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书酒谁先喝,怎样赏析王安石最有名的春节古诗元日?
要赏析王安石著名春节题材的诗《元日》要先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背景: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但是文学家、诗人,还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而且对经济学也深有研究,并有独到见解。而他的这些政治主张正与一心想改变养了一堆兵,却打不了胜仗,国家国库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状态的大宋皇帝,宋神宗的治国心愿不谋而合。于是宋神宗就把宋朝一改积贫积弱现状的重任全部寄托到王安石即将要实施的新政上面来了,王安石即将颁布实施的新政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安石变法”。这首诗就是写在他准备实施变法的时候。也逐以体现他宏图大志即将实现的春风得意、心情大好。
《春日》原文如下:
《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①,春风送暖入屠苏②。
千门万户曈曈日③,总把新桃换旧符④。
翻译与赏析: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整句话可译为:爆竹声中一年结束了。
这里的一岁即为一年,一,本为平声,这里可变调读做(yí),表示一年,再加后面的除字,即可理解为:一年结束了。
②、春风送暖入屠苏,整句诗从字面意思可以直接理解为:春风温暖的让屠苏酒都温热了起来
这句诗难点有二,一是“屠苏”,这两个字在这并不代表地名,也许您要问,既然“屠苏”不是地名为何用“入”字,个人认为对这个“入”字的理解即是这句的难点,也是本诗的难点。很多人都在绕开这个字,干脆对它一带而过,向对待连词那般,并不解释它的实际意义,而此刻这个“入”字,却完完全全的是个动词。
于是本人斗胆的不管前面有没有古人,也不管后面有没有来者,哪怕世间只我一人,凭我爱写诗、喜欢写诗和对诗的领悟,再加本人对古文的偏爱,都让我深信不疑的认为,在此处这个字是诗的灵魂,大有一定要把它翻译出来的实际意义,而不该只是含糊的一带而过,不做任何交代。整句诗理解起来该为:春风不但把温暖送给了人间,也把那温暖送入了屠苏酒里,让这酒都带有了春天的温度。真是即妙又决的一个“入”字,简直神来之笔。
爆竹声里人们品食着过年的美味佳肴,喝着这用春风捂暖、捂热的可以避瘟疫、祛除邪魅的“屠苏酒”该是怎样的一种吉祥喜庆,与畅快!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新年的第一天,太阳一出来就金光灿烂的把阳光洒向千家万户。
这里瞳瞳:是形容日出时太阳光亮的样子。
④、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把旧的桃符撤掉换上了新的。
此处桃与符应同指一物“桃符”,是把“桃符”拆开来入诗了。
桃符:为我国古代民间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或写着神荼、郁垒二门神的桃木板、桃木纸。也许就是它们慢慢改变成了今天的春联、对子。
《元日》短小精悍、简洁凝炼。整首诗通过“爆竹声”“送暖的春风”“瞳瞳日”“换桃符”这几个字就把鞭炮齐鸣、春风送暖 ,人们欢天喜地饮美酒、贴新符的那种即忙碌又喜庆的过年气氛写了出来。过大年人、欢天喜地,天、也十分给力,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带来的暖阳,不但让人感觉温暖,连“屠苏酒”也让春日的风,吹送的温暖给捂热了。
整首诗只用了28个字,就即简洁又十分精准的描绘出了当时人们过大年的情景,和作者当时的心情,寓意也十分深远,因为此时的王安石,在当时执政的皇帝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正要励精图治的实施他的各项改革计划,来一展他的宏图大志。
注:此原创文一、三用图来源网络如不妥请联系删除
#我要上微头条##诗词赏析#
屠苏饮酒的次序?
1、屠苏酒年少者先喝。
2、古人过年会喝“屠苏酒”,一般年少者会先喝。屠苏酒,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3、古人过年会喝“屠苏酒”,一般年少者会先喝。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4、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
古人没有春晚?
