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雪封草地,什么药可以打死杂草连草根?
这个除草配方,能除300多种杂草,持效期可达50天
草甘膦是目前使用时间最常,用量最大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灭生性除草剂,由于多年使用,许多杂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为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草甘膦与多种除草剂进行了复配。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优秀的除草配方,除草效果速效性好,除草更彻底。
配方简介
这个配方就是苯嘧·草甘膦,是由草甘膦和苯嘧磺草胺复配而成的一种灭生性除草剂,苯醚磺草胺为最新开发的选择性除草剂,对90多种阔叶杂草都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除草速度快,死草彻底,二者混合使用,弥补了草甘膦对牛筋草、小飞蓬、异型莎草、莎草、刺儿菜、田旋花等10多种杂草防效差的缺点,同时还提高了除草的速度,扩大了除草范围,对一年生、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藤本植物、灌木等都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是草甘膦最好的除草配方。
主要特点
(1)除草范围广:苯嘧·草甘膦扩大了除草谱,对一年生、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灌木、藤本等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尤其对小飞蓬、一年蓬、打碗花、田旋花、水竹叶、牛筋草、小飞蓬、异型莎草、莎草、刺儿菜等10多种抗性杂草特效。
(2)速效性好:苯嘧·草甘膦大大提高了除草速度,一般施药后当天杂草中毒,3天杂草全部枯死,比草甘膦提前7~10天。
(3)耐低温性好:苯嘧·草甘膦耐低温性好,只要温度高于3℃,就可有效杀灭杂草,尤其在早春和晚秋果园除草,杀灭耐低温杂草效果更突出。
(4)死草彻底:苯嘧·草甘膦中的苯嘧磺草胺能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能将杂草地下和地上彻底杀死,除草更彻底,持效期更长,一般持效期可达可达50天左右,大大减轻了除草次数。
(5)安全性好:苯嘧·草甘膦中的苯嘧磺草胺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可用于玉米、棉花、水稻、高粱、大豆和果树等在内的30多种作物上,对下茬作用非常安全。
适用范围
该配方除草剂可广泛用于路旁、沟旁、荒山、森林防火道维护、房前屋后、果园等非耕地除草,也可用于农作物行间除草。
使用方法
(1)非耕地除草:房前屋后、路旁、沟旁、荒山坡地、森林防火道维护等非耕地除草,可在杂草旺盛生长期,用75%苯嘧·草甘膦水分散粒剂100~120克/亩,兑水15~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杀灭各种杂草,包括藤本和灌木,持效期可达50天。
(2)果园使用:苹果、梨树、芒果、荔枝、龙眼等果树行间除草,可在杂草旺盛生长期,用75%苯嘧·草甘膦水分散粒剂60~90克/亩,兑水15~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杀灭一年生、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300多种,持效期可达50天。
(3)农作物使用:可在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播种前,用32%苯嘧·草甘膦可分散油悬浮剂150~200毫升/亩,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可在1~3天内将田间大草全部杀灭
历史上有哪些非常命硬的人?
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指的是遇到巨大灾祸没有死掉,将来必定会有福气,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事情,能够做到大难不死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必有后福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当一个人劫后余生时,人们不仅会用“幸运”来形容,还会用到另一个词“命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哪些“命硬”的人?
