的汉字》,并参加了《中餐厅第三季》,在节目第五期成为第六位合伙人。
2020年仝卓又以声入人心男团身份作为奇袭歌手参加了《歌手当打之年》的节目。
由此由此可以看出,同桌是湖南卫视一手捧起来的青年偶像男演员,男歌手。
虽然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仝卓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但是对于湖南卫视的忠实观众,或者是湖南卫视一些综艺的忠实观众,仝卓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甚至是他们的偶像。
仝卓干了什么?作为偶像的仝卓,在前两天的直播当中,直接自爆曾经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而高考作弊,将往届生身份改成了应届生身份。
这件事情被曝光以后,事件迅速发酵,一时间同桌成为了翟天临第二,是娱乐圈里边第2个,因为学历造假,高考作弊,而迅速凉掉的男演员。
这种结果已经是注定了的,事件被曝光以来,同桌本人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在第2次直播当中声泪俱下的意图回应此事。但是整个回应只是在谈做明星有多么难,这件事情被关注以来对他所造成的压力,而没有正面回击高考作弊这件事情。
他的再次直播回应,并没有让事情像他所想的那样平息下来,反而愈发迅速地扩散起来。
就在今天教育部以及同桌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以及仝卓高考所在地的教育主管单位,都同时做出了回应。
同时教育部也表示必须对于仝卓事件进行严肃查处,虽然事隔多年,但仍不能姑息。
仝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仝卓直播自曝网界变硬件这件事情迅速发酵,可能是很多人所没有想到的,特别是仝卓本人可能对于这件事情的走向也是一脸懵逼的。
其实公开在直播中自曝曾经当年在全国性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足见仝卓本人是有多么的愚蠢。而且把高考作弊这件事情说的如此的云淡风轻,也说明同桌本人心中对这件事并没有丝毫的敬畏和对教育公平的基本尊重。
正如人民网评论所说的那样,教育公平,事关中国未来容不得一丝舞弊造假。
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实现社会根本,社会公平的根本。一旦连社会教育都不能保障真正的公平公正,保障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教育机会,那么这个社会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公正可言了。
所以仝卓高考作弊时间才会迅速的在全网发酵,并且引起官方的重视,在第一时间做出积极的回应。
因为谁都知道,一旦教育公平不能保证,那么这个社会的公平将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像仝卓这样的行为,本身高考作弊是一件很见不得人的事情,然而他却能够把这件事情公开的拿在明面上去说,去讨论,并且还引以为傲。可见其心中对于社会规则是多么的漠视。
虽然在娱乐圈儿中连续出现了翟天临仝卓这样有损教育公平的事件。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教育还是十分公平的。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阶层的跨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公平。
同时从官方处理这些事情的态度上来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官方对于维护教育公平的巨大决心。
为何要把访问行程偷偷告诉俄罗斯?
答
2023年2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乌克兰,正好赶在俄乌大战一周年的前夕(俄乌在2022年2月24日开战的),拜登以美国总统身份,出现在了乌克兰首都基辅,他的举动让我看不明白了,为什么呢?。
中国有句话,就是“危墙不立”,美国🇺🇸现在的地位,不说是“世界警察,”就是一个“老大”,它的GDP排名第一的国家。但是对于昔日的对手“苏联”解体后,它最大的继任者俄罗斯。面子还要给的,要知道俄罗斯的强大就是它的核武库里有很多大杀器,让美国总统害怕😱。所以他要把自己行程告诉俄罗斯。
如果拜登要是秘密㊙️访问乌克兰🇺🇦,不通知俄罗斯,他都不干,为什么呢?就是美国总统的尊严,到有争端的地区,即使是帮助一方也要“光明正大”否则不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彰显美国人的“强大”。
把一个秘密㊙️透漏给俄罗斯,从一个侧面,也是对俄罗斯传话“乌克兰是我的小弟,你们之间有什么矛盾,打架与我无关,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老大,你打它的时候,手下留情,给哥们一个面子”。
一般都是一样的套路“一箭双雕,或一石二鸟”,拜登毕竟是一个非常老的政客,他玩起政治来,是一个高手。通过访问,让乌克兰🇺🇦看到希望,鼓劲,加油,给俄乌战争“推波助澜”。另一面又把自己的出访消息告诉俄罗斯,表明态度,你们两个有矛盾,自己解决。与我无关。
对于不听话的小弟,当大哥的就该教训,这一点上,我觉得美国是支持俄罗斯的。
从来都是一样的套路,美国人都是一样的套路,越是打仗越要生产,发战争财。对于我来说俄罗斯人应该明白,挡美国人发财💰的路,就是“死路一条”,除此之外什么都好谈。
二战时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飞行员是特意挑选还是报名?