古人也一样,要买买买,要吃吃吃,要熬夜狂欢。当然,首先是要辟邪和祭祖。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是为了预防瘟疫。此外还要祭门,防止妖魔邪祟前来捣乱,要挂桃符,逐渐发展成了门神和春联。之后就是祭祖,这是新年最重要的事。古人一直有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表达孝顺的传统,新麦下来要给祖先尝新,一元复始只时当然更是如此。
之后就是吃和玩儿。吃的东西,最有节日特色的是消夜果儿,起源于宋代。这是宋朝宫廷中流传开来的习惯。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除夕这一天,要由内务府意思局进呈消夜果子盒,里面有时令水果,蜜饯、糖饯等食物,都是甜食。在宋朝,制糖工艺还不发达,能大量食用蜜饯、糖饯等食物,无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玩儿的就多了。叶子戏、双陆棋、掷骰子、升官图、斗花斗草、吟诗作赋、即兴作画,都是除夕夜的常见项目。至于买买买,南宋流行一种叫做关扑的玩法,实际上和如今的新春打折季没有什么区别,买家看上一个东西,就和卖家“扑”一把,双方约定好价格,用即铜钱在瓦罐内或地下掷,谁的铜钱无字那一面朝上的多谁赢。买家赢可折钱买走所扑物品,输了则照价付钱。发展到后来,车马、地宅、歌姬、舞女,都可以扑。关扑受欢迎到何种程度呢?传说宋理宗都干过这事儿。在宫里找一堆小太监,用铜钱扑各种东西,体会一下民间生活的乐趣,这是《癸辛杂识》的记载。
2022大年初一?
2022年过年大年初一是公历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农历二零二二年 正月 初一
生肖相冲:鸡日冲(己卯)兔 岁煞:岁煞东
正月丰歉歌: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喜神: 西北 福神: 西南 财神: 东北
【今日老黄历所宜】
祭祀 入殓 破土 除服 成服 启钻 安葬 修坟 立碑
2022年立春节气:2022年2月4日 星期五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有意义的传统大节,历史悠久,古已有之,2022年过年春节是在2022年的2月1日,这一天是农历2022年新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这一天星期二。除夕则是在2022年1月31日,农历腊月廿九,星期一。
春节是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与上古原始信仰、择吉日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以谢天地神灵、报祖先恩德,祈求来年丰收。
2022年春节大年初一习俗有哪些?
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2、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3、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
4、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5、不能动扫帚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2022年春节大年初一是几月几号
1、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鸡日”,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传统习俗为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北方)、回娘家。
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传统习俗为烧门神纸。
4、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6、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在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马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送穷、启市。
7、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传统习俗为熏天、吃七宝羹、送火神。
8、正月初八:正月初八是“谷日”,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传统习俗为顺星、放生祈福。
9、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传统习俗为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要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
10、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石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些地方这天要向石头焚香致敬。
屠苏酒是什么意思?
屠苏酒是什么意思?初初看到这个问题,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点懵,我对酒可了解不多。然后再仔细想想,对于屠苏二字觉得有点熟悉。嗯,《古剑奇谭》的男主角叫百里屠苏,就是这个屠苏。停,停,思路错了,换回来。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王安石的《元日》,这里面就有屠苏。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阵阵的鞭炮声中一年又过去了,春风送来温暖,大家在这大年初一的时候一起欢饮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初升的太阳温暖而明亮,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把旧的桃符摘掉,换上新的桃符。
这里的屠苏就是屠苏酒。屠苏酒在百度百科里是这么解释的: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其实关于屠苏酒的发明者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它的配方也有很多种,但是共同的说法是说医者发明的,有医用的功效,让人身体康健。“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出自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
并且关于它还有个特殊的喝法,那就是年纪小的先喝,年长者最后饮用。我这里有文字为证,不信的话,你来看看。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岁饮屠苏,先幼后长,为幼者贺岁,长者祝寿”。
说了这么多,你对屠苏酒有了解了吗?