1.一生中躲过多次暗杀的男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众所周知,卡斯特罗是古巴的前领导人,也是二十世纪的风云人物,古巴向来与美国不和,卡斯特罗又是反美斗士,铁了心要和美国干到底,因此他的人身安全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了。美国中情局一直视卡斯特罗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定要把他除掉才行。于是针对卡斯特罗的一系列暗杀行动就此开始,不过卡斯特罗好像是被神灵庇佑了一样,他的一生中前前后后总共经历了600多次暗杀,最后人家都安然无恙地挺过去了,关键是卡斯特罗还活到了90岁的高龄,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有的人认为暗杀的成功率极低,所以卡斯特罗才能一次又一次躲过这些浩劫。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以美国为例,至今为止,美国自建国以来,总共诞生了46任总统,这其中出现了几位因暗杀而身亡的,他们分别是林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肯尼迪、威廉·麦金莱,可见其危险性还是比较高的。而针对卡斯特罗的暗杀行动有很多,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比如雪茄炸弹、收买亲信下毒、情人暗杀、潜水服里放真菌等。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些暗杀行动一次又一次被化解了。
2.七次战胜了死神的男人—弗拉诺塞拉克
塞拉克出生于克罗地亚,他的一生中出现过七次意外。
第一次,塞拉克乘坐火车,结果列车脱轨,车厢掉进水里,17人全部遇难,他却奇迹般活了下来。
第二次,塞拉克乘坐飞机,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舱门掉了,飞机上19名乘客遇难,当时因为塞拉克落在了干草堆上,他又侥幸地活了下来,
第三次,塞拉克乘坐公交车,结果车又开进了河里,又有人领了盒饭,当然塞拉克却安然无恙了。
第四次,塞拉克自己开车出来,没有想到车子自燃,最后还爆炸了,这次塞拉克虽然受了点烧伤,但是没有危及到生命。
第五次,塞拉克又发生了车祸,不过他依然活着。
第六次,塞拉克步行在街道上,结果被车撞进了医院,不过身体上没什么大碍,他很快就出院了。
第七次,遭遇了这么多次意外,塞拉克依然敢开车,结果小卡车把他的车撞下了悬崖,赛拉科却靠一棵树活了下来。
这么多意外都发生了,可是塞拉克依然死里逃生活了下来,关键人家还用了自己的毕生运气,中了80万欧元的彩票。这不是命硬是什么?
3.被雷劈中多次的人—劳埃·C·沙利文
根据科学家的概率统计,人一生被雷劈中的概率为60万分之一,这种几率似乎能够和中彩票相提并论了。可是有一位名叫劳埃·C·沙利文的人,却多次被雷电劈中。
第一次,沙利文正在公园散步,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一道闪电正好击中了他,按说这种情况生还的可能性很低,不过人家除了指甲被掀掉之外,没有受什么伤。
第二次,沙利文又被雷电击中了,可是这次打击只是烧掉了他的眉毛而已,事后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就出院。
第三次,沙利文再次被雷击中,其结果导致他的右肩被烧焦。
第四次,雷击的事件是发生在1972年,这回他的头发全部被烧焦了。
第五次,沙利文正在开车,突然一道闪电把他扔出车外3米多远。
第六次,沙利文被雷电击中,肘部受伤,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雷电还没有放过他。
第七次,沙利文在钓鱼的时候,再次被雷电击中,其结果导致他的胸部和胃部都受伤了。
一个人经过那么多次雷电击中,却奇迹般活了下来,不是命硬是什么?
4.空难中的幸存者—荷兰空姐薇丝娜
在1972年,荷兰空姐薇丝娜遭遇了一场飞机爆炸,据了解,当时飞机场总共有28人,可是只有薇丝娜存活了下来,其余的27人全部遇难,由于这场事故来得太快了,薇丝娜根本没有时间做准备,就这样从一万多米的高空下坠落,这么看来她应该是毫无生还的可能性了,不过奇迹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当薇丝娜被急救人员找到的时候,生命体征已经很微弱了,她的头骨摔裂,全身上下有十多处骨折,三处脊椎骨粉碎,不过医护人员还是把薇丝娜从死亡的边缘给拉回来了,她保住了一条命。同时薇丝娜成为了吉尼斯最高自由落体记录的保持者,真是命硬啊。
5.挨过两颗原子弹而存活的人——山口疆
谈起核武器,想必大家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它的破坏力极强,一颗原子弹就能摧毁一整座城市。而且在核爆的瞬间,几乎没有人能够存活下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是不会动用核武器的。纵观整个人类的战争史,只有二战的时候,美军向日本投入过核武器。