挑选倒是挑选了,但与其说是挑选,倒不如说是有意识地早早策划,汇集了一帮技术尖子。
他们并没有等到原子弹要投掷了,才去军队里面找人才,而是预先组建了一支核爆部队。
“挑选”当然是挑尖子,需要将那些最会飞、最能飞的机组拉上去。
这帮人或许不算最精锐的,但绝对算是飞得最稳的,也深受美军高层信任的B-29机组。
美军二战时的轰炸机成千上万,每次出动都是浩浩荡荡,这飞行员该用怎样的标准挑选?
“曼哈顿工程”和“原爆日本”的计划都是绝密,在轰炸实验真正成功前,美国人并不想搞得沸沸扬扬。
所以,这些飞行员都是内部推荐,内部审核,还尽量不找那些战功赫赫的明星,免得轰炸机组转移泄露情报。
负责核爆的506混成大队,相当多的成员都是最早接触B-29轰炸机的人,美国人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直接选择并组建了这支搞核爆的部队。
当年原子弹轰炸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哪怕被选中的飞行员其实也没搞清楚自己要去干嘛。
有些人早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前的一年,就已经在准备相关培训了。
后来他们领到了被称为“南瓜”的模拟原子弹,高层依然没有把任务内容交代清楚,所以机组们只能猜测“军方制造了一种新品种的炸弹,可能它比较特殊,需要秘密的执行任务”。
最接近的猜测是“他们(美国政府)制造了某种化学武器或特殊器材,需要将其扔到日本。”
直到原子弹投放前,机组才真正了解到自己任务的内容,那会儿连原子弹都没安装好,需要有“曼哈顿工程”的专员在飞机上临时完成装配。
在广岛上空投下原子弹“小男孩”的B-29轰炸机叫“依诺拉盖伊”。
他的机长叫保罗·沃菲尔德·蒂贝茨(Paul Warfield Tibbets Jr.),是美军当年挑选的最“最可靠飞行员”。
“依诺拉盖伊”(Enola Gay)这个名字来自他的妈妈Enola Gay Tibbets女士。
这确实是一段传奇,小保罗·W·蒂贝茨把自己老娘的名字刷到飞机上,用它教广岛市民做了回人。
保罗·沃菲尔德·蒂贝茨是个家世清白、政治可靠、技术扎实、作风优良、广受信赖的老干部。
他出生在伊利诺伊州一个富裕的糖果批发商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坐上了飞机,33年蒂贝茨毕业于西点军校,然后又进入佛罗里达大学深造,混得风生水起,还掏腰包完成了私人飞行培训。
此人在佛州和辛辛那提的大学间反复横跳,为自己规划着商界精英或医生的前景生涯。
继而,又因为“对飞行兴趣浓厚”,他直接来了出退学从军,1937年加入了美国陆航。
就这样,蒂贝茨逐渐开始了自己的飞行员生涯,并在本宁堡获得了中尉军衔。
到1940年时,蒂贝茨已经混成了巴顿将军的私人飞行员,经常载着巴顿飞来飞去,充当领导司机,也深受领导信任,在圈内还赚了不少名声。
1941年6月以后,蒂贝茨被调往第3轰炸机大队第9中队,并升级上尉,年底又进入29轰炸机大队,获得了波音B-17轰炸机的训练资格。
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珍珠港,美国全面进入战争,蒂贝茨这样的飞行员也获得了迅速上升的机会,仅仅到42初,蒂贝茨就已经成为第340轰炸机中队的指挥官了。
蒂贝茨的升级也是有原因的,他当时已经小有名气,成为“第一个被部署到英国的重型轰炸机部队”,也成为“美军最早对欧洲目标实施昼间轰炸的飞行部队”。
所以,当美军需要为艾森豪威尔物色专机飞行员时,蒂贝茨的名单马上就被选上去了。
当高层要求“物色最好最好的飞行员”时,轰炸机部队的指挥官卡尔·斯帕茨少将说:蒂贝茨和韦恩·康纳斯“就是最好的”。
于是蒂贝茨成为盟军高级司令官们的专属飞机驾驶员,他开着运输机,一会儿将克拉克将军送往直布罗陀,一会儿又跑去接艾森豪威尔,载着他横跨战地。
所以,又是1年不到的时间,深受司令官们信任的“老司机”蒂贝茨已经刷满了高端声望。
每当盟军的将军们需要穿越风险战区时,都会有人告诉他们:“嗨,别担心,今天的飞机是蒂贝茨驾驶的……”
你说,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不被领导们记住?
43次飞行任务后,蒂贝茨在1943年1月一步登天,成为劳里斯·诺斯塔德的作战助理,还成为航空大队的助理作战参谋长。
和坐飞机时还是少将的巴顿一样,劳里斯·诺斯塔德当时也是少将,但他后来成了美国驻欧盟军最高司令,空军上将。
仅仅不到1个月的时间,蒂贝茨又受到了另一个大佬的召唤,五星上将、美国陆航总司令、陆军副参谋长、美国现代空军之父亨利·哈里·阿诺德将军也盯上了他,直接将其推荐回国执行秘密任务。
可见,这时候的蒂贝茨真是个香饽饽。
他回国执行的任务是“帮助波音公司开发最新的B-29轰炸机”,负责提供相应的战斗经验和飞行测试数据。
换句话说,B-29轰炸机其实是参考蒂贝茨这样的飞行员意见而调整出来的。
1944年3月,蒂贝茨完成了B-29的研发测试工作,他随即成为“第17轰炸机作战训练联队”的作战主任,也就是首批装备B-29的飞行员。
官运亨通的蒂贝茨在同年9月再次升级,成为赫赫有名的509轰炸机联队(509 bw)的指挥官,当年他们被称为“509混成大队”,装备了15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拥有人员1800人,专司负责对日轰炸。
实际上这个时候蒂贝茨的部队已经被高层选为核轰炸部队,加入了名为“银盘”的飞行训练计划。
飞行员们对原子弹一无所知,但他们以机群的形式进行了“南瓜”的模拟投弹训练,整个训练从1944年12月初延续到1945年8月投掷原子弹以前,期间一直处于隔离保密状态,基本不参与常规轰炸任务。
在很少的一些编队轰炸任务中,其它机队的同行看到509没有啥战绩,便纷纷嘲笑他们是“菜鸟”,是“胆小鬼”,在无线电中讥讽他们是“不敢与男孩一同尿尿,吓得提前往家里逃的女孩”。
他们哪里知道,509的人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很多人是摸着B-29轰炸机一步步诞生的骨灰级老鸟。
比如负责拍照的“艺术大师”号,这架B-29搭载了仪器,它没有固定的机组,分别由5组机组进行训练,并于7月连续轰炸了日本,还用“南瓜”袭击了神户的火车站广场以及郡山的一间工厂。
1945年8月6日,蒂贝茨带着编队机群从天宁岛上起飞,给日本广岛送去了一记爆锤。投弹的时候,蒂贝茨命令所有人戴上护目的墨镜,然后的发生的场景连他们自己都吓到了,一炮顶人家1000炮!