不过有一个人经历了两次核爆,都死里逃生,最后居然活到了93岁,他就是山口疆。在1945年8月6日,山口疆正好去广岛出差,距离美国投放原子弹的位置仅有3公里,当时他本来要和同事离开广岛,可是山口疆突然想起公章忘了拿了,于是他又折返到工作的地方,在核爆的瞬间,人与建筑马上就化为灰烬了,而山口疆也受到了重创,眼睛短暂失明,被气浪卷起,他也受到了严重的灼伤,皮肤溃烂。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山口疆仅经过短暂的治疗,在核爆两天之后,又去公司上班了。
由于日本军方严密封锁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上司根本不相信山口疆所陈述的事实,此时第二颗原子弹落在了他所处办公室两英里处,这次山口疆再次大难不死,及时被救出治疗。由于家人还住在长崎,山口疆又返了回来,他被核辐射感染,高烧一周,不过他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二次大战结束之后,山口疆继续工作,直到退休,活到了2010年去世了,享年83岁。
6.命硬的皇帝—朱祁镇
提起朱祁镇这个名字,估计大家都会感到很陌生,但是要说到土木堡之变,相信谁都很清楚。明军大败,皇帝被俘。这个皇帝的名字就是朱祁镇了。俗话说得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既然被俘了,朱祁镇的生命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瓦剌首领也先想什么时候弄死他都可以。可是三次杀朱祁镇都失败了。
第一次,也先准备拿刀砍死朱祁镇,可是正在他举刀的过程中,刀却突然断了,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二次,也先又为朱祁镇设计了新的死法,那就是溺亡。先把朱祁镇给五花大绑了,然后直接扔进水里面。按说他应该必死无疑才对,后来朱祁镇居然漂浮在水面上,没有被淹死。可能那片的水域浮力过大了,才导致朱祁镇沉不到水底。
第三次,也先准备在晚上杀朱祁镇,当时他骑着马就奔着朱祁镇的住所去了,谁知道此时天空一道闪电直接把马给劈了,这种场面的确有些惊悚,也先更是吓得够呛。
既然三次都没杀死朱祁镇,也先直接就放弃了这种念头,最后直接把他送了回去。不过当时明朝已经有皇帝了,他就是朱祁钰,朱祁镇回去当然不受欢迎了,直接被软禁了起来,不过朱祁镇命很硬,熬了七年还没死,反而朱祁钰的儿子被熬死了,而朱祁钰又病重,在大臣的辅佐下,明朝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上位,又重新坐上了龙椅。
7.多次死里逃生的——曹操
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载,曹操曾多次死里逃生。
1.在献刀的时候,如果不是曹操机智,早就被董卓给杀害了。逃走之后,又被陈宫给抓到了,按说这时应该是九死一生,不过陈宫又放过他。
2.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之时,曹操独自引兵追击,结果大败,差点被擒,幸亏曹洪及时赶到,才幸免于难。
3.濮阳之战,曹操的老巢被吕布袭取了,为此他只能放弃攻打徐州,返回与吕布厮杀,可是回去之后先输一阵,当时曹操被吕布围困,幸得典韦相救,才能生还。
4.在张绣反叛之际,曹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直接给打懵圈了,要不是典韦拼死相救,曹操早就没了,这一仗曹操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全都战死。
5.赤壁之战,曹操一败涂地,走到华容道,如果不是关羽留情,曹操的生命也就到这里了。
6.战马超,马超勇猛无比,曾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如果这时不是自己手下的猛将赶来,曹操早就被马超枪挑马下了。
除此之外,曹操还不怕被别人克制,就拿吕布来说,投靠谁,谁倒霉。投靠丁原的时候,把丁原杀了,投靠董卓的时候,董卓也被他干掉了。到了曹操这,吕布只有被杀的份了。还有就是刘备,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刘备投靠的人很多,比如袁绍、刘表、公孙瓒、陶谦等,当然这其中就有曹操,结果大家都知道,除了曹操之外,这些诸侯都完蛋了,可见曹操命硬,不怕刘备克。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把你的想法写在评论区,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谢谢。
东归为什么又受到那么多阻拦?
土尔扈特部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内部矛盾向西逐水草,迁移到伏尔加河流域定居,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带领下回归大清国。
土尔扈特部原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这四部包括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
1628年以前,土尔扈特部和其他三个卫特拉部落,主要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几个部落发生了内战,为了争夺草场出现了矛盾。外加俄国的殖民扩张,最终爆发了1625年的卫拉特诸部大动乱。
在明崇祯二年(1629),由于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和准噶尔部的首领图尔浑台吉交恶,和鄂尔勒克率部迁徙到了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南北两岸草原。
之后土尔扈特不看忍受俄国欺凌,最终选择回到大清国怀抱。关于东归原因,首先当然是俄国对该部压榨似的利用,俄国官方势力干扰土尔扈特政权中心的运作,这是首领渥巴锡不能容仍的。
俄国还纵容其他族群掠夺土尔扈特部的族人和牲畜,霸占他们的牧场。并且俄国把土尔扈特作为俄罗斯帝国的藩属,不顾人民死活,大量征调土尔扈特军队参与俄国的对外战争。
在苏联科学院编的《苏联史纲》里统计,只是在1762-1769年,俄国就先后征兵了32次,人数超过125万人。
他们挑选土尔扈特人去打头阵,损失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归来的人不过是之前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经济恶化是土尔扈特东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628年左右,土尔扈特蒙古在和鄂尔勒克带领下,穿越哈萨克大草原,来到伏尔加河下游的里海大草原游牧。
经过和鄂尔勒克、阿玉奇等四代苦心经营,逐步繁盛,无奈阿玉奇死后,汗国实力开始衰退。到渥巴锡时期,许多土尔扈特人失去了牧场,没有充足的饲料养活牲畜。
土尔扈特部西迁后,一直保持着和其他卫拉特蒙古的联系,从来也没间断过。1640年,首领和鄂尔勒克还出席了喀尔喀、卫拉特蒙古的封建领主大会,共同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
此外,对藏传佛教信仰是土尔扈特回归的精神力量。土尔扈特人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他们熬茶敬佛,平时的生活时刻离不开喇嘛教,即便移居到伏尔加河流域,还不时派人亲自到西藏熬茶布施。
乾隆在《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有言:
而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合族台吉密谋携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以息肩焉!
然而俄国人却强迫、利诱土尔扈特部改信东正教,强制实行洗礼,许多蒙古民众不堪重负皈依东正教。为了和俄国人对抗,土尔扈特部的历代汗王广修寺庙,邀请卫拉特其他各部和西藏高僧到土尔扈特来弘扬佛法。
加强和西藏达赖喇嘛之间联系的方式,使土尔扈特部最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发动斗争,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蒙受巨大损失,冲破沙俄重重阻扰,最终回归。
土尔扈特部较大的头目,分别率领自己的民众,在渥巴锡的领导下,纷纷离开伏尔加河游牧地,前往伊犁地区,人数大概在十万左右。
这么庞大的队伍千里迢迢来到大清国,过程十分艰难。锡伯总管伊昌阿报道说:
其投来者内,皆为老弱孤独,妇女幼儿甚众,摇晃行走而来。……到达我等头人驻地后,频频叩首痛哭求乞。
土尔扈特部跨越千里草原,渡过了乌拉尔河,进入冰雪覆盖的哈萨克地区。沙俄派遣哥萨克骑兵进行追击,9000名土尔扈特勇士担任后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与追兵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
渥巴锡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向东,路上困难重重,既要战胜严寒,也要防止疫病,更重要的是缺乏粮食,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他们坚持下来,在历时8个月之后终于回归祖国。
这支东归队伍,不仅有土尔扈特部人,还有和硕特、辉特人众。然而在安置这部分人时,乾隆对他们却一直保持戒心:
若安插伊犁之哈沁、沙喇伯勒等地,则与西界较近,易于伊等逃窜。
此后,乾隆几番召见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对其嘉奖,恩赐封爵。还多次在万树园举行盛大的灯火宴会,乾隆的重赏、安抚政策,这对土尔扈特部和其他民族都是一种宽慰,容易增强他们对清政府的向心力。
一些参与叛乱而后又归降清朝的蒙古首领见到乾隆后,也不禁感叹:
蒙皇恩殊深,均出乎意料。无法报答于万一,殊为感激。
土尔扈特的回归不仅展现了渥巴锡等领袖的英勇,和民众的向心力,更是展现了乾隆的手腕和魄力,毕竟当时诸将领担心俄国日后索要,引起战争,不敢收留,是乾隆帝果断拍板,才有了中国历史上这动人的一章。
艰苦地区的部队生活到底有多艰苦?