几天后的8月9日凌晨,对长崎的轰炸任务开始,这次没有再让蒂贝茨机组上马,而是换上了查尔斯·W·斯威尼的机组,以及5架协同的僚机。
斯威尼也是个从高中开始飞行的老鸟,上过波士顿大学和普渡大学,1941年加入美国陆航。
尽管不久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但斯威尼仍然在印第安纳的杰斐逊试验场进行了两年的飞行训练,还担任过B-29的试飞员。
到1944年时,斯威尼已经从少尉升到了少校,并成为格兰德岛陆军机场的B-29飞行教官。
很显然,美军的选择有个基本标准,他们找来了资格最老,技术最熟练的的B-29飞行员,尽管这B-29是款新飞机。
而且某种程度上斯威尼比蒂贝茨资历更硬,他在犹他州温多弗陆军飞行基地时,已经成为了“阿尔伯特计划”的讲师,实际上这个计划从事的就是原子弹投掷任务的早期训练和战术研发工作。
1945年1月6日,斯威尼不出意外地进入509大队,还成为其中的320运输中队的指挥官,使用C-47运输机为509实施绝密的运输工作,后来美军又为其提供了先进的C-54“空中霸王”运输机,为509向太平洋地区输送人员和物资。
同年5月4日,因为天宁岛的机场输送工作已经完成,斯威尼成为393中队的指挥官,实际上这就是拥有那15架B-29的作战单位,所有参与原子弹任务的机组都是在斯威尼的监督下完成的训练。
广岛原子弹爆炸时,斯威尼驾驶着“艺术大师”( Great Artiste)号B-29就在不远处拍片儿呢。
后来执行长崎任务,斯威尼机组成为当仁不让的人选,只不过因为计划提前,“艺术大师”由于没来得及拆下搭载了观测仪器,所以不适合作为投弹机使用,所以斯威尼的机组临时更换了B-29“博克之车”号。
所以,倒霉催的“博克之车”弗雷德里克·C·博克上尉(Frederick C. Bock)和他的机组只能给斯威尼老大让位,转而驾驶“艺术大师”负责跟拍。
“博克之车”的出发算不上一帆风顺,起飞前油箱就出现问题,接着第一目标小仓的云层太厚,找不到目标。
实际上这时候负责侦查小仓气象的是“依诺拉盖伊”,它当时搭载的是乔治·马夸特上尉的机组,这帮人对“博克之车”报告“小仓上空晴朗”,结果斯威尼飞过去楞没找到哪儿晴朗。
斯威尼沉着指挥着任务,迅速将目的地改换为长崎,虽然长崎的云也很厚,但他们透过云洞找到了三菱军工厂的银色顶棚……
其实除了斯威尼这样的机组人员以外,原子弹轰炸任务中还有专门负责使用和监护原子弹的军事人员。
“博克之车”上的“胖子”原子弹,他的监护员是来自海军的中校军官弗雷德里克·阿什沃斯,而“依诺拉盖伊”上的“小男孩”的监护员则是帕森斯。
这些监护员需要在飞行的时候,用身体爬进炸弹仓,在狭窄的空间里为原子弹的外壳安装多达64个定时爆炸装置。
不过因为“小男孩”任务时帕森斯差点被搞得半死,因此“胖子”原子弹被改进了装置,人们先安好了机关,再将其运上飞机。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弗雷德里克·阿什沃斯以及他的助手菲利普·巴恩斯中尉一路上都在为原子弹提心吊胆,而且飞行途中原子弹控制台上的一盏红灯突然激烈闪烁,差点把两人吓尿。
被逼急了的巴恩斯中尉大胆拆开了控制台,依次排查线路,最后得知是两个线路装反了。
前面的斯威尼在故障排除后才了解详情,第一时间赞颂了耶稣,估计他当时想打死这两个监护员。
战争结束后,506综合大队的B-29纷纷返回了罗斯维尔的空军基地,对,就是那个后来被盛传有“外星人飞船坠毁”的地方。
当年曾陪着进行了两次核爆任务,在一旁默默拍照的“艺术大师”,1946年参与了第3、4次核爆任务“十字路口”,在1949年9月在拉布拉多鹅湾空军基地发生冲出跑道事故,报废。
还有两个机长剩下的故事。
斯威尼中校在二战后的1946年退役,以预备役身份加入马萨诸塞州国民警卫队,1956年时以上校的军衔被召回军队,成为美国空军最年轻的准将,76年退休后再次进入国民警卫队,获得少将军衔,2004年在波士顿的医院去世。
蒂贝茨长袖善舞,这个“领导的老司机”1946年参与了著名的“轰炸比基尼”的十字路口行动,担任两次核试验的技术顾问职务。
随后,他进入了麦克斯韦空军基地的“空军指挥与参谋学校”进修,1947年顺利被选入五角大楼,成为战略航空司的主任。
50年代时,蒂贝茨长期泡在波音公司,成为军方驻扎波音公司的项目官员,还在其它军事基地负责指挥技术验证测试。
紧接着,他又从“空军战争学院”毕业,随后被送往法国枫丹白露,在“中欧总部”担任“盟军空军战争计划主任”……
1962年时蒂贝茨已经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行动副主任,次年成为“国家军事指挥系统”副主任,最后又被送去印度担任武官,66年退役。他在70年代创造了一家航空公司,87年退休,2007年去世。
蒂贝茨晚年曾与斯威尼发生过理念冲突,因为斯威尼写书对当年原子弹机组的人员进行了各种轶事“爆料”,而蒂贝茨则说他胡说八道,也写了书反驳,还说斯威尼不懂飞行。于是晚年的斯威尼硬是跑去搞了出飞行表演。
拜登为何此时访问乌克兰?