用一句当今最时尚的网络术语吧:这世上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有些艰苦不是你能想象的。
那么,艰苦地区的部队生活到底有多艰苦,请听我说。
我在新疆边防服役二十余年,驻扎在最北疆,就是我国版图上鸡尾巴最高的那个点上。
我们入伍时,我所在的连队就驻扎在一条很大很深的山沟里,这是山下通往边境前沿的唯一通道,这里常年很少见到陌生人。经常是几十个干部战士就在一个院子里出出进进、生活、训练。所有的人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真的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你不要说这里的星星还真亮,因为驻地在边境前沿,没有任何现工业污染,更没有现代文明进入,所以,这里的天白天永远是蓝蓝的天,而晚上,整个院子被一片漆黑所包围。当然,有风的时候,山沟里都是风呼呼叫的声音,没有风的时候,整个山沟静的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到。
因为没有电,连队自己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在晚饭前连队的柴油发电机响起来的时候,才觉与外界有了联系,因为这时候我们可以看电视了,就这样,我们还必须经常让站自卫哨的哨兵转动那个接收器,就是所谓的接收天线。这样,大家才能看到清晰的图像。
当晚上十一点就寝时就停止发电了,所以,我和战友们晚上在院子附近站哨时,的确有些害怕。看着周围黑漆漆的山峦,还有近处的野草丛,也怕出来一只狼、哈熊什么的。因为毕竟我们也十八、九岁啊,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候。
但是,也有让我和战友们兴奋的事,就是每年开春时,山下的哈萨克族牧民赶着他们的羊、牛、骆驼等去边境前沿草场放牧时候,他们都要路过我们连队大门口,这时候,虽然语言不通,虽然不认识,但是,毕竟有了陌生的面孔,我们可以转着某天路过的哈萨克族牧民们傻看半天。
当然,有时候在众多牧民中间会突然发现一个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那真的无异于天大的惊喜,于是大家悄悄传开了:来了一个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但是,看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她与她的畜群只是路过我们的驻地,仅仅一会儿,她就随她的畜群走开了,我和战友们只能远远的看到她扬起鞭子的影子,慢慢地消失在远处的山洼里。
此时,或许会有人说,怎么不要一下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的联系方式呢?拜托,这里山大沟深不是你想象的,这里没有信号。要打电话,必须要选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时候,爬到山顶上的某一个地方才可以捕捉到信号,才可以断断续续地和家人,和朋友说几句话。
有时候,几个战士或干部都来这里打手机,搞得和开会或吵架似的,要大喊大叫才达到听到对方的讲话。
夏天是很快的,一眨眼,秋天到了。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深秋的早晨,山那边传来了牛、羊的叫声,于是我们寂寞了许久的连队院子又迎来了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这次,这些牧民要将他们的牲畜转往冬牧场。当然,也少不了我和战友人心心念念的那个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但是,听牧民们讲,那个姑娘前几天已经下山去了。
牧民转场时间不久,就要下雪了。关于下雪,听老兵讲,这里每年大雪山封山时间长达六个月,而我们这个连队的第一代老领导就是带家属在这里生活的。听说有一年,领导的家属要生小孩了,但是,下山的路被厚厚的大雪封住,根本无法下山,于是老领导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了四个孩子。
当然,这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到了我们九十年代提干时,我们终于有了太阳能发电板,虽然有些笨重,但是一天产生的电能足够我们看电视了,后来,我们终于用上了卫星电话(或许是海事电话?)。每到过春节时,每个战士可以坐在营房里与家人清晰的通话五分钟。
再后来,我们营房周围终于有几户人家了,他们也是看中了这个地方可以开饭馆,开小商店等,于是我们终于有了邻居。
前年,闲暇之余,退役了十余年的我,又去了老连队,连队三层小楼拔地而起,院子里裁种了许多的树,当然还有花草,战士干部们进出连队精神愉悦,完全没有了我们守边防时的那种艰辛苦寒的面相。
南方牧草可以发酵储存吗?
盈为了保证家畜在冬春缺草季节的营养需要, 提高家畜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强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贮备大量的过冬度春牧草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一、 干草晒制钨窜鳓凰园细铬辔草, 每畜约1公斤多, 促进采食, 提优质的干草营养价值高, 适口性好, 各种家畜都喜欢吃。 豆科牧草茎和叶干燥的速度不一致, 叶片干燥得快, 而茎秆干燥得慢, 往往在晒制的过程中叶片大量脱落损失掉,严重降低了干草的营养价值。 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较一致, 比较容易晒制。 晒制干草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应当选择晴朗无雨的天气进行。 牧草刈割后就地摊晒1—2天, 等叶片凋萎、 含水量降至4 0 %一50 %时, 集成高约1米的小堆,经过2~3天, 干草能拧成草绳既不断裂、 也不出水、 含水量下降到20 %~25%时, 就可以运回到家畜棚圈附近堆垛贮存, 以备冬春饲喂。 晒制干草的过程一定避免雨水淋湿, 严格防止牧草发霉变质, 保证干草的质量。 堆垛后应特别注意定期检查,草垛中不萼翘妇黼参透, 以免觯腐烂发霉, 不可饲用。二、 颗粒饲草颗粒饲料是由青于牧草粉55%一60%、 精料35%一4 0%、 矿物质3%、维生素3%和尿素1%混合组成。 颗粒直径为8 毫米。 压制时每公斤粉料加水适量, 加浓度为37 %的甲醛液10 0 毫升。 颗粒饲料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牧草和人工栽培的牧草, 从而保存和扩大了家畜的牧草资源。颗粒饲料吸湿性小, 便于贮存, 体积小有利于运输, 粉尘少有益于人畜健康, 饲喂方便可以简化饲养程序,为实现集约化、 机械化饲养家畜创造了条件。家畜饲喂颗粒饲料前需驯饲一个星期, 使家畜逐渐习惯采食颗粒饲料。 饲喂期间, 每月 投料2~3次,任家畜自由采食。 并补以少量青干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武保国高消化率。 颗粒饲料的日给量以每天饲槽中有少量剩余为准。 采食颗粒饲料时需水量较多, 缺水时家畜拒食。 所以要定时饮水, 日饮水不少于两次, 有条件装以自动饮水器更为理想。三、 牧草的青贮牧草主要是夏秋季节生产的,而冬季除南方外, 一般极少生产。 因此, 及时地把这些大量集中在一段时期里生产的牧草贮存起来, 以便在漫长的冬季里适当补饲, 保证家畜饲草常年的均衡供应。 青贮是保存牧草营养价值的好方法, 这是在密封厌气的条件下通过乳酸菌发酵使青贮料变酸, 抑制其他引起腐败的微生物的活动, 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的方法。 现重点谈一下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青贮。 豆科牧草因含蛋白质较多, 单独青贮不易成功, 宜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 而禾本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 青贮容易成功。( 一)青贮料的收割收割前要注意近期天气预报, 选在无雨的天气进行。 因为雨天收割, 操作不方便, 易于混含泥沙, 增加水分含量,降低青贮料的质量。 收割、 运输、 切碎、 装填等工序应连续作业。( 二)切碎与装填青贮料的含水量应为6 5%~7 5%。 制作青贮可选用青贮窖。 青贮原料在人窖前必须切碎, 切碎程度随原料性质而不同,但一般以细碎为佳。 因为细碎除便于压实外, 还由于汁液渗出润湿其表面, 有利于乳酸菌繁殖。 对草地牧草、 栽培的禾本科牧草、 豆科牧草或混合播种的牧草均切成2- 3厘米,以便家畜采食。 青贮原料应随切碎随入窖装贮。 装填最重要的一项是压紧压实。 采取边装贮边踏实, 压得越紧, 空气排出的越彻底, 造成嫌气条件以利乳酸菌的发酵, 青贮质量也就越好。( 三)封窖封窖的目 的是为了把青贮原料压紧、 压实、 封严。 密封使空气和水分不能进入窖内。 使青贮料长期保存。 当青贮料装填已高出地面1米左右时, 应将上部用铁锹拍成圆形, 再铺上一层厚15—20厘米的不易腐烂的干草, 然后再覆50 ~6 0 厘米厚的盖土即可。 优质的牧草青贮应保持原来的青绿颜色, 茎、叶和花保持原有的组织结构, 具有芳香的酒酸味, 没有霉烂和变质。( 四)青贮料的利用开窖取用后, 一定要加强管理, 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时更要注意。 每次取料应从上而下, 或者以一端开始, 逐层取用。取出的青贮料宜当天用完, 不宜存放过久, 否则青贮料可能由于接触空气使腐败细菌活动加剧而引起霉烂变质, 造成损失。四、 牧草的半千青贮对于豆科牧草, 也可以进行低水分的青贮或叫做半于青贮。 即在豆科牧草刈割后晾晒1天, 使水分含量达4 5%~50 %时, 切短入窖, 压紧和密封。 这种贮存, 由于含水量较低, 腐败细菌、 酪酸菌以至乳酸菌的活动都受到抑制, 微生物发酵微弱,蛋白质不易被分解, 有机酸形成数量少。 这种贮存, 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高1倍。 所含蛋白质也较多, 损失较少, 味道不酸或微酸, 有果香味, 不含酪酸, 适口性好, 兼有干草和青贮牧草两者的特点, 是解决豆科牧草青贮的一个好方法。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邮编:0 10 0 10 )鳓嬲嫦徽袱张脉村38峙铖魁糊张琳增妒剐曩躺806骥玫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