拜登,就是在耍流氓!
拜登突访基辅,确实很意外。事前,要说世界不知道,美国人不知道,中国不知道,我信;但普京肯定是知道的,一定“通气”了的,这是规则!
俄罗斯人俄军很意外,但又能怎样呢;难道还能恐吓美国政府,或绊倒拜登?
只能说,拜登这一次耍流氓,彻底把欧洲、乌克兰、俄罗斯之间的最后一丝和谈希望毁灭了!
拜登这一次玩“大冒险”游戏,既是给乌克兰人和泽连斯基“打气”,稳住乌克兰人稳住俄乌战局,也给欧洲人(北约)一颗“定心丸”。
当然,拜登去基辅选择的时机,恰恰与王毅委员的莫斯科之行对冲,只是一个为了战争,一个为了和平。
对于乌克兰人而言,拜登的不约而至,带来了5亿美金和更大的承诺,究竟是福还是祸,有待历史来评说。
总的来讲,拜登去基辅“打卡”,将会掀起一个打卡高潮,乌克兰人不得不用更多的鲜血来回报。
看来,俄乌战争,要么慢慢消耗到底,要么俄美直接摊牌(不是扔煤气罐,而是切割利益)!
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
王亚樵的“四大金刚”:
华克之、郑抱真、余立奎、余亚农。
“四大金刚”的分工:
华克之,负责锄奸行动的具体实施;
郑抱真,负责信息联络、行动谋划、武器装备等;
余立奎,负责军事;
余亚农,负责政治宣传、情报搜集,调查日谍、汉奸等情况,锁定打击对象。
即便是黑白照片,仍难掩其英气逼人!
一、华克之,“百变刺客”。(一)出身简介。
1902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市。
读初中时候,便加入了国民党。
后保送金陵大学,是英文系的高材生。
读大学时候,便成为了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青年部长。
华克之,遥想当年,雄姿英发。
(二)第一次思想转变,笃信“五步流血主义”。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指使流氓捣毁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发动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试图拉拢华克之,但华克之认为他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断然拒绝。因此,其反遭蒋介石的关押,后经国民党元老保释,方才出狱。
华克之由此看清楚了蒋介石的反动嘴脸,产生了第一次思想变化:
即,老蒋不死,国难未已!
怎么办?
采取“五步流血”主义,刺杀蒋介石!
1934年,刺杀行动展开,因蒋介石临时改变主意,未能出席合影活动,刺客孙凤鸣刺伤了汪精卫。
于是逃亡。
(三)第二次思想转变,笃行“七不主义”。
逃亡期间,华克之看到单枪匹马,对抗不了蒋介石反动集团,便产生了第二次思想转变。
于是加入共产党,来到延安。
毛主席亲自迎接华克之的到来,但他认为此时华克之如果留在延安,会让蒋介石指责共产党包庇政府“通缉要犯”,落一个“破坏统一战线”的口实,因此,让华克之还回到华南,联络有志之士,扩大华南民族革命大同盟。
华克之当即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
党有差遣,克之生死服从,而且自己还要笃行“七不主义”:不怕死、不怠工、不撒谎、不贪财、不埋怨组织、不讨价还价。
(四)深入虎穴,为新四军立下功勋。
1945年秋,党组织准备让华克之转到解放区工作。
华克之很兴奋,精心准备了一份见面礼。
当时正值日军刚刚投降,长期的情报工作,使得他看透了当时上海的军事格局:
日寇欲出,出不得;
蒋军欲来,来不及;
汪伪号令,令不行;
我军接收,接不到。
于是,不愧是“百变刺客”,华克之摇身一变,扮演成一个国民党中将,与另一位有爱国心的商人郑德合作,深入虎穴,见到了日军军官冈田少将,经过心理试探,然后威逼利诱,几经交涉,使得日军主动为新四军提供了五卡车、540板箱的炸药,以及194挺崭新机枪,为新四军的壮大立下功勋。
同时,他还通过关系,窃取蒋介石国防部的1:25000比例的军用地图,先偷运到香港,经由潘汉年转交中共华南分局,为后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功勋。
(五)牵连入狱,平反后,但仍心忧天下。
1955年,受到潘汉年案件的牵连,入狱。
接连受到别人的诬陷,愤怒至极,将自己的一个眼球捅掉,造成一目失明。
1963年释放,在徐州当图书管理员,与老伴相依为命。
1979年,平反昭雪。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看到蒸蒸日上的国家,华克之无比欣慰。
但他也曾语重心长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完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但对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抬头,也需要高度警惕呀!一个共产主义者,从精神上来说,他永远富有天下;从物质上来说,当人民还没有完全富裕起来的时候,他也应该固守清贫。
斯言一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爱国者的形象!
1998年病逝,享年96岁。
老年华克之,老当益壮,心系国家。
二、郑抱真。1897年,生于安徽寿县。
1929年,参加上海铁血锄奸团。
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任抗日救国义勇军军需主任。参与轰炸日军军舰“出云号”,炸死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大将,名震中外。
1936年,王亚樵被暗杀后,郑抱真回到老家,组织抗日武装。
1938年,率部参加新四军。
1949年解放后,担任新中国首任合肥市市长。
1954年病逝,享年57岁。
郑抱真,仪表堂堂,不怒而威。
三、余立奎。1889年,生于安徽肥东。
1924年,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48军第一师师长。
1929年,参加上海铁血锄奸团。
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任抗日救国义勇军司令。参与轰炸日军军舰“出云号”,炸死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大将,名震中外。
1935年,参加刺杀汪精卫,1936年被捕,长期监禁至1948年释放。
1950年,担任南京救济分会监委会副主任。
1951年,回到安徽,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第一、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1967年病逝,享年78岁。
余立奎,目光锐利,饱经沧桑。
四、余亚农。
1887年,生于安徽寿县。
1911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余亚农任全椒民军司令。
1912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余亚农任营长。
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余亚农任一个旅部的参谋。
1929年,参加上海铁血锄奸团。
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参与轰炸日军军舰“出云号”,炸死日军最高司令长官白川义则大将,名震中外。
1935年,参加刺杀汪精卫。
1938年,任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五路指挥,与新四军彭雪枫有较好合作,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被逮捕,后经营救获释,回到老家经商糊口,期间多次拒绝国民党的出山邀请。
1945年,日军投降后,余亚农应中共邓子恢的邀请,出山,加入民主同盟。
1949年,余亚农在宁、沪、芜之间,进行起义策反工作,协助解放军渡江。
解放后,余亚农历任皖北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副省长等职。
1959年病逝,享年72岁。
在他病危期间,应他本人的请求,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余亚农,热血青年,英姿勃勃。
六福雅士评曰:“四大金刚”,个个是虎胆龙威,英雄豪杰!其历史事迹,至今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以华克之先生为例:
“五步流血主义”,乃是一个热血青年的写照;
“七不主义”,乃是一个革命者的写照;
“心忧天下”,乃是一个爱国者的写照。
总之,适逢民族危亡时刻,他们站了出来,单枪匹马,舍生取义,破阵而入。
他们是爱国者;
他们是民族主义者;
他们是有气节的中国人!
谨以此鲁迅先生的名言,为“四大